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人文素养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人文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标准,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石。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更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点人群,将人文素养引入高中课堂,尤其是历史课堂,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 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素养,单从表面,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词——人文和素养,而且这两个词都不陌生。人文不是一个新词,比如我们经常提到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文科学,人文就是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思想。以人为本,它是一种思想,一种主义。《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时的修养,而修养一词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艺术思想,也含有正确待人处事的态度。因此,在笔者看来,人文素养是指平时生活中以人为本的修养,以及处理人文活动的能力。
笔者着重表明人文素养不仅仅体现在修养和能力上,修养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前提,就不能被称之人文素养。因为,它的灵魂在于人,以人的价值、感受、尊严为目标,追求拥有一种能够让人与人相处更美好的能力,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它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
二、人文素养的现状
在学习历史时,很多学生会觉得过去的历史和我们现实生活没有很大联系,每段历史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可复制性,历史不會重演;还有学生认为,那些古人和已经逝去的事实,都只是个故事,很遥远,影响不了我们的生活。所以为什么学习历史,有些学生还是比较困扰的。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若不是高考需要考历史,那么历史学习对他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学生这样的思想状态暴露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在教学中,教师过度培养学生应试考试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即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从那些历史名人中学习他们的精神。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社会上传来很多不和谐的声音,青少年之间的不和谐事件也越来越多:时不时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青少年和教师间的抗争,有些甚至达到违法犯罪的地步。看来,历史人文知识是否能够真正被学生学习、理解并内化成为自身的人文素养,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三、人文素养引入高中历史课堂的方法
中学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该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中学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尤其以人文素质、人文历史为侧重点的学科,更应该主动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多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
1.教师要改变教学目的及教学方式
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在人生的路上,高考只是一个小门槛。一个人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能力,比高考成绩重要太多了,教师应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具备这样深刻的认识,教师才能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改变过去以成绩为导向的观念,将历史拉进现实生活,运用生动的历史人文知识与材料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有趣的历史文化中,寻找到自我,寻找到人生的意义。
2.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引导作用。曾经听过一名教师说,他现在的很多观点和当年高中的班主任很一致,当年的高中班主任对他起到了很大的榜样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但是,这种影响并非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此刻正在看文章的您,可以回忆思考下教师对自己的影响。因此,若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先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 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素养,单从表面,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词——人文和素养,而且这两个词都不陌生。人文不是一个新词,比如我们经常提到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文科学,人文就是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思想。以人为本,它是一种思想,一种主义。《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时的修养,而修养一词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艺术思想,也含有正确待人处事的态度。因此,在笔者看来,人文素养是指平时生活中以人为本的修养,以及处理人文活动的能力。
笔者着重表明人文素养不仅仅体现在修养和能力上,修养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前提,就不能被称之人文素养。因为,它的灵魂在于人,以人的价值、感受、尊严为目标,追求拥有一种能够让人与人相处更美好的能力,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它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
二、人文素养的现状
在学习历史时,很多学生会觉得过去的历史和我们现实生活没有很大联系,每段历史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可复制性,历史不會重演;还有学生认为,那些古人和已经逝去的事实,都只是个故事,很遥远,影响不了我们的生活。所以为什么学习历史,有些学生还是比较困扰的。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若不是高考需要考历史,那么历史学习对他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学生这样的思想状态暴露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在教学中,教师过度培养学生应试考试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即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从那些历史名人中学习他们的精神。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社会上传来很多不和谐的声音,青少年之间的不和谐事件也越来越多:时不时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青少年和教师间的抗争,有些甚至达到违法犯罪的地步。看来,历史人文知识是否能够真正被学生学习、理解并内化成为自身的人文素养,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三、人文素养引入高中历史课堂的方法
中学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该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中学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尤其以人文素质、人文历史为侧重点的学科,更应该主动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多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
1.教师要改变教学目的及教学方式
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在人生的路上,高考只是一个小门槛。一个人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能力,比高考成绩重要太多了,教师应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具备这样深刻的认识,教师才能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改变过去以成绩为导向的观念,将历史拉进现实生活,运用生动的历史人文知识与材料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有趣的历史文化中,寻找到自我,寻找到人生的意义。
2.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引导作用。曾经听过一名教师说,他现在的很多观点和当年高中的班主任很一致,当年的高中班主任对他起到了很大的榜样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但是,这种影响并非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此刻正在看文章的您,可以回忆思考下教师对自己的影响。因此,若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先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