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CUMENTA 13是一届没有主题的文献展,策展人Carolyn看似不设边界的理念极富东方智慧。同样富有东方智慧的,是参加dOCUMENTA 13的一位中国艺术家—宋冬。宋冬此次有三个作品参加文献展:桔宫对面、Karlsaue公园圆形广场正中心的《白做园》、《一百个思想和一百个笔记》中的《白做书》,以及文献展商店中出售的“文献展13的秘密”的钥匙链。从形态上看,这似乎是毫无联系的三件东西,然而它们都与宋冬自造的一句颇有禅意的句子紧密联系着:“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这事实上也是多年来宋冬进行创作的理念与态度:无论多么惊天动地的艺术都不过如此而已,但即使白做也总要有人去做。于是,即使走到了卡塞尔文献展,宋冬依然要告诉大家,他做的一切,为着艺术或者不为,都是“白做”。
Q:您这次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的作品《白做园》创作的始末是怎样的?
A:我是去年在威尼斯双年展前看完场地以后决定做这个作品的,从今年2月开始实施,耗时4个多月,仿照中国的盆景,并借巴洛克园林的景,做了一个“白做园”。其实这是个老作品,2007年开始我在我的工作室的院落中做了一个《白做园》,当时因工作室的空地上有很多原来遗留下来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堆在那里,运走也需要很多钱,于是我索性就花差不多的钱用砖把它砌成了一个盆边,留在那里像一个盆景,让它们自己生长,我不浇水,不播种,什么都不管,让他们自生自灭,形成了我的《白做园》,读书散步用。各种野草树木自己却慢慢长起来了。后来居然还结了一个西瓜,去年接了30多个倭瓜,这都是生活垃圾和鸟的杰作。
而这次作品的垃圾都是在卡赛尔收集的,各种垃圾都有,大部分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工人们用这些垃圾堆成山,再在上面铺土、撒籽,有草、有花、有树、有蔬菜,都是当地的,七八十种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生长周期,不去修剪,是一种“野生状态”。 它是一种东方的方式,形象上看是一个盆景,但盆景的概念又必须要“修剪”得符合人的意愿,我对这种双重性感兴趣。而这种“野生”的方式与巴洛克的方式截然不同,看似“自然”的盆景与这个人工修剪的和秩序化的巴洛克园林共同构成了《白做园》。我把它叫“双重借景”,我在借花园的景,花园也借我的景,我们都在借“文献展”的景,“文献展”也在借我们的景,是一种互借的关系。从远处看人们会感觉到它很小,很像盆景,也很“人工化”。但走近看它还挺大的,近8米高,又是无秩序的“疯长”。我在垃圾山的外面做了一圈类似盆景的边,它的高度正好可以让人坐在这里休息,而人一旦坐下就看不见山了,只能背靠山看周围的景色,这实际上跟艺术就没有太多关系了,当人参与到作品中,就显示出人与自然的一种既相依相容又相斥的关系,我觉得我们这个世界就跟我做的这个垃圾山似的,费了特别大的劲,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但白做也得做。100天的展览结束后,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恢复了常态,我的“盆景”将再次成为垃圾被处理掉。这里面有很多大家看不见的东西,其实整个世界就是一座垃圾山。
Q: 《白做园》中呈现出的材料,以及最近几年您的《威尼斯双年展宋冬馆:大杂院》、《穷人的智慧》中的旧家具等材料,材料本身已经有很强的痕迹感和叙事感,您怎样在创作中驾驭它们?
A:我做作品更愿意跟我的生活建立起一种关系,因为生活跟我更密切。而且生活本身也成为了我的作品,度过本身就是体验的过程。我的一些作品中使用的很多材料基本上都是别人丢掉和废弃的东西。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人如何去选择?要还是不要?在不要的这种状况下,我们又如何从不需要中,找到它应该派生出来的东西,和能够影响我们生活的价值,我一直对这个很感兴趣。其实这个状态就是我和我妈妈在合作《物尽其用》的时候的感受,是我再一次的跟他们那一代人学习得来的经验。原来我看到那些东西可能全都是累赘,但是在做完《物尽其用》之后,我会重新定义这些垃圾,那些东西如今已成为我的宝贝。你可能从中获取更多的精神价值。很多材料本身也带有这样的信息。而《白做园》里边的垃圾,你实际是看不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垃圾对我来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垃圾的体量,它们堆成了一座可以自然生长植物的山。从视觉上你无法认知里面是什么,就如同你站在卡赛尔的土地上,欣赏这座城市,欣赏这个展览的时候,你根本没想到你脚下踩着的是二战中的一个军事重地,战争废墟。这个作品与人类的不断发展、不断摧毁,又不断重建相关。最后做了也是白做,但白做也还得做,所以对我来讲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做了这座山,但3个月后,山将被铲平,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这也是像“盆景”的观念一样,是一个缩影,7个月的时间重要的只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而已。
Q:《白做园》中富于哲理的“不做白不做”这句话是专为这个园子设计的,还是您很早就想到这句话的?
A:“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这个话是我1998年我造的一个句子,也是我的一种艺术态度和生活态度,不只是用在这个地方,它可以用在任何地方。而且其中的“做”字可以置换成任何一个动词。例如:“不写白不写,写了也白写,白写也得写”;“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也得吃。”等等。
Q:关于这句话您在《一百个思想和一百个笔记》中,还专门做了很多不同版本的翻译。
A:是的,这是我在文献展这个出版项目中的作品,第84号笔记本,它叫《song dong doing nothing》(“白做书”)。“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 这句话我们都可意会,但用中文把它解释清楚就需要用很啰嗦的语言,尤其是那个“白”字不容易解释。而与不是以汉语言为母语的人交流时就会遇到更大的麻烦,很难说清楚这是一个什么东西,所以我找了很多不同的英文翻译公司,他们很认真的翻译并给我盖了公司的章,寄回给我,我又找了一些朋友翻译这句话。然后我选出12家公司和另外的不同翻译共20篇,印成了这个翻译读本,使得不会中文、只会英文的人阅读完这些资料后也会大概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每一个翻译都会尽量无限接近这个原意,但是并不是真正能够触摸到它。在我看来任何语言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翻译,都是意译。比如说doing nothing到底是什么,无所事事?无为?我叫它“白做”。 Q:您觉不觉得这样的翻译到最后也是白做?
A:都是白做。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个笔记本。卡塞尔这么一个大的艺术平台给你,但是我做了也白做。就像公园中的这座垃圾盆景,也许对这个地方熟悉的人知道这是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如果不熟悉,虽然它很大,但大家以为这就是公园中原来就有的,意识不到这里有作品。它远看像盆景,从另一个角度看像一个坟墓,换个视点这两个山包又像乳房,生死都有,但又什么都没有。这座垃圾山像影壁一样,但你看不到垃圾,它挡住了视线似乎让你思考山后面的东西,但这后面其实一样,没有什么。白做。
Q:和这次的白做园这样大体量的作品相比,您早期的一些作品比如《哈气》《水写日记》《一壶开水》等等,可以说是小作品见大智慧,极尽简单的说了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而最近的作品体量上则比较大,包括之前的《物尽其用》也是大体量作品,您是如何把握这种大作品里面的大而不空的智慧的呢?
A: 我仍然做很多小的不起眼的作品,一直消化在我的生活中。我觉得作品无大无小,现在的大也仍然是原来的小,原来的小也可能是现在的大。我觉得小的跟大的是一样的份量。
“空”有时是极大的“满”,而“满”有时却是极大的“空”。我的《白做书》和《文献展的秘密》是大是小呢?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大的而忽略掉小的呢?
Q:提到《文献展13的秘密》,这个并不存在的秘密与前两个作品的精神气质是相合的。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您反复运用“doing nothing”这个概念,做功过多。您对这种质疑怎样看?
A:当我接到文献展邀请信的时候,在最后一行写着关于这届文献展的“保密协议”,直到6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之前,整个文献展就是一个秘密。我做了一个保管文献展秘密的保险柜,并把保险柜的钥匙做成硅胶的,成为钥匙链,如果你把这个做成真的钥匙,就可以打开这个保险柜。但这件作品并不出现在文献展的任何展场,甚至是导览图录中也看不到它的身影,只是在卡塞尔文献展的商店中,以商品的方式存在和流通。而那个保险柜至今保存在我在北京的工作室中。如果你打开它,里面什么也没有,空的。大的秘密也就是没有秘密。
除此之外,我用手绘的方式做了一张明信片,背面是这个保险柜的照片,手绘的一面绘有打开的保险柜,顾客可以在保险柜里面写画下他们的秘密寄给他们的朋友,但这是明信片,一切也就不成秘密。这届文献展的展场很多,除了卡塞尔之外还有喀布尔、加拿大等等,但没有北京,虽然这三件作品都是文献展的委托作品,但我喜欢这种“不在”的方式,你并不能了解到所谓的全部,总有一部分是未知的。我很喜欢“秘密”这个东西,1994年开始我就做过“锦囊妙计”系列作品,讨论“秘密”这个话题,其中的“泄密”(1995),就是将冰放入锦囊中让她慢慢的融化泄露出来,最后就是什么都没有。
我的生活态度就是“doing nothing”,不论你是做多还是做少,都是一瞬,最后什么都没有。其实在文献展中的这些“doing nothing”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瞥。何况还有很多人连这个“一百几十人耗费几年时间”做的文献展都没看全,完全可以忽略掉我的这个“反复的”用“doing nothing”的概念做的作品。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白做书》、“钥匙”和“明信片”。不是做功过多,而是做了也白做。艺术并不只是出现在展览上,如果没有了展览,我们还做不做作品?我的回答是:白做也得做。
Q:您这次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的作品《白做园》创作的始末是怎样的?
A:我是去年在威尼斯双年展前看完场地以后决定做这个作品的,从今年2月开始实施,耗时4个多月,仿照中国的盆景,并借巴洛克园林的景,做了一个“白做园”。其实这是个老作品,2007年开始我在我的工作室的院落中做了一个《白做园》,当时因工作室的空地上有很多原来遗留下来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堆在那里,运走也需要很多钱,于是我索性就花差不多的钱用砖把它砌成了一个盆边,留在那里像一个盆景,让它们自己生长,我不浇水,不播种,什么都不管,让他们自生自灭,形成了我的《白做园》,读书散步用。各种野草树木自己却慢慢长起来了。后来居然还结了一个西瓜,去年接了30多个倭瓜,这都是生活垃圾和鸟的杰作。
而这次作品的垃圾都是在卡赛尔收集的,各种垃圾都有,大部分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工人们用这些垃圾堆成山,再在上面铺土、撒籽,有草、有花、有树、有蔬菜,都是当地的,七八十种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生长周期,不去修剪,是一种“野生状态”。 它是一种东方的方式,形象上看是一个盆景,但盆景的概念又必须要“修剪”得符合人的意愿,我对这种双重性感兴趣。而这种“野生”的方式与巴洛克的方式截然不同,看似“自然”的盆景与这个人工修剪的和秩序化的巴洛克园林共同构成了《白做园》。我把它叫“双重借景”,我在借花园的景,花园也借我的景,我们都在借“文献展”的景,“文献展”也在借我们的景,是一种互借的关系。从远处看人们会感觉到它很小,很像盆景,也很“人工化”。但走近看它还挺大的,近8米高,又是无秩序的“疯长”。我在垃圾山的外面做了一圈类似盆景的边,它的高度正好可以让人坐在这里休息,而人一旦坐下就看不见山了,只能背靠山看周围的景色,这实际上跟艺术就没有太多关系了,当人参与到作品中,就显示出人与自然的一种既相依相容又相斥的关系,我觉得我们这个世界就跟我做的这个垃圾山似的,费了特别大的劲,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但白做也得做。100天的展览结束后,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恢复了常态,我的“盆景”将再次成为垃圾被处理掉。这里面有很多大家看不见的东西,其实整个世界就是一座垃圾山。
Q: 《白做园》中呈现出的材料,以及最近几年您的《威尼斯双年展宋冬馆:大杂院》、《穷人的智慧》中的旧家具等材料,材料本身已经有很强的痕迹感和叙事感,您怎样在创作中驾驭它们?
A:我做作品更愿意跟我的生活建立起一种关系,因为生活跟我更密切。而且生活本身也成为了我的作品,度过本身就是体验的过程。我的一些作品中使用的很多材料基本上都是别人丢掉和废弃的东西。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人如何去选择?要还是不要?在不要的这种状况下,我们又如何从不需要中,找到它应该派生出来的东西,和能够影响我们生活的价值,我一直对这个很感兴趣。其实这个状态就是我和我妈妈在合作《物尽其用》的时候的感受,是我再一次的跟他们那一代人学习得来的经验。原来我看到那些东西可能全都是累赘,但是在做完《物尽其用》之后,我会重新定义这些垃圾,那些东西如今已成为我的宝贝。你可能从中获取更多的精神价值。很多材料本身也带有这样的信息。而《白做园》里边的垃圾,你实际是看不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垃圾对我来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垃圾的体量,它们堆成了一座可以自然生长植物的山。从视觉上你无法认知里面是什么,就如同你站在卡赛尔的土地上,欣赏这座城市,欣赏这个展览的时候,你根本没想到你脚下踩着的是二战中的一个军事重地,战争废墟。这个作品与人类的不断发展、不断摧毁,又不断重建相关。最后做了也是白做,但白做也还得做,所以对我来讲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做了这座山,但3个月后,山将被铲平,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这也是像“盆景”的观念一样,是一个缩影,7个月的时间重要的只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而已。
Q:《白做园》中富于哲理的“不做白不做”这句话是专为这个园子设计的,还是您很早就想到这句话的?
A:“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这个话是我1998年我造的一个句子,也是我的一种艺术态度和生活态度,不只是用在这个地方,它可以用在任何地方。而且其中的“做”字可以置换成任何一个动词。例如:“不写白不写,写了也白写,白写也得写”;“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也得吃。”等等。
Q:关于这句话您在《一百个思想和一百个笔记》中,还专门做了很多不同版本的翻译。
A:是的,这是我在文献展这个出版项目中的作品,第84号笔记本,它叫《song dong doing nothing》(“白做书”)。“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 这句话我们都可意会,但用中文把它解释清楚就需要用很啰嗦的语言,尤其是那个“白”字不容易解释。而与不是以汉语言为母语的人交流时就会遇到更大的麻烦,很难说清楚这是一个什么东西,所以我找了很多不同的英文翻译公司,他们很认真的翻译并给我盖了公司的章,寄回给我,我又找了一些朋友翻译这句话。然后我选出12家公司和另外的不同翻译共20篇,印成了这个翻译读本,使得不会中文、只会英文的人阅读完这些资料后也会大概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每一个翻译都会尽量无限接近这个原意,但是并不是真正能够触摸到它。在我看来任何语言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翻译,都是意译。比如说doing nothing到底是什么,无所事事?无为?我叫它“白做”。 Q:您觉不觉得这样的翻译到最后也是白做?
A:都是白做。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个笔记本。卡塞尔这么一个大的艺术平台给你,但是我做了也白做。就像公园中的这座垃圾盆景,也许对这个地方熟悉的人知道这是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如果不熟悉,虽然它很大,但大家以为这就是公园中原来就有的,意识不到这里有作品。它远看像盆景,从另一个角度看像一个坟墓,换个视点这两个山包又像乳房,生死都有,但又什么都没有。这座垃圾山像影壁一样,但你看不到垃圾,它挡住了视线似乎让你思考山后面的东西,但这后面其实一样,没有什么。白做。
Q:和这次的白做园这样大体量的作品相比,您早期的一些作品比如《哈气》《水写日记》《一壶开水》等等,可以说是小作品见大智慧,极尽简单的说了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而最近的作品体量上则比较大,包括之前的《物尽其用》也是大体量作品,您是如何把握这种大作品里面的大而不空的智慧的呢?
A: 我仍然做很多小的不起眼的作品,一直消化在我的生活中。我觉得作品无大无小,现在的大也仍然是原来的小,原来的小也可能是现在的大。我觉得小的跟大的是一样的份量。
“空”有时是极大的“满”,而“满”有时却是极大的“空”。我的《白做书》和《文献展的秘密》是大是小呢?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大的而忽略掉小的呢?
Q:提到《文献展13的秘密》,这个并不存在的秘密与前两个作品的精神气质是相合的。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您反复运用“doing nothing”这个概念,做功过多。您对这种质疑怎样看?
A:当我接到文献展邀请信的时候,在最后一行写着关于这届文献展的“保密协议”,直到6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之前,整个文献展就是一个秘密。我做了一个保管文献展秘密的保险柜,并把保险柜的钥匙做成硅胶的,成为钥匙链,如果你把这个做成真的钥匙,就可以打开这个保险柜。但这件作品并不出现在文献展的任何展场,甚至是导览图录中也看不到它的身影,只是在卡塞尔文献展的商店中,以商品的方式存在和流通。而那个保险柜至今保存在我在北京的工作室中。如果你打开它,里面什么也没有,空的。大的秘密也就是没有秘密。
除此之外,我用手绘的方式做了一张明信片,背面是这个保险柜的照片,手绘的一面绘有打开的保险柜,顾客可以在保险柜里面写画下他们的秘密寄给他们的朋友,但这是明信片,一切也就不成秘密。这届文献展的展场很多,除了卡塞尔之外还有喀布尔、加拿大等等,但没有北京,虽然这三件作品都是文献展的委托作品,但我喜欢这种“不在”的方式,你并不能了解到所谓的全部,总有一部分是未知的。我很喜欢“秘密”这个东西,1994年开始我就做过“锦囊妙计”系列作品,讨论“秘密”这个话题,其中的“泄密”(1995),就是将冰放入锦囊中让她慢慢的融化泄露出来,最后就是什么都没有。
我的生活态度就是“doing nothing”,不论你是做多还是做少,都是一瞬,最后什么都没有。其实在文献展中的这些“doing nothing”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瞥。何况还有很多人连这个“一百几十人耗费几年时间”做的文献展都没看全,完全可以忽略掉我的这个“反复的”用“doing nothing”的概念做的作品。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白做书》、“钥匙”和“明信片”。不是做功过多,而是做了也白做。艺术并不只是出现在展览上,如果没有了展览,我们还做不做作品?我的回答是:白做也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