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文的魅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30595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致使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或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读写结合,帮助学生感悟
  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像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猫活泼可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猫。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一)在“空白处补白”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些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
  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无声之处”,因此,就带上了
  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如《穷人》一课,桑娜把邻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诉了刚刚打渔归来的丈夫,但她没有把话说完就“沉默”了,她为什么欲言又止、她在想些什么,作者用“沉默”一词留了一个“空
  白”,教师于此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想象,为“沉默”一词解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应该给予鼓励。
  (二)在“难以言传”处想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慕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这就需要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如课文《乡村的傍晚》末句“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如何理解“沉浸”呢?似乎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教学中,可以对照白天乡村的生活场景,写一写这些人、物在夜晚都怎么样了,从这些变化中体会“沉浸在恬静中”到底是怎样的场景,而后通过朗读加以再现。
  三、引领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而言,选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佳作,也有被盛赞为“史有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既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契诃夫的名篇,也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代表《红楼梦》。仔细体味,体裁全面、题材新颖、格调清新,一篇篇文质兼优的佳作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的华美世界。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情调四处洋溢。因此,教师要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引导学生感悟语文的的美。
  (一)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悟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的组成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正如营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的新颖、独特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那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種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如把握魏巍《我的老师》一文的材料安排:“难忘——依恋——思恋”,首尾呼应,提示中心,抒发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展现出老师的美好心灵。全文布局严谨,结构完整,给人以统一和谐的美感。
  康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我们知道,作为教材的文学
  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代的银星,抬头可以看得见。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和生动逼真的意境中。因此应开辟学生审美想象的通道,即通过作者用来描写艺术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使学生在美欣赏、想象中得到熏陶。如教学《荷塘月色》,我们可以通过作者描绘荷叶、荷花等形象的优美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像,用语言去描述“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的轮廊,再联想舞蹈演员身着芭蕾短裙亭亭玉立的倩影、翩扇起舞的视觉形象,从而体味出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立的秀姿之美。再如学习作者用歌声比喻香的形象描绘一段,可引导学生先用嗅觉感知已体验过的荷花的清香,然后再想象那种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之美。借助美的语言外壳和想象使学生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感受到景语中的情语,进而领悟这优美的意境中所寄托作者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的人生理想,使学生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治性情,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时代的前进,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教学的这块领域里,也同时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的时代,多媒体的引进,为语文这一门学科带来了极其重大的好处!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第一初级中学从2013开始,引进了了计算机的各种设备,课堂上也带来了多媒体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感多媒体教学对于语文的重要作用!我将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作用。  第一,直观性,多媒体集中了声音、图
期刊
一、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  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互相转化的训练,是培养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在聋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掉事件的叙述,讲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再变为文字题叙述出来。例如,有90名师生去秋游,老师有9人,学生有81人,老师的人数是学生的几倍?分析题意,引导聋生抽象出问题的实质并叙述出来:“求的是81里面有几个9”,而“有9
期刊
一、体育存在的弊端  近年来,教学改革对体育教学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教育为了发挥其特殊的教育作用,通过实践探索研究,先后提出了“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挫折体育”“保健体育”等一些新的教学理论观点和方法,丰富拓展了体育教学理论。但是这么多形式的体育课都注重外在的形式而没有注重体育课所具有的重要教学目的—育人,也就是德育教育。同时,学到了体育健身,却没有学到应有的体育文化。  近几年,全国
期刊
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说:“作为教育心理学家,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之一是人的关系的艺术家——用多样的技巧和力量进行工作以产生刺激学习的情境。”教育情境是由我们的信念、态度、期望和行为投射而成的,它必然蕴含着教师的价值追求、意愿、旨趣和个体所特有的方式。学习情境包括师生关系、课堂环境等。就构成良好的学习情境而言,在诸学科中,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交往,简言之,就是课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感
期刊
说到阅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语文科。阅读理解是自学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涉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数学中阅读是我们教师值得重视的问题。数学教材严谨、简洁,没有接受过数学阅读指导的学生很多时候读不出字里行间蕴藏的精髓,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独到的体会及创新见解。目前的数学课堂有两种现象,一是教师上课时用光盘或课件,连学生读题的环节都由电脑代替了;二是课改以来,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老师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也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很重要,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花大力气培养的一种基本的语文能力。然而,小学语文教学毕竟不能只训练阅读这一项能力,阅读只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外,还应该体现在运用语言的能力上。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主要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具体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从儿童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看
期刊
高效课堂是近年来我们致力打造的教学模式,“一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一线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备课方面要求教师课前准备更加充分;在上课时要求教师要更合理地分配课堂时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或者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讨论探究学到知识。  在高效课堂中有一个必修动作就是——小组合作探究。这是一种新的小组探讨模式——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随着语文素养教学的发展,朗读却呈现出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导致朗读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因此,重视朗读教学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
期刊
一、联想意义的不稳定性  联想意义不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而是一种附加在理性意义之上的意义,它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因国籍、民族、种族、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点、阶级立场、职业、个人经历等的不同而异,例如home 一词的理性意义是“家”,对大多数人来说,“家”意味着“舒适,安宁,自由自在”,正如英谚所说:“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东也好,西也好,哪儿也没有家最好)
期刊
教育大纲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既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又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因此,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强健的体魄,是实现其它目标的前提,作为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责无旁贷。  一、提升体育教学品质,让它成为素质教育的闪光点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体育课在家长甚至在大多数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