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阶而上,点燃学生数学阅读的热情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c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通过多年的数学阅读教学,根据各学段要求、学生年龄特征及学生认知规律,摸索出了一条“拾阶而上,点燃学生数学阅读热情”的有效训练之路。
  一、随波逐流,坚持“两个一”
  1.师生携手,共读“一趣文”
  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还能够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共读趣文,共享数学带来的乐趣。
  2.追根溯源,了解“一文化”
  在数学阅读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了解相关数学文化,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数学发展的相互作用,认识数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人类从数学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培养学生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其体会数学应用的系统性、严密性、广泛性,了解数学真理的相对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广角交流,学会“两步走”
  1.静下心来,主动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余地,让他们静下心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以此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校开展的“数学趣题游园”这一活动中,各年级数学教师要提早将数学趣题打印张贴在教学楼道,并将答题卡发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生就会利用课余时间,静下心认真阅读趣题,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解题方法。
  2.理清思路,有序组织
  思路就是思考的条理脉络,通俗的解释就是自己的想法。阅读中理清思路可以使学生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维理念,提高阅读速度。解题中理清思路可以使学生轻松地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引导辨别,力求“两到位”
  1.用心体验,尽力找原题
  生活就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总有一些事会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总有一些事能让学生联想到数学。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用心体验,充分把握每一次机会,用智慧寻找身边的数学原题。有时机会可能稍纵即逝,但学生经过数次体验后,就会捕捉生活中的星星点点,找寻到永不枯竭的“原题”。
  2.結合实际,充分“说理由”
  结合实际,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找到丰富的数学题材。对学生所选择的数学题材,教师要让他们说出充分的理由。如学生在学校篮球社团活动中发现的数学题材《篮球风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你是怎么发现的?当时是什么情况?它能够体现什么数学知识?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风波的?经过这样的引导和提问,学生就会条理清楚、思路清晰地表达出科学的评判方法——算比率,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还能够消除学生对数学枯燥的认识。
  四、强化训练,做到“两要求”
  1.按时阅读,拥有平常心
  常言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反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每个学生都有惰性,都喜欢看比较感性、有趣的文章,对于数学这种理性、枯燥的文章缺乏阅读兴趣,更不想挑战包含较深数学思想的长篇大论。因此,教师必须要有长远的教学规划,要让学生脚踏实地,既不好高骛远,又不急于求成,拥有一颗“平常心”,按时阅读。在开始阅读时,可以让学生从浅显、易懂、趣味性强的短篇着手,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升。
  2.遇到困难,必须“有耐心”
  在数学阅读中,不少学生有这些极端思想,一种是敷衍了事,把每一次的阅读练习根本不当回事,随便找点东西看看就交差;另一种是总觉得自己读不懂,迟迟不下手,阅读时千方百计地偷看别人的东西,成了“躲数人”。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耐心,使其爱上数学阅读,让他们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数学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引导他们把阅读中体会最深刻的、最有意义的部分写成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必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感而发的。只要多读多记,持之以恒,学生一定会发现数学阅读的乐趣所在,也一定会成为解决数学问题的高手。
  总之,学生数学阅读热情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按照学生年龄特征、新课标要求,拾阶而上,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夏堡小学
其他文献
越南共产党始终是越南革命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建设纯洁强大的党始终是越南革命能否成功的最关键问题,这在越南民族解放与革新事业中已经得到充分印证。越南在建设社会主义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指出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所以各个学科在基础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做好核心素养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让其各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到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得信息、丰富知
金边阔叶麦冬具有优良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并且是具有独特观赏性和景观效果的优良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景观园林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关于其分株栽培繁殖的研究并
为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笔者结合所在学校 “一月一主题” 的安全教育,多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使学校教育携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推動师生、家长乃至全民安全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应急疏散演练开展的必要性  应急疏散演练情境感、参与性和实践性强,是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以下三个方面决定了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的必要性:  
小学音乐课堂要体现有效性,可以结合多种表演形式去激活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体验快乐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参与聆听和歌唱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竖笛教学的相关活动去丰富音乐课堂,让学生在竖笛的训练过程中,提升基本技能、发展音乐素养,帮助学生全面挖掘自身的音乐潜能,在丰富多彩的竖笛音乐表演中,感知音乐教学的科学性,进而打造乐趣无穷的有效课堂。  一、主题展示,夯实基本技能  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结合竖笛的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正在初步形成。小学数学内容抽象、冗杂,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小学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将课堂时间、空间归还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数学知识,提升自身思维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小学数学自主课堂的有效开展。  一、创设生活化场景  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理论性很强,抽象性也很强。小学
海昏侯墓虽然发掘工作尚未完成,但已出土的珍贵文物品级之高已经令人们震惊,相关发现或可为我们考察当时历史开启一扇新的视窗。$$江西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形成了
报纸
几何直观是一种较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直观的特征思考数学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题意,提高解题效率。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几何直观优化教学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呢?  一、借助几何直观促进概念理解  小学数学的概念较多,有繁有简,这就需要教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概念变得易于理解,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直观图呈现概念的内涵,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