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农区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各级地方政府都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能清晰界定其内涵,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指导,影响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客观界定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与定位,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德州市为例,对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德州市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9-0003-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全新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也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新型农村社区既区别于传统农村社区,也不同于广大的城市社区,它是由一个或者多个传统行政村合并在一起,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而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简单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普通的人口聚居;而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变传统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让农村社区居民享受与城市社区居民类似的公共服务,让他们既不远离家乡故土,同时又能享受现代生活方式。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约有16.67%农村的村庄已经或正在进行着“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1]。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经在广大农村全面铺开,建设的重心已经从山东、江苏等经济发达东部沿海省份转向河南和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的传统农区;建设的重点已经从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和非农产业发达的农村转向城市规划区以外不发达传统农村地区。作为农业大国,传统农区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体,这是中国的最基本国情。传统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因此,科学界定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与定位,探索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与定位
传统意义上讲传统农区农村居民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收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致富技能较为落后,资本积累也较为薄弱[2]。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传统农区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正因为如此,传统农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显得尤为重要。
1.1 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既与传统的农村社区不同,也与城市社区不同,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1.1 社区空间布局 从社区空间布局来看,新型社区建设大部分是通过村庄合并的方式进行的,彻底改变了传统农村社区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元的空间布局。这种建设方式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公共服务集中供给,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与居住环境,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1.1.2 经济发展模式 从经济发展模式来看,社区居民改变单纯依靠传统种养殖业和单户分散经营模式,采用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生产效率和经济收入得到极大提高。同时,许多富余的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多种经营。不仅拉长了农业产业链,也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农村居民从传统的种养者,转变成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从业者。
1.1.3 管理模式 从管理模式来看,社区管理观念有所更新,由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向现代治理和服务理念转变;社区管理的主体日渐趋于多元化。社区管理组织不仅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代表委员会,也包括各种专业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甚至社区居民个人。社区管理机制由自上而下的官僚行政模式转变为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网络治理模式[3]。
1.1.4 社会服务体系 从社会服务体系来看,传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比较简陋,公共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水平也较为低下,特别是涉及到养老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和治安安全等社会服务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不仅在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基本服务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在社区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物业服务等方面也实现了突破与发展[4]。
1.1.5 社区人文环境 从社区人文环境来看,传统农村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较突出的特征是以血缘为主的家族和宗族式人际关系模式。受历史和各种利益冲突的影响,经常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家族和宗族矛盾。新型农村社区中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趋于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人际关系模式。这其中既包括传统的血缘关系,也包括新型的业缘关系;有按市场需求结成的契约关系,也存在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形成的和谐理性的新型人际关系[5]。
1.2 新型農村社区的定位 基于以上分析,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元参与和稳步推进的基础上,为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传统农区居民采取集中居住和集约发展的方式组建成新型农民生活与生产的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背景、模式和内容等方面不能简单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更与传统农村社区有着质的不同。对此,不论是政府组织还是学者已有共识。既然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人们习惯中的“农村”或者“村庄”,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定位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社区”?对此不论是在政府实践层面,还是学界研究层面意见不一。其中,有一种观点是把它等同于或者视为城市社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化体系中。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是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构成的,把新型农村社区定位是五级城镇体系的最后一级城镇社区[5]。但就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不论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文化教育、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都有较大的差异。要达到与城市社区居民等同的社区建设与服务水平,政府财力不仅难以达到,而且由于其规模比较小、位置比较偏僻,还难以形成类似城市社区的规模效应。同时,目前我国“城乡二元”制度体系中的户籍、土地等制度层面还有诸多的限制。因此,对这种定位还需进一步的商榷。当然,也有人持不争论不定位的态度。 不论是前一种较为超前定位,还是后一种的不争论态度,都会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只有对其进行恰当的定位,才能更好的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我们认为最为恰当的做法是应该区别对待。对“城中村”改建社区的,条件成熟的可以将其归为城市社区类型;而对处于传统农区的新建农村社区,比较客观的是将其界定为城市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之间的中间型态。这种型态既有城市生活的现代气息,也有传统农村社区的田园之美。应该成为未来我国传统农区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流模式。
2 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德州市“两区同建”
2.1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探索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总面积1.03万km2,辖13个县(市、区),134个乡镇(街办),总人口570万。2008年,全市农业人口400万、村庄8319个,村庄数量占全省的1/10,村均人口比全省少271人。很明显德州市的农村规模小数量多,这种现状带来的问题比较多。一是村级基层组织运行成本较高,村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投资不足;三是“空心村”现象比较严重,大量宅基地闲置;四是土地分散经营和生产方式落后,严重制约土地集约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上述问题也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并于2006年开始积极结合各自的实际进行探索。其中宁津县柴胡店镇党委政府创建的“东崔模式”为德州市解决“新三农”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宁津原东崔村探索出种植大棚蔬菜的高效农业模式,并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为解决蔬菜销售问题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周边4个村庄的村民主动要求与该村合并,实现共同富裕。经过多方努力,2007年这5个村庄合并成人口规模达2600人的新型农村社区,并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种植、批发与加工),实行居住社区与产业园区同步进行。实现了农民增收富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庄也变美了。因为有了大棚蔬菜产业园,许多农民就地变为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背井离乡之苦,也使得收入有了稳定的来源;由于把传统的小村庄合并为新型大社区,各种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备齐全了,农民也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东崔模式的基本经验是:将村庄规模小、分散居住的村民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善群众的生活与居住环境问题;同时因地制宜,通过土地的有序流转实现规模效益,建设产业园区,解决社区居民的就业与经济收入问题。也就是新型农村社区与产业园区“两区同建”。这个典型具有开创性意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德州市开始在全区推广。
2.2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实现路径 从“合村并居”到“两区同建”,德州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逐步探索出了适合传统农区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工作中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其中,时刻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等重大机遇,不断完善提高工作水平。
2.2.1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 对传统农区而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受经济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要想顺利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作用。具体工作中,政府应顺应群众的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统筹全局,整体推进,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过程。在“两区同建”中农民才是真正的建设主体,只要是涉及到农民利益的事情都应吸收农民参与决策,尊重群众的意愿,绝不能搞“强拆强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
2.2.2 科学规划,循序渐进 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规划建设农村产业园区,力争做到每个乡镇规划1处主导产业园和若干处特色产业园,既保护了耕地,也方便农民就近就业。对新型社区合理规划,按照选择中心、交通方便和延续历史习俗等原则合理布局新型农村社区选址。做到人口规模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相协调。
2.2.3 整合资源,创新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关键制约因素就是建设资金问题。德州市创新资金、资源整合模式,采取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一方面,用足用好上级政策资金。把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农村环境改善和精准扶贫等涉及农村的项目资金整合集中,用于“两区同建”,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采取商业开发、企业和社区联建、BT模式等市场手段引进社会资源与资金。
2.2.4 产业优先,可持续发展 产业园区建设是“两区同建”模式的核心环节。因为“乐业才能安居”,产业园区建设是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本著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积极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产业园区建设。立足德州市粮食、蔬菜、畜牧、林果、休闲观光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订单农业、品牌农业、乡村旅游等,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以乡镇工业园区为依托,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和传统企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解决农民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建设劳动密集型农村工业园区200余个,农民来自园区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到60%以上,80%的返乡农民工留在当地就业创业。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出台鼓励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县乡两级政府利用购买服务、优势企业领建等形式,抓好农村电商产业园、创业园、孵化园建设。阿里巴巴“千县万村”、京东服务店等项目落户德州。
2.3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实践效果
2.3.1 加快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目前,德州市已经建成入住的新型农村社区共计320个,80%的实现了路面硬化、环境净化美化绿化、夜晚社区亮化,居民住户通水、通电、通暖气,户户安装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社区还建有幼儿园、小学、卫生室、超市和中心广场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所有新建社区都配备便民服务大厅,部分社区已经有银行和邮局的业务点。可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了传统农区的房屋矮旧、村庄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农民就地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2.3.2 提高了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水平 为了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发展,促进农业区域化合理布局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农民也有传统的“种地”人转为职业园区工人,社区居民在原来土地流转获取收入的同时,又从产业园区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农民的收入渠道实现多元化。
2.3.3 增强了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实行“两区同建”之后,实现了规模化集聚,社区人口增加,原行政村减少。不仅降低了村级组织管理成本,而且产业园区吸引外出打工年轻人返乡,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储备了后备力量。另外,由于集体经济的壮大,社区基层组织可以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密切了干群关系。
2.3.4 促进了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新型农村社区生活环境极大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极大改变,崇尚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化广场、图书室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了人民的娱乐方式,社区老年人到广场上跳广场舞,年轻人下班后聚集在广场上参加各种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社区环境的美化净化也影响着社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纷纷形成了讲卫生护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由于社区居民就地在产业园区上班,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等社会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朱可亮,罗伊·普罗斯特曼,杰夫·瑞丁格,等.中国十七省地权调查 确保农民的长远生计将是中国征地制度不能回避的问题[J].新世纪,2012(4):109.
[2]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2-135.
[3]徐世雨.乡镇政府治理困境及其纾解[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6(3):31-35.
[4]杨青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以安徽省南陵县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7(9):6-7.
[5]乔成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政策执行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3(4):51-54.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德州市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9-0003-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全新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也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新型农村社区既区别于传统农村社区,也不同于广大的城市社区,它是由一个或者多个传统行政村合并在一起,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而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简单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普通的人口聚居;而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变传统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让农村社区居民享受与城市社区居民类似的公共服务,让他们既不远离家乡故土,同时又能享受现代生活方式。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约有16.67%农村的村庄已经或正在进行着“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1]。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经在广大农村全面铺开,建设的重心已经从山东、江苏等经济发达东部沿海省份转向河南和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的传统农区;建设的重点已经从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和非农产业发达的农村转向城市规划区以外不发达传统农村地区。作为农业大国,传统农区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体,这是中国的最基本国情。传统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因此,科学界定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与定位,探索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与定位
传统意义上讲传统农区农村居民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收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致富技能较为落后,资本积累也较为薄弱[2]。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传统农区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正因为如此,传统农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显得尤为重要。
1.1 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既与传统的农村社区不同,也与城市社区不同,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1.1 社区空间布局 从社区空间布局来看,新型社区建设大部分是通过村庄合并的方式进行的,彻底改变了传统农村社区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元的空间布局。这种建设方式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公共服务集中供给,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与居住环境,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1.1.2 经济发展模式 从经济发展模式来看,社区居民改变单纯依靠传统种养殖业和单户分散经营模式,采用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生产效率和经济收入得到极大提高。同时,许多富余的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多种经营。不仅拉长了农业产业链,也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农村居民从传统的种养者,转变成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从业者。
1.1.3 管理模式 从管理模式来看,社区管理观念有所更新,由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向现代治理和服务理念转变;社区管理的主体日渐趋于多元化。社区管理组织不仅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代表委员会,也包括各种专业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甚至社区居民个人。社区管理机制由自上而下的官僚行政模式转变为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网络治理模式[3]。
1.1.4 社会服务体系 从社会服务体系来看,传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比较简陋,公共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水平也较为低下,特别是涉及到养老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和治安安全等社会服务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不仅在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基本服务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在社区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物业服务等方面也实现了突破与发展[4]。
1.1.5 社区人文环境 从社区人文环境来看,传统农村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较突出的特征是以血缘为主的家族和宗族式人际关系模式。受历史和各种利益冲突的影响,经常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家族和宗族矛盾。新型农村社区中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趋于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人际关系模式。这其中既包括传统的血缘关系,也包括新型的业缘关系;有按市场需求结成的契约关系,也存在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形成的和谐理性的新型人际关系[5]。
1.2 新型農村社区的定位 基于以上分析,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元参与和稳步推进的基础上,为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传统农区居民采取集中居住和集约发展的方式组建成新型农民生活与生产的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背景、模式和内容等方面不能简单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更与传统农村社区有着质的不同。对此,不论是政府组织还是学者已有共识。既然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人们习惯中的“农村”或者“村庄”,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定位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社区”?对此不论是在政府实践层面,还是学界研究层面意见不一。其中,有一种观点是把它等同于或者视为城市社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化体系中。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是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构成的,把新型农村社区定位是五级城镇体系的最后一级城镇社区[5]。但就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不论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文化教育、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都有较大的差异。要达到与城市社区居民等同的社区建设与服务水平,政府财力不仅难以达到,而且由于其规模比较小、位置比较偏僻,还难以形成类似城市社区的规模效应。同时,目前我国“城乡二元”制度体系中的户籍、土地等制度层面还有诸多的限制。因此,对这种定位还需进一步的商榷。当然,也有人持不争论不定位的态度。 不论是前一种较为超前定位,还是后一种的不争论态度,都会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只有对其进行恰当的定位,才能更好的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我们认为最为恰当的做法是应该区别对待。对“城中村”改建社区的,条件成熟的可以将其归为城市社区类型;而对处于传统农区的新建农村社区,比较客观的是将其界定为城市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之间的中间型态。这种型态既有城市生活的现代气息,也有传统农村社区的田园之美。应该成为未来我国传统农区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流模式。
2 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德州市“两区同建”
2.1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探索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总面积1.03万km2,辖13个县(市、区),134个乡镇(街办),总人口570万。2008年,全市农业人口400万、村庄8319个,村庄数量占全省的1/10,村均人口比全省少271人。很明显德州市的农村规模小数量多,这种现状带来的问题比较多。一是村级基层组织运行成本较高,村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投资不足;三是“空心村”现象比较严重,大量宅基地闲置;四是土地分散经营和生产方式落后,严重制约土地集约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上述问题也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并于2006年开始积极结合各自的实际进行探索。其中宁津县柴胡店镇党委政府创建的“东崔模式”为德州市解决“新三农”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宁津原东崔村探索出种植大棚蔬菜的高效农业模式,并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为解决蔬菜销售问题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周边4个村庄的村民主动要求与该村合并,实现共同富裕。经过多方努力,2007年这5个村庄合并成人口规模达2600人的新型农村社区,并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种植、批发与加工),实行居住社区与产业园区同步进行。实现了农民增收富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庄也变美了。因为有了大棚蔬菜产业园,许多农民就地变为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背井离乡之苦,也使得收入有了稳定的来源;由于把传统的小村庄合并为新型大社区,各种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备齐全了,农民也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东崔模式的基本经验是:将村庄规模小、分散居住的村民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善群众的生活与居住环境问题;同时因地制宜,通过土地的有序流转实现规模效益,建设产业园区,解决社区居民的就业与经济收入问题。也就是新型农村社区与产业园区“两区同建”。这个典型具有开创性意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德州市开始在全区推广。
2.2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实现路径 从“合村并居”到“两区同建”,德州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逐步探索出了适合传统农区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工作中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其中,时刻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等重大机遇,不断完善提高工作水平。
2.2.1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 对传统农区而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受经济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要想顺利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作用。具体工作中,政府应顺应群众的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统筹全局,整体推进,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过程。在“两区同建”中农民才是真正的建设主体,只要是涉及到农民利益的事情都应吸收农民参与决策,尊重群众的意愿,绝不能搞“强拆强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
2.2.2 科学规划,循序渐进 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规划建设农村产业园区,力争做到每个乡镇规划1处主导产业园和若干处特色产业园,既保护了耕地,也方便农民就近就业。对新型社区合理规划,按照选择中心、交通方便和延续历史习俗等原则合理布局新型农村社区选址。做到人口规模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相协调。
2.2.3 整合资源,创新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关键制约因素就是建设资金问题。德州市创新资金、资源整合模式,采取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一方面,用足用好上级政策资金。把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农村环境改善和精准扶贫等涉及农村的项目资金整合集中,用于“两区同建”,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采取商业开发、企业和社区联建、BT模式等市场手段引进社会资源与资金。
2.2.4 产业优先,可持续发展 产业园区建设是“两区同建”模式的核心环节。因为“乐业才能安居”,产业园区建设是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本著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积极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产业园区建设。立足德州市粮食、蔬菜、畜牧、林果、休闲观光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订单农业、品牌农业、乡村旅游等,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以乡镇工业园区为依托,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和传统企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解决农民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建设劳动密集型农村工业园区200余个,农民来自园区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到60%以上,80%的返乡农民工留在当地就业创业。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出台鼓励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县乡两级政府利用购买服务、优势企业领建等形式,抓好农村电商产业园、创业园、孵化园建设。阿里巴巴“千县万村”、京东服务店等项目落户德州。
2.3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实践效果
2.3.1 加快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目前,德州市已经建成入住的新型农村社区共计320个,80%的实现了路面硬化、环境净化美化绿化、夜晚社区亮化,居民住户通水、通电、通暖气,户户安装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社区还建有幼儿园、小学、卫生室、超市和中心广场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所有新建社区都配备便民服务大厅,部分社区已经有银行和邮局的业务点。可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了传统农区的房屋矮旧、村庄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农民就地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2.3.2 提高了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水平 为了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发展,促进农业区域化合理布局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农民也有传统的“种地”人转为职业园区工人,社区居民在原来土地流转获取收入的同时,又从产业园区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农民的收入渠道实现多元化。
2.3.3 增强了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实行“两区同建”之后,实现了规模化集聚,社区人口增加,原行政村减少。不仅降低了村级组织管理成本,而且产业园区吸引外出打工年轻人返乡,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储备了后备力量。另外,由于集体经济的壮大,社区基层组织可以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密切了干群关系。
2.3.4 促进了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新型农村社区生活环境极大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极大改变,崇尚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化广场、图书室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了人民的娱乐方式,社区老年人到广场上跳广场舞,年轻人下班后聚集在广场上参加各种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社区环境的美化净化也影响着社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纷纷形成了讲卫生护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由于社区居民就地在产业园区上班,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等社会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朱可亮,罗伊·普罗斯特曼,杰夫·瑞丁格,等.中国十七省地权调查 确保农民的长远生计将是中国征地制度不能回避的问题[J].新世纪,2012(4):109.
[2]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2-135.
[3]徐世雨.乡镇政府治理困境及其纾解[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6(3):31-35.
[4]杨青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以安徽省南陵县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7(9):6-7.
[5]乔成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政策执行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3(4):51-54.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