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在此,我们要给那些夜不安眠的宝宝的妈妈一些温馨提示,祝每个可爱的宝宝在每个夜晚都能甜美入睡。
宝宝该睡多久?
睡眠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好处。一般来说,新生儿平均每天要睡18—20小时,除了吃奶之外,几乎全部时间都用来睡觉;2—3个月的宝宝每天要睡16—18小时;5—9个月的宝宝每天要睡15—16小时;1岁的宝宝每天要睡14—15小时;2—3岁的宝宝每天要睡12—13小时。但人与人之间都存在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一致,相同月龄的宝宝每日睡眠时间可能会相差2—3个小时。有些宝宝虽然睡觉少,但精力旺盛,食欲良好,没有一丝困倦的表现,也就不必担心。
夜不安眠的外在因素
有很多宝宝夜间不但睡得少,而且白天精神萎靡,不爱活动,那么做家长的就应好好找找原因,细心观察,到底是生理原因,还是病理原因。引起小儿夜间睡眠不好的原因多是非病理性的。
1 饥饿
多见于新生儿和3个月之内的宝宝,这时需要哺乳或喂奶来解决。稍大的宝宝如果睡前吃饱,可以排除这个因素。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宝宝夜间可能会口渴,给他补充点水分可以让他安静。
2 缺钙
缺钙是导致小宝宝睡觉不安稳的首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妈妈都会考虑到它。缺钙、血钙降低,引起大脑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宝宝夜醒、夜惊、夜间烦躁不安,睡不安稳。最好到医院做个血钙检查,解决方案就是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A、补钙:每日元素钙300—500mg
B、补VD:每日400—800IU
3 太热
现在的宝宝穿盖多半是偏热的。其实小宝宝凉一点没有关系,太热会使他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如果室温挺高,又穿着睡袋,再盖上小被子,宝宝自身散热能力差,会感到热而醒来。这时只要减少穿盖即可解决。
4 腹胀
1岁以内的婴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睡前吃得过饱,或喝奶后没有打嗝排气,小宝宝都会因腹胀而醒来。大点的婴儿多半是睡前几小时内吃了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注意按摩、排气和调整饮食即可解决。积食的宝宝可用点小中药治疗。
5 尿布湿了、想尿尿
尿裤太湿或勒得太紧,也会使宝宝不舒服。有的宝宝想尿尿时不愿轻易尿在尿裤上,也会翻来覆去睡不安稳。细心的妈妈观察一下,对症处理,就会解决。
6 白天太兴奋或环境的变化
稍大点的宝宝的睡眠不安也可与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日常生活的变化有关。如出门、睡眠规律改变、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来。比如老的保姆走了会引起婴儿晚上睡眠不安。经常更换抚养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响晚上的睡眠。
7 出牙或身体不适
宝宝出牙期间往往会有睡不安稳的现象。有时几夜反复折腾之后妈妈才发现,宝宝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其他疾病当然也会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发烧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宁的。这些都需要细心的观察和判断。
内在因素
小儿的大脑神经发育尚未成熟,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宝宝生物时钟日夜规律的调整,要倚赖宝宝生理成熟度的配合。调查表明,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的宝宝,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这种宝宝相对睡眠好的宝宝,性格可能更趋向活跃、外向、敏感。
人的睡眠分为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夜间约3—4小时交替一次。婴儿和幼儿同样,可能深睡和浅睡的交替时间更短一些,约2—3小时交换一次。大人和许多睡整夜觉的宝宝,在浅度睡眠到来时,可以较好地自我调整,重新进入深度睡眠。而小宝宝无法自我调整入睡,所以就从浅度睡眠中醒来。
排除掉渴饿冷热缺钙腹胀出牙兴奋等等外在因素之后,你的睡不好觉的宝宝,也许只是因为大脑皮层活跃,无法自我调整进入深睡状态。何必奢望自己的宝宝是能够自行完成调整的那一个?在断奶之后,或随着宝宝的成长,这些睡眠现象总归会解决的。
病理因素
小儿如有某种疾病,也可导致睡眠不安,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肠痉挛:如果小儿在夜间突然哭闹、挣扎或翻滚、面色苍白,不让别人触按腹部,哭闹时发时止,肚子不胀,摸不到包块,也没有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这可能是肠痉挛的表现。可以轻轻按摩腹部,平时要注意腹部保暖,少吃生冷饮食。如果小儿有上述阵发性腹痛并伴呕吐、大便象果酱样,腹部可以摸到包块,那么切不可延误病机,必须马上送医院检查诊治。
2蛲虫病:如果小儿在入睡1—2小时或突然哭闹不安并搔抓肛门,家长应在灯下仔细观察,如在肛门周围见到白色线头样的小虫在活动,这就是患了蛲虫病,除用驱虫药外,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不吮手指,不穿开裆裤,被褥玩具要经常晾晒,以防自身再感染。
甜蜜入梦
为宝宝安睡创造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不仅有利于孩子尽快入睡,而且能够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小儿得到充分的休息。
晚饭不要吃得太多、太饱,睡前1—2小时内,不要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不要饮水太多。
每天按时就寝,养成按时睡眠的良好习惯。
每日睡前给孩子洗澡,若冬季室温较低,每日睡前应洗脸、洗脚,清洗外阴部,这样有利于小儿入睡。
室内光线要暗,拉上窗帘,不要开电视、收音机及大声说话。
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不讲新故事、看新书,以免过度兴奋,难于入睡。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湿润,小儿在新鲜空气中睡眠可睡得快、睡得香,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
(7) 被褥、枕头要清洁舒适,被褥应每1—2周晾晒一次,床单每1—2周清洁一次。
宝宝该睡多久?
睡眠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好处。一般来说,新生儿平均每天要睡18—20小时,除了吃奶之外,几乎全部时间都用来睡觉;2—3个月的宝宝每天要睡16—18小时;5—9个月的宝宝每天要睡15—16小时;1岁的宝宝每天要睡14—15小时;2—3岁的宝宝每天要睡12—13小时。但人与人之间都存在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一致,相同月龄的宝宝每日睡眠时间可能会相差2—3个小时。有些宝宝虽然睡觉少,但精力旺盛,食欲良好,没有一丝困倦的表现,也就不必担心。
夜不安眠的外在因素
有很多宝宝夜间不但睡得少,而且白天精神萎靡,不爱活动,那么做家长的就应好好找找原因,细心观察,到底是生理原因,还是病理原因。引起小儿夜间睡眠不好的原因多是非病理性的。
1 饥饿
多见于新生儿和3个月之内的宝宝,这时需要哺乳或喂奶来解决。稍大的宝宝如果睡前吃饱,可以排除这个因素。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宝宝夜间可能会口渴,给他补充点水分可以让他安静。
2 缺钙
缺钙是导致小宝宝睡觉不安稳的首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妈妈都会考虑到它。缺钙、血钙降低,引起大脑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宝宝夜醒、夜惊、夜间烦躁不安,睡不安稳。最好到医院做个血钙检查,解决方案就是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A、补钙:每日元素钙300—500mg
B、补VD:每日400—800IU
3 太热
现在的宝宝穿盖多半是偏热的。其实小宝宝凉一点没有关系,太热会使他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如果室温挺高,又穿着睡袋,再盖上小被子,宝宝自身散热能力差,会感到热而醒来。这时只要减少穿盖即可解决。
4 腹胀
1岁以内的婴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睡前吃得过饱,或喝奶后没有打嗝排气,小宝宝都会因腹胀而醒来。大点的婴儿多半是睡前几小时内吃了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注意按摩、排气和调整饮食即可解决。积食的宝宝可用点小中药治疗。
5 尿布湿了、想尿尿
尿裤太湿或勒得太紧,也会使宝宝不舒服。有的宝宝想尿尿时不愿轻易尿在尿裤上,也会翻来覆去睡不安稳。细心的妈妈观察一下,对症处理,就会解决。
6 白天太兴奋或环境的变化
稍大点的宝宝的睡眠不安也可与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日常生活的变化有关。如出门、睡眠规律改变、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来。比如老的保姆走了会引起婴儿晚上睡眠不安。经常更换抚养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响晚上的睡眠。
7 出牙或身体不适
宝宝出牙期间往往会有睡不安稳的现象。有时几夜反复折腾之后妈妈才发现,宝宝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其他疾病当然也会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发烧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宁的。这些都需要细心的观察和判断。
内在因素
小儿的大脑神经发育尚未成熟,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宝宝生物时钟日夜规律的调整,要倚赖宝宝生理成熟度的配合。调查表明,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的宝宝,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这种宝宝相对睡眠好的宝宝,性格可能更趋向活跃、外向、敏感。
人的睡眠分为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夜间约3—4小时交替一次。婴儿和幼儿同样,可能深睡和浅睡的交替时间更短一些,约2—3小时交换一次。大人和许多睡整夜觉的宝宝,在浅度睡眠到来时,可以较好地自我调整,重新进入深度睡眠。而小宝宝无法自我调整入睡,所以就从浅度睡眠中醒来。
排除掉渴饿冷热缺钙腹胀出牙兴奋等等外在因素之后,你的睡不好觉的宝宝,也许只是因为大脑皮层活跃,无法自我调整进入深睡状态。何必奢望自己的宝宝是能够自行完成调整的那一个?在断奶之后,或随着宝宝的成长,这些睡眠现象总归会解决的。
病理因素
小儿如有某种疾病,也可导致睡眠不安,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肠痉挛:如果小儿在夜间突然哭闹、挣扎或翻滚、面色苍白,不让别人触按腹部,哭闹时发时止,肚子不胀,摸不到包块,也没有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这可能是肠痉挛的表现。可以轻轻按摩腹部,平时要注意腹部保暖,少吃生冷饮食。如果小儿有上述阵发性腹痛并伴呕吐、大便象果酱样,腹部可以摸到包块,那么切不可延误病机,必须马上送医院检查诊治。
2蛲虫病:如果小儿在入睡1—2小时或突然哭闹不安并搔抓肛门,家长应在灯下仔细观察,如在肛门周围见到白色线头样的小虫在活动,这就是患了蛲虫病,除用驱虫药外,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不吮手指,不穿开裆裤,被褥玩具要经常晾晒,以防自身再感染。
甜蜜入梦
为宝宝安睡创造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不仅有利于孩子尽快入睡,而且能够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小儿得到充分的休息。
晚饭不要吃得太多、太饱,睡前1—2小时内,不要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不要饮水太多。
每天按时就寝,养成按时睡眠的良好习惯。
每日睡前给孩子洗澡,若冬季室温较低,每日睡前应洗脸、洗脚,清洗外阴部,这样有利于小儿入睡。
室内光线要暗,拉上窗帘,不要开电视、收音机及大声说话。
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不讲新故事、看新书,以免过度兴奋,难于入睡。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湿润,小儿在新鲜空气中睡眠可睡得快、睡得香,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
(7) 被褥、枕头要清洁舒适,被褥应每1—2周晾晒一次,床单每1—2周清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