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文理分科仍需深思熟虑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月7日,教育部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中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月6日,开展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此言一出,在全社会引起一片热议。问题公布很短的时间里,就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的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腾讯网曾经就“是否赞同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举行过网民投票,有26万余名网民投票,赞同取消分科的比例接近54%,认同文理分科的比例接近40%。从以上比例可以看出:其中大多数的人都赞成取消文理分科。他们认为高中文理分科是模仿前苏联教育模式的产物,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大学人才的培养,甚至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
  针对以上高中文理分科的“罪状”,笔者承认有一些道理,但是不敢苟同。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下自己的浅见。
  
  中学文理分科,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百年来的选择
  
  就中国教育史来说,中学实现文理分科教学,最早可以上溯到1902年清政府的《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也是中国参照西方制定的第一个学制,规定中学分文科与实科。具体来说,“经科、法政、文学科皆文科也,格致科、农科、工科、医科皆实科也”。当时的分科,可以简单类比为今天的文科大综合、理科大综合。这个学制没实行,1904年又出台了《癸卯学制》,反对文实分科;1909年,受德国学制的影响,又提出《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实行文实分科。
  可以说,中学文理分科,在历史上,也是比较矛盾的。这之中有一个重要经验需要吸取,那就是1912年,蔡元培领导的教育部,规定中学为普通教育,反对文实分科。结果中学课程过于集中统一,忽略了学生的喜好、个性以及未来志向,最终宣告失败。自此以后,文理分科,尽管有反复,在一些细节上有变化,但基本延续至今。换句话说,中学文理分科,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百年来的选择,以适应专业化知识与社会的发展。
  高中文理分科与民族素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观察中学生的素质,我们一直有个误区,以为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就是文理皆通,且不说这个判断在逻辑上有没有道理,在事实上,这个判断其实合理性并不高。文理皆通对于开发人的全面素质和人的思维确有极大帮助,主要指的是在思维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人类的一切知识皆有相通之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则必须把握知识分类的特点。在一般的人类生活中,我们必须承认和尊重这样的事实:在相当广泛的人类生活中,人类依靠的是某一方面单一的知识,而不是全面的知识,所谓专业和通才,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将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上升到人文精神的高度,恐怕高中教育也担待不起、装载不下这么大的意义。
  再者,有国人把无缘诺贝尔奖的“罪过”都推给文理分科的论调,除了让人看到那种浓得化不开、近乎病态的诺奖情结外,还有本末倒置之嫌疑。很明显,把中国人无缘诺奖归罪于文理分科是严重不靠谱的事情,甚至把民族整体素质下降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情怀的缺失,算在文理分科的头上,更是本末倒置的。因为明眼人都知道阻碍中国教育发展的祸根主要在于应试教育体制,而不是文理分科这些细枝末节。
  
  文理分科适应现代社会专业划分
  
  在事实和经验中,文理皆通只是一个想象性的判断,高中教育不可能把学生都培养成文武兼修的全才,这一点毋庸置疑。在今后人类知识分工、专业化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中学较早的文理分科,倒不失为一种良性的选择。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在高中这三年,而在个人的今后社会实践。比如对有语言天分的人,让他们把这方面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有文史和艺术特长的人,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增长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全面素质提高是个人今后发展的事情。高中文理分科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人性化措施。术业有专攻,分科让学生依据兴趣学习,使学习易见成效。
  保留文理分科,减免学生的学习负担
  央视新闻评论员白岩松在《新闻1+1》中同样表示不赞同取消文理分科。白岩松在节目中称,我们离了很远之后都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换到具体的高中的学生和老师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很复杂。如果取消了高中阶段文理分科,而高考依然不变的话,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南方周末》上有一篇学生的文章叫《我快被逼疯了》,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写的,看完之后,好多人会有这样的共鸣,那么六科就已经把学生逼疯了,现在变成九科,那不更得逼死。所以取消文理分科说来容易,在操作的时候会非常悬,高考必须得改,如果高考不改,取消了文理分科,学生会只会更加不堪重负。
  
  文理分科,偏科学生的出路
  
  “分科教育”是否一无是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呼吁取消文理分科的人,同时又津津乐道于下面几个“破格
  选偏才”的典故:其一,历史学家吴晗,数学考了6分而被清华大学历史系破格录取;其二,大学者钱钟书,数学考15分被清华大学外语系破格录取;其三,导弹专家钱伟长,当年考清华大学时物理只考了5分,中文和历史却考了两个100分,先进了文科,后转攻理科而大器“晚”成。试想,当初如果大学坚持“通才”标准,这些大师们早就被“扼杀于摇篮”了。相反,正是当年的大学本着“术业有专攻”的理念,善于发现和挖掘不同学生的禀赋,方成就了一段教育界的佳话。
  准确地说,导致我们不能“全面发展”的原因不是文理分科,而是个体偏科的后果。高中文理分科实际上解除了相当多学生的厌学感,重新认识了学习的必要性,进而“术业有专攻”。正是对文科与理科的正确认识,有的学生很早就放弃了自己不想学又学不好的科目,而更有利于自身特长的发展。如果强制性地不分科,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难而退,中辍学业。
  
  文理分科,应试教育的“替罪羊”
  
  明眼人都知道阻碍中国教育发展的祸根主要在于应试教育体制。众所周知,以高考为代表的选拔式精英教育,几乎成了教育发展的惟一趋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创新精神,在某些人看来,早已让位于升学率。中国的教育似乎就像加工厂流水作业,层出不穷地生产出一个品种的产品。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发挥力在这种强大的模具的挤压之下固锁和消失了。
  可以断言,如果应试教育不死,仅仅取消文理分科,这种浅表化的小手术自然于事无补。现在,一些人谈起那些远去的文理兼修的大师,不妨作一假设,如果这些大师生活在这个时代,终日为应试教育奴役,他们还会在少年时,有时间和闲心钻研其他兴趣爱好吗?钱学森曾忧心现在为何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当然不能怪文理分科,要怪就该应试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总体战略研究组咨询专家王渝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们谈了很多年素质教育,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依然实行应试教育”。这是实情。因此,如果应试教育不死,文理合科又有何益?要想实现取消文理分科后的愿景,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祛除应试教育,施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否则单纯取消文理分科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加重学生负担,客观上助长应试教。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文理分科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是否取消仍需深思熟虑。早在2002年,江苏就积极推进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试点,2002年,江苏高考实行“3+大综合”,初衷就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的弊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大综合”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6门课出在一张卷子上,这套改革方案,仅仅实施了一年,就因为学生要同时抓9门课,负担太重,而且高校在选拔人才时也较难区分学生的特长而宣告失败。因此想要取消文理分科难度很大,在实际的教学中与之紧密相关的因素很多,文理分科的取消必然会带来教育上的大变动。
  首先,取消文理分科,势必要对高考制度大改革,必须要有配套的评价体系和升学制度改革,应改革现在的高考学科考试为学业水平测试,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并使考试成绩能更具通用性,比如TOEFL、GRE考试,一次考试可以管多年,具有与其他考试同等的效力。而我们目前的高考制度改革和相应的评价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其次,从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来看,取消文理分科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福音。高考没有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还在继续。比如像学生学习比较吃力的物理、数学等科目,课时量大大减少,而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没有降低和减少,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如果现在就取消文理分科,学生由主要学习6门课变成9门课,负担太重,容易形成学习障碍,产生心理疾病。
  再者,由于长期以来的文理分科,造成了教师的分流。有的教师可能已经不适应取消文理分科后的教育教学。由于高考的原因,文科学生不重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习,理科学生不重视历史、政治和地理的学习,使得任教这些学科的教师也随波逐流,反正也不参加高考,教好教差都一样。长此以往,这些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急剧下降,已经不适应取消文理分科后的教学需要。
  最后,如果取消了文理分科,现行的高校录取制度就会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学生面临着巨大的课业负担,会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上集中用力,不敢有所偏废,不敢把精力集中在感兴趣的学科上,也就不会在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比赛中脱颖而出,从而不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
其他文献
教育,归根结底,是教会人更好地生存.当然,这不单单是指物质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的充实,让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能够“有品位地活着”.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其中起着
写作,需要激情,情动方能辞发.然而我在教学中却发现有些同学写作文时愁眉不展,文中假话、空话、套话处处可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我们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然而,在“一切为了应试”的课堂上,漠视生命、扼杀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教师以“为学生的将来负责”等美丽的借口.从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开发学生智力,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训练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做法:rn一、口动—
陈延周,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厦门市优秀校长、“百优”教师、福建省优秀辅导员。主编闽南文化丛书《月亮月光光》、《天顶一块铜》、《迎灯迎呼呼》、《咱厝的实在话》和《家乡真可爱》,被列为福建省地方校本教材系列。曾任厦门市马巷小学校长,现任厦门市新店中心小学校长。  每个初识陈延周的人,都很难把眼前这位皮肤白皙、性格豪爽、举止优雅的玉面书生,与如下的“传奇”联系在一起:   短短几年,雄心勃勃的他把“生
2015初,十堰市东风52小学(以下简称52小学)喜获全国百强特色学校殊荣。52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突出一个“变”字,在“变”中构建,在“变”中推进,在“变”中提升价值。  变“色”——凸显学校文化的主题价值  校园文化,内容深广,涵盖宽泛。校园文化必须有一个主题,而主题,应该富有特色,与众不同。换句话说,校园文化主题应围绕学校的特色来确立。  1998年,52小学把书法教育确立为学校的特色项
期刊
教育,一直以来都提倡教书育人.对于中学政治课来说,这种说法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但应该将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教给学生,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政治理
不知道是哪位前辈说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哈利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也跟友谊有关。哈利的朋友,一个叫罗恩,另一个叫赫敏。我该怎么形容这两个人呢,我只知道,那时我
一个晨光明媚的早晨,我照例到校园各处去巡查纪律。在升旗台旁的主干道处,我又看见了那个身穿白色条纹衬衣的少年——他正低着头,弯着腰,沉默而认真地独自打扫着卫生。我不禁暗自疑惑:按照规定,这一片清洁区应该是由六(3)班的孩子们轮流打扫,可怎么连续几天来,都只看到这一个孩子?  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我走过去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当他抬起头来,我发现了一丝异样:这个孩子表情略显呆滞,目光中缺乏青少年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