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人才的现状与培养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今年8月2日至7日在上海举办。包括中国在内的7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名翻译界精英a云集上海,共同探讨翻译文化、翻译产业、翻译人才培养等课题。这是国际翻译家联盟自1953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也是在亚洲地区举办的国际翻译界盛会,有人将其称为“翻译奥运会”。
  


  日前,记者就本次翻译大会的成果、中国翻译人才的现状与培养等问题专访了国际译联第一副主席、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
  黄友义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官员,也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翻译活动家之一。是他把中国翻译协会带进了国际译联大舞台,也是他及其团队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国际译联专家、学者们的喝彩,使中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世界翻译大会。
  黄友义自2002年起担任国际译联理事,2005年在第17届世界翻译大会上首次被选为国际译联副主席,是我国也是亚洲第一位当选国际译联理事会高层领导的翻译家。本次翻译大会上,他以其出众才华和管理能力再次当选为国际译联第一副主席。
  
  翻译大会使外国同行重新认识了中国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工作始终是沟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桥梁。中国第一次翻译高潮出现在东汉至唐宋年间,主要是佛经翻译;明末清初时又出现了一次科技文献翻译的热潮;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盛行的西学翻译揭开了中外文化和思想交流的新篇章。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中国的翻译事业又掀起了一次高潮,但这一次不同于以往,中国跨越了诸多障碍,第一次站在了国际翻译大舞台上。
  黄友义说,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能够在奥林匹克年举行,说明中国在世界翻译舞台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世界各国翻译界的精英们愿意在奥运会之前来中国看看,并与中国同行们一起探讨翻译以及奥运会翻译这个话题。
  此次大会不仅参加人数创了历史新纪录,而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更值得一提的是大会四位主旨发言人有两位来自国外,一位是联合国主管大会和会议管理事务助理秘书长约翰尼斯·曼加沙,另一位是欧洲委员会翻译总司司长卡尔-约翰·略逻思,这是过去世界翻译大会想请都请不到的人物,这次他们主动要求来参会,足以说明这次大会的分量和重要性。
  黄友义说:“在这次参会的600名外国代表当中,有90%以上是第一次来中国。来华之前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本国媒体,很多人对中国显得陌生甚至带有偏见。而当这次他们亲身来到中国,与中国的翻译界人士、翻译大会志愿者和上海市民接触,特别是在奥运会前后参观游览了北京、西安,苏州、桂林、拉萨等地之后,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大为改观。”
  当本次翻译大会将最佳网站奖授予德国翻译协会时,协会负责人在领奖发言中并未赘述其获奖的激动心情,而是对他所见到的中国人的热情、中国人的灿烂笑容、中国人的乐意助人大为称赞……这也使黄友义颇感惊讶。
  因黄友义在国际译联工作了6年,深知其内部运行情况。他晓得,德国译协是欧洲规模较大的翻译协会,德国译协的主流意见是不太赞成与亚洲译协发展关系,他们对国际译联领导层里的亚洲人,包括日本人、韩国人或者中国人没有兴趣。在他们内部甚至有更加不和谐的声音说,如果在国际译联领导层里有亚洲人,他们干脆就撤出,成立新的国际翻译组织。而这样一个组织的负责人,在上海领奖台上,面对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翻译界精英如此赞扬中国,这不得不归功于他们的这次中国之行,对中国有了新认识。
  黄友义强调:“通过大会交流,也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际翻译界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比如翻译人员专业培训,翻译标准化,翻译协会如何运作发展等,这对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人才市场供需失衡
  
  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与世界接轨,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需要与世界交流,越来越多的求新求变的中国人需要了解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切都要通过翻译来实现,翻译处在跨文化交流的前沿。如此庞大的市场,如此重要的角色,中国目前翻译人才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市场的需要?黄友义觉得这个话题很沉重。
  他说,不久前有资料显示,全国目前职业翻译4万多人,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但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合格人才缺口高达90%。市场上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翻译能力的薄弱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急需解决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特别是真正合格的高级中译英定稿人才不足百人,严重缺少中译英高级人才,将导致文化上的“逆差”。
  全球化进程导致了翻译量和翻译人才需求的剧增。过去不需要翻译的地方,现在需要,过去不需要翻译的东西,现在需要,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发展需要把大量的材料译成外文。把母语翻译成外文,难度大,这是国际公认的。中译外人士难求已经是中国各行各业共同面临的突出难题。
  社会上有人说,中国现在会外语的人那么多,怎么会缺翻译呢?是的, 与10年前相比,会外语的人的确多多了,但社会需要翻译的量也大多了。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到企业间的贸易往来,还有各地的涉外饭店、旅游景点等等,到处都需要翻译。需求的增长远远超过供给。特别是高层次的中外交流,更需要真正专业化的翻译,而专业化翻译人才中最缺的就是具有中译外定稿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个问题不是三两年可以解决的。
  谈到这里,黄友义话锋一转又露出了几分喜悦,他说:“我最近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国务院学位办在已经开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15所高校基础上,将增加新的院校,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这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适用型翻译人才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
  
  加强短期培训 缓解市场需求压力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光靠十几所高校培养恐怕难解燃眉之急,况且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记者问是否有更快更好的办法来缓解目前翻译人才需求的压力?
  黄友义认为,目前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采取学校培养和社会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高校硕士专业培训,无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正规途径。但光靠这一条路满足不了现阶段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所以短期培训和选送相关人员出国进修便成了一些部门翻译人才培养的补充措施。
  中国翻译协会这几年利用每年暑假开设针对青年教师和社会翻译人员以及一些研究生的培训课程,从国内外聘请既有教学经验,又有翻译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授课;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也为全国新闻出版界人士,以及国资委旗下国有大型企业的涉外人员举办了多期翻译培训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单位把一些外语基础好的青年派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或澳大利亚等国进修,这也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途径。
  除了长短期培训,黄友义还看重翻译实践,他说:“用人单位要大胆启用会外语的人,不要因为他们的翻译水平没有达到标准,就不让他们做。翻译是一个熟练工种,最好最快的提高方式还是要通过实践。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去积累经验。这几年有不少翻译理论方面的图书面市,老翻译工作者的经验有利于青年翻译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办法来做到快速提高。
  
  翻译人才的社会地位亟待改变
  
  黄友义说,目前中国翻译领域35岁至50岁的人稀缺,而这个年龄段会外语的人才极多。记者问:“他们都到哪儿去了?”黄友义的回答有点伤感:“都从翻译领域流失了,有的改行做生意,有的到外企公司了,为什么会这样?待遇跟不上。翻译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劳动价值还远没有被我们的社会真正认识,因此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即使培养出人才,翻译界也留不住。他认为,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社会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在翻译大会上播放了一个短片,题目是“假如没有翻译”,让人们设想,如果没有了翻译,我们当今的社会将出现什么样的混乱?知识无法交流,国际合同无法签署,先进技术在国际上无法借鉴,甚至会导致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冲突,以至于发生战争。
  作为翻译界的领军人,黄友义对中国目前高级翻译人才流失现象颇感焦虑,他说:“没有翻译就意味着与世界隔绝,但是有多少人会把问题看得那么重要呢?现在社会上还是存在一些不尊重知识的地方,有的人因为自己的知识受限制,因此认识不到某一专业知识领域的重要性。翻译事业在今天快速发展的中国,还没有引起全社会应有的重视,翻译工作者,特别是高级翻译,还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劳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这才导致了今天翻译人才的大量流失。
  社会上有一种比较肤浅的认识,认为会外语就能翻译,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不消除,就永远不会真正认识到专业翻译的价值所在。我认为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再到社会各阶层的人,都需要提高对翻译作用的认识。如果大家形成了共识,认为这部分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办法自然就有了。现在有些部门和单位就采取了特殊津贴的办法来设法留住翻译人才。另外,还有很多私企聘请翻译时充分考虑到待遇问题,因为他们知道翻译工作和企业未来的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一切才刚刚起步。”
  
  国际译联的志愿者
  
  据中国译协有关人士透露,国际译联会员代表大会新一届执委及新一届理事选举时,黄友义和南非译协主席玛里安·博尔斯都是全票当选。大家一致认为,黄友义是理所当然的主席人选,而他却选择了继续留任副主席一职。
  当记者提及这个话题时,黄友义回答说:“中国人在国际译联执委会任职对提升中国翻译界的形象、知名度、促进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都有着积极作用。另外国际译联执委会制定工作计划、游戏规则,中国也能参与,这对中国的翻译事业也是有利的。没有接受国际译联执委会主席一职,这主要是时间问题。”
  “我们做国际译联工作都是业余的。每天上百封电子邮件,都要在下班或者周末处理,国际译联为一件事要在17个理事之间讨论好几轮,有些事情还要进行调研,与各协会商量,要耗费很多时间,如果当了主席,我就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所承担的职责和花费的时间就会更多。不仅如此,作为主席还要代表国际译联去世界各地参加很多会议,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几大洲的区域性会议,我没有那么多时间。”
  黄友义还谦逊地说:“在国际译联内部,工作语言是英文和法文,过去的主席们至少会三四门外语,有些欧洲的执委们会五六种外语,他们的优势更大。光懂英文,而不能用其他的语言交流,工作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认为自己作为第一副主席的身份参与国际译联工作比当主席更合适一些。”
  国际译联的所有执委、理事们的工作都是一种志愿行为,只是奉献,没有报酬。而黄友义是中国目前稀缺的中译英高级人才,况且翻译是他的最爱,请他翻译的人络绎不绝。原本工作之余他可以从事最爱的翻译工作,可是他却选择了投身国家的翻译事业,在国际译联做一名无私的志愿者。
  黄友义说,这几年在国际译联任职,虽说花费了大量时间,但看到中国的翻译事业在国际翻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他感到很欣慰。他觉得自己这个“志愿者”没有白当,辛苦很值得。
其他文献
作者:乌尔里希·森德勒  出版时间:2014.7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工业4.0”是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从经济和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工业怎样才能使中欧
期刊
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人才培养      《国际人才交流》: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请您谈谈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才培养所产生的影响?  聂华桐:30年前,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中国采取改革和开放政策,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30年来,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空前提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国家的建设,靠的是制度,靠的是人才。中国要现代化,要在国际上竞争,首先需要人才现代化。中国30年来采取的开放政策
期刊
在“怪人”林立的广告圈,总有一些人物让我们惊叹。本刊从2015年1月刊起,特别推出“大咖秀”专栏。通过人物专访的形式,为读者呈现大咖们的生活品味、人生故事,挖掘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初志恒,山东鲁花集团品牌总监,在业内外担任多种奖项评委。  所获奖项:中国1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策划人(50人)之一;著有《企业使命和品牌道德》;独创的品牌整合营销“三势”和“三策略”受到业界好评,特别是精准营销的“7
期刊
张亚平喜爱登山,他把科研的过程比作登山的路途,科研的成就比作山顶的凉亭。张亚平喜欢高山上凉亭中“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也乐于享受登山途中的大汗淋漓。      2003年11月,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37岁的张亚平成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之一。  2002年6月,跟往常一样,张亚平依然在“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忙碌,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贝基基金会和保罗基金会,授予他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
期刊
总部位于波恩的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成立于1983年,今年正值其成立25周年。在纪念邓小平同志发表“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25周年的时候,SES也在总结它在过去25年走过的历程,中国项目成为其最大的亮点之一。7月底,SES原中国项目负责人奚海德(Heidegret Hilse)在北京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她回顾了SES在中国的发展,也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故事。      引进中国的第一
期刊
帷千动媒(WQMobile)凭借其在程序化和大数据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获得“TMA移动营销大奖”颁发的“最具创新精神移动营销公司” 、北斗DMP“年度移动营销系统”等4项大奖。在第6届金鼎创意传播国际大奖中,帷千动媒喜获“移动广告公司10强”。至此,2014年帷千动媒已将“最佳移动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GMIC最具移动价值及创新企业”、“长城奖营销传播金奖”等16项业内重量级大奖收入囊中。
期刊
全国首档APP专业掌间互动明星爆笑情景秀《APP大爆炸》,是PPTV聚力携手联通沃商店联合出品的节目。交织娱乐性和实用性的特色,以打破自制节目思维定式为目标,跨界合作将为PPTV聚力内容资源优化和营销模式探索带来全新的核变效应。该节目不仅将在全国数十家电视台联盟播出,还会在11个城市、44个商圈的大屏幕上公放,还将登陆苏宁在全国1600家门店。
期刊
“大師”与“小白”    旅美画家白敬周先生为“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救灾军人的造像《生命时速》和《孩子不哭》,最近经《人民日报》等首都几家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白敬周说,地震中军人所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的忘我精神,令他感动不已。感动和激情使他拿起画笔,为新时期可敬可爱的人造像。他说,《生命时速》是献给在抗震救灾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当代军人的一座“心中的纪念碑”。    今年4月,在中国
期刊
河南省的引智工作在全國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全省的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计划,共有179项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其中经济技术专家项目123项,计划聘请国外专家489人次;出国(境)培训项目56项,计划派遣968人次。日前,河南省郭庚茂省长对全省引智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在国家外国专家局季允石局长致省政府《关于通报2008年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项目计划和国家资助情况的函》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
期刊
成功是稀缺的,但一定不是成功者偶然的获取;成功往往体现在个体,但每一个成功个案的背后,一定是成功者在其丰富人生中汲取多元智慧的集合。      性格的河流规划着命运的走向    已过花甲的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外表仍然纤秀,讲话时声音柔婉,有着典型南方水土滋养的女人感觉。  聂梅生在大连那个天蓝蓝海蓝蓝的滨海城市长大。  父母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教授,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家里的女孩中她最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