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中,在课程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举措备受关注,旨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学生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发展道德品质,进而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发展学生人格品质与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在其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对课程知识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意义
社会发展形势的转变推动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发展,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不仅要进行高效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还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使之逐渐成为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兼具的高素质人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就是提高学生道德思想与法治观念的一门课程,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更好地助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情操的形成与提升,还能使他们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形成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一、铸就个人德行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
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应是一个“自律”到“他律”的过程,任何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都需要从人的个体开始,因此,铸就学生个人德行品质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首要目标。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教育感化逐步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也是民族精神的长久积淀,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具有持久稳定的特征,教师将蕴含道德自律品质的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知识中,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道德自律包含的具体内容,逐渐将自觉自律意识内化为自身行为习惯。
以“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课为例,本课的知识重点为让学生了解社会秩序,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并将遵守规律内化为行为习惯。笔者在班级中开展“《周礼》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来拓展自身文化知识储备,《周礼》中涉及到许多有关个人行为准则的内容,教师让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源,不仅可以使他们通过网络资源拓展视野见闻,还能在整理资料中加深对传统道德准则的认识,且以實践活动能够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充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二、培育社会公德意识,改善校园环境与社会风气
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增多,但社会阅历依然较浅薄,他们正处于初步认识社会公共事物与发展形势的阶段,教师在这个时期培育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可以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与了解,并建立科学的成长发展观,这一举措有助于改善班级风貌、校园环境与社会风气,从而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为此,教师可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中孝德观念、民风建设、社会文明等内容来增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以期通过改善学生的德行观念,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例如:在教学“社会生活讲道德”这课时,笔者利用《晏子使楚》这一历史典故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在生活中尊重他人这一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接下来列出一些名言古诗,让大家分析这些诗句中都蕴含哪些道德品质,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表示要用“爱语”结善缘,注意说话的方式的程度;“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用来表示“尊重他人的人,也会受到回敬”,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个性特点和人格权利,维系良好人际关系,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爱国主义精神是奠定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根基,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能促使他们对我国的发展政策形成高度认同心理,进而形成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品质。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使学生通过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更加认可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而使他们发展政治认同素养,充分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
笔者在教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部分时,利用“陈天华遥寄血书”“文天祥宁死不屈”“邓世昌黄海海战”“林则徐防卫新疆”“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这些历史典故让学生感受我国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并利用多媒体课件科普了这些英雄人物的生平介绍与主要成就,以此来使大家认识到我国发展道路的坎坷与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增强他们对家国情怀的感性认知。随后根据课本知识,引申出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生活中的实际体现,使学生懂得尊重和学习国家各个领域的建设者。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拓展视野见闻、发展文化素养,还能让他们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建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由此出发,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开发更多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循序渐进地促使学生发展个人品德、社会公德与爱国精神,逐渐实现学生道德品质与时代需求的内在统一。
参考文献
[1]朱德蘖.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1.
[2]殷玲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80.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意义
社会发展形势的转变推动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发展,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不仅要进行高效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还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使之逐渐成为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兼具的高素质人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就是提高学生道德思想与法治观念的一门课程,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更好地助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情操的形成与提升,还能使他们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形成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一、铸就个人德行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
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应是一个“自律”到“他律”的过程,任何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都需要从人的个体开始,因此,铸就学生个人德行品质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首要目标。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教育感化逐步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也是民族精神的长久积淀,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具有持久稳定的特征,教师将蕴含道德自律品质的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知识中,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道德自律包含的具体内容,逐渐将自觉自律意识内化为自身行为习惯。
以“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课为例,本课的知识重点为让学生了解社会秩序,认同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并将遵守规律内化为行为习惯。笔者在班级中开展“《周礼》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来拓展自身文化知识储备,《周礼》中涉及到许多有关个人行为准则的内容,教师让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源,不仅可以使他们通过网络资源拓展视野见闻,还能在整理资料中加深对传统道德准则的认识,且以實践活动能够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充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二、培育社会公德意识,改善校园环境与社会风气
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增多,但社会阅历依然较浅薄,他们正处于初步认识社会公共事物与发展形势的阶段,教师在这个时期培育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可以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与了解,并建立科学的成长发展观,这一举措有助于改善班级风貌、校园环境与社会风气,从而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为此,教师可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中孝德观念、民风建设、社会文明等内容来增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以期通过改善学生的德行观念,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例如:在教学“社会生活讲道德”这课时,笔者利用《晏子使楚》这一历史典故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在生活中尊重他人这一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接下来列出一些名言古诗,让大家分析这些诗句中都蕴含哪些道德品质,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表示要用“爱语”结善缘,注意说话的方式的程度;“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用来表示“尊重他人的人,也会受到回敬”,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个性特点和人格权利,维系良好人际关系,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爱国主义精神是奠定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根基,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能促使他们对我国的发展政策形成高度认同心理,进而形成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品质。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使学生通过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更加认可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而使他们发展政治认同素养,充分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
笔者在教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部分时,利用“陈天华遥寄血书”“文天祥宁死不屈”“邓世昌黄海海战”“林则徐防卫新疆”“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这些历史典故让学生感受我国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并利用多媒体课件科普了这些英雄人物的生平介绍与主要成就,以此来使大家认识到我国发展道路的坎坷与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增强他们对家国情怀的感性认知。随后根据课本知识,引申出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生活中的实际体现,使学生懂得尊重和学习国家各个领域的建设者。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拓展视野见闻、发展文化素养,还能让他们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建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由此出发,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开发更多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循序渐进地促使学生发展个人品德、社会公德与爱国精神,逐渐实现学生道德品质与时代需求的内在统一。
参考文献
[1]朱德蘖.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1.
[2]殷玲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