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的个体言说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991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岩是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又是我多年来主编《扬子江评论》杂志的得力助手,我对他的了解不仅仅是在其学习与工作获得的印象,更多的是在他平时为人为文的品行与个性中总结出来的。尤其是读了他的批评与评论文字后,便更体味到布封所说的那句名言“风格即人”的准确性,它成为方岩行文风格的写照。
  从2015年至今,方岩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小说评论》《扬子江评论》《当代文坛》等各种刊物上已经发表了五十多篇文章,其代表作就有《文学史幽暗处的高晓声——兼谈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代表作”问题》《历史的技艺与技艺的历史——读王安忆〈考工记〉》《批评史如何生产文学史——以“新时期文学十年”会议和期刊专栏为例》《作为“札记”的文学批评——从“重读”苏珊·桑塔格谈起》《传奇如何虚构历史——读贾平凹〈山本〉》《当代文学批评史方法论刍议》《诱饵与怪兽——双雪涛小说中的历史表情》《“世界的一段盲肠”——从阿乙小说的起点谈起》《“卑贱意识”与作为历史证言的文学批评》《历史记忆、精神创伤与中年危机——弋舟小说集〈刘晓东〉读札》《当代文学批评史的起源、分期和时段——以1980年代文学批评史研究成果为中心》《当前长篇小说的现状与可能——从一场小说家的对话谈起》《从文学期刊到文学选本:1980年代文学批评史形态的一个侧面》《80年代作家的溃败与80后作家的可能性》《当代文学批评史中的批评家论》等。
  纵观这些批评与评论文字,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学养所在,其特点就在于这些文字的背后渗透着作者开阔的文学视野,我以为,这其中起码涉及了以下几个领域,即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现象、作家作品;而批评品格的元素则涵盖了对史的重估、对理论的重建、对现象的发现、对作品的新见。这种素质的形成,除了其读书的用心而外,就是周边的文学语境的暗流影响,再就是编辑杂志时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思想后进行二度鉴别与思考的结果。
  我激赏他的文学批评的态度,他认为:“我把文学和文学批评均视为个体言说的方式和权力,区别在于,作家以‘虚构’作为言说的方式来完成关于个体、历史、社会的描述和想象,而批评家则是以‘虚构’作为讨论对象或中介来完成价值判断。在重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需要重视黑格尔式的‘复杂’文学批评所彰显的一些启示。很显然,从形式上来说,文学批评之于文学是一种‘依附性’关系,这也是文学批评作为‘次要的’、‘从属性’的写作,始终挥之不去的焦虑。然而如何理解这份‘依附性’焦虑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从形式上讲,从文学作品到哲学观点的写作过程,其实是一个文学批评摆脱‘依附性’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批评颠倒了其与批评对象的从属性关系,把作品变成了素材。经由批评对象这个‘中介’,文学批评恢复了其作为‘写作’主体性和开放性。这便意味着,‘文学批评’超越所谓‘文学’边界,自由地出入更为广泛、多元的表达领域成为可能。”①作为一个一直被视为“依附性”的“中介写作”,文学批评历来是被作家又爱又恨的玩意儿,而作为一个端着这个职业饭碗的评论家和批评家们在“主体性”与“依附性”两者之间彷徨,的确是使我们当下的批评和评论失去方向的通病,方岩能够发现这个现象的本质,并作出了自己有机和有效的回答,这是难能可贵之处,正好我也刚刚写完了一篇同样主题的文章,将“厨师”与“食客”的关系加以梳理,也是试图为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开出新的理念和方法来,尽管文章的角度不同,但是问题相近,真是不谋而合的论题。
  考察方岩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的心路历程,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几乎所有的理论家、批评家和评论家都经历过的写作心理状态,我们都曾经匍匐在大师的脚下,这并没有什么不光彩,问题就在于你是否永远匍匐在地,从来就不敢抬起头来仰望过天空:“如果文学批评在当下算是一个正当的职业的话,那么,在漫长的‘学徒期’中大约总会有这样一个阶段,就是对理论和大师批评经典如饥似渴地阅读。这种饥渴并非仅仅是因为知识的匮乏,而是很大程度上源于名震天下的野心和虚荣心。于是,阅读行为变成了寻找闪闪发光的金句和气势恢宏的论断的过程。因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在随后的操练中能及时地把它们镶嵌在文章中,所以,写作的过程也就成了制造‘我在说,世界在听’的幻觉的过程。然而未经有效审视和转化的知识实践总是来得汹涌,耗散得迅疾,如同幻觉来去如风。总是用不了多久便会发现,一篇篇貌似华丽而深沉的成品其实只是骷髅新娘,经不清细看和推敲,轻轻一碰,大师的残骸散落一地。”②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许多理论家、批评家和评论家一生都在大师的阴影下生活和写作,他们离开了大师的语录就不能写作,是文学的爬行动物,他们终生都是在“学徒期”中度过。所以,一个评论家、批评家和理论家只有在思考中获得自己的观念,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批评者,一个大写的文学独立观察者。否则你就是说上千万言,世界也不会记住你的一句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方岩奔着独立批评的目标前行,方向绝无问题,只是能否持久坚持,这才是最难做到的事情。
  我读方岩的作家作品评论,看到的最大好处就在其能够将作品不仅放在“当代性”(我正在写这个题目的论文,就是因为它有歧义)中进行即时性的考察,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将它们置于文学史的高度来考辨其优劣之处。所有这些均来自他对历史的钟情,有了这样的视界,其评论的视点肯定是比那些平面的评论高出一筹。因此,我更加看重他的中观和宏观的批评文字,他在《当前长篇小说的现状与可能——从一场小说家的对话谈起》中说:“每年的年底有关长篇小说的各种榜单纷纷出炉,上榜的作品未必值得谈论,落榜的作品也乏善可陈。年复一年的数量繁荣,依然难掩心不在焉的写作和敷衍了事的批评。同往年一样,2015年的长篇小说依然是在声嘶力竭的叫好声中乱象丛生。因此,在我看来,与其全景式的泛泛而谈,倒不如细读部分文本,提出与长篇小说相关的若干具体问题,由此,我们方能细致辨析这个文体的病象和症结,或许还能找到保持这个文体尊严的某些要素或新质。”③这种具有宏观意识的批评,带出的是那种在细读过程中获得的文学史自觉意识,从而得出的结论是独到的:“国家进程与文学史发展有时并不是平行的对应关系,却存在一种复杂而隐蔽的关联。文学发展总是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生成的,每个时代都产生了大量直面历史进程、积极参与历史形态建构的文学创作,除此以外,无论文学作品或流派其自身诉求如何,历史的碎片也都会散落于文本中散发幽暗的光芒。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国家进程,浓缩了欧美现代国家几百年发展的经验和挫折,文学在这样急剧的历史进程中根本无法抽离其中。”④从历史的碎片中看到“散落于文本中散发幽暗的光芒”才是评论和批评作家作品的好手段。
  在另一篇《作为历史遗产的先锋文学:局限与可能》的文章中,他以为:“如今重新谈起先锋文学,我们谈论的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历史时刻:1985年前后,一批在文学观念、文学形式等方面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作品在较短的时间内涌现,对彼时的文坛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作为创作潮流,它只持续了四五年的时间,却产生了一批迅速进入文学史叙述经典序列的作家作品。这批作家不仅现在仍是当下文坛的主导力量,他们当年的作品亦不断地释放历史影响力。只是年复一年的近乎雷同的谈论方式充满了仪式感,反倒日益将这一切塑造成只供膜拜、憑吊的历史遗迹。以至于30年后,当引领这股浪潮的风云人物重新聚集在北京师范大学时,已显得意兴阑珊。在我看来,问题不在于,先锋文学的历史势能已经耗尽,而是因为我们谈论它的方式已经僵化,换个方式或许能重建搭建起这份历史遗产与当下的关系。”⑤这种“换个方式”重新梳理往日的历史,并非是回到历史现场和语境中去,而是对过往的文学历史现象进行深度的反思,那才是一个合格的文学批评家和评论家所应该做到的事情。
  当然,对于方岩的有些观点我是持不同意见的,比如他对“中国故事”“中国经验”讨论,但是我尊重他的发言权。
  重要的是批评家的品行才是第一位的。
  2019年10月6日草于南大和园
  【注释】
  ①方岩:《“卑贱意识”与作为历史证言的文学批评》,《南方文坛》2017年第4期。
  ②方岩:《作为“札记”的文学批评——从“重读”苏珊·桑塔格谈起》,《文艺争鸣》2018年第1期。
  ③④方岩:《当前长篇小说的现状与可能——从一场小说家的对话谈起》,《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3期。
  ⑤方岩:《作为历史遗产的先锋文学:局限与可能》,《文艺报》2016年2月29日。
  (丁帆,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大概是由于风致典雅的古白话文,以及行文中摇曳的民国情调,葛亮的小说《北鸢》被冠以“新古典主义小说”。尽管这一名号尚需时间的检验,但光从起命名便可窥见葛亮小说的美学底色:新与古。两个原本对立的特征在他的小说中和谐共生,激荡出了独特的小说美学。在同时代作家普遍描写都市及当下,普遍求新求异的情况下,葛亮的“古”让他成为当今文坛中相对特殊化的存在,也让他的小说《北鸢》成为充满症候性的文本。在这个文本里,葛
期刊
移民作家的创作为华文文学补进了簇新的移民经验,同时也提供了异域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叙述立场。从1989年赴美至今,严歌苓的文学创作题材从海外华人生活转至20世纪中国本土历史,再延及新世纪城市生活,跨度极大,但其小说内核却始终围绕着“人性”本身展开。在其笔下,不管是处于身份认同困境中的异域漂泊者,还是浮于历史长河中的守梦人,又或是在城市中消耗欲望的小市民,都不可避免地附着了作家的悲悯目光,同作家的“
期刊
说钱锺书是百年中国最具博识的大学问家,学界恐无争议。说钱是当代思想史绕不过的重镇,海内外怕臧否不一。所以有此分歧,原因大概有两:除了因浅阅读导致对钱的“思想”何谓不知所云外,还有就是有些成见在阻挠学界追认钱是“思想家”。  这儿宜对“思想”“思想家”这对概念下定义。所谓“思想”,是指对有重大意义的公共命题发出创意性的醒世之声。所谓“思想家”,则指这些能对有重大意义的公共命题发出创意性醒世之声的智者
期刊
1950年代台湾女作家的创作作为当代台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因其疏离于主流文坛的创作姿态而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直至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创作群体,才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概括地看,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诸如怀乡主题、女性性别议题、婉约型文体风格等方面。应该说,这些研究成果已颇为丰富。但将1950年代女作家作为一个处在“流寓”状态中的特殊群体,尤其是将这个群体在漂泊流
期刊
一、引言  自歌德于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就其概念意义、实践形式等方面展开讨论,这一讨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更加热烈。近年来有关世界文学的论述,较有代表性有:莫莱蒂(Franco Moretti)认为世界文学有一个核心、一个亚边缘和一个边缘,他忧心于“未被阅读的伟大作品”,并提出“远距离阅读”(Distant Reading)方法,意在通过定量分析从宏观上把握世界文学②;达姆
期刊
现代文明冲击下,传统的生活方式如何安放?政治风潮后,受虐者的精神家园如何安放?世俗“规范”中,标准答案之外的“自我”如何安放?陈建功执着书写芸芸众生的困顿悲凉,品咂时代变迁中的世态百味,解读“平民北京”的生活哲学。“每个作家都有自己情感的敏感带”,对“活着”和“活法儿”的深切关注与深入探寻,是贯穿陈建功作品的灵魂。在对两者的娓娓讲述中,他携带着复杂的生命体验,饱蘸着对历史进程中人的理解、关怀、体恤
期刊
太阳照亮山坡的时候  飞来了一只鸟儿……  它凝视着水面上的太阳  像朝圣者望着恒河  好像生来就要歌唱,这只望着恒河和太阳的鸟儿,她要告诉我们那些充满企望与隐秘悲欢的故事,还有那些古灵精怪的奇思异想。尽管这词语的绽放来得稍微晚了一点,有一点春日迟迟的味道。  但她还是亮开了嗓子,在与自然和万籁的合唱中。这是寻常而又并不真正常遇的一种类型——近乎席勒所说的“朴素的诗篇”,即写作的动能只来源于自然和
期刊
陈建功最新出版的散文集《我和父亲之间》的封面是一张作者的肖像照片。他若有所思地凝视着上前方的某一处,你似乎觉得他是在看你,更多的时候,你觉得他是在看向某个更辽阔更缥缈的所在。他的嘴角含着一丝笑意,笑意若有若无,有些近乎冷峻了。岁月在他的额头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纹路,仿佛见证了他长达四十多年的文学人生。摄影师拍下了陈建功不同于寻常的一面,仿佛属于灵魂的那一刻被捕捉下来,在银盐上逐渐显形。这也像阅读这本
期刊
一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论小说与小说家》中谈到契诃夫,对其小说《古雪夫》中的人物书写和细节处理赞叹有加,“契诃夫按照自己心目中想象的情境,多么忠实地选择了‘这一点’、‘那一点’以及其他细节,把它们综合在一起,构成了某种崭新的东西”①。伍尔芙在这里谈及的“崭新”,提示的是契诃夫在细节上的精准,以及不同细部综合而成的新的情境和意义。契诃夫的小说以小人物为中心,一词一句,或者一个细节闪过,人的卑微、怯
期刊
在纪念德高望重文学前辈陆地先生100周年诞辰的时候,我总一直觉得先生是我们广西文学庄园里一株不可多得的生机勃勃的芳草,花常开,叶常绿,馨香延绵不绝,永不凋谢。今年先生离开我们虽然业已八年,但在我心中,他依然活着,无不令我深深地感念。如今追思起来,不禁让我想起先生他一些值得一说的往事。  陆老爱才,关心和激励青年一代努力上进、求索、创新。记得“文革”刚刚结束,陆老被冲击、被错误批斗的事还没有落实政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