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
推荐指数:★★★★★
作者:保罗·沃尔克 行天丰雄
译者:于杰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简介:
保罗·沃尔克:
经济学家,1969年至1974年担任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他是美国1971年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和当今全球浮动汇率体制的主设计师。1979年至1987年任美联储主席,在他的领导下,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对稳定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起过关键性作用,同时他还是签订广场协议时的美方官员。
行天丰雄:
日本大藏省前副相,签订广场协议时的日方官员。日本东京银行(现东京三菱银行)前主席。
“二战”后,全球经济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处于改革和尝试期,本书作者即为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策制定和国际谈判的两位核心参与者。作者回顾了诸多重要事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到崩溃,从广场协议到卢浮宫协议,再到几次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货膨胀。此外,本次再版,作者也增加了对当前世界经济趋势的解读。深入了解战后世界经济的历史,对思考目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世界货币动荡、人民币的地位和未来都有启示性意义。
C.弗雷德·伯格斯滕
《时运变迁》是国际货币体系,更宽泛地说,甚至是世界经济方面已问世的最重要的书籍之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正处于改革和尝试期,本书作者即为当时政策制定和国际谈判的两位核心参与者,从而提供了理解当今世界形势,及协调货币失调和外部失衡可能的最佳方式绕不开的背景条件。失衡问题始终困扰着所有大国,既包括这一体系的传统领导者如美国,也包括未来的新兴领导者如中国。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本书在以下四个方面别有助益。
第一,《时运变迁》展示了见证者直接观察到的,在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世界里的主要大国,当时在努力维护繁荣和稳定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关键转折点。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从根本上终结了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开始采用目前主要通行的浮动汇率制度。1978年的波恩峰会启动了“火车头战略”,尝试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协调努力。1978年后期的美国,其美元保卫计划,揭开了世界强势货币会像任何其他货币一样崩溃的真相,但同时也可能避免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硬着陆”。1985年的广场协议,代表着迄今为止国际经济合作的巅峰,并成功纠正了时人眼中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失衡。1987年的卢浮宫协议实施了货币目标区的新制度,虽然只维持了很短时间,却是力求回归较稳定货币体系的大胆尝试。两位作者沃尔克和行天丰雄,详尽描述了所有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他细节,其中不仅包括他们经济方面的考量,也涵盖了其关键的政治立场。
第二,沃尔克是20世纪后半叶最杰出的经济学家、政治家,本书则是他出版的作品中,最接近其自传的一本。通过两桩改变世界及其本国经济路径的不朽功绩,沃尔克为自己赢得了偶像地位。凭借其臻至完美的技术和勇气,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1979—1980年扭转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并制服了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令美国部分利率突破20%的通货膨胀。他的胜利,让美国经济恢复了稳定,从而为其后二十年的美国繁荣和大缓和奠定了基础,迎来了全球经济的空前盛况,同时也成为重建对美元的信心,以及因应的国际货币安排的前提。由沃尔克执笔的本书相关章节,十分引人入胜。
本书关于沃尔克另一项壮举的章节也同样精彩,即最终成功应对20世纪80年代席卷拉美的债务危机。那次危机对世界经济和美国银行体系造成了破坏性威胁。它要求沃尔克及其国内、国际同事,在国内反通胀和国际金融紧急状态的处理之间,具备自由切换的娴熟技巧。
第三,行天丰雄和沃尔克均断然否定了广泛存在却完全错误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国际合作的努力,尤其是广场协议,导致了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期的衰退,乃至此后其“失去的二十年”。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至今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特别是在牵涉到中国,以及中国是否应该同美国、其他国家合作以纠正全球失衡与汇率失调的情况下。那时,日本是主要的顺差国,是美国和其他国家贸易政策抗议的主要对象,一如今天的中国。行天丰雄作为内部人士,其对日本的政策反应及其后续演进的解释,应当被研究这一问题的所有学人划为必读内容。乘着回顾过去三十年的东风,关于上述过程的进一步分析,可参阅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最近出版的《国际货币合作:广场协议三十年后的教训》。该书由我本人和拉塞尔·A.格林,在广场会议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前财政部长詹姆斯·A.贝克三世主持并发表讲话的会议基础上编辑而成,其作者囊括了许多当时谈判和制定广场协议的美国和日本官员。
第四,本书的副题是“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这一主题与今天的中国直接相关,因为人民币正在谨慎却不失稳当地迈向全球关键货币的位置,而且在这一点上,极有可能走得很远,纵然是昔日的日元也难望其项背,尽管日本的经济实力在《时运变迁》跨越的时段里飞速提升。曾经,日本为保持其巨额经常账户顺差,一度操纵本国汇率,挑起了美日间的争论。这在本书中有详述。对许多人而言,此类情形很像老生常谈,毕竟过去十年,美中之间的交锋都被他们看在眼里——关键的差别是,中国拥有十倍于日本的人口,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时间点也将提前。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和非官方专家固然已经研究了日本的相关历史,但行天丰雄作为内部人士的反思,以及沃尔克在此基础上的评论,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那段重要历史时期透露出来的讯息。
《时运变迁》的写作时间,与其著述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较为接近,可能恰恰由于这个原因,对希望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关键成型期的读者而言,它可谓必读之书。而中国的官员和其他人,如果在面临本国国际实力和责任上升的挑战时,也对如何与美国在这些议题上打交道感兴趣,本书的价值将更为突出。
推荐指数:★★★★★
作者:保罗·沃尔克 行天丰雄
译者:于杰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简介:
保罗·沃尔克:
经济学家,1969年至1974年担任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他是美国1971年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和当今全球浮动汇率体制的主设计师。1979年至1987年任美联储主席,在他的领导下,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对稳定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起过关键性作用,同时他还是签订广场协议时的美方官员。
行天丰雄:
日本大藏省前副相,签订广场协议时的日方官员。日本东京银行(现东京三菱银行)前主席。
“二战”后,全球经济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处于改革和尝试期,本书作者即为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策制定和国际谈判的两位核心参与者。作者回顾了诸多重要事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到崩溃,从广场协议到卢浮宫协议,再到几次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货膨胀。此外,本次再版,作者也增加了对当前世界经济趋势的解读。深入了解战后世界经济的历史,对思考目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世界货币动荡、人民币的地位和未来都有启示性意义。
C.弗雷德·伯格斯滕
《时运变迁》是国际货币体系,更宽泛地说,甚至是世界经济方面已问世的最重要的书籍之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正处于改革和尝试期,本书作者即为当时政策制定和国际谈判的两位核心参与者,从而提供了理解当今世界形势,及协调货币失调和外部失衡可能的最佳方式绕不开的背景条件。失衡问题始终困扰着所有大国,既包括这一体系的传统领导者如美国,也包括未来的新兴领导者如中国。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本书在以下四个方面别有助益。
第一,《时运变迁》展示了见证者直接观察到的,在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世界里的主要大国,当时在努力维护繁荣和稳定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关键转折点。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从根本上终结了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开始采用目前主要通行的浮动汇率制度。1978年的波恩峰会启动了“火车头战略”,尝试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协调努力。1978年后期的美国,其美元保卫计划,揭开了世界强势货币会像任何其他货币一样崩溃的真相,但同时也可能避免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硬着陆”。1985年的广场协议,代表着迄今为止国际经济合作的巅峰,并成功纠正了时人眼中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失衡。1987年的卢浮宫协议实施了货币目标区的新制度,虽然只维持了很短时间,却是力求回归较稳定货币体系的大胆尝试。两位作者沃尔克和行天丰雄,详尽描述了所有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他细节,其中不仅包括他们经济方面的考量,也涵盖了其关键的政治立场。
第二,沃尔克是20世纪后半叶最杰出的经济学家、政治家,本书则是他出版的作品中,最接近其自传的一本。通过两桩改变世界及其本国经济路径的不朽功绩,沃尔克为自己赢得了偶像地位。凭借其臻至完美的技术和勇气,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1979—1980年扭转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并制服了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令美国部分利率突破20%的通货膨胀。他的胜利,让美国经济恢复了稳定,从而为其后二十年的美国繁荣和大缓和奠定了基础,迎来了全球经济的空前盛况,同时也成为重建对美元的信心,以及因应的国际货币安排的前提。由沃尔克执笔的本书相关章节,十分引人入胜。
本书关于沃尔克另一项壮举的章节也同样精彩,即最终成功应对20世纪80年代席卷拉美的债务危机。那次危机对世界经济和美国银行体系造成了破坏性威胁。它要求沃尔克及其国内、国际同事,在国内反通胀和国际金融紧急状态的处理之间,具备自由切换的娴熟技巧。
第三,行天丰雄和沃尔克均断然否定了广泛存在却完全错误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国际合作的努力,尤其是广场协议,导致了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期的衰退,乃至此后其“失去的二十年”。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至今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特别是在牵涉到中国,以及中国是否应该同美国、其他国家合作以纠正全球失衡与汇率失调的情况下。那时,日本是主要的顺差国,是美国和其他国家贸易政策抗议的主要对象,一如今天的中国。行天丰雄作为内部人士,其对日本的政策反应及其后续演进的解释,应当被研究这一问题的所有学人划为必读内容。乘着回顾过去三十年的东风,关于上述过程的进一步分析,可参阅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最近出版的《国际货币合作:广场协议三十年后的教训》。该书由我本人和拉塞尔·A.格林,在广场会议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前财政部长詹姆斯·A.贝克三世主持并发表讲话的会议基础上编辑而成,其作者囊括了许多当时谈判和制定广场协议的美国和日本官员。
第四,本书的副题是“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这一主题与今天的中国直接相关,因为人民币正在谨慎却不失稳当地迈向全球关键货币的位置,而且在这一点上,极有可能走得很远,纵然是昔日的日元也难望其项背,尽管日本的经济实力在《时运变迁》跨越的时段里飞速提升。曾经,日本为保持其巨额经常账户顺差,一度操纵本国汇率,挑起了美日间的争论。这在本书中有详述。对许多人而言,此类情形很像老生常谈,毕竟过去十年,美中之间的交锋都被他们看在眼里——关键的差别是,中国拥有十倍于日本的人口,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时间点也将提前。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和非官方专家固然已经研究了日本的相关历史,但行天丰雄作为内部人士的反思,以及沃尔克在此基础上的评论,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那段重要历史时期透露出来的讯息。
《时运变迁》的写作时间,与其著述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较为接近,可能恰恰由于这个原因,对希望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关键成型期的读者而言,它可谓必读之书。而中国的官员和其他人,如果在面临本国国际实力和责任上升的挑战时,也对如何与美国在这些议题上打交道感兴趣,本书的价值将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