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下看大姐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i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天气贼冷,有零下十多度,好些年没这么冷了。事先约好的,跟太太一道去看胡大姐和她老伴。路上花了一个半小时,先是乘公交,后来倒了两班地铁。
  胡大姐原本住在距我们不远的一个小区,走路也就十来分钟。但那房子过于逼仄,且终年不见太阳。年轻时在里面住着倒不碍,上了年纪,胡大姐夫妇便觉着那份受不了的冷了。于是下了决心换房,但两个从企业退休的老人手上不可能有太多的钱,只好把着眼点放在离城区远一点的地方。朋友介绍他们去了郊区的一个镇,那里有一套三室一厅,两大间朝南,每天都阳光足足的。他们先是租住了一段,感觉不错,就决定买了。刚开始住到那儿多少有些不适应,胡大姐是个热闹人,有不少一道玩的朋友,以前每天早上都会在家门口附近的亭子里跳上个把钟头的舞,再在一道拉呱拉呱。一下子换了地方,人头不熟,也没玩的地了,胡大姐有几分落寞。
  后来慢慢习惯了,她常常骑辆电动车,一个人遛弯儿。小镇上几乎每天都赶集,周边的农人把一些农副产品运过来摆地摊儿,胡大姐东张张,西望望,有时也会买上一点中意的。再就是在窗台下的一小块地上,不声不响地点上了豌豆,移栽了几盆花,还自己当泥瓦匠,用黄沙水泥砌了个墩子。说等春天来了,往上面一坐,四面风来,暖暖的,不要太舒服噢!
  我们那天去,胡大姐瘸着一条腿来地铁口接我们。还是年岁不饶人呵,早几年胡大姐还生龙活虎的,脚步子迈得老快呢。我们寻了处小饭店,一道吃了顿饭,说说笑笑的,四个人都蛮开心。后来去大姐的新家坐了坐,喝了杯她女儿给他们的铁观音。胡大姐是个闲不住的人,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她和老伴一人一个房间,老伴比大姐怕冷,房里除了壁挂空调外,还放了台不大的油汀,上面用一只只小夹子不知夹了些什么小袋袋,我没看得太清楚。估计是她老伴惜物,什么东西都不舍得扔。
  ?我们认识大姐快有十年了。那是太太有一次摔伤,左脚的脚踝粉碎性骨折,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胡大姐是我通过家门口的中介请来的护工。胡大姐人好,性格开朗,照顾人也有办法,交往了一段时日后与太太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我们家里有点什么事也都请她来帮忙。太太平素喜欢种点花呀菜的,正好楼上有一处露台,她们俩时常在上面捣鼓,忙得像什么似的,有时还搭伴出去淘点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胡大姐小时候就是个苦孩子,她妈妈在菜场卖菜,她一放了学就来帮妈妈一块拣菜摘菜。我太太曾写过胡大姐的童年,说那时候冬日里的寒风把大姐的一双小手吹成了红萝卜。
  大姐的老公以前在厂里开货车跑长途,算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如今老了,也就猫在家里哪都不去了。早些年患了高血压,这让他比较恐慌,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测好几次血压和准时准点地服药。没太多的事可做,便会时不时地朝大姐发些无名火,不过大姐大人大量,不跟他计较,日子总要一天天过下去的。
  他们有个女儿,做小学老师,外孙女今年要考大學了,所以很难抽出时间从城里来看爹娘。平日里找他们说话的人没有几个,日起日落的只能是各自捧着一部手机打发时光。
  见我们大老远过来看望,胡大姐一定要给我太太送点什么,说不久前从一处拆迁工地上捡来的一只陶制小缸估计你会喜欢。太太看了,笑了笑,说这不好吧,大白天的夺人之美。大姐让老伴去房里找一个结实的塑料袋来,老伴应得麻利,还找来了打包绳,把小缸包得严严实实。
  稍许坐了坐,我们打道回府。大姐推着电动车,把小缸给我们驮到地铁口。寒风吹乱她的几缕白发,但吹不走她从来就有的那股子乐观和倔强。“春天带小外孙一块来,我们去金牛湖玩!”大姐的声音一直响在我耳畔。
  王慧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个人著作二十余部。曾任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主任。
  编辑    沈不言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游弋在水里,味道是新鲜的密码,所谓“咸鱼淡肉齁韭菜”——鱼是被赋予了味觉重任的。南角墩碗里的鱼在三荡河里游来游去,这条据说通往东海的大河里总是有无尽无私的给予。但即便成为顶级盛宴的珍馐之后,在碗里的鱼味中依旧可以看到他们曾经在三荡河里的游动。  一月,糊涂呆子煮咸菜。糊涂呆子是土话,土话说的是小名,小名比学名亲切,大名说起来陌生。糊涂呆子学名叫塘鳢,这大概是苏州人的叫法。大才子袁枚说塘鳢:“肉最松
期刊
1  窯湾是老的,1000多岁了,它老得都不愿动了,静着静着却美得让人刮目相看。  曾经烧砖的窑不在了,还好,大运河的拐弯处依旧是弯的,弯着弯着连思绪也变得曲曲折折。  窑湾是老的,它甚至不再记得繁华的过去,无论是多愁的唐宋,还是善感的明清,也无论是会馆和代办处,还是桨声或者灯影,即使爱得再深,也不能把打碎的记忆重新拢起,还原成从前的样子。  它或许只记着自己的名字,所以忽略身外的一切,用戴着老花
期刊
宋人尤袤说及读书的妙处:“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老先生的话看似不合时宜,但读书的妙处也绝非简单的修身养性、消闲逸致能概括的。对每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书中风情书里乾坤的个中滋味,也是各有玄机的。  1  在我十余平方米的书屋里,倚墙而立的是整整一壁的书,此外,台上堆的是书,地下放的也是书;在睡觉的床头,在客厅的沙发上,
期刊
說到门里师,在江汉平原的黑王寨,当首推厨子,没办法,民以食为天。  我是在看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时,想起老家的一个厨子,严格说,是个厨娘,姓陈,年纪很有一些了,小九十,依然健在。  早先的江汉平原,机械化还没代替体力劳动,人们忙死忙活一天下来,骨头都累散了架,一般是吃罢饭推倒碗倒头便睡。第二天还要早起呢,老话说得好,三早一个工。如此一来,走夜路的人就不多,喜欢熬夜的则更寥寥无几了,那年月的狗,
期刊
储福金,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委员会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心之门》《奇异的情感》《羊群的领头狮》,中篇小说集《神秘的蓝云湖》,散文集《禅院小憩》《放逐青春地》《中国当代文学百家——储福金小说精选集》等。《心之门》获江苏省政府文学艺术獎,《黑白·白之篇》获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镜中三十》获第七届紫金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我曾经模仿过很多作家  创作是从模仿开始的,这是哪一个作家都无法避免的路
期刊
春饿时,黄岭坡的原野不缺吃的。  豌豆荚、油菜薹、野草莓、刺儿果……都是美食,现在的孩子娇贵,估计很少吃这些东西了。  春饿是难熬的,过年的东西都吃完了。过完年,农家也开始节俭了。厨房里再很难找到熟食,连锅巴团也没有。床底下的坛子也空了,花生、米子糖、豌豆……渣都没有了。农家只吃两顿饭,早上九点一顿,下午三点一顿。农忙时节才有夜饭,天麻麻黑吃一顿。  平时也饿,饿习惯了也就没感觉了。春饿,强烈的饥
期刊
我的家乡是芦荡水乡。  沟河纵横,水网密布,一望无垠的大芦荡里芦苇青青,绿波荡漾,水产品极为丰富,螺蛳是常见之物。  春天来了,气温渐暖,河水清澈见底,河底密布着蠕动的一颗颗青如翡翠、状如玲珑宝塔的螺蛳,它们是天赐的美味,而初春的螺蛳最为鲜美。  春日的星期天,约上几个玩伴,去村西的芦荡里摸螺蛳,那儿的柴根上,总是依附着大大的肥肥的螺蛳。我们卷起裤腿,站到水下,从柴根上轻轻地把螺蛳拽下来。这时,受
期刊
读明朝才子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一书,书中写道:“木香盛开,把杯独坐其下,遥令青奴吹笛,止留一小奚侍酒,才少斟酌便退,立迎春架后。花看半开,酒饮微醉。”觉得依稀步入了花开的意境中,顿感深远而清美,妙趣难以对人言。  晴日风柔,坐在书案前,白纸落墨,单单写了这两个字:花开。凝眸静观,觉得横竖都洋溢着风情,不觉感叹汉字真的很美,仅是“花开”这两个简单的字,便恰似仕女图中那佳人眉间动人的痣。  幼时居住
期刊
猪油渣子好吃。  得用火炼过。  需是土灶,里头嵌着高碳铁,即人们口中生铁铸成的那种大锅,锅比人大,儿时的我望上去,眼光只能挨到锅沿。  锅沿下,黑黑的底子被爷爷擦得锃亮。“孩子,得用心对待人生中每一件事。”爷爷常絮叨着这么说。年幼的我自然悟不透其中深意,只知道,爷爷很善良。  从村里人对爷爷的態度便能看出,东家长李家短,日子时常泛起波澜。那年月,土地即是粮食和钱,比金子还要金贵,因土地而起的争执
期刊
亲人别离的痛已随流水逝向远方,然而思念在心里,日久弥深。  乡下的坟地离村庄不远,在各家各户的责任田头,依着小路,偎着河流,守望着熟悉的日子和亲爱的家人。去地里拔草施肥,去河流割柴罱泥,一抬头就能望见高高的坟茔,不怕,头脑里倒是生出亲人在世时的种种场景,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如同电影画面般一一在眼前闪过。生者与死者,虽在两个世界,实则依然亲近。  在我们家乡,清明节必不可少的祭祖仪式是辞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