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内心直觉到了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就是艺术,至于艺术是哪个类型的艺术,没有必要分,也没法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作家也有意去追求一种模棱两可,界于诗歌、散文和小说之间的文体以达到新的审美的追求。然而随着小说和诗歌文体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散文研究者们也越来越关注对散文文体的界定。在中国,散文是最古老、有着最悠久历史的一种文体,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名稱的所指依然说不清道不明,尤其是对散文的“真实性”这一特征有很大争论。笔者认为,真实性是散文与小说区别的最根本因素,真实性是散文毋庸置疑的特点。
小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虚构,这个基本上没有疑义;然而散文是真实的,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中一直都是个悖论。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文章的真实性非常看重,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情采》篇中说“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强调文章中的内容和情感要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清人叶燮说:“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能欺一人一时,决不能欺天下后世”强调散文感情的真切自然。然而中国的散文却自古就用了虚构的手法。如《庄子》中的“渔父”,“说剑”,《孟子》中的“齐人有一妻一妾”,《史记》中的“列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等都用了虚构的手法。正如罗书华所说:“虚与实本来就是一对相伴而生的概念,在实有之事中就潜藏和寄生着虚的因素。即使是在早期史传中,也不免有虚构之事的存在。”1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说散文的最大品质是真实性?
首先这里的“真实”指的是情感的真诚,艺术的真实,而不是指客观的现实。梁实秋在《论散文》中说道:“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于作者心中的意念真实。”2徐仲年《论小品文》说道散文需要“热烈的情感,却当轻描淡写以出之。然而它绝对不可不‘诚’,小品文已是容量很小的了,倘使作者还不想由‘诚’去求一己整个或布局的表现,那么,只剩下文字的空躯壳”。3到了当代,林非提出了“真情实感”的说法,认为散文的最大品质应该是情感的真诚。等等。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无一不指出,“真实”不是客观现实的道理。
散文从艺术上的要求来说也不能只是对客观现实描述。如果完全把生活中的一人一物照搬到散文中去,那散文就变成了回忆录了。散文是性灵抒发的载体,是个人情感、生命体验和思想感悟的跑马场。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情感更丰富,为了使自己的思想感悟和生命体验更饱满,必定会需要借助艺术想象力这支神笔。那么沉淀在作者脑中的客观事物经过这种艺术上的处理之后就会变形,就会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周作人在《草木鱼虫小引》也说过类似的看法:“我平常很怀疑,心里的情是否可以用语言全表达出来,更不相信随随便便就表得出来,什么嗟叹啦,咏歌啦,手舞足蹈啦的把戏,多少可以发表字的情意,但是到了成为艺术再给人家去看的时候,恐怕就要发生了好些的变动与间隔,所留存的也就是很微末了。……”比如贾平凹的《丑石》,作者在文章中现实描写了丑石是如何得丑,然后天文学家考察时发现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是块宝石,最后发出丑石不丑、丑石默默忍受委屈和误解的伟大的感慨。按理说,这应该是实有之事,然而作者在一篇采访录中却说,那块丑石就是他家门前的普通石头,后面都是“杜撰”的。作者为了能够形象地说明人不应该只看事物的外表不看事物的本质这样的道理而发挥艺术想象力把门前的普通石头构建成陨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文学毕竟是主观的艺术,是很难做到完全客观、真实的。
散文因为其真实性,读者会不自觉地期待作者在文章中说所的一切都得是反映自身的或是发自内心的。读者的这种视野期待使得一些作家并不能够完全地袒露真实的本性,从而在文章中有意地遮蔽一些东西,或者冠以象征的符号指称。再者每个人有每个人眼中的真实,对同一件事的描述可能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我们在考察文本中的事件是否是实有之实的时候,不仅应该考察该事物本身是否是实有之事,还应顾及作者意识中是否将它视为实有之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散文作者可以进行天马行空,无中生有的艺术想象,它必须在情感真诚的基础上进行少许的“虚构”。散文作者要始终抱着与读者心连心的真诚态度,如果散文中没有本真的“我”,没有本真的独特的生命体验,那么就会沦落到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的垃圾文学的境地。正因为韩愈《祭十二郎文》花了大量笔墨写琐屑情事和自己真实感受,才有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正因为方苞的《狱中杂记》通过对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叙,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触摸到清代黑暗腐朽的狱吏生活;正因为一篇像《纪念刘和珍君》一样的口诛笔伐,我们才能理解鲁迅那“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是对中国人民多么深刻的情感!
我不能想象如果散文没有真实性,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们去理解两千年的中国文化,我们该如何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去感受中华民族之精神,我们该如何表达真实的自我。我们阅读散文,要能读出作者真情实感;我们创造散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坚持散文的真实性,就是坚持生命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纬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佘树森主编《现代作家谈散文》,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
[3]陈剑晖:《中国散文的诗性建构》,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注释
1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纬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99页
2佘树森主编《现代作家谈散文》,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第39页
3佘树森主编《现代作家谈散文》,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第89页
小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虚构,这个基本上没有疑义;然而散文是真实的,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中一直都是个悖论。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文章的真实性非常看重,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情采》篇中说“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强调文章中的内容和情感要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清人叶燮说:“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能欺一人一时,决不能欺天下后世”强调散文感情的真切自然。然而中国的散文却自古就用了虚构的手法。如《庄子》中的“渔父”,“说剑”,《孟子》中的“齐人有一妻一妾”,《史记》中的“列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等都用了虚构的手法。正如罗书华所说:“虚与实本来就是一对相伴而生的概念,在实有之事中就潜藏和寄生着虚的因素。即使是在早期史传中,也不免有虚构之事的存在。”1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说散文的最大品质是真实性?
首先这里的“真实”指的是情感的真诚,艺术的真实,而不是指客观的现实。梁实秋在《论散文》中说道:“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于作者心中的意念真实。”2徐仲年《论小品文》说道散文需要“热烈的情感,却当轻描淡写以出之。然而它绝对不可不‘诚’,小品文已是容量很小的了,倘使作者还不想由‘诚’去求一己整个或布局的表现,那么,只剩下文字的空躯壳”。3到了当代,林非提出了“真情实感”的说法,认为散文的最大品质应该是情感的真诚。等等。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无一不指出,“真实”不是客观现实的道理。
散文从艺术上的要求来说也不能只是对客观现实描述。如果完全把生活中的一人一物照搬到散文中去,那散文就变成了回忆录了。散文是性灵抒发的载体,是个人情感、生命体验和思想感悟的跑马场。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情感更丰富,为了使自己的思想感悟和生命体验更饱满,必定会需要借助艺术想象力这支神笔。那么沉淀在作者脑中的客观事物经过这种艺术上的处理之后就会变形,就会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周作人在《草木鱼虫小引》也说过类似的看法:“我平常很怀疑,心里的情是否可以用语言全表达出来,更不相信随随便便就表得出来,什么嗟叹啦,咏歌啦,手舞足蹈啦的把戏,多少可以发表字的情意,但是到了成为艺术再给人家去看的时候,恐怕就要发生了好些的变动与间隔,所留存的也就是很微末了。……”比如贾平凹的《丑石》,作者在文章中现实描写了丑石是如何得丑,然后天文学家考察时发现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是块宝石,最后发出丑石不丑、丑石默默忍受委屈和误解的伟大的感慨。按理说,这应该是实有之事,然而作者在一篇采访录中却说,那块丑石就是他家门前的普通石头,后面都是“杜撰”的。作者为了能够形象地说明人不应该只看事物的外表不看事物的本质这样的道理而发挥艺术想象力把门前的普通石头构建成陨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文学毕竟是主观的艺术,是很难做到完全客观、真实的。
散文因为其真实性,读者会不自觉地期待作者在文章中说所的一切都得是反映自身的或是发自内心的。读者的这种视野期待使得一些作家并不能够完全地袒露真实的本性,从而在文章中有意地遮蔽一些东西,或者冠以象征的符号指称。再者每个人有每个人眼中的真实,对同一件事的描述可能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我们在考察文本中的事件是否是实有之实的时候,不仅应该考察该事物本身是否是实有之事,还应顾及作者意识中是否将它视为实有之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散文作者可以进行天马行空,无中生有的艺术想象,它必须在情感真诚的基础上进行少许的“虚构”。散文作者要始终抱着与读者心连心的真诚态度,如果散文中没有本真的“我”,没有本真的独特的生命体验,那么就会沦落到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的垃圾文学的境地。正因为韩愈《祭十二郎文》花了大量笔墨写琐屑情事和自己真实感受,才有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正因为方苞的《狱中杂记》通过对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叙,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触摸到清代黑暗腐朽的狱吏生活;正因为一篇像《纪念刘和珍君》一样的口诛笔伐,我们才能理解鲁迅那“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是对中国人民多么深刻的情感!
我不能想象如果散文没有真实性,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们去理解两千年的中国文化,我们该如何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去感受中华民族之精神,我们该如何表达真实的自我。我们阅读散文,要能读出作者真情实感;我们创造散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坚持散文的真实性,就是坚持生命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纬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佘树森主编《现代作家谈散文》,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
[3]陈剑晖:《中国散文的诗性建构》,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注释
1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纬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99页
2佘树森主编《现代作家谈散文》,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第39页
3佘树森主编《现代作家谈散文》,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