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经济社会和科技不断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民办本科院校,也应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响应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并且将就业工作和民办本科院校定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相结合,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
关键词: 民办院校 高等教育 就业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社会经济和组织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多方挑战,民办本科院校与普通高校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竞争能力和社会认同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要保证民办本科院校在和谐、稳步中发展,就必须进行就业工作思路的探索。在已有格局上进行开拓和创新,能够将民办本科学生的就业工作和学校定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和研究,从而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前进和发展。
一、科学定位,转变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经济社会和科技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办本科院校要适应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科学定位,加大改革力度,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首先是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目前,很多学院的大多数专业都与本一、本二相同,以中北学院为例,大多数专业都按照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进行设置。在这种特殊背景下,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人才培养模式较为传统。我们应寻求新的模式,建立新的体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开设新兴的应用型课程,逐步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材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
同时,民办本科院校更应该注重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改变与本一院校统一的模式,科学制定符合民办本科院校自身发展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和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学生的竞争力。
其次是民办本科院校领导观念的转变。院校领导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科学决策,打通各环节,参与系统化管理,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网络,保证就业系统上下畅通。
最后是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作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拿到学位证、毕业证才是正常就业的第一步。民办本科院校也要加大对学风建设的管理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强化指导,加大力度,创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以大学生发展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中北学院在发展计划实施过程中,注重联合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实现分层、分类、递进式、全程化的全员育人模式,进而从根本上推动学院就业工作。
(一)规范“就业指导课”课程管理
首先,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教学,使每位毕业生都能得到系统的辅导。力争“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工作整体下移。同时聘请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教师,成功就业的优秀毕业生或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等授课,内容可涉及目前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人才测评与自我认识、择业心理调试、求职技巧与网上求职、大学生就业与相关法律等方面,也可结合自身实际,找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实现沟通。
(二)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力度
学院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使相关的职业指导工作达到了普及化、常规化。如此可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实现就业指导向低年级下移,引导大学生开展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主动采取积极行动,充分了解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同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能力培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主动创业”,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笔者认为,民办本科院校应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时间。另一方面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妥善解决授课教师的课时费和交通等实际问题。
(一)通过突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更注重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学生找工作时碰到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经验的要求。弥补学生学习期间实践能力的缺乏,要依靠学校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来使之积累经验。民办本科院校应进一步重视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考核和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民办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有针对性地联系安排毕业生的见习和实习,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前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
四、加强建设,师生联动,打造新型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
新时期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新时期的学生就业工作,对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一支“专家化”的队伍是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检验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显性标志。目前民办本科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在课程设置、专业发展、人员安排等方面不能满足毕业生急剧增加的需要,一步到位还不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调整知识结构,开设新兴的应用型课程,培养社会急需的新型人才。
(二)管理体制上过多依靠二级民办本科院校,在培养方针的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各系科缺少系主任与学科带头人。在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上,必须有专业人员来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师的培养、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对自办专业的课程设置,都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
(三)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工作很重要,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化工作思路,深切关怀学生,对学生亲近、亲和、亲热,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研究式地去做工作,把具体问题落实到细节,把工作做到实处,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
五、提升理念,创新机制,推进职业资格培训工作
近年来,各种职业资格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人才竞争中一项重要因素。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一直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创新点。从以往的工作经历可以看出,会计证、教师资格证、报关员、单证员等与就业直接挂钩的从业资格证书,软件编程、开发等实际应用类职业资格培训受到大多数学生的青睐。
目前,学院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刚起步,在师资配备、经费管理等方面定位尚不明确。下一步,要在对市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制定职业资格培训发展规划,保证证书的含金量,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高竞争优势。
六、规范模式,拓展功能,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
就业工作环环相扣,我院领导给予了重视,政策也切实到位。为进一步激发毕业生就业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荣誉感,民办本科院校应化柔性管理为刚性管理,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客观情况,把就业率作为考评的重要标准。
加强新时期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提高高校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民办本科院校的就业工作新思路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努力开辟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从而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就业模式。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改进不足,不断提高学院的就业工作水平,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 民办院校 高等教育 就业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社会经济和组织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多方挑战,民办本科院校与普通高校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竞争能力和社会认同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要保证民办本科院校在和谐、稳步中发展,就必须进行就业工作思路的探索。在已有格局上进行开拓和创新,能够将民办本科学生的就业工作和学校定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和研究,从而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前进和发展。
一、科学定位,转变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经济社会和科技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办本科院校要适应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科学定位,加大改革力度,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首先是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目前,很多学院的大多数专业都与本一、本二相同,以中北学院为例,大多数专业都按照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进行设置。在这种特殊背景下,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人才培养模式较为传统。我们应寻求新的模式,建立新的体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开设新兴的应用型课程,逐步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材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
同时,民办本科院校更应该注重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改变与本一院校统一的模式,科学制定符合民办本科院校自身发展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和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学生的竞争力。
其次是民办本科院校领导观念的转变。院校领导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科学决策,打通各环节,参与系统化管理,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网络,保证就业系统上下畅通。
最后是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作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拿到学位证、毕业证才是正常就业的第一步。民办本科院校也要加大对学风建设的管理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强化指导,加大力度,创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以大学生发展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中北学院在发展计划实施过程中,注重联合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实现分层、分类、递进式、全程化的全员育人模式,进而从根本上推动学院就业工作。
(一)规范“就业指导课”课程管理
首先,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教学,使每位毕业生都能得到系统的辅导。力争“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工作整体下移。同时聘请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教师,成功就业的优秀毕业生或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等授课,内容可涉及目前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人才测评与自我认识、择业心理调试、求职技巧与网上求职、大学生就业与相关法律等方面,也可结合自身实际,找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实现沟通。
(二)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力度
学院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列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使相关的职业指导工作达到了普及化、常规化。如此可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实现就业指导向低年级下移,引导大学生开展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主动采取积极行动,充分了解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同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能力培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主动创业”,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笔者认为,民办本科院校应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时间。另一方面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妥善解决授课教师的课时费和交通等实际问题。
(一)通过突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更注重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学生找工作时碰到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经验的要求。弥补学生学习期间实践能力的缺乏,要依靠学校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来使之积累经验。民办本科院校应进一步重视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考核和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民办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有针对性地联系安排毕业生的见习和实习,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前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
四、加强建设,师生联动,打造新型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
新时期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新时期的学生就业工作,对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一支“专家化”的队伍是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检验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显性标志。目前民办本科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在课程设置、专业发展、人员安排等方面不能满足毕业生急剧增加的需要,一步到位还不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调整知识结构,开设新兴的应用型课程,培养社会急需的新型人才。
(二)管理体制上过多依靠二级民办本科院校,在培养方针的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各系科缺少系主任与学科带头人。在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上,必须有专业人员来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师的培养、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对自办专业的课程设置,都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
(三)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工作很重要,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化工作思路,深切关怀学生,对学生亲近、亲和、亲热,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研究式地去做工作,把具体问题落实到细节,把工作做到实处,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
五、提升理念,创新机制,推进职业资格培训工作
近年来,各种职业资格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人才竞争中一项重要因素。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一直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创新点。从以往的工作经历可以看出,会计证、教师资格证、报关员、单证员等与就业直接挂钩的从业资格证书,软件编程、开发等实际应用类职业资格培训受到大多数学生的青睐。
目前,学院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刚起步,在师资配备、经费管理等方面定位尚不明确。下一步,要在对市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制定职业资格培训发展规划,保证证书的含金量,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高竞争优势。
六、规范模式,拓展功能,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
就业工作环环相扣,我院领导给予了重视,政策也切实到位。为进一步激发毕业生就业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荣誉感,民办本科院校应化柔性管理为刚性管理,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客观情况,把就业率作为考评的重要标准。
加强新时期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提高高校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民办本科院校的就业工作新思路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努力开辟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从而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就业模式。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改进不足,不断提高学院的就业工作水平,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