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房颤并发脑栓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房颤并发脑栓患者中抽取18例,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连续干预1个月后将两组的用药安全性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作比较,并据此评价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用药安全性程度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干预组(0.0%)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44.4%),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房颤并发脑栓患者中引入循证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借鉴和利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房颤;脑栓塞;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22-02
房颤并发脑血栓为临床老年患者群体中常见的合并症,若未及时得到诊治,可能会诱发脑血栓和高血压等疾病,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抽搐或休克等严重症状,患者的病死几率将进一步上升[1]。本文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房颤并发脑栓患者中抽取18例进行干预研究,以探讨在房颤并发脑栓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现将重点研究结果作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房颤并发脑栓患者中抽取18例作为干预对象,均通过症状观察、头颅MTI检查、心电检查确诊,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和肢体障碍。按照自愿原则,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例。干预组中男6例,女3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为(68.36±7.46)岁;对照组中男7例,女2例,年龄58~83岁,平均年龄为(70.04±7.21)岁。两组在治疗前的肢体活动、日常生活功能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将两组的临床特点、性别构成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即入院后持续心电监护,给予药物治疗和饮食、活动干预,组织患者康复训练等。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引入循证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案如下:(1)治疗干预:具体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整体用药原则为按照患者体征情况、药物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型;在溶栓、抗凝治疗中严格控制药物用量,把握药物用法,杜绝无指征用药,对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进行监测,给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皮肤和粘膜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征象,要及时调整用量;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制剂时,重点关注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监测心率变化情况,是否出现黄视、绿视及视力模糊等体征变化,结合患者的用药反应情况适时调整药物用量;对于伴有严重水肿的患者,给予适量的脱水剂支持,以减轻脑部水肿[2]。(2)用药指导:向患者强调药物治疗的作用、优劣势及相关注意事项,说明药物治疗可达到的效果,详细介绍用药种类、方法、剂量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加强自我观察和监护。
1.3 观察指标
连续干预1个月,根据用药指征、用药方法、用药剂型和剂量以及联合用药五个项目考察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各个项目占20分,总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越高。同时记录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上述基础性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来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统计方法以 t 和x2检验为主,對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的用药安全性、不良反应情况作比较,具体情况如下:干预组的用药安全性评分为(92.74±3.62)分,对照组为(71.49±3.20)分,干预组的用药安全性程度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t=7.62,两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干预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又可称为实证护理,主要指医护人员在掌握大量医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际病情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因此其科学性较强,能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保证护理工作能够科学、高效地开展。一般而言,心房颤动并发脑栓患者易继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心房颤动可导致血流不畅,心房收缩能力下降,从而形成房内血栓,一旦血栓脱落,脑血管阻塞的风险增大,最终导致脑栓塞急性发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3]。本次研究结果呈现,经循证护理干预之后,干预组的用药安全性程度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说明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表现和用药反应情况,对患者的用药治疗过程进行科学干预和指导,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因而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对干预组患者基本上采取了全程用药监护干预,即监护患者服药到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性,利于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干预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体现了循证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患者用药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因为无指征用药、滥用药或者过度用药而导致不良反应,对于保证用药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上述研究和讨论,对房颤合并脑栓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用药反应,促进患者基本病情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俊芳,曹连云.探讨循证护理在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2(11): 146-147.
[2]龚丽,党培玉,胡晓颖.浅谈循证护理在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08): 186-187.
[3]王秀琴.循证为基础的房颤并发脑栓塞的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2(07): 3028-3029.
【关键词】循证护理;房颤;脑栓塞;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22-02
房颤并发脑血栓为临床老年患者群体中常见的合并症,若未及时得到诊治,可能会诱发脑血栓和高血压等疾病,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抽搐或休克等严重症状,患者的病死几率将进一步上升[1]。本文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房颤并发脑栓患者中抽取18例进行干预研究,以探讨在房颤并发脑栓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现将重点研究结果作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房颤并发脑栓患者中抽取18例作为干预对象,均通过症状观察、头颅MTI检查、心电检查确诊,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和肢体障碍。按照自愿原则,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例。干预组中男6例,女3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为(68.36±7.46)岁;对照组中男7例,女2例,年龄58~83岁,平均年龄为(70.04±7.21)岁。两组在治疗前的肢体活动、日常生活功能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将两组的临床特点、性别构成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即入院后持续心电监护,给予药物治疗和饮食、活动干预,组织患者康复训练等。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引入循证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案如下:(1)治疗干预:具体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整体用药原则为按照患者体征情况、药物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型;在溶栓、抗凝治疗中严格控制药物用量,把握药物用法,杜绝无指征用药,对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进行监测,给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皮肤和粘膜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征象,要及时调整用量;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制剂时,重点关注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监测心率变化情况,是否出现黄视、绿视及视力模糊等体征变化,结合患者的用药反应情况适时调整药物用量;对于伴有严重水肿的患者,给予适量的脱水剂支持,以减轻脑部水肿[2]。(2)用药指导:向患者强调药物治疗的作用、优劣势及相关注意事项,说明药物治疗可达到的效果,详细介绍用药种类、方法、剂量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加强自我观察和监护。
1.3 观察指标
连续干预1个月,根据用药指征、用药方法、用药剂型和剂量以及联合用药五个项目考察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各个项目占20分,总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越高。同时记录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上述基础性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来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统计方法以 t 和x2检验为主,對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的用药安全性、不良反应情况作比较,具体情况如下:干预组的用药安全性评分为(92.74±3.62)分,对照组为(71.49±3.20)分,干预组的用药安全性程度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t=7.62,两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干预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又可称为实证护理,主要指医护人员在掌握大量医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际病情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因此其科学性较强,能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保证护理工作能够科学、高效地开展。一般而言,心房颤动并发脑栓患者易继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心房颤动可导致血流不畅,心房收缩能力下降,从而形成房内血栓,一旦血栓脱落,脑血管阻塞的风险增大,最终导致脑栓塞急性发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3]。本次研究结果呈现,经循证护理干预之后,干预组的用药安全性程度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说明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表现和用药反应情况,对患者的用药治疗过程进行科学干预和指导,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因而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对干预组患者基本上采取了全程用药监护干预,即监护患者服药到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性,利于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干预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体现了循证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患者用药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因为无指征用药、滥用药或者过度用药而导致不良反应,对于保证用药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上述研究和讨论,对房颤合并脑栓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用药反应,促进患者基本病情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俊芳,曹连云.探讨循证护理在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2(11): 146-147.
[2]龚丽,党培玉,胡晓颖.浅谈循证护理在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08): 186-187.
[3]王秀琴.循证为基础的房颤并发脑栓塞的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2(07): 3028-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