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固定资产作为一种非现性质的固定成本,折旧金额的大小和减值准备的合理计提,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风险及现金流量,进而对企业筹资、投资、分配、市场价值以至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都将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合理处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的相关问题,对企业的经营关系十分重大。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减值会计;影响因素
1、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会计惯例的约束范围内,充分考虑企业现实情况与未来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通过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不确定的会计事项所作的判别与断定。与资产折旧和减值相关的会计问题和会计职业判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与它们相关的确认还是计量都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的解决只能靠职业判断。不管与资产折旧和减值相关的准则多么完善,其问题的处理都无法离开职业判断。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资产的折旧和减值问题的处理就是一种职业判断。从会计职业判断的角度来审视资产折旧和减值问题,可以得到对它更好更新的认识。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主体因素,指会计人员自身方面可能影响判断的因素,主要包括:
(1)知识和经验。知识主要包括一般知识、会计专业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优秀的会计人员应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博的知识面;经验是与特定的职业判断相关的知识积累。比如在涉及到固定资产减值问题时,就要对相关的固定资产特性等一系列问题有一定深度的认识。
(2)行为需求。马斯洛认为,支配人们行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例如,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处理作为一种会计职业判断,同样受到会计人员需求的影响,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会计人员经常会面临是瞒足自身需求还是尊重事实的选择。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所以在考察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处理是否合理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的处境和他们面临的两难抉择。
第二类客体因素,指对会计职业判断产生影响的会计事项本身的特点,这种特点包括事项的复杂性、重复性和规范程度。
第三类环境因素,指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之外,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其他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
(1)会计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税法》等。现实的经济环境需要有一套单独的资产减值准则,这对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范资产折旧和减值相关会计处理都是非常必要的。
(2)行业氛围。行业氛围,就是职业道德在全行业中被重视的程度。我国目前的会计行业执业氛围并不理想,职业道德并没有被作为会计人员的第二生命来看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会计学科本身的模糊性,二是违反职业道德为私人或小集带来的可观收益。我们在考虑与资产折旧和减值有关的职业判断时,应考虑到会计人员所处的行业氛围。
(3)公司治理结构。如果说行业氛围是大氛围,那么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小氛围。它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影响更大、更直接。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权力制衡机制就会被削弱,就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从而就会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受到不正常的干预。例如,在盈余管理中,资产减值是一种常用手段,在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会计人员在做出相关职业判断时压力会相当大。
2、物价变动的影响
美国会计学家亨得利克森等人认为,物价变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的升高或降低,可能起因于商品或服务的供求平衡变化,或是货币供应量或流通速度大于或小于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总额。
(2)个别物价水平变动,是指针对个别企业的特定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变动,一般地说,个别物价变动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是有区别的,并不是同幅度同方向的,这主要是因为,对特定物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生产技术和消费者的偏好是不同的,个别物价变动更能反映特定企业所承受的物价变动影响。
(3)相对物价变动,是指在考虑个别物价水平变动基础上,把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因素也考虑进来,也就是说相对物价变动是指个别企业特定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净变动。
物价变动对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固定资产及相应的折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物价变动对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影响应如何调整,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模式。除了人们熟知的加速折旧法外,我国学者还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观点之一是从重置成本会计立场出发,认为折旧也按重置成本基础计提,这样就能保证累计的折旧基金在固定资产报费时,能重置原来的生产能力。这一观点所依持的是实物资本保全观。
观点之二是“现行的资产计价法”,其前提是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与其价值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这一观点所依持的是生产能力资本保全观。
观点之三认为,有关固定资产核算资料的调整,按现时成本进行重估价。资产减值就是资产获取未来收益能力的降低,它与物价变动也存在着一定联系。资产分为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两类。非货币性资产是指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其金额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依随物价水平涨跌而增加或减少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股权投资等。物价变动与这两类资产减值的关系是不同的。与货币性资产相关的是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这里不做讨论。
3、其他影响因素
引起资产减值的事项很多,它不仅受到资产本身各类因素的影响,而且要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会计人员了解和掌握资产减值的成因及产生的迹象,可以有效地判断资产减值与否,为资产减值的确认打下基础,从而可以节省资产减值的测试成本。
【参考文献】
[1]何红渠,欧阳健康.论资产概念与资产计量的创新[J].财会月刊,2001(4).
[2]许龙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国际比较[J].财会月刊,2000(1).
[3]召肠斌.八项减值准备的性质一时间性差异[J].财务与会计,2002(3).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减值会计;影响因素
1、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会计惯例的约束范围内,充分考虑企业现实情况与未来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通过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不确定的会计事项所作的判别与断定。与资产折旧和减值相关的会计问题和会计职业判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与它们相关的确认还是计量都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的解决只能靠职业判断。不管与资产折旧和减值相关的准则多么完善,其问题的处理都无法离开职业判断。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资产的折旧和减值问题的处理就是一种职业判断。从会计职业判断的角度来审视资产折旧和减值问题,可以得到对它更好更新的认识。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主体因素,指会计人员自身方面可能影响判断的因素,主要包括:
(1)知识和经验。知识主要包括一般知识、会计专业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优秀的会计人员应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博的知识面;经验是与特定的职业判断相关的知识积累。比如在涉及到固定资产减值问题时,就要对相关的固定资产特性等一系列问题有一定深度的认识。
(2)行为需求。马斯洛认为,支配人们行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例如,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处理作为一种会计职业判断,同样受到会计人员需求的影响,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会计人员经常会面临是瞒足自身需求还是尊重事实的选择。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所以在考察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处理是否合理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的处境和他们面临的两难抉择。
第二类客体因素,指对会计职业判断产生影响的会计事项本身的特点,这种特点包括事项的复杂性、重复性和规范程度。
第三类环境因素,指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之外,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其他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
(1)会计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税法》等。现实的经济环境需要有一套单独的资产减值准则,这对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范资产折旧和减值相关会计处理都是非常必要的。
(2)行业氛围。行业氛围,就是职业道德在全行业中被重视的程度。我国目前的会计行业执业氛围并不理想,职业道德并没有被作为会计人员的第二生命来看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会计学科本身的模糊性,二是违反职业道德为私人或小集带来的可观收益。我们在考虑与资产折旧和减值有关的职业判断时,应考虑到会计人员所处的行业氛围。
(3)公司治理结构。如果说行业氛围是大氛围,那么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小氛围。它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影响更大、更直接。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权力制衡机制就会被削弱,就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从而就会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受到不正常的干预。例如,在盈余管理中,资产减值是一种常用手段,在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会计人员在做出相关职业判断时压力会相当大。
2、物价变动的影响
美国会计学家亨得利克森等人认为,物价变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的升高或降低,可能起因于商品或服务的供求平衡变化,或是货币供应量或流通速度大于或小于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总额。
(2)个别物价水平变动,是指针对个别企业的特定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变动,一般地说,个别物价变动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是有区别的,并不是同幅度同方向的,这主要是因为,对特定物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生产技术和消费者的偏好是不同的,个别物价变动更能反映特定企业所承受的物价变动影响。
(3)相对物价变动,是指在考虑个别物价水平变动基础上,把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因素也考虑进来,也就是说相对物价变动是指个别企业特定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净变动。
物价变动对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固定资产及相应的折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物价变动对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影响应如何调整,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模式。除了人们熟知的加速折旧法外,我国学者还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观点之一是从重置成本会计立场出发,认为折旧也按重置成本基础计提,这样就能保证累计的折旧基金在固定资产报费时,能重置原来的生产能力。这一观点所依持的是实物资本保全观。
观点之二是“现行的资产计价法”,其前提是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与其价值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这一观点所依持的是生产能力资本保全观。
观点之三认为,有关固定资产核算资料的调整,按现时成本进行重估价。资产减值就是资产获取未来收益能力的降低,它与物价变动也存在着一定联系。资产分为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两类。非货币性资产是指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其金额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依随物价水平涨跌而增加或减少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股权投资等。物价变动与这两类资产减值的关系是不同的。与货币性资产相关的是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这里不做讨论。
3、其他影响因素
引起资产减值的事项很多,它不仅受到资产本身各类因素的影响,而且要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会计人员了解和掌握资产减值的成因及产生的迹象,可以有效地判断资产减值与否,为资产减值的确认打下基础,从而可以节省资产减值的测试成本。
【参考文献】
[1]何红渠,欧阳健康.论资产概念与资产计量的创新[J].财会月刊,2001(4).
[2]许龙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国际比较[J].财会月刊,2000(1).
[3]召肠斌.八项减值准备的性质一时间性差异[J].财务与会计,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