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3岁刚好是大学生们初入职场的年纪,像盛夏的花朵般绽放;然而身栖模特行业的张龄月早已被贴上国际超模的标签,踏遍国际四大时装秀场。在刚刚过去的2016中国国际秋冬时装周更是表现出色,成为当之无愧的“赶场王”。高中时代身高就将近一米八,双鱼座的俏皮性格里还掺杂着文艺情结,一路走来她越发美丽、从容,谦虚的她一直在学习,希望把自己变得更好。正是这样在工作和生活点滴间摄取前进能量的少女,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得如此平稳、淡然。亲和力、真诚度满分!
年轻不完全算是我的资本,我觉得个性和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在时尚圈里模特16岁就能出道参赛了,年龄只算是一种参考标准。不论是在国内秀场还是国际秀场,不管面试官对你的印象看法如何,还是会问你多大,有一个年龄的标准线。我的年龄在模特界已算不小,但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聊起来,她们都还觉得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小着呢。
出道至今,感觉自己比青涩时期自信了许多。我的家乡在云南,家乡人的身高普遍偏矮,可我的个子却很高,总觉得自己是奇特的一类。小时候在家乡生活,大家常用惊叹的口气说:“哇,你真高啊,好羡慕你!”之类的话语,有时这句话竟然还是别人跟我打招呼的开头,这样的情况就容易令我和别人产生距离感,还是有些别扭的。高中时候我身高就将近一米八了,我还纳闷自己会不会是世界上最高的人。上了大学,我接触到了服装表演专业的同学,身边人逐渐接近了我的“海拔线”。
读大学时我的主修专业是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也包含其中。当时我并没有确切地选择哪一类的设计方向,因为和艺术有关的内容都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学校的服装设计和服装表演同属一个专业,看到他们专业的学生都是高个子,自然而然就跟他们成为朋友,一起听课一起玩儿。
服装表演和服装设计是存在紧密联系的,我自己主动往表演的专业接触,老师也认可我的能力,就建议我去尝试报名比赛。利用业余空闲时间多跑跑比赛和活动,本身就能学到很多技巧,能比模特平时的走秀获得更丰富的经验。比赛时间短,训练的时间集中,年龄相仿的姑娘们一起竞争,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跟同学一起跑过几次小型比赛活动,因为参赛者会有很少的奖金,就当给自己挣零用钱了。在参加活动时工作人员会提点我,教我注意练形体,提升自己的气场之类的。我自己也开始注重这些,回校再找专业的老师聊技巧和收获。
后来我鼓起勇气报名参加的正式比赛是在2013年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超级模特大赛,初出茅庐的自己其实依旧很“嫩”。我自认为是带着想法和独特的气质而来,但见着主办方的专业老师时,他们评价我说:“这个姑娘就是一张白纸,她什么都不会。”刚参赛时觉得自己状态很好,慢慢地我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都显现出来了:这个人她跳舞挺好看的,这个人她走台气场真强,那个人她拍片效果挺出彩的……不过练习时我自己还是很自信的。后来看走秀视频,会发现自己和想象中的姿态完全不统一,自己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我即刻开始对照视频一遍遍纠正自己,调整姿态和表情。令人惊喜的是我最终获得冠军,不过我对模特界还不算很了解,比赛之后签约东方宾利的时候,我还问公司的人:“我成为正式的模特了吗?签约后我每天需要做哪些工作啊?”
比赛之前我们和公司已经出道的大模有一场见面会。看到她们一个个站在面前,我脑子里想的都是“哇噻,她们都是曾经的冠亚军,如今的发展都很棒”。后来和公司签约,发现其实也没什么,比赛只是你签约公司的一个跳板。一开始面试的时候,客户会优先选择熟悉的模特,有的客户会喜欢你,有的就不喜欢你。我们的行业是你一天去面试十场,可能只会被选中一、两场,三到四场的就算很多了,你会被很多客户说“不”。刚入行时从心理上很难接受——我参赛了而且还拿了冠军,我是受大家认可的,你为什么要否定我。碰壁之后,在回家路上我会思考,自己哪里发挥得不好,是自己走得不对了,还是自己的风格和品牌不搭。后来发现这种情况太正常了,你即使发挥得再好,也有人觉得你不好,况且大模前辈们也有面试没选中的时候。
有经验了,去面试的时候就能看出客户的喜好。有一次客户会叫我去拍照,拍完就可以转场了,因为看到每个人都拍照,估计自己没机会了,就在这个品牌上划个叉。最后不知为何品牌又选了我,通知第二天去试装。还有些是你去的时候客户会夸奖你,好看啊、身型好之类的,以为自己很不错,大概这场能拿下,结果最后没消息了。我相信客户是真心夸奖模特的,但是有很多情况下是模特和客户双方觉得都好,可最后把大家的照片排成一排筛选,谁相对更适合这场风格,谁就被选中,并不能通过当时的情况就贸然判断成败。
工作中比较棘手的是和客户的磨合,有时会觉得客户没有充分利用好我们的时间。把我们招来了,就像衣架子一样摆着,需要试衣时就叫过去,其他时间就要无限期地等待,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传唤,晚上的演出需要从早上开始等。我在国外秀场时,他们的效率就很高,经纪人会直接通知你明早上去面试,当晚就能安排试装,第二天就能演出了。从化妆、彩排到演出,四个小时就全搞定,一天下来很轻松就能走几场。
现在任何行业都流行划个“圈”,模特圈的游戏规则我还并不熟悉,或者说规则一直在改变。从我一开始提问“做模特是怎样的职业”时,我就一直在琢磨这个行业。外界的确时常有人质疑黑幕的问题,在我日常接触中的环境都是很好的,包括如今的比赛。公司的同事还对我说过:“那你觉得你自己是内定好的吗?”现在想想,觉得自己获奖依旧是幸运的过程,并没有暗箱操作或者潜规则之类的黑幕。
每个模特都很不错,也都有优秀的一面。但参赛当时的表现,才是决定要素。对于模特自身而言,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有些模特参赛失利是恰巧不适合这场比赛,比如这场要选年轻活力为主的模特,她却是个性有张力的那种类型,没有和比赛风格要求吻合。品牌客户的风格需求不同,所以每种类型的模特都有机会,千万别因为某场比赛而气馁。
我发现自己在拍摄方面还是很占优势的。平时我会跟别人说自己是内向的性格,其实内向是因为自己内心常有奇妙的构思和琢磨的过程,在拍摄时我就会把内心的想法展露无遗。
去拍摄现场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趣事。比如期待着今天的妆发会是什么样子的,造型做好之后发现很怪异,明明头发往旁边摆会显得我更好看;造型师会说我们这场秀是有统一要求的不能顾及每个人的特点。我还遇到过把我眉毛画得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提醒化妆师修改,却越画越浓,其实模特们私下都是很反感浓妆艳抹的。有时在拍摄现场和摄影师或是编辑无法顺利磨合,他们会不耐烦地批评我,就会影响到拍摄心情。模特的作用是衬托衣服,把服装的闪光点完美展现。造型会把你塑造成不同风格,你会看到自己的另一面,对此我还是很开心的。只要和工作相关的事情我都喜欢,我会告诉自己:你是与众不同的。这样能培养自己的信心,对情绪把控也很重要。
闲暇之余我会和朋友们去看电影,在网络上也存了500多部电影准备慢慢看,平时还喜欢读和艺术相关的书籍。不过我的阅读速度很慢,看内容就更仔细。除了日常的学习和积累,有时候看别人的表现或是演出,会去及时反思自己,思考暴露出的问题自己是不是也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些。
开始做模特时正是我从学校步入社会的阶段,当时的穿着打扮朴素至极。在接触了时尚行业之后,发现服装的材质是我最为看重的。颜色是给别人看的,好的面料才是给自己的体验。现在,我的穿衣风格和性格与之前相比都有所颠覆,很多想表达的情绪在模特平台有了展现的出口。
年轻不完全算是我的资本,我觉得个性和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在时尚圈里模特16岁就能出道参赛了,年龄只算是一种参考标准。不论是在国内秀场还是国际秀场,不管面试官对你的印象看法如何,还是会问你多大,有一个年龄的标准线。我的年龄在模特界已算不小,但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聊起来,她们都还觉得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小着呢。
出道至今,感觉自己比青涩时期自信了许多。我的家乡在云南,家乡人的身高普遍偏矮,可我的个子却很高,总觉得自己是奇特的一类。小时候在家乡生活,大家常用惊叹的口气说:“哇,你真高啊,好羡慕你!”之类的话语,有时这句话竟然还是别人跟我打招呼的开头,这样的情况就容易令我和别人产生距离感,还是有些别扭的。高中时候我身高就将近一米八了,我还纳闷自己会不会是世界上最高的人。上了大学,我接触到了服装表演专业的同学,身边人逐渐接近了我的“海拔线”。
读大学时我的主修专业是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也包含其中。当时我并没有确切地选择哪一类的设计方向,因为和艺术有关的内容都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学校的服装设计和服装表演同属一个专业,看到他们专业的学生都是高个子,自然而然就跟他们成为朋友,一起听课一起玩儿。
服装表演和服装设计是存在紧密联系的,我自己主动往表演的专业接触,老师也认可我的能力,就建议我去尝试报名比赛。利用业余空闲时间多跑跑比赛和活动,本身就能学到很多技巧,能比模特平时的走秀获得更丰富的经验。比赛时间短,训练的时间集中,年龄相仿的姑娘们一起竞争,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跟同学一起跑过几次小型比赛活动,因为参赛者会有很少的奖金,就当给自己挣零用钱了。在参加活动时工作人员会提点我,教我注意练形体,提升自己的气场之类的。我自己也开始注重这些,回校再找专业的老师聊技巧和收获。
后来我鼓起勇气报名参加的正式比赛是在2013年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超级模特大赛,初出茅庐的自己其实依旧很“嫩”。我自认为是带着想法和独特的气质而来,但见着主办方的专业老师时,他们评价我说:“这个姑娘就是一张白纸,她什么都不会。”刚参赛时觉得自己状态很好,慢慢地我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都显现出来了:这个人她跳舞挺好看的,这个人她走台气场真强,那个人她拍片效果挺出彩的……不过练习时我自己还是很自信的。后来看走秀视频,会发现自己和想象中的姿态完全不统一,自己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我即刻开始对照视频一遍遍纠正自己,调整姿态和表情。令人惊喜的是我最终获得冠军,不过我对模特界还不算很了解,比赛之后签约东方宾利的时候,我还问公司的人:“我成为正式的模特了吗?签约后我每天需要做哪些工作啊?”
比赛之前我们和公司已经出道的大模有一场见面会。看到她们一个个站在面前,我脑子里想的都是“哇噻,她们都是曾经的冠亚军,如今的发展都很棒”。后来和公司签约,发现其实也没什么,比赛只是你签约公司的一个跳板。一开始面试的时候,客户会优先选择熟悉的模特,有的客户会喜欢你,有的就不喜欢你。我们的行业是你一天去面试十场,可能只会被选中一、两场,三到四场的就算很多了,你会被很多客户说“不”。刚入行时从心理上很难接受——我参赛了而且还拿了冠军,我是受大家认可的,你为什么要否定我。碰壁之后,在回家路上我会思考,自己哪里发挥得不好,是自己走得不对了,还是自己的风格和品牌不搭。后来发现这种情况太正常了,你即使发挥得再好,也有人觉得你不好,况且大模前辈们也有面试没选中的时候。
有经验了,去面试的时候就能看出客户的喜好。有一次客户会叫我去拍照,拍完就可以转场了,因为看到每个人都拍照,估计自己没机会了,就在这个品牌上划个叉。最后不知为何品牌又选了我,通知第二天去试装。还有些是你去的时候客户会夸奖你,好看啊、身型好之类的,以为自己很不错,大概这场能拿下,结果最后没消息了。我相信客户是真心夸奖模特的,但是有很多情况下是模特和客户双方觉得都好,可最后把大家的照片排成一排筛选,谁相对更适合这场风格,谁就被选中,并不能通过当时的情况就贸然判断成败。
工作中比较棘手的是和客户的磨合,有时会觉得客户没有充分利用好我们的时间。把我们招来了,就像衣架子一样摆着,需要试衣时就叫过去,其他时间就要无限期地等待,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传唤,晚上的演出需要从早上开始等。我在国外秀场时,他们的效率就很高,经纪人会直接通知你明早上去面试,当晚就能安排试装,第二天就能演出了。从化妆、彩排到演出,四个小时就全搞定,一天下来很轻松就能走几场。
现在任何行业都流行划个“圈”,模特圈的游戏规则我还并不熟悉,或者说规则一直在改变。从我一开始提问“做模特是怎样的职业”时,我就一直在琢磨这个行业。外界的确时常有人质疑黑幕的问题,在我日常接触中的环境都是很好的,包括如今的比赛。公司的同事还对我说过:“那你觉得你自己是内定好的吗?”现在想想,觉得自己获奖依旧是幸运的过程,并没有暗箱操作或者潜规则之类的黑幕。
每个模特都很不错,也都有优秀的一面。但参赛当时的表现,才是决定要素。对于模特自身而言,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有些模特参赛失利是恰巧不适合这场比赛,比如这场要选年轻活力为主的模特,她却是个性有张力的那种类型,没有和比赛风格要求吻合。品牌客户的风格需求不同,所以每种类型的模特都有机会,千万别因为某场比赛而气馁。
我发现自己在拍摄方面还是很占优势的。平时我会跟别人说自己是内向的性格,其实内向是因为自己内心常有奇妙的构思和琢磨的过程,在拍摄时我就会把内心的想法展露无遗。
去拍摄现场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趣事。比如期待着今天的妆发会是什么样子的,造型做好之后发现很怪异,明明头发往旁边摆会显得我更好看;造型师会说我们这场秀是有统一要求的不能顾及每个人的特点。我还遇到过把我眉毛画得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提醒化妆师修改,却越画越浓,其实模特们私下都是很反感浓妆艳抹的。有时在拍摄现场和摄影师或是编辑无法顺利磨合,他们会不耐烦地批评我,就会影响到拍摄心情。模特的作用是衬托衣服,把服装的闪光点完美展现。造型会把你塑造成不同风格,你会看到自己的另一面,对此我还是很开心的。只要和工作相关的事情我都喜欢,我会告诉自己:你是与众不同的。这样能培养自己的信心,对情绪把控也很重要。
闲暇之余我会和朋友们去看电影,在网络上也存了500多部电影准备慢慢看,平时还喜欢读和艺术相关的书籍。不过我的阅读速度很慢,看内容就更仔细。除了日常的学习和积累,有时候看别人的表现或是演出,会去及时反思自己,思考暴露出的问题自己是不是也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些。
开始做模特时正是我从学校步入社会的阶段,当时的穿着打扮朴素至极。在接触了时尚行业之后,发现服装的材质是我最为看重的。颜色是给别人看的,好的面料才是给自己的体验。现在,我的穿衣风格和性格与之前相比都有所颠覆,很多想表达的情绪在模特平台有了展现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