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书店的日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an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想逛书店的日子已有些遥远了,可在书店淘书的日子,却是人生履程中值得珍藏的经历。
  最初关于书店的记忆,应该追溯到读小学之前,我识字较早,得益于父母的启蒙,家里订又有几份报纸,记得还未读小学就受大人的影响,也跟着开始了连蒙带猜学看报,当然是囫囵吞枣,可也就渐渐有了阅读的习惯。那时父母就常带我上新华书店为我买《小朋友》杂志,这或许可算是我读书的启蒙,也因此认识了新华书店。
  到了读小学的时候,那种以简短文字诠释画面的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成了课余的好伴侣,只是当年大家的生活都是要节衣缩食的,连环画可不能想买就买,往往一本向往的好书,得遇家长有了闲暇好心情,或者将一分两分的零花钱积攒着,经好几月的漫长期待,才会如获至宝地捧回心仪的连环画,如《鸡毛信》、《英雄小八路》、《五十一号兵站》、《海底两万里》等等,就是在这样的期待中来到了自己手中,读连环画的年代一直持续到中学時代。
  那些年的书店就仅新华书店一家,别无分店,买书自然少不了上新华书店,全市也就两间,一间在新华影院附近,是市属的,另一家在外马路头的永平路,叫地区新华书店。
  到了1970年,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举家从滨海城市迁居粤东小城黄冈,那是个才2、3万人的小镇,两条相隔百来米平行的东西走向大街,构成了主城区,北边一条叫中山路,南边那条是丁未路,因1896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这里发动了一场悲壮的反清起义而得名。在中山路上靠镇的西边有一间店面与都市相较也不算小的新华书店。许是从都市带来的习惯,安定下来后,我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从镇东边来书店看看,用母亲给的角把零花钱买下一本本新出版的连环画,如《半夜鸡叫》,《草原英雄小姐妹》,《小号手》、《红灯记》……多数都是一本7分、9分钱,稍厚也就0.12元,还有过页数不上百的定价才伍分钱的呢。
  小镇只有一家影院,另一个名叫公园的地方,却主要只是个空荡荡的广场,此外就再没有什么娱乐场所或可去玩的地方了,书店便成了最常到的地方,那一个个下午,在书店里漫步浏览,慢慢地看着书架上、柜台里一本本书的封面,那时还没有开架售书,只好边看边想象着里面的内容,好不容易挑出一本让营业员拿出来,翻览几下,又看看封底印着的价钱,依依不舍地又放回去,往往都是好半天才狠下心来掏钱买下一本书。这样的情景大概从小学临毕业始一直持续1976年夏天,在我高中毕业一年后离开小镇的时候,买的书也从连环画进化到有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知识类书籍等,记得就有《海岛女民兵》、《烈火金刚》、《小河流水》等,重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中的3本,还有一回不知什么原因处理一批书,其中一本《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400多页,图谱全部彩印,原价2.8元,降价成5角钱,我就买了下来,至今仍保存在我的书橱中。
  1976年后我家迁回了城市,就住在距离市新华书店仅几百米的地方,那几年我在待业状态,无聊中不时到书店打发时光,可囊中羞涩,更多是在蹭书看。后来参加了工作有了收入,自然上书店就不时买了书回家。1984年的一天,我偶然发现了新版的《牛虻》,随即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因为我第一次读它是一本没头断尾缺了起码有几十页的书,也不知它的书名,我是日以继夜一口气读完了,那时的我正从两年制高中毕业,面对迷茫的前路每天无所事事地喝茶聊天,正是书中主人公亚瑟的那种奋斗精神和坚毅执着,让我和几位同学的心灵震撼,感觉不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有了乐观地走向未来的积极心态。这以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拾起了已丢荒的课本重学起来,待到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他们在一、二年间考上了大学或中专。我因为身体原因限制虽未能报名高考,可在工厂当一名生产工人的那些年中自学不缀,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努力,后来通过高教自学考试取得了双学历。
  后来搬了家,我离书店远了,可还保持着隔半月一月逛书店的习惯,可随着生活的变迁日子的流逝,上书店越来越少了,以至难得去了。大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书店越开越多了,先是新华书店在中山路临汕樟路处开了间分店,它离我家不远,便不时去逛,时不时带回几本书,儿子小时也带他去过多回,买幼儿读物、文具,上了学又买教辅类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书店不止新华书店一家了,有了三联、商务、科技、鸿欣等等,这些书店也曾一一去逛过,可渐渐地发现,近年有些书店好像有点名不副实了,除了卖大量文具用品外,还有许多精品饰品,甚至连家居用品钟表首饰也进了书店,有的几层楼的书店,就剩下一层楼在摆放书刊,其余都是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了。再后来三联倒闭了,商务不见了,中山路那家新华书店也关了门,其它书店的客流也少了,好几家书店将店面缩减开起了饮品、快餐店,或出租办起了教学培训班来。
  随着年龄的渐长,如今的我再不能似当年一夜就啃掉一本几百页的书了,生活的多元化也让时间分摊到更多方面,如上网等,书是读得比以前少了,可阅读仍然还在我的生活中,这已成为一部分,一种习惯,读书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心灵的一块园地,逛书店的日子,仍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选自《散文》
其他文献
故乡的路程其实很近,却离我很远。我站在笔直的水泥村道旁,望而却步。当俯下身来时,我看见成群结队的蚂蚁。顿时,我觉得自己渺小得就像一只蚂蚁,甚至还不如一只蚂蚁。它们也许小得只是一只蚂蚁,也许贱如草根,却总是无比的勤劳、团结和强大。潮湿温暖肥沃的土地,是它们的安身之处、立足之地、生命之本。你看看,一只只蚂蚁,总是一起工作,一起建筑巢穴,一起捕食。一个个,拉的拉,拽的拽,即使是一只超过它们体重百倍的螳螂
这世界上的牛人,其实都是蜗牛。这不是一句讽刺之言,而是发自肺腑地认可。对于任何想要成为某个领域内的牛人的人,都没有例外。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1万个小时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在不吃不喝、24小时学习的情况下,也需要416天才能达到精通的水平。这个必须经过像蜗牛一样积累漫长的时
上世纪80年代某一年,小燕子在我刚刚建成的前屋里寻觅栖息之地,最后选定了装着电灯开关的那个圆形木盒子,据此便衔泥筑窝。我和妻子和孩子都怀着一份欣喜,在新屋里都十分珍爱十分欢迎这一对客鸟。外出一周回到塬下,打开已经积尘的铁锁,首先想看一看前屋后檐下的燕窝,似乎没有任何动静。我想,可能正在产卵或孵卵哩,不到饿极或猴急,是不会出窝的。几天过去了,我没有发现燕子一次出入,有些疑惑,担心也就潜生了。站在后屋
我在洞庭湖平原的某片产粮区监督收粮,住处安排在一个叫做白鹤山的粮站。这工作说闲不闲,说忙不忙,闲来无事我四处转悠,我喜欢秋后湖区的这种厚重感。乌鸦、麻雀、八哥以及未来得及南飞的白鹤,不失时机地占领了大地所有的角落,天上到地上无所不在。有的稀稀拉拉在田里闹腾,有的整齐地排在电线杆上,它们唯一要警惕的,是随时可能出现的鹰。最远处,小山丘上金黄的橘子等着人去摘。这一切在夕阳的笼罩下浑然一体,像一匹绸子,
乡间的院落大都是土筑的,光阴洒在屋檐上,黑色的椽头裂着放射状的口子,檐下的燕巢旧了,却有新燕呢喃细语。方格木棂的晴窗上糊有上一年的麻纸,已显陈旧,只有淡红的剪纸还透着过年的气息。这是二三十年前的乡村。老人穿着斜襟马褂,缅裆裤子,裤脚用猴皮筋扎紧。老人起床后先扫院子,扫过之后,从内衣兜里摸出一把半尺长的铁钥匙,打开东厢房的门,麻纸的霉味像一群淘气的小猫小狗争先恐后涌出来,在院子里打滚撒欢。接着,老人
103路,靠近金明广场的地方,一南一北竖着两块红色的站牌。这是距离我最近的两块站牌,通常,从家中出发,需步行10分钟左右才可抵达,一往一来,记录着我一天的起落。站牌不大,与这个城市所有其他的站牌一样,以铁为质,以漆为衣,上面标着各个不同的地名,鼓楼,汴京公园等等,有些地名与我朝夕相处,有些地名于我而言,仅仅作为空洞的语言而存在,我从未想着抵达它们。城市里的站牌从来就是相似的,而每一个站牌下的等待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
小时候就听人说,勤劳是一种品德,而且是美好的品德。我听了并没有往心里去,没有把勤劳和美德联系起来。我把勤劳理解成勤快、不睡懒觉、多干活儿。至于美德是什么,我还不大理解。我隐约觉得,美德好像是很高的东西,高得让人看不见、摸不着,一般人的一般行为很难跟美德沾上边。后来在母亲身上,我才把勤劳和美德统一起来了。母亲的身教告诉我,勤劳不只是生存的需要,不只是一种习惯,的确关乎人的品质和人的道德。人的美德可以
狗儿的娘是村里最邋遢的女人,没有之一。她家灶台上的灰尘能扫一簸箕,被罩和床单的颜色,长年累月是模糊不清的。狗儿的娘也不爱洗澡,冬天,她棉袄的袖口是明晃晃的,那大概是各种油渍和鼻涕的混合物吧,夏天,三米开外都能闻到她身上的味道。一次,她去邻居家串门,她坐在农村常用的那种小马扎上,和邻居的大婶拉呱儿,大婶的小孙子约摸三岁左右,话都说不清楚,却走到狗儿的娘跟前,胖乎乎的小手拉住狗儿娘的胳膊,说:“别坐—
我觉得,一个作家对于生活的感受能力,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素质。平时,我也接触一些业余作者,说我们的生活里好像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呀,大家都是普普通通的过日子,怎么到有的人笔下就变成小说,怎么我就发现不了什么奇怪的事,可以变成小说的事呢?这个问题,我不能不承认文学需要天才。但是,文学对于生活的感受能力,一个作家对生活感受能力的程度,也的确对他们的创作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体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