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必要性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研究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两部分。其内容多、知识体系复杂、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工作的必备技能之一,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在很多高校,该课程的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时或滞后跟不上施工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考核方式单一等严重制约着教学效果,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尽快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将来从事一线土木施工和组织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改革的必要性
  
  1.1《土木工程施工》教材内容过时或滞后,跟不上施工技术的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快的特点决定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与一般的理论课程不同,某一相关环节或学科的发展都会波及本学科的内容,使各种施工技术推陈出新,如建设部每年都有一批重点推广科技项目,这与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趋势相适应。然而无论是前几年出版的教材,还是近年来新出版的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课程的内容并没有在兼顾传统的、成熟的施工技术的基础之上,将重点放在那些先进的适用的应用技术上(如建设部推广的十大新技术),很多教材做不到同步升级,从而使课程内容跟不上施工技术发展水平。
  
  1.2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1.2.1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而对学生的“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理论课的教学,这种方法无疑是可行的,但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这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堂上理论教学易与实践相脱节,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与兴致,因此,容易出现“满堂灌”和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另外,该课程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课堂上,就很难把涉及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及施工关键点等具体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学生也难以掌握施工技术的核心问题。
  1.2.2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该课程教学的做法大致是课堂教学,或者是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两次外出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实习。课堂教学往往采用板书或多媒体教学,无论是板书还是多媒体教学,所讲述的都是静态的施工过程,学生对理论内容缺乏感性认识,一知半解。而仅安排一两次现场参观实习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时间、空间上的原因,学生看到只是施工中的某一过程,很难看到施工的全过程,这种安排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存在脱节。
  1.2.3考核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
  闭卷的书面考试仍然是目前最主要、有时甚至是唯一对学生考核的形式。传统的题型如简答题、综合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及计算题在该课程的考试中是基本的类型,对于大量的需要学生了解、掌握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由于多为叙述内容,加上对于简答题的片面认识,造成了学生“考前背,考后忘”的现象,达不到检验学生对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掌握情况的目的。
  
  1.3就业的客观需要。
  我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将主要从事于第一线现场施工。如何使他们具备合理选择常规工程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正确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尽快参与和胜任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和组织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这些都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改革措施
  
  2.1优化教材内容。
  授课时,在学习优秀的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大胆舍弃过时的、不实用的旧知识或技术,结合专业特点,增加先进的、实用性较强的有关知识,介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施工技术在革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不断学习的兴趣。
  
  2.2革新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多年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基本上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方式虽有它的优点,但师生相互交流机会少,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凝滞,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把教材知识通过教学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并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反馈情况对教案作适当调整;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思考,实现教学互动。
  
  2.3合理有效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大量的施工工艺流程和结构构造,教师通过传统的一支笔、一块黑板很难讲解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和掌握,但辅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动态模拟并配合适当的声、光、图和文字得以解决,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生动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程中的许多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原理都是在施工技术人员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仅仅通过课堂讲授的书本理论知识,学生常常感到难以完全理解,因此,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就十分必要。在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应结合相关章节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工地和实习基地参观并进行现场教学,以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快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由于课时(目前我院《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共64学时)的限制,在课程教学期间是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施工现场。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课程结束后的暑假或寒假寻找有关的工地,进行一定时间的现场实习,以弥补课堂学时的不足。
  
  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主干课,讲授该课程的老师除了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因此,对于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青年教师,除提高学历层次与教学方法、授课技巧外,还应注重加强工程实践锻炼。授课前,教师必须去工地实习锻炼至少一年;学校应积极为教师不断创造交流、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机会,从而充实、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建设一支“双师(教师、工程师)型”师资队伍。
  
  2.6改革考核方式。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对学生进行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施工工艺流程、工艺原理及工程措施的掌握情况。考核内容应增加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考试形式上,应摒弃传统的闭卷考试,还可以尝试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口试或动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考试形式。
  
  3.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的几点粗浅认识。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当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分别从教与学两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木工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祝江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改革思考[J].科学教育论坛·中国科技信息,2006,(5):271.
  [2]蒋红妍,李慧民.“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4,(1):20-23.
  [3]朱茂存,姜正平.《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2,(4):81-84.
  [4]孙楠,刘东,王秋平.《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08,(6):181-182.
其他文献
新课改理念启示我们: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真实体验,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应自主合作,为情而文,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一部分;应注重过程,多元评价,让学生从写作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要求如下: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
作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加强企业风险防范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是一把“金融时代的双刃剑”,它在推
一所学校要发展,首先要抓好班子,班子抓好了,校长的工作就事半功倍。陈萍校长来到三小后,在加强班子建设方面的做法让老师们交口称赞。
学位
在近三年的高考全国卷中,短文改错所占分值为15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语篇、识别错误并校正错误的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短文改错中的语言材料多取自于学生的作品。短文多为常见话题或学生身边的故事或小幽默等,其语言简单易懂,较符合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一般没有特别生僻的句型结构。改错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易犯的错误,除有一行正确外,其它行都只有一处错误。其中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语篇结构、行文逻辑
短文改错是高考试题的一种重要题型。该题型内容广泛,既考语言基础知识,又考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该题型考查的错误面广,有基础的大小写、单词拼写、词语搭配;还有较高级的词语转化和上下文的行文逻辑关系。这类题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牢固扎实的英语基础,还要具备活学活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它是高考卷中较难的部分,许多学生都反映做短文改错困难很大,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对解短文改错题稍有心得,下面谈谈笔者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摘要: 本文作者进行了高职农业专业课程设置及改革的问题研究,阐述了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的背景、原则、程序和内容等,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为例进行了简析,介绍了食品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实践的程序及内容,为农业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高职农业专业课程设置程序及内容    一、高职农业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背景    (一)高职教育外
摘要: 《国际结算》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它具有理论枯燥、知识点细碎、实务操作性强等特点。要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文对《国际结算》课程的特点和社会对国际结算专业技能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双语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市场和行业的需求。  关键词: 《国际结算》课程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通过复制垂体后叶素(Pit)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和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两种动物模型,监测不同模型大鼠在心肌缺血各时间点内标准Ⅱ导联心电图S-T段(J点)偏移情况,检测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观察天麻通心脑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制备大鼠主动脉血管环,观察天麻通心脑方对静息、NE或KCL
在我国,产妇进行剖宫产的概率大概为20%到30%之间,而剖宫产的主要危险就是集中在肺栓塞、高血压、麻醉、羊水栓塞等方面.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妇的死亡率逐渐的下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