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起着巩固与发展的作用。然而,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改革的热潮中,作业成了一种点缀和摆设。形式单一,内容狭益,脱离学生生活是作业(特别是家作)的通病,教师往往“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作业”,作业成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可有可无的一种教学环节存在。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心的发展,学生的确得树立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他们在纪律的约束下必须得接受集体的意见(老师的意见),牺牲本该属于他们(孩子)的时间去完成作业——不管他们愿不愿意,然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思考,这样的作业,学生做与不做之间有什么区别?在新人才观的指导下,在课改理念的统率下,学生的作业应该体现什么特点?又该如何操作?在大语文观的指导思想下,笔者作了如下的尝试。
1.生活化,让作业成为学生关注生活的一股动力。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我们的教育无非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生活,适应生活,改造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挖掘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受到做人的教育。如电视中曾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看见妈妈在为奶奶洗脚,于是小男孩懂事地打来一盆水,为妈妈洗脚……有教师就根据这一题材设计了这样一项作业:给家长洗一次脚,再完成一篇“洗脚”日记;我也曾设计过这样一项作业:做一次一月家庭“财政大臣”,记录一个月家庭的收支情况,统计出一月家庭盈亏结果,然后对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向爸爸妈妈或自己提出改进措施,并以此为题材写一份调查报告或感受……这些作业,由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他们有话可言,有感可发,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激发,心灵受到启迪。
2.趣味化,让作业成为学生参与游戏的一种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孩子乃至成人完成任务的最好“催化剂”,在作业设计中,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带着一种自身需要与感受乐趣中去思考,完成作业,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一次下课,我发现几个学生突然背起一首“打油诗”:今天我上街,看见一兜兜,上面的豆豆数也数不清……与他们一聊,是电视上的广告,我发现学生对广告的兴趣非常浓厚,如学完积累运用中的成语后,我摒弃了传统读、背、抄的作业,让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成语演一演,让其他同学能根据动作猜出成语。交流时,学生上了讲台时而捧书作“书声琅琅”状,时而指衣指帽比划“衣冠楚楚”,时而奔跑作劳累装喻“千里迢迢”,班级里气氛热烈,笑声、抢答声……充溢了整个教室。
3.开放化,让作业成为学生感受成功的一种机遇。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种秩序,我们就会收获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幼稚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的样子”是什么样子?我想好奇、天真、活泼、充满信心、渴望成功和关注该是他们的特点之一,但是单一、机械的训练,使他们过早地“成熟”了。在搞开放式课堂教学研究的同时,对于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开放化,我也作了如下尝试:如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设计五种以上不同形状或不同功能的的茶杯,要求是自己的创意,同时付上你的产品介绍,五种以上多种加二十分。于是,“太阳能杯”、“可以吃掉的杯”、“调温杯”、“恐龙杯”、“足球杯”等等这些连我们成人也不一定想到的事物,在一个个闪着灵光的小脑袋中应运而生了,一个个“小发明家”介绍着自己的产品是多么兴奋多么自豪;我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根据“△”、“○”,说说它像什么?谁想的越多,就授予他“智慧大王”称号……这些作业激发着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满足了学生渴望成功,渴望表现的愿望,鼓起了学生创造想象的信心。
4.实践化,让作业成为学生体验感悟的一条捷径。
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他们开始知事晓理,思考是非因果,但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具体事实,实践感受。在作业中,变革机械的写、读,背为说、做、尝试、实践,他们往往更愿意接受学习,完成作业。如在一次写建议书的训练前,我结合学校学生吃零食仍废纸的现象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了一次活动:收集一周学校中的零食废纸。一周结束后,学生都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零食废纸,我让学生作了这样一项统计:1、一周内共收集了学校中多少零食废纸?2、有哪些零食是合格产品?有多少零食对我们的健康有益?3、这些零食共计多少元?统计数字得出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讨论,然后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写成建议书择优在学校橱窗展出……这一作业,既达成了训练目标,又成了一个教育学生的很好素材。
5.综合化,让作业成为学生提升素质的一个部分。
“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里,他的精神生活才充实,才有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语),走出语文学科本位思想,注重各类学科间的联系整合,变传统语文作业为渗透数学思想或审美情趣,艺术创作的训练内容,让学生能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协调投入,使作业成为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部分。如我发现学生对漫画这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很感兴趣,于是就以“漫画”为题材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作业:一、收集、整理漫画;二、交流欣赏漫画;三、创作介绍漫画。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对漫画的表面兴趣变成了内在认识,理解了漫画的深层含义,更认识到漫画的特点,表现方法。在创作介绍漫画这一环节,学生在观察、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美术课学到的绘画技能,创作了一幅幅极具想象力、充满灵性的漫画,有的作品表现了对环境保护的关心,有的作品表现了孩子对于学习的心声,有的作品表现了对于和平、友谊的渴望……在漫画下,我还要求学生用一段话写出自己创作的漫画介绍(原因、意图、特点)。这类作业的设计,融美术、语文训练为一体,学生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积极地创造(甚至幻想),表达出内心的独特感受,这类作业在学生的心里也许就再也不是纯粹的作业,而是一种表现的机遇,享受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对于作业设计的尝试,这些特点不应是孤立的,而应是有机结合,整体相融。此外在作业设计中,合作化、探究化等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确立大语文观,让学生走出学校、课堂、书本,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张扬个性是教改的基本理念,也是教育人性化、自然化的体现。“学海无涯一定得‘苦’作舟”吗?把学习变成儿童迷恋的游戏方式,带领儿童在实践中打造创造生活的钥匙,在满足儿童需要中实现教育的价值……这些灵动的理念,是我们追寻的真正的教育,也值得同行们在学生的作业中去思考、去探索。
1.生活化,让作业成为学生关注生活的一股动力。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我们的教育无非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生活,适应生活,改造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挖掘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受到做人的教育。如电视中曾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看见妈妈在为奶奶洗脚,于是小男孩懂事地打来一盆水,为妈妈洗脚……有教师就根据这一题材设计了这样一项作业:给家长洗一次脚,再完成一篇“洗脚”日记;我也曾设计过这样一项作业:做一次一月家庭“财政大臣”,记录一个月家庭的收支情况,统计出一月家庭盈亏结果,然后对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向爸爸妈妈或自己提出改进措施,并以此为题材写一份调查报告或感受……这些作业,由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他们有话可言,有感可发,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激发,心灵受到启迪。
2.趣味化,让作业成为学生参与游戏的一种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孩子乃至成人完成任务的最好“催化剂”,在作业设计中,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带着一种自身需要与感受乐趣中去思考,完成作业,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一次下课,我发现几个学生突然背起一首“打油诗”:今天我上街,看见一兜兜,上面的豆豆数也数不清……与他们一聊,是电视上的广告,我发现学生对广告的兴趣非常浓厚,如学完积累运用中的成语后,我摒弃了传统读、背、抄的作业,让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成语演一演,让其他同学能根据动作猜出成语。交流时,学生上了讲台时而捧书作“书声琅琅”状,时而指衣指帽比划“衣冠楚楚”,时而奔跑作劳累装喻“千里迢迢”,班级里气氛热烈,笑声、抢答声……充溢了整个教室。
3.开放化,让作业成为学生感受成功的一种机遇。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种秩序,我们就会收获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幼稚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的样子”是什么样子?我想好奇、天真、活泼、充满信心、渴望成功和关注该是他们的特点之一,但是单一、机械的训练,使他们过早地“成熟”了。在搞开放式课堂教学研究的同时,对于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开放化,我也作了如下尝试:如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设计五种以上不同形状或不同功能的的茶杯,要求是自己的创意,同时付上你的产品介绍,五种以上多种加二十分。于是,“太阳能杯”、“可以吃掉的杯”、“调温杯”、“恐龙杯”、“足球杯”等等这些连我们成人也不一定想到的事物,在一个个闪着灵光的小脑袋中应运而生了,一个个“小发明家”介绍着自己的产品是多么兴奋多么自豪;我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根据“△”、“○”,说说它像什么?谁想的越多,就授予他“智慧大王”称号……这些作业激发着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满足了学生渴望成功,渴望表现的愿望,鼓起了学生创造想象的信心。
4.实践化,让作业成为学生体验感悟的一条捷径。
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他们开始知事晓理,思考是非因果,但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具体事实,实践感受。在作业中,变革机械的写、读,背为说、做、尝试、实践,他们往往更愿意接受学习,完成作业。如在一次写建议书的训练前,我结合学校学生吃零食仍废纸的现象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了一次活动:收集一周学校中的零食废纸。一周结束后,学生都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零食废纸,我让学生作了这样一项统计:1、一周内共收集了学校中多少零食废纸?2、有哪些零食是合格产品?有多少零食对我们的健康有益?3、这些零食共计多少元?统计数字得出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讨论,然后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写成建议书择优在学校橱窗展出……这一作业,既达成了训练目标,又成了一个教育学生的很好素材。
5.综合化,让作业成为学生提升素质的一个部分。
“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里,他的精神生活才充实,才有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语),走出语文学科本位思想,注重各类学科间的联系整合,变传统语文作业为渗透数学思想或审美情趣,艺术创作的训练内容,让学生能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协调投入,使作业成为提升学生素质的一个部分。如我发现学生对漫画这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很感兴趣,于是就以“漫画”为题材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作业:一、收集、整理漫画;二、交流欣赏漫画;三、创作介绍漫画。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对漫画的表面兴趣变成了内在认识,理解了漫画的深层含义,更认识到漫画的特点,表现方法。在创作介绍漫画这一环节,学生在观察、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美术课学到的绘画技能,创作了一幅幅极具想象力、充满灵性的漫画,有的作品表现了对环境保护的关心,有的作品表现了孩子对于学习的心声,有的作品表现了对于和平、友谊的渴望……在漫画下,我还要求学生用一段话写出自己创作的漫画介绍(原因、意图、特点)。这类作业的设计,融美术、语文训练为一体,学生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积极地创造(甚至幻想),表达出内心的独特感受,这类作业在学生的心里也许就再也不是纯粹的作业,而是一种表现的机遇,享受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对于作业设计的尝试,这些特点不应是孤立的,而应是有机结合,整体相融。此外在作业设计中,合作化、探究化等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确立大语文观,让学生走出学校、课堂、书本,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张扬个性是教改的基本理念,也是教育人性化、自然化的体现。“学海无涯一定得‘苦’作舟”吗?把学习变成儿童迷恋的游戏方式,带领儿童在实践中打造创造生活的钥匙,在满足儿童需要中实现教育的价值……这些灵动的理念,是我们追寻的真正的教育,也值得同行们在学生的作业中去思考、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