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天赐先生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故事,他的一生是由奉献和服务铸就的,从十一岁起,他的骨子里便有了一股为国为民的思想,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加入到这样一股洪流中去,并由此拉开了终生奉献的序幕,他说:“做人要做雪中炭,做事要做螺丝钉”。他一生所获的荣誉、奖状、奖杯、感谢信无数,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他奉献路上的点点滴滴,对他而言,那是他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纪念,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吴天赐先生,国泰达鸣金属制品厂有限公司、CTM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03年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称号、2004年获美国摩利臣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获“世界杰出华人”荣誉称号、2005年获无锡市“新锡山功勋”奖、2006年获“亚太最具创造力领袖”荣誉称号、2007年获联合国第七届全球论坛“和谐贡献”奖,同时兼任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理事长等数十个社会公职。】
尝尽百味方知甜
吴天赐先生是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福建晋江人,他们那一代人是真正经历过艰难困苦时期的一代人,回忆中充满了辛酸。
抗日战争时期,三餐无着落,只能采一些野菜、野蘑菇充饥。他回忆说:“下雨之后,有些地方会长出一些菇类,有些是毒蘑菇,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有七个人中毒,上吐下泻,吃得少一点的,中毒轻一点,就照顾中毒深的。”饥饿令他们别无选择。有一次,吴天赐先生的弟弟因为吃了花生芽而中毒,昏迷了整整一天,这对他的家人来说,那一天太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恐惧,都是煎熬。
七八岁的时候,上山下地干活的时间与学习的时间总无法协调,在天一黑就什么都看不见的条件下,吴天赐先生便“偷偷地”拿出三根香放在一起点燃,利用那点微弱的光学习,如他常听的囊萤映雪、凿壁借光一般。
1951年夏天,祖国解放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年青的吴天赐报名参加了国务院军事干部学校,入伍了。开始了十二年的军旅生涯,军旅生涯是艰苦的,然而吴天赐先生却从来不觉得苦,反而将其当做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因为这段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更坚定了他服务的信念。
从军十二年,只要有活动,总少不了他,他笑说:“就像一个打杂的,这边需要我,我就去这边,那边需要我,我就去那边。”他的热情,他服务的精神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从军十二年,他曾七次建军功。这些荣誉仿若吴天赐先生苦难生活中的一道道曙光,给了他无限的力量和勇气。
1965年,缘于华侨的关系,吴天赐先生得以移居香港,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新的开始中夹杂着新的挫折和障碍,希望与艰辛参半。
来到香港,谋生成为了吴天赐先生接下来的人生中极为重要、极为现实的一部分,因为生活现实,需要经济基础来立于社会,需要经济基础来果腹取暖。
为了谋生,吴天赐先生学航海,学会计,去冷冻房做会计,去保险公司当经纪,他在塑料场运材料,在五金厂做理货员,在胶带厂做杂工。1970年,他在好友的帮助下,建立了“国泰”——一个小小的金属制品厂,开始新的起点。
“国泰”建立后,吴天赐先生的家人陆续来港团聚,在人员不足,资金欠缺的情况下,只能一家大小齐上阵。他们组成的“家庭方阵”仿佛有无穷的力量,无坚不摧,靠着“坚持就是胜利”信念,吴天赐先生一家拼搏十二年,“国泰”终于初具规模,自置新厂址,搬进了工厂楼。五个孩子也在奋斗中成长起来,有人评价他有“五条龙”,也有人说他有“五只虎”,而此时,他总是说他有的是“五头牛”。“因为他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耕耘、创业,现在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吴天赐先生说。
在谈及过去那段艰辛的时期,吴天赐先生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段历程,历程中有波折,有烦恼,并不奇怪,关键是看一个人的心态,不要被困难吓倒,有句话很重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下来了,就有胜利的机会。更多时候幸福不是来自于一生中没有波折、没有挫折,而是来自于战胜挫折,走向积极,走向希望的过程,也许生活的幸福在经历一段辛酸之后感受才会更深。”阅尽人世沧桑,吴天赐先生的人生岁月里,除了心酸的回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恩,以及宁静的心态。正如吴天赐先生说的一样:“尝尽百味方知甜。”
1983年3月23日,公司业务正蒸蒸日上,生活所需的经济基础解决后,一次意外让吴天赐先生的腿受了伤,心中一直保存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思想的他顺势从公司退了下来,将公司放手给了已经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而他自己则将主要的精力投入了社会服务中。他说:“谋生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当谋生已经解决的时候,也无需有太多的贪念,无需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多大,赚多少钱。”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朴实,从容,大气,澹泊。
做事要做螺丝钉
事业要达到何种高度并不是吴天赐先生一生的追求,“自足常乐”;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在平凡的世界中,做些平凡的事,“助人为乐”。他说:“做人要做雪中炭,炭虽然不值钱,但是能温暖人;做事要做螺丝钉,螺丝钉虽不起眼,却能起重要作用。”
在吴天赐先生摆放奖杯的屋子里,最早的一枚要追溯到1950年,那时的他正在读初中,他自豪地说:“从小学到初中,我当过班长、队长、学生会部长、共青团宣教委员,担任的都是服务的职务。”在学校,他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同学,打下了服务的基础,为此,学校为他颁发了一个“全校劳动典型第一名”的奖杯。这块奖杯一直保存至今,让吴天赐先生倍加珍惜,因为那是全校师生对他的鼓励和肯定,“足以让我保留一生。”吴天赐先生说。
2003年,在第十五届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上,吴天赐先生荣获“和平使者”称号,此称号全国每年只颁发给十人。此荣誉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科技”,与吴天赐先生所从创的事业有关,一层是“和平”,与他参加的社团、服务大众以及所做的每一件好事有关。
从小到大,吴天赐先生参加过的活动不下百场,参与社团的时间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只要是好事,他就会去做,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奉献不图报,图报非奉献。”这种不夹杂任何目的性的工作让他心安理得,让他快乐,这样的快乐是他一生的追求,亦是他已经达至的人生境界。受助人的一句“谢谢”让他开心不已,即使受助人什么都不说,他也依旧开心,因为帮助别人是发自于他的内心,与回报无关。在吴天赐先生的名片上,记录着他所参加的大大小小数十个社团,与炫耀无关,与尊重有关,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社团,都值得尊重。”
吴天赐先生喜欢穿休闲装,“因为出门的时候,遇到需要帮忙的人,可以随时很方便地帮人。”这便是理由,朴素,真诚,没有杂质。服务中他有“三心”、“三才”,“三心”指:责任心,每接受一个工作,他都力求完美,“因为一点小小的纰漏,影响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社团”;平常心,“职务高低并不重要,能帮人就行”;包容心,“社团里有来自于社会各界的人士,彼此之间要互相包容、理解,求同存异”。“三才”指,钱财——服务的基本条件,人才——服务的能力,奴才——做人民的公仆。
2008年,曾亲历过汶川地震的吴天赐先生,在汶川地震中被困三天,无水、无电、无灯、手机无信号,是导游全力以赴保障了他们的安全,将他们解救出来。回港后,吴天赐先生连同其余十七人联名为导游所在的公司写去了一封感谢信,同时,他将大家共同捐款两万七千元,加上自己凑的数目,共计十万元,捐给了受灾的群众。他说:“钱虽不多,但是对于我们亲历危险的人来说很有意义,因为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心才会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吴天赐先生为服务更加乐此不疲。
在吴天赐先生的思想里没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他常说:“我宁愿生龙活虎五十年,也不愿意躺在床上一百年。”他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他的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七十六年了,运动和劳动从每天早上开始,他的意识里永远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总给人一种不知疲倦的感觉。一种是没有失眠的概念,吴天赐先生说:“晚上,如果睡不着,我就会拿出白天最难解决的事来想,如果想着想着睡着了,当做催眠;如果越想越睡不着,就想出一套解决方案,当做通宵加班,做出成果,也是让人开心的事。”如此洒脱。
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吴天赐先生却说:“人生七十才开始。”他追求的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样的追求让他焕发着青春的活力,阔步在奉献、服务的大道上。
当问及吴老最大的愿望时,他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希望祖国统一。”“祖国统一的话题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祖国统一的征程也走了几十年,我们也盼了几十年,如今,随着年纪的增大,这个愿望越来越迫切。”吴天赐先生说。真诚的话语中,浓缩的是他的一片赤子之心。
2004年他获“世界杰出华人”荣誉称号、2006年获“亚太最具创造力领袖”荣誉称号、2007年7月1日,联合国授予吴天赐老先生“和谐贡献奖”,以表彰他对世界和谐和公共事业所做的贡献。他把每一个奖当做了他人给予自己的记忆,即使只是一点点的肯定,一点点的记忆都必须珍惜,而那一个奖都仿若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正是他奉献路上的点点滴滴,是他奉献一生、服务一生的写照。
【吴天赐先生,国泰达鸣金属制品厂有限公司、CTM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03年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称号、2004年获美国摩利臣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获“世界杰出华人”荣誉称号、2005年获无锡市“新锡山功勋”奖、2006年获“亚太最具创造力领袖”荣誉称号、2007年获联合国第七届全球论坛“和谐贡献”奖,同时兼任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理事长等数十个社会公职。】
尝尽百味方知甜
吴天赐先生是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福建晋江人,他们那一代人是真正经历过艰难困苦时期的一代人,回忆中充满了辛酸。
抗日战争时期,三餐无着落,只能采一些野菜、野蘑菇充饥。他回忆说:“下雨之后,有些地方会长出一些菇类,有些是毒蘑菇,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有七个人中毒,上吐下泻,吃得少一点的,中毒轻一点,就照顾中毒深的。”饥饿令他们别无选择。有一次,吴天赐先生的弟弟因为吃了花生芽而中毒,昏迷了整整一天,这对他的家人来说,那一天太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恐惧,都是煎熬。
七八岁的时候,上山下地干活的时间与学习的时间总无法协调,在天一黑就什么都看不见的条件下,吴天赐先生便“偷偷地”拿出三根香放在一起点燃,利用那点微弱的光学习,如他常听的囊萤映雪、凿壁借光一般。
1951年夏天,祖国解放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年青的吴天赐报名参加了国务院军事干部学校,入伍了。开始了十二年的军旅生涯,军旅生涯是艰苦的,然而吴天赐先生却从来不觉得苦,反而将其当做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因为这段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更坚定了他服务的信念。
从军十二年,只要有活动,总少不了他,他笑说:“就像一个打杂的,这边需要我,我就去这边,那边需要我,我就去那边。”他的热情,他服务的精神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从军十二年,他曾七次建军功。这些荣誉仿若吴天赐先生苦难生活中的一道道曙光,给了他无限的力量和勇气。
1965年,缘于华侨的关系,吴天赐先生得以移居香港,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新的开始中夹杂着新的挫折和障碍,希望与艰辛参半。
来到香港,谋生成为了吴天赐先生接下来的人生中极为重要、极为现实的一部分,因为生活现实,需要经济基础来立于社会,需要经济基础来果腹取暖。
为了谋生,吴天赐先生学航海,学会计,去冷冻房做会计,去保险公司当经纪,他在塑料场运材料,在五金厂做理货员,在胶带厂做杂工。1970年,他在好友的帮助下,建立了“国泰”——一个小小的金属制品厂,开始新的起点。
“国泰”建立后,吴天赐先生的家人陆续来港团聚,在人员不足,资金欠缺的情况下,只能一家大小齐上阵。他们组成的“家庭方阵”仿佛有无穷的力量,无坚不摧,靠着“坚持就是胜利”信念,吴天赐先生一家拼搏十二年,“国泰”终于初具规模,自置新厂址,搬进了工厂楼。五个孩子也在奋斗中成长起来,有人评价他有“五条龙”,也有人说他有“五只虎”,而此时,他总是说他有的是“五头牛”。“因为他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耕耘、创业,现在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吴天赐先生说。
在谈及过去那段艰辛的时期,吴天赐先生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段历程,历程中有波折,有烦恼,并不奇怪,关键是看一个人的心态,不要被困难吓倒,有句话很重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下来了,就有胜利的机会。更多时候幸福不是来自于一生中没有波折、没有挫折,而是来自于战胜挫折,走向积极,走向希望的过程,也许生活的幸福在经历一段辛酸之后感受才会更深。”阅尽人世沧桑,吴天赐先生的人生岁月里,除了心酸的回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恩,以及宁静的心态。正如吴天赐先生说的一样:“尝尽百味方知甜。”
1983年3月23日,公司业务正蒸蒸日上,生活所需的经济基础解决后,一次意外让吴天赐先生的腿受了伤,心中一直保存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思想的他顺势从公司退了下来,将公司放手给了已经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而他自己则将主要的精力投入了社会服务中。他说:“谋生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当谋生已经解决的时候,也无需有太多的贪念,无需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多大,赚多少钱。”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朴实,从容,大气,澹泊。
做事要做螺丝钉
事业要达到何种高度并不是吴天赐先生一生的追求,“自足常乐”;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在平凡的世界中,做些平凡的事,“助人为乐”。他说:“做人要做雪中炭,炭虽然不值钱,但是能温暖人;做事要做螺丝钉,螺丝钉虽不起眼,却能起重要作用。”
在吴天赐先生摆放奖杯的屋子里,最早的一枚要追溯到1950年,那时的他正在读初中,他自豪地说:“从小学到初中,我当过班长、队长、学生会部长、共青团宣教委员,担任的都是服务的职务。”在学校,他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同学,打下了服务的基础,为此,学校为他颁发了一个“全校劳动典型第一名”的奖杯。这块奖杯一直保存至今,让吴天赐先生倍加珍惜,因为那是全校师生对他的鼓励和肯定,“足以让我保留一生。”吴天赐先生说。
2003年,在第十五届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上,吴天赐先生荣获“和平使者”称号,此称号全国每年只颁发给十人。此荣誉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科技”,与吴天赐先生所从创的事业有关,一层是“和平”,与他参加的社团、服务大众以及所做的每一件好事有关。
从小到大,吴天赐先生参加过的活动不下百场,参与社团的时间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只要是好事,他就会去做,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奉献不图报,图报非奉献。”这种不夹杂任何目的性的工作让他心安理得,让他快乐,这样的快乐是他一生的追求,亦是他已经达至的人生境界。受助人的一句“谢谢”让他开心不已,即使受助人什么都不说,他也依旧开心,因为帮助别人是发自于他的内心,与回报无关。在吴天赐先生的名片上,记录着他所参加的大大小小数十个社团,与炫耀无关,与尊重有关,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社团,都值得尊重。”
吴天赐先生喜欢穿休闲装,“因为出门的时候,遇到需要帮忙的人,可以随时很方便地帮人。”这便是理由,朴素,真诚,没有杂质。服务中他有“三心”、“三才”,“三心”指:责任心,每接受一个工作,他都力求完美,“因为一点小小的纰漏,影响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社团”;平常心,“职务高低并不重要,能帮人就行”;包容心,“社团里有来自于社会各界的人士,彼此之间要互相包容、理解,求同存异”。“三才”指,钱财——服务的基本条件,人才——服务的能力,奴才——做人民的公仆。
2008年,曾亲历过汶川地震的吴天赐先生,在汶川地震中被困三天,无水、无电、无灯、手机无信号,是导游全力以赴保障了他们的安全,将他们解救出来。回港后,吴天赐先生连同其余十七人联名为导游所在的公司写去了一封感谢信,同时,他将大家共同捐款两万七千元,加上自己凑的数目,共计十万元,捐给了受灾的群众。他说:“钱虽不多,但是对于我们亲历危险的人来说很有意义,因为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心才会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吴天赐先生为服务更加乐此不疲。
在吴天赐先生的思想里没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他常说:“我宁愿生龙活虎五十年,也不愿意躺在床上一百年。”他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他的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七十六年了,运动和劳动从每天早上开始,他的意识里永远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总给人一种不知疲倦的感觉。一种是没有失眠的概念,吴天赐先生说:“晚上,如果睡不着,我就会拿出白天最难解决的事来想,如果想着想着睡着了,当做催眠;如果越想越睡不着,就想出一套解决方案,当做通宵加班,做出成果,也是让人开心的事。”如此洒脱。
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吴天赐先生却说:“人生七十才开始。”他追求的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样的追求让他焕发着青春的活力,阔步在奉献、服务的大道上。
当问及吴老最大的愿望时,他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希望祖国统一。”“祖国统一的话题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祖国统一的征程也走了几十年,我们也盼了几十年,如今,随着年纪的增大,这个愿望越来越迫切。”吴天赐先生说。真诚的话语中,浓缩的是他的一片赤子之心。
2004年他获“世界杰出华人”荣誉称号、2006年获“亚太最具创造力领袖”荣誉称号、2007年7月1日,联合国授予吴天赐老先生“和谐贡献奖”,以表彰他对世界和谐和公共事业所做的贡献。他把每一个奖当做了他人给予自己的记忆,即使只是一点点的肯定,一点点的记忆都必须珍惜,而那一个奖都仿若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正是他奉献路上的点点滴滴,是他奉献一生、服务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