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正确地使用探究式教学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本文论述了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化学教学 作用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地多种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启发学习兴趣,加强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育本质属性讲,化学教学绝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经验的传递过程,不是单纯讲授而是充满积极、能动、丰富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构建个人认识和化学科学经验的主动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交流的活动过程。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查阅书刊、运用网络资源、调查活动、收集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定义和探究式教学目标
1.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验的方式主动应用知识,获取知识,达到知识的积累而解决问题。不直接给出问题答案,也不沉湎于单纯获取化学知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能自己通过课题研究、史料阅读、问题讨论、实验操作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科学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和审美情感,得到全面发展。
2.探究式教学的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的能力;(2)培养学生怀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3)促使学生不断主动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不足[1]。
二、探究式教学目前在化学教学发展的缺点
1.探究式教学夸大化
将课堂中的探究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学生没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而不能进行科学探究,或认为需要具备较完整的一定的实验室条件来满足探究条件,甚至认为是万能的,以为只要进行探究,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2.探究式教学庸化
把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与自主性教学等其他教学方式等同起来,认为多提问学生几个问题,让学生做一些实验,只追求探究的形式,不管探究内容和目的,不管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接受程度。
3.探究式教学盲目化
只要有实验就进行探究,不管实验是否需要探究,值不值得探究,不管探究的课题的实现性、可行性、价值性,都用探究式教学进行。探究是走马观花的、随意的,追求实验数量而不是教学质量。
三、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1.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不可缺少的“中介”和“桥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习的核心因素。好的学习活动和好的学习任务首先应使学生感兴趣。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与化学相关的知识,有关事物,实验体验,情绪色彩的意识活动,推动学生主动地承担学习任务并进行相关的化学学习活动[2]。要提出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使问题具有新奇性、复杂性、应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铁的氢氧化物实验中滴加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絮状沉淀,逐渐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学生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发兴趣,激发思考、讨论。
2.激励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有效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应具有诱发性,应容易激励出学习者对问题和现象的观点和认识,甚至是对已有知识都有利于产生观点和思想的差异,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探究问题和现象有诱发性,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运用分析、比较、归纳与演绎等活动,独立学习和他人的合作、交流、取舍、互补等多种方式来完成[3]。
如从学生熟悉的,经常喝的碳酸饮料出发,探究奇妙的二氧化碳性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二氧化碳的获取,要提示用实验方法来解决,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或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取二氧化碳:可从碳酸饮料中获取二氧化碳(振荡饮料瓶,用导管导出;去除部分饮料置于大试管中,加热,用导管导出)。可借助于一支洁净的塑料管或玻璃管,用嘴吹入二氧化碳。也可尝试用实验室法制备二氧化碳,讨论实验制取的装置、二氧化碳通入量、反应的温度等问题。还可以运用工业制取的方法,如高温煅烧石灰石等方法获取。
3.体现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上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感受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主体,是不能代替的,也不能改变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自己去感受事物,自己去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成为课堂的主角和导演。如某教育家所说:“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自主学习意识。
如苯酚实验中:取少量苯酚加入到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振荡试管混合均匀,溶液变成浑浊液;向浑浊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浑浊液迅速澄清;可用一支吸管,向苯酚钠溶液中吹气,澄清液又变浑浊。通过观察现象,学生感觉变化很神奇。教师不马上给出答案,结合课堂所学理论,进行小组讨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4.转变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性的,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4]。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手段、方法、态度、途径、精神和品质。改变原有的“偏”、“繁”、“难”的状态,使教学实现多样化、现代化、生活化,但绝不使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而是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中学[5]。在学习中动手、动脑,用心学习,使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例如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引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①这个反应有什么应用(制备、鉴别、存储)?②反应时产生什么现象?③是氧化还原反应吗?氧化剂还原剂是什么?如何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④是离子反应吗?如何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⑤固体质量或者气体体积有变化吗?⑥在实验室里怎样用有关装置实现反应[6]?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完成探究学习,充分理解知识,多角度学习,创新思维。
5.增强合作性学习能力
合作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发展要求,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探究课题、不同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分为个体自主性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变成主动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不教。”而是自己探索、思考、辨析、历练,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给予肯定,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金属钠与水的实验,进行小组实验,取绿豆大小的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如何取钠,反应中钠的变化,运动还是静止?溶液颜色的变化如何?产生何种物质?如何鉴别等。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合作,增强学习效果。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运用探究式教学,能较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的主体性和合作性。因此探究式教学比较适合应用在化学教学中,然而一般人认为教学就是把现成的知识搬出来,教给学生就算完事,但这种教学是呆板的、敷衍的,以致学生没有兴趣学,教师也没有兴趣教,教师要有不断研究学习的精神和兴趣,并且这种兴趣也会感染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7]。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活泼的、平等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传输的效率,是有效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贾艳丽.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J].职业教育,2005:43.
[2]高妍.中学化学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人性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肖隽.基于网络环境的差异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4]刘宗顺.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0,(11).
[5]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6]施庆毅.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0:96.
[7]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5,(4).
基金项目:贵州省基础教育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010A034)。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化学教学 作用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地多种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启发学习兴趣,加强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育本质属性讲,化学教学绝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经验的传递过程,不是单纯讲授而是充满积极、能动、丰富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构建个人认识和化学科学经验的主动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交流的活动过程。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查阅书刊、运用网络资源、调查活动、收集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定义和探究式教学目标
1.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验的方式主动应用知识,获取知识,达到知识的积累而解决问题。不直接给出问题答案,也不沉湎于单纯获取化学知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能自己通过课题研究、史料阅读、问题讨论、实验操作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科学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和审美情感,得到全面发展。
2.探究式教学的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的能力;(2)培养学生怀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3)促使学生不断主动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不足[1]。
二、探究式教学目前在化学教学发展的缺点
1.探究式教学夸大化
将课堂中的探究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学生没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而不能进行科学探究,或认为需要具备较完整的一定的实验室条件来满足探究条件,甚至认为是万能的,以为只要进行探究,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2.探究式教学庸化
把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与自主性教学等其他教学方式等同起来,认为多提问学生几个问题,让学生做一些实验,只追求探究的形式,不管探究内容和目的,不管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接受程度。
3.探究式教学盲目化
只要有实验就进行探究,不管实验是否需要探究,值不值得探究,不管探究的课题的实现性、可行性、价值性,都用探究式教学进行。探究是走马观花的、随意的,追求实验数量而不是教学质量。
三、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1.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不可缺少的“中介”和“桥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习的核心因素。好的学习活动和好的学习任务首先应使学生感兴趣。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与化学相关的知识,有关事物,实验体验,情绪色彩的意识活动,推动学生主动地承担学习任务并进行相关的化学学习活动[2]。要提出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使问题具有新奇性、复杂性、应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铁的氢氧化物实验中滴加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絮状沉淀,逐渐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学生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发兴趣,激发思考、讨论。
2.激励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有效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应具有诱发性,应容易激励出学习者对问题和现象的观点和认识,甚至是对已有知识都有利于产生观点和思想的差异,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探究问题和现象有诱发性,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运用分析、比较、归纳与演绎等活动,独立学习和他人的合作、交流、取舍、互补等多种方式来完成[3]。
如从学生熟悉的,经常喝的碳酸饮料出发,探究奇妙的二氧化碳性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二氧化碳的获取,要提示用实验方法来解决,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或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取二氧化碳:可从碳酸饮料中获取二氧化碳(振荡饮料瓶,用导管导出;去除部分饮料置于大试管中,加热,用导管导出)。可借助于一支洁净的塑料管或玻璃管,用嘴吹入二氧化碳。也可尝试用实验室法制备二氧化碳,讨论实验制取的装置、二氧化碳通入量、反应的温度等问题。还可以运用工业制取的方法,如高温煅烧石灰石等方法获取。
3.体现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上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感受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主体,是不能代替的,也不能改变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自己去感受事物,自己去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成为课堂的主角和导演。如某教育家所说:“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自主学习意识。
如苯酚实验中:取少量苯酚加入到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振荡试管混合均匀,溶液变成浑浊液;向浑浊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浑浊液迅速澄清;可用一支吸管,向苯酚钠溶液中吹气,澄清液又变浑浊。通过观察现象,学生感觉变化很神奇。教师不马上给出答案,结合课堂所学理论,进行小组讨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4.转变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性的,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4]。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手段、方法、态度、途径、精神和品质。改变原有的“偏”、“繁”、“难”的状态,使教学实现多样化、现代化、生活化,但绝不使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而是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中学[5]。在学习中动手、动脑,用心学习,使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例如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引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①这个反应有什么应用(制备、鉴别、存储)?②反应时产生什么现象?③是氧化还原反应吗?氧化剂还原剂是什么?如何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④是离子反应吗?如何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⑤固体质量或者气体体积有变化吗?⑥在实验室里怎样用有关装置实现反应[6]?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完成探究学习,充分理解知识,多角度学习,创新思维。
5.增强合作性学习能力
合作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发展要求,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探究课题、不同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分为个体自主性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变成主动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不教。”而是自己探索、思考、辨析、历练,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给予肯定,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金属钠与水的实验,进行小组实验,取绿豆大小的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如何取钠,反应中钠的变化,运动还是静止?溶液颜色的变化如何?产生何种物质?如何鉴别等。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合作,增强学习效果。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运用探究式教学,能较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的主体性和合作性。因此探究式教学比较适合应用在化学教学中,然而一般人认为教学就是把现成的知识搬出来,教给学生就算完事,但这种教学是呆板的、敷衍的,以致学生没有兴趣学,教师也没有兴趣教,教师要有不断研究学习的精神和兴趣,并且这种兴趣也会感染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7]。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活泼的、平等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传输的效率,是有效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贾艳丽.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J].职业教育,2005:43.
[2]高妍.中学化学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人性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肖隽.基于网络环境的差异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4]刘宗顺.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0,(11).
[5]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6]施庆毅.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0:96.
[7]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5,(4).
基金项目:贵州省基础教育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010A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