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铃薯主粮产业化发展现状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dedao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铃薯具有高产、抗旱、适应性广和全营养等特性,是重要的粮菜饲料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产业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对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的调研,对马铃薯主粮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化;发展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马铃薯是世界公认的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好食物。西方早在50多年前就把马铃薯当作主粮,联合国粮农组织一直把马铃薯列为“第四大主粮”进行归类统计。欧洲、美洲等许多国家都将马铃薯视为主粮。据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如拿大、俄罗斯人均马铃薯消费量分别为54公斤、105公斤、72公斤、53公斤、66公斤、114公斤,均远高于我国37公斤的人均消费水平。
  一、马铃薯主粮化主食化的发展现状
  自2015年推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社会各界对马铃薯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但随着宣传热潮退去,尤其随着很多企业陆续受挫,马铃薯主粮化又近乎停滞;除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希森马铃薯集团)连续十几年专注于马铃薯外,已很少有企业再涉足。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人们对马铃薯主粮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推行方式欠妥当、不接地气。
  2019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8500多万亩,居全球第一位,而单产水平较低,原因就是种子落后。种子是农业之母,马铃薯育种这一行业门槛高、技术要求严格、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国外(如美国、加拿大、荷兰)的脱毒种薯培育都是政府投入,而国内,就连企业都很少投资这一领域。为搞好马铃薯育种产业,希森马铃薯集团先后培育出脱毒种薯新品种希森3号、希森6号等,到目前已经杂交培育出了18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品种(系);其中希森3号、6号等7个新品种通过品种审定和国家注册登记。希森6号以单季亩产9.38吨、9.58吨的产量,两度刷新世界纪录,而普通马铃薯品种亩产只有1.8吨左右。作为主推的新品种,希森6号品形好,产量高,抗旱、抗逆性强,可鲜食、可加工,是全粉加工、薯条加工的多用途品种。经过在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试验测产发现,水肥条件好的地方,亩产可达8~10吨。同时还培育出各种专用加工薯品种,品质和产量远远超过洋品种。原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命名的“紫玫瑰”彩色薯系列,由于花青素和多酚的含量堪比蓝莓,成为市场追捧的超级健康食品,市场售价每斤五六元,甚至更高。 2016年在山东、广东等地试种,亩产2.5~3吨,平均收购价每斤2.8元,每亩地收益超万元。马铃薯良种增产的意义在于,不用增加土地和水肥,只需使用脱毒种薯,就能实现粮食产量翻番,这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个巨大贡献。马铃薯全粉营养高、储存期长,作为主粮储备非常理想。希森马铃薯集团作为走出国门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第一家中国马铃薯企业,将马铃薯育繁推技术、优质新品种和全程机械化示范应用到哈萨克斯坦、埃及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完成推广种植8万亩,获批省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
  马铃薯主食化作为主粮化的进一步延伸,初期主要以馒头、面条、面包等传统主食产品为主。希森马铃薯集团积极经过无数次实验和尝试,发现马铃薯全粉添加比例15%~30%最为适宜,口感最佳、成本合理;在不添加任何辅料的情况下,不影响馒头本身的发酵、成型和口感,还能增加和保持马铃薯的风味和营养成分,最主要的是成本只比普通馒头增加30%~50%,非常容易推广普及,普通民众能够接受。之前,市面上主推高全粉比例马铃薯主食产品,马铃薯全粉比例為55%~70%,成本高昂、口感差,网上售价高达每个5元,不适合大众消费。 2016年开始,希森马铃薯集团生产的马铃薯全粉馒头、面包、点心、蛋糕、面条、航饼、烙饼等多种产品符合国人饮食习惯。不仅口感大大改善,而且经权威部门检测,还营养全面,将普通饱腹的粮食升级成为全营养保健美食。
  马铃薯主食化对主粮化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对马铃薯种植和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据分析, 2015年全国小麦粉产量为14461.58万吨 、2015年全国马铃薯全粉行业产量约为12.5万吨,比例为0.000864:1,即万分之8.64,换算一下:如果把全国全年马铃薯全粉添加到小麦粉里面,1157斤面粉才添加1斤马铃薯全粉,如果马铃薯全粉添加比例提高到5%,那么全国需要全粉的年产量将达723.05万吨,是2015年年产量的57.85倍;若全粉添加比例提高到10%,那么全国需要全粉的年产量将达1446.1万吨,是2015年年产量的115.7倍;若全粉添加比例提高到20%,那么全国需要全粉的年产量将达2892.2万吨,是2015年年产量的231.4倍。因此,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受益,迅速普及马铃薯主食化,薯麦混合粉的推广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当马铃薯全粉添加比例达5%或10%,全国整个马铃薯全粉产能可以提升几十倍、上百倍;若按照1∶6的马铃薯全粉加工比,那么将有4300~8600吨马铃薯得到加工消化,能极大地提高马铃薯的加工比例,减轻马铃薯库存压力,使农民增产增收,促进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
  二、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五个。第一,我国马铃薯种植水平差,脱毒种薯推广率低。第二,我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符合条件、海拔、温差、风速等均达标的育种基地。第三,马铃薯贮运体系建设滞后,但温气调库的马铃薯储存能力不足已成为整个产业最关键的一个制约环节。第四,我国马铃薯加工转化率低,而且其中大部分加工成了低附加值的淀粉,马铃薯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流失,加工全粉的生产企业少且档次低。第五,我国的种植品种比较粗放,市场消费也大都当作菜薯鲜食消费,适合加工全粉的种薯少且质量不稳定。
  马铃薯主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高占比全粉馒头、面包产品的成型、整形、发酵难,持气差,易开裂;二是土豆面条存在的成型难、易断条、易粘连、不耐煮、易浑汤;三是马铃薯饮料的护色不理想和营养保持不平衡等。
  三、意见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加大对马铃薯所含营养成分以及健康功效的宣传,引导国民改变传统饮食习惯和观念。二是加大马铃薯主粮化对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意义的宣传。三是加大马铃薯主粮化对脱贫攻坚重要意义的宣传。四是加大对马铃薯种植加工企业的宣传,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投身这一领域。
  (二)加大补贴力度
  一是加大对种植马铃薯农户、企业、合作社等主体的补贴力度,对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的免费提供农机设备、肥料等,设立马铃薯收购最低价格,提高其种植积极性。二是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实行用地、电、水、气等价格优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马铃薯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等,提高马铃薯加工企业竞争能力。三是加大对使用马铃薯全粉面粉厂的补贴力度,鼓励其生产含有相应比例的薯麦混合粉,从源头上扩大马铃薯全粉的使用范围,拉动全产业链发展,实现马铃薯主食化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四是加大对马铃薯种业企业品种研发和成果推广的补贴,对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或开展课题研究的给予适当补贴,提高马铃薯主食化的科技含量。
  (三)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鼓励马铃薯加工企业从提取淀粉或生产初级产品,转向马铃薯蛋白质、纤维、变性淀粉及功能性食品、有机物质等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延伸产业链条。二是鼓励发展马铃薯收储、冷链物流等项目,解决马铃薯及其产品受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造成变质的问题。三是建设马铃薯博物馆,开展马铃薯科普知识教育,鼓励发展赏土豆花、挖土豆块、切土豆条、炸土豆片、做土豆馒头等旅游体验式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建洪.海南州马铃薯产业发展调查与对策[J].青海农技推广,2019(03):84-85.
  [2]罗云,陈凤桂,陈庆辉,黄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6):48-50.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农村污水治理”“加强改厕和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的要求,积极探索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机融合,引进先进生物技术、设备,试点创新改厕模式,农村“黑水”“灰水”同收同治,实现了农村户厕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全面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一、坚持“黑水”“
期刊
摘 要:河南省孟津县利用近城带郊的区位优势,发掘自身生态文化优势与城市先进要素相结合,促进生态绿色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关键词:城乡融合;文旅产业;乡村振兴    近年来,孟津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考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实施乡村振
期刊
固始县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耕地面积234万亩,总人口173.6万人。自2009年实施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以来,固始县的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势头强劲,已成为固始县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支强大生力军。   一、发展现状   固始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51个。其中,种植类668个,养殖类607个,茶叶类49个,林业类78
期刊
摘 要:城镇化加快了乡村的老龄化、空心化,老龄化和空心化村如何转型发展,本文以山东省诸城市蔡家沟村为样板村进行了调研,研究他们利用艺术介入乡村发展的过程、产生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类似的乡村发展提供案例,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  关键词:乡村;老龄化;转型发展;艺术介入  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加快,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增长了80.72%。这些流动人口呈现出显著的由农村
期刊
摘 要:基层治理,必须强化党建引领,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方向,核心是要以党建引领为统揽,在强化组织、完善体制、优化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综合体系。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最坚强的保障。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党建;城乡社区;治理实践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工作一直是社会治理
期刊
摘 要:中國大运河历经千余年的演变,形成了跨越南北多个地区、连接多个水系、规模庞大的自然和人工河道融合为一体的运河系统。最初大运河由中央政府主导修建,在社会变迁中,大运河作为一条重要交通线路,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等多方面交流。如今大运河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世界文化遗产,河道本体及沿岸丰富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大运河突出的价值内涵,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本文以河南省大运河为例,初步探讨大
期刊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次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一并成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河南作为黄河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发展核心区,以及全国农业大省,这两个战略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地方政府来讲,需要审时度势,紧紧围绕战略落地,以项目谋划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新时代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实现新时代、新作为、新发展。   一、谋划背景   (一)新时代国家战略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历史
期刊
摘 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湖南省祁东县与浏阳市两地206户农民进行田野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结果显示:农户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参与绿色生产行为的意向有直接影响,同时绿色生产的意向指导其行为响应;邻里间的交流监督、制度环境、农户自身能力以及政策的补贴都有利于农户响应绿色生产行为。  关键词:绿色生产行为;计划行为理论;田野调查  我国近
期刊
摘 要: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乡村农技推广人才普遍缺乏,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现象比较突出,这对农业科技推广极为不利。建议政府通过健全机制体制,从政策上为农技推广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大农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力度,留住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农业;农技推广人才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
期刊
摘 要:随着党中央对“三农”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已逐渐纳入农业支持保护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保护农民生产利益,促进农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为加大对马铃薯种植户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农户防范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马铃薯种植保险业务在乐陵市进行了推广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险  一、发展背景  (一)政策环境  山东省政府积极响应“新国十条”,大力推动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三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