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是汉字结构独特的表达形式

来源 :中国书法·翰墨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lei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2015年3月19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室
  《翰墨天下》:徐海老师,您能简要介绍一下自己学印的历程吗?
  徐海:我学印最朴素的原因,就是那时候没什么可玩的,自己就开始刻印章,这是那个时代所处的大环境造成的。我如果出生在今天的环境,说不定就去干别的了。但往往就是因为和玩结合,很容易对篆刻特别专注和热爱。在这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几位关键的老师。我小时候学写字是跟王念堂老师,他儿子大家都知道,是现任北京画院院长的王明明。王老师家对门就是王福庵的大弟子顿立夫家。那时候老先生常带着我找顿立夫先生看我刻的印,就此来说我是从王福庵系统过来的。我小时候刻一手铁线、满白文风格,后来上了美院,跟王镛、陈平老师学习。上美院之前我在篆刻上下功夫最大,全国首届篆刻展举办于1987年。首届篆刻展那年我十八岁,是年龄最小的作者。现在看来,选择艺术之路算是走对了,而且篆刻、书法、绘画能够同时发展,我总觉得还是受益于小时候……不能说是爱好,应该说是那时候的大环境造成的。
  《翰墨天下》:在您看来,秦汉印是否为篆刻初学者的主要学习方向,秦汉印的特点又是什么?
  徐海:学篆刻是强调“印宗秦汉”的。“印宗秦汉”的艺术主张是由元代吾丘衍和赵孟頫首先倡导的。至明清,逐渐为大多数印学家和篆刻家所接受。我们对比罗福颐《汉印文字征》里的字和战国古玺的文字,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汉代文字是方块形的。在汉印里很多字大多是用竖线和横线构成。
  理解篆刻“方”的精髓并付诸实践的,有赵之谦和齐白石两位大师。齐白石的印,主要就是运用横线和竖线的对比,再辅以斜线。斜线实际上是拐弯的处理办法。所以说,齐白石的印章实际上就是横和竖两件事,在此基础上再作疏密关系的处理。目前,学战国印的,没能出现像齐白石、赵之谦、吴昌硕这样开宗立派的大师。像山东的蒋维崧先生,是刻古玺的,他把古玺里某一种有味道的东西强化了,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篆刻语言,概念化极强。
  汉印中的空白在视觉上是“匀”的,尽管字形上稍作上密下疏的处理,或者是有粗细变化,但整体上是非常协调的。黄牧甫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汉印线条长短粗细的变化仍是建立在这些空白“匀”的基础之上的。以“匀”为调子,就出现以“匀”、“方整”为基调的艺术形式。我们用武术来打比方,汉印在武术里属于“一招制敌”类型,办法简单,效果高级。我们形容汉代的艺术风格,包括绘画、雕塑,甚至于建筑,一切和形有关的,都是以雄浑古朴为主的。通过西安的昭陵六骏(唐代)和霍去病墓石兽(汉代)对比可知,唐代的“六骏”,细节表现得特别清楚,大眼珠、鬃毛、马鞍、缰绳表现得特别到位、逼真;霍去病墓的石马,远看像只兔子,很稚拙、写意,但气象很大。可见,唐代和汉代艺术风格是不一样的。
  书法中的汉碑和唐碑风格迥异。汉代人写的行书和唐代人写的各不相同。唐代人写的字,用笔方式要比魏晋人复杂得多。从唐到宋的用笔,转、折增多了,但汉代书法很少有折,多用转笔。从敦煌出土的汉代墨迹看,用笔简单,拐角处理成圆转用笔。至唐,转折处就多用“折”了。冯承素临《兰亭序》,就多用“折”,实际上是唐法而不是晋法,所以把这件作品放在魏晋墨迹里看着很另类。
  刚才说的是一般的秦汉印。还有一些急就的将军印,也是属于汉代的。但将军印不宜初学,学习将军印要以规整的汉印为基础。陈国斌老师的篆刻,看似花哨,他汉印的基础却很好。如果不看前边打下的基础只看他后边的延伸,那就学不到精髓。对于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怎么刻出品味来,怎么有格调,基础扎实是首当其冲的。刻印章先要做到这点,然后才能放开刻。很多人初学就喜欢刻豪放类印章,其实学到的只是皮毛,要想治地道的印,就要知道它的根在哪,掌握基本方法,先学会布白“均匀”,然后才会“不匀”。而“不匀”也不是简单的随意变形。目前书法界就有这种倾向,有些人把字写得歪七扭八的,还把这当时髦,这也是一种误解。
  《翰墨天下》:您能否为学习篆刻的初学者介绍下,篆刻的刀法有哪些?篆刻是方寸间见大天地的艺术,对于印稿的经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学习篆刻时我们应该着重从古印中汲取些什么?
  徐海:刀法大致分两类,一种是单刀类,一种是复刀类。刻印章,从程序上来讲,先查字,把字查好了,再写印稿,然后把印稿写在印面上。另外,我一直强调,最好不用印床,因为印床会将手和石头之间的感觉阻断,刻印容易没手感。手拿着石头是能感觉到刀前进的力量,并且还能感觉到角度,它们两者之间是相互配合的。刻印需要先把印面用墨涂黑,目的是使所刻笔画更加清晰,待墨干后,再用刀在印面上先轻划一下,类似写稿,然后就直接刻。我这方印,多用所谓的复刀,即双刀法。单刀刻下去一般会刻成一边齐、一边崩的形态,这是单刀的基本形态。复刀(双刀)就是一刀刻过来后,将印章倒过来刻一刀,让线条两边都是光滑的。汉印的双刀法,一般就是把这两个茬儿对在一起,光滑的冲外、毛的冲里。还有一刀下去,两边都是毛的刻法。总的来说用刀的种类就是单刀和双刀,双刀也就是复刀,也可以说是多刀。
  打印稿通常都在玻璃上打,这样容易受力均匀,印稿显得精神、有立体感。拿着粘印泥的印章直接在毡子上或垫书打印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现在从事篆刻的人,可取法的材料要比前人丰富很多,不管是文字材料还是各类媒介的材料。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如新出土的简牍,清代人是看不到的;同时篆刻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现在经常举行篆刻展,书协就有很多种,这些优势都是清人所不具备的。篆刻的发展在近30多年要比书法的发展快得多,它入门难,但入门难并不意味着入了门之后发展就难。书法是入门容易,入门后提高却很难。这有点像中国画中的山水和花鸟,花鸟画入门容易,提高却很难。山水画入门相对难,但入了门,提高会很快。
  近30年的学书经历告诉我,人和人之间艺术水平的差距归根到底是差在学习方法上。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就会不同。所以我一直跟我们的本科生以及硕士生说,并不是说你们上完学就成书法家了,你们能够在上学期间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后自己能够按照这个方法去学习,能有所收获,这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如何用刀?用刀如用笔,如果拿着刀没有感觉、没有体会、没有一种亲切的手感,很难把印章刻好。“篆刻”这两个字,“篆”是第一,“刻”是第二。就是说字法是第一位的,刻法是第二位的,刻法是为字法服务的,字法决定了刻法。举个例子,为什么字法是最重要的。我多年前教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学篆刻,而他从来没学过,我一想小孩学习,要尽量鼓励他。我先教他怎么刻,我拿起刀简单教了他两个方法,因为他不会写,我先写好印稿,然后,让他按我这个方法把所有这些笔画之外的去掉。他刻完后,精彩极了。小孩第一次刻,很生拙,很多意外的地方是我达不到的。但如果没有我之前的“篆”,孩子也不可能“刻”的这么好,这说明篆和刻之间的关系,“刻”是很容易达到的,而“篆”却有一定的难度。关于“篆”的问题,是需要用一辈子的精力去追求和解决的课题。而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篆刻所能取得高度和成绩。
  篆刻与写字其实是一样的,写字、刻印“收放”非常重要,写字时上面写得“收”一些,下面就要写得“放”一些,“收”与“放”相互呼应。现在有很多篆刻爱好者不知道如何处理边框,拿起刀乱砸一通。其实,很多汉印的边是在历史的沉淀中自然形成的。我们要学会分析和辨别,哪些残破是高级的,究竟高级在什么地方,需要多思考。多积累这样的信息,渐渐养成这种对边处理的习惯。篆刻里边有句话:“金边银角草肚皮”,与围棋道理相通,印章的边是最有价值的。至于哪里该破哪里不该破,千万别概念化。一般来说,在笔画多、密的地方破,笔画少的地方不破,这样布局就不局促了。要多看古代印谱,养成习惯,积累信息。
  《翰墨天下》:您在谈论篆刻时总会涉及书法,近现代很多名家如齐白石、吴昌硕等,他们的书法、篆刻都是同步进行的。但现代从事书法的人中,刻印者很少。从目前书法的现状分析,您认为书法有可能从篆刻中得到补充或是提高吗?书法和篆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徐海:清以来的篆刻大师很多不仅是书法大师而且还是绘画大师,比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这三个是标志性的人物。很多人以为他们本事大,能三样兼修,其实,三者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上述的三位大师都抓住了三门艺术的本质,即对造型结构的研究。凡是篆刻有所成就的,都是对字形结构很敏感的,为什么这么说?刻两个字,哪怕最简单的“日、月”,也要考量哪长点,哪短点……这是一定要时刻琢磨的问题,写字同样也是琢磨这些问题,很多人写一辈子字都没明白这一点。简单举个例子。很多人强调练线条,线条是很重要,但是,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把握字形结构,线条再好也是毫无意义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篆刻家本身也是书法家的原因所在,两者在结字造型上是相通的,他知道要主动地把字处理成什么样,有意识地在控制它。画也是一样,画三个萝卜,这边画两个,那边画一个,如何布势,这与结字也是相通的,不能割裂开。脱离字形的线条是毫无意义的,是缘木求鱼。举个例子,我在白纸上写个“人”字,假设结构点画都完美至极,把这两笔从连接处剪开,改变连接位置和方向,结构不对,人字的一撇一捺也就无效。从书法的角度来说,很多人练一辈子,不知道字形要写成什么样,一直琢磨线条,很可悲。这反过来又说明,书法的发展相比其他艺术门类来说是落后的,很多最简单的重要的学习方法都没弄清楚。篆刻实际上就在研究字怎么造型好看。所以,我们如果带着这种观念去写字,用笔上还有一定能力的话,他的字很容易提高而且会达到很高的高度,很多刻印好的人书法也好,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反过来说,书法写不好的人,其篆刻也不会太好。篆刻艺术是高度的字法表现形式,它不是简单的拿石头刻个戳,这与我们日常对书法造型追求是一致的,另外,刻的字形变化起伏不要太大,要想创作出优秀的篆刻作品,便要注入更多文字结构方面的信息。汉印有时候有的地方很密很乱,就需要一定并联的做法。假设刻一个“佳”,右边的四道横线,就需要并联,形式感就容易出来。典型的汉印打稿,你们可以尝试一下,排匀竖线、横线,如果觉得自己还有办法,加一点圆、小拐弯儿,汉印的味道就出来了。所以说,掌握好最基础的才是最重要的,印章才会进步更快,学习方法也很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艺术家对美的认识要丰富,汉印中在转折之处常常以圆转为主,显得厚重朴拙。但是印章和写字并不是单薄就不好,对美的认识要丰富:雄浑是美,秀气、秀丽也是一种美。
  《翰墨天下》:您经常提到赵之谦,我们发现赵之谦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书法、篆刻、国画样样精通。您的艺术探索道路跟赵之谦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其中有个问题,石开先生曾说要尽早确定风格,然后再完善它,而您走的是一个广泛铺开的路子,请问徐老师,您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形成方式有何看法?
  徐海:石开老师这话说了好多年了,是有道理的,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的篆刻风格就是这样形成的,强化符号,不断地提炼、补充自我语言,也不啻为篆刻大师。我个人而言,我偏爱实践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广采博纳,逐渐形成自我风格。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形成方式,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有能力想多实践几种就多学几种;没能力想专精也可以,但是石先生却是在广泛吸收诸如汉金文等多种信息之后,而形成一种属于他自己的风格。所以,这两种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采集多样的文字信息转化成一种样式表现出来,一种是采集多样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各种样式来表现,这两种不矛盾而且也没有高低之分,只是方法不同,也没有难易之分,都需要下很大功夫。再者,我不喜欢把作品都创作成一个样,并做一辈子,我希望形成统一风格前提下的多样的风格。我看石开先生的作品,不管是印还是字,那里面的信息是很丰富的,不是简单的一种,他也是在变化中的。归根到底,从篆刻角度说,不先把字形结构研究清楚,篆刻是无法提高的,“篆”决定“刻”,“刻”完成“篆”。
其他文献
从部队转业已11年时间,适应了从部队大医院到地方乡镇医院的变更,并能够时刻牢记人民  军队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充分发挥B超影像诊断在现代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  不断取得较好成绩。  追求健康长寿,古往今来,概莫能外。WHO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结合部队大医院的实践和从医乡镇医院的体会,认为保障健康是一种程序,即看病“四环节”:诊断→用药→治疗→效果。一
期刊
时间:2015年2月13日  地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采访人:陶然孙海兴杨沛沛姜文  《翰墨天下》: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面对浩瀚丰富的古代经典法帖,书法爱好者应如何选择和学习?  卢中南:现在很多入学书法不得要领。经常问我怎么写字、应该从哪下手、应该学什么碑,我觉得首先应该选择好学习的对象。实际上这有点像找对象,我给你介绍,你不跟她接触,你怎么会确定要跟她建立关系或跟她结婚呢?你只有跟她朝
期刊
对一个技法已经成熟的书家而言,在创作过程中,感情的起伏对作品的形成效果影响最大。而所谓的技法,不过是被物化的人文素质的长期积累、沉淀。如蜂之采花,酿成其蜜。从掌握技法到注入感情然后创作出好作品,其中有一个很长的过程。米芾从“集古字”到自成一家,大半生里所费的辛苦也非常人可及。在解析《蜀素帖》的技法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前人对米芾书法的评价吧:  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
期刊
根据中央领导批示,教育部已于2012年秋季把中小学书法教育列入国家课程,并正式实施。至此,书法教育已经开始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由于中断时间比较长,本来就很严重的师资短缺方面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没有师资,加强书法教育是一句空话。当下,缓解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当务之急,应该结合学校教育改革,推进深化中小学在教师培养机
期刊
2014年5月11日,受文化部派遣,由我担任团长的中国书画家代表团一行十人赴巴基斯坦,出席“牵手2014-中国巴基斯坦文化交流展览”开幕式活动。  从乌鲁木齐飞往伊斯兰堡三个小时,途经一座城市稍作停留。当我们一行出机场时,巴基斯坦新闻广播遗产部的代表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处官员陈思敏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当我们到外面乘车时,看到两名军警挎着枪在我们的车旁等候着,这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文化部与
期刊
2014年是我幸运的一年,丰收的一年,不仅连续五次入展全国书法篆刻展,更获得了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的佳作奖。入展兰亭并非说明已有很高的水平,未入展也并不能说明水平就差。但客观地说,这应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既然是比赛那就有它的规律和规则。有规律我们就要去发掘,有规则我们就要去遵守,只有这样参加书法展时我们才更有把握。  下面,我就结合本人这次兰亭奖的作品,谈谈投稿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期刊
他人笑我太疯癫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人称“米南宫”,襄阳人,“宋四家”之一,不仅书法成就了得,还精鉴裁、富收藏、善诗画。然而正是这位拥有绝世才华的米芾,被人提起时,总免不了以一“颠”字相称。他喜着异服,“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观之”,据《何氏语林》记载米芾曾因戴高檐帽无法入轿而撤去轿顶,露帽而坐。他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
期刊
2015年3月10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书协决定结合备战十一届国展与各团体会员共同举办“中国书法公益流动大讲堂活动”,选派专家到各地巡讲,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书法文化,提升书法艺术发展的正能量,推动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高雅、健康、积极向上而多姿多彩的书法事业做出不懈的努力。公益大讲堂巡讲首站在北京市文联小剧场正式启动。  中国书协理事、吉林大学教授丛文
期刊
一  悠悠数千年,书人林立,分宗立派,各擅胜场,撰写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艺术史。  有清一代,凡有成就的书家,绝大多数都对唐代颜真卿书法作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其中,在学颜的基础上,又自出机杼,自立门户,自创新格,成就最为突出者有如下数位:  刘墉,号石庵。初从赵孟頫入,中年后大力研习颜真卿及其书法,终于形成自己墨色浓厚,貌丰骨劲,拙厚而内峻的神采。终于使书法史又增加浓重一笔,成为后世学书者的楷模之
期刊
可以肯定地说,宋徽宗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又可以肯定地说,宋徽宗又绝对是个好的艺术鉴赏家,如不然,他是不会宽恕米芾的大不敬的。  宋都开封的崇政殿,高大巍峨,还算勤政的徽宗赵佶,差不多每日都要在大殿的龙椅上坐一坐的,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只有头戴皇冠、身披皇袍的帝王才能有的享受。高高在上的包金龙椅,坐在上面,是能够俯视天下,并能够睥睨天下的。那是个春尽的日子,开封的街头热了起来,但崇政殿却清凉依旧,文武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