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y17866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立足于学校学科课程群体系的总体框架,以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思维方法、学科品格为发展目标,在不同学段协调规划。七年级,设置综合性的社团课程,帮助学生开启化学之门;八年级,在学生已有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开展线上拓展学习活动和线下交流互动活动,助力学生开阔学科视野;九年级,以国家课程为主,以校本课程为辅,强调科学探究,提升学生素养。
  关键词:“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初中化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更客观、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变化规律,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化学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在基于实际问题情境的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感受化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科研创新、绿色化学等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的学科价值,在逐步提升自我科学素养的同时,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做准备。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启蒙意义不是基础知识的重复固化,而是围绕思维拓展的探究性学习。据此架构课程体系,才能增强学生协同学习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类比迁移的思维能力。立足于学校学科课程群体系的总体框架,我们以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思维方法、学科品格为发展目标,在不同学段协调规划“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
  一、“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的构建
  “奇巧化学”,“奇”是指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奇趣的实验现象,理解奇特的实验原理,体悟奇妙的实验应用;“巧”则是指在学科融合的综合性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真实有用的化学,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
  “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注重知识性、实践性、科学性、趣味性、地方性等特征,科学规划教学内容,积极开发学科融合型活动课程;遵循以生为本、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处理社会需要、课程内容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我们主要采取“实验与现象”“情境与问题”“互联网+技术”等多种形式,开展立体丰富、创新趣味、学科融合的体验式教学。
  遵循“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在不同年级分设各具特色的主题课程。七年级主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将与化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实现“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的理念构想。实验启蒙为七年级课程的特色,主要通过趣味化学实验,联系生活与科技,让学生感受奇趣的实验现象,重在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我们在七年级第一、第二学期分别开设“化学魔法师”和“小小科学家”课程,每个主题课程安排10课时的内容。八年级学生在生物学科与物理学科的学习基础上,对于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八年级以“我的‘奇巧’实验之旅”和“我的‘奇巧’创造之旅”为课程主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线上科普小课堂,有效链接七年级化学启蒙课程与九年级化学国家课程,强化学科思维。九年级以化学国家课程为主体,基于沪教版化学教材的九大章节,按照一周4课时的教学安排,将教学内容进一步分为六大主题栏目,由零散到统整,从而实现单元知识的前后串联以及学科体系的整体架构。同时,以“行走的课程”为主题,举办“奇巧”化学节,通过实地观察、现场视频等开阔学生学科视野,致力于让学生学习有用、真实的化学,学习有场景、有价值的化学。
  二、“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的实施
  (一)七年级:开启化学之门,激发兴趣
  七年级“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实施的目标为让学生开启化学之门,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具体实施规划见表1。
  七年级的课程以综合性社团的形式开展,旨在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与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初步认识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实现学科启蒙。“化学魔法师”课程,通过一系列的趣味化学实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在“魔法”解析的過程中初步讲述相关学科概念与实验操作技能。“小小科学家”课程,以化学史开篇,带领学生感受历史更迭中化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植物生长与环境保护的科普中了解绿色化学的学科价值。通过纪录片的进一步拓展,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积极关注并客观看待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八年级:开阔学科视野,培养思维
  八年级“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实施的目标为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科学精神和宏微结合素养。具体实施规划见表2。
  我的“奇巧”实验之旅我的“奇巧”创造之旅课时5课时5课时板块趣味微视频:围绕九年级教学内容中的基础实验分主题制作的教学视频家庭创新实验展演微信公众号:“化学6+1”栏目,学科融合,提供拓展学习资源“我眼中的化学+X=?”化学小报微博公众号:线上交流学习科技小论文“我的‘奇巧’实验之旅”课程主要采用线上拓展学习的方式,由“趣味微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构成“三位一体”的网络课程体系,有效突破课程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其中,微信公众号固定设置“化学6+1”栏目,发布“诗词中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中的计算模型”“科技英语”“理化生中的诺贝尔奖”“化学史漫谈”“化学之美摄影展”系列文章,以及“你问我答”线上交流互动内容。自主选择,情智驱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科学探究的开展与深入。“我的‘奇巧’创造之旅”课程以线下交流汇报为主,开展家庭创新实验展演、“我眼中的化学+X=?”化学小报、科技小论文等比赛,引导学生积极探寻学科知识,发挥学科特长,运用学科知识,落实创新实践。
  (三)九年级:开展科学探究,提高素养
  九年级“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实施的目标为通过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实施规划见表3。   “‘奇巧’情智课堂”是化学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載体,教师利用40分钟的课堂,围绕核心生活情境,开展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角度、多样化的设计环节,实现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转变。“‘奇巧’情智课堂”注重生活情境的引入,主张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化学,学习有情景、有逻辑的化学。“‘奇巧’化学节”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载体,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现场,或者利用化学课后服务时间观看工业生产实地记录视频,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的评价
  根据不同形式的课程内容以及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我们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详见下页表4)。
  七年级的课程注重学科启蒙,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感受化学。因此,我们主要关注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合作与表达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具体通过化学小报的绘制、趣味实验的自主设计与现场演示等方式来建立活动与考察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同时,通过评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八年级的线上课程打破课程活动的时空限制,“三位一体”的网络课程体系更注重用发展的眼光来完成学习评价。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特长,选择热点化学问题小论文、趣味化学实验微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汇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更全面地关注每位学生的实践表现,扩大课程学习的参与度。
  九年级的国家课程部分,我们会通过分层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并给出学习建议;同时,开展期末统一测评进行客观评价。“‘奇巧’化学节”课程,我们会带领学生深入现场感受化学工业发展,并开设相关的多个子课题供学生进一步分析研究。根据学生的问题研究报告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研究总结、分工合作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及时整理研究成果,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化学素养。
  学科课程群的构建不是简单的课程内容累积、堆砌,而是从知识到技能再到方法的有机体系。“奇巧化学”学科课程群,提倡动态整合学科资源,基于学生设计个性化教学;提倡开展开放性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提倡设计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发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科课程群的建构与实施研究”(编号:D/2020/02/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淋巴性滤泡组织增生,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现有文献多为病例报告[1-2].近年来随着对CD认识的不断深入,关于其治疗方法的探索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根据肿大淋巴结的分布,临床上将CD分为局灶型(LCD)和多中心型(MCD).LCD通过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治愈.MCD大多具有侵袭性,与淋巴瘤同属于
期刊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其中约35%的新发病例年龄在75岁以上[1].强化疗使得≤60岁AML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30%~40%乃至更高,而>60岁AML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60岁是国际上认可的年轻和老年AML的年龄分界[2].有必要对老年AML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选择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以改善其生存和生活质量.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诊治的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期刊
摘要: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但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尚不成熟。以《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在对学情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发了针对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以第九课《探索我的职业》为例,呈现“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生涯规划;新高考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指出,教学领域的四大核心问
目的 描述急性红白血病(AEL)患者的生物学特征,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至2013年6月167例初治AEL患者的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测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经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AEL高表达CD13(96.1%)、CD33(95.1%)、CD117(87.4%)、CD34(79.6%).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为37.8
Paget骨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骨代谢异常疾病,以局部骨代谢异常、骨重建障碍为特征[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3%[2],英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国家多见,亚洲和非洲罕见[3].Paget骨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上应与孤立性骨髓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鉴别.我们收治l例Paget骨病患者,报告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期刊
【编者按】 学校是课程改革的扎根之所,多样化、结构化的课程是学校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基于课程研究的学科课程群校本构建是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借助学科及课程的统整与融通,勾画出学科课程群的校本样态。本期《课程改革》栏目刊发的5篇文章集中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到语文、历史、地理和化学4门学科的具体实践。  摘要:学科课程群的校本构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由红细胞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年发病率为1.25~1.33/10万,其中由自身温抗体引起者占67.5%~83.0%[1].温抗体型AIHA (WAIHA)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WAIHA中淋巴系统肿瘤最常见,约占50%[1].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我院共收治以WAIHA起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6例,现将其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作
期刊
期刊
21-三体综合征(DS)是儿童最为常见的染色体疾病,DS患儿发生急性白血病(AL)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治疗方案存在明显差异[1-2].本院2004年8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DS合并AL患儿15例,其中接受减低强度化疗2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