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班级,在学校学生工作的各项管理中,班级管理至关重要。班级作为学校组织结构的细胞,它对学校的校风、学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成败,同时也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素质,甚至关乎学校存亡,因此,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班级管理要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创造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激励学生的机制和班级亲情氛围,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大舞台。
中小学时期,班级是一个暂时的群体,并不具备为所有成员为之共同奋斗的具体目标。维系群体的凝聚力是其成员之间的情感、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和群体的荣誉感。目前班级中普遍运用的分等排名次的作法,常常起到离心和涣散的作用,不利于培养群体凝聚力。因为他不能促进群体成员去合作解决问题,不能促使成员间互相采纳意见,不能促使群体成员互相沟通。这样,群体成员难以从与其他成员交往中获得满足。而一个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与其每个成员在群体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中,获得需要满足的程度密切相关。在班级中应该满足学生对自尊、自重、友谊,求知、升学的需要。而学生的同伴,比成年人对他们满足心理需要更为重要。把排名次,争名次作为班级工作的主要方法,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是违背的。学生不喜欢的事情,与教师的工作方法、态度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有效能的班级经营,将是学生们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有效能的班级经营,将是学生们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时代的脉动与社会的变迁,教师以行为约束与常规训练为主的传统式行为主义的班级经营模式,受到了后现代多元化社会的兴起,将转化为民主式与活动式的班级经营模式。然而,随着时代的脉动与社会的变迁,教师以行为约束与常规训练为主的传统式行为主义的班级经营模式,受到了现代民主与多元化社会兴起影响,将转化为民主式与活动式的班级经营模式。在后现代社会中的班级经营,更需要关照于团体动力的观点,从团体中激发学生们的动力,透过民主的模式、创意的设计、相互回馈的活动以及班级愿景的型塑,将使得班级经营更符合时代的精神。
教师是班级中重要的人物,具有导引班级成员之学习与成长的重要角色。班主任是班级中重要的人物,具有导引班级成员之学习与成长的重要角色。班主任教师在班级有限的空间中,必须对于个性与风格多样化的学生们有责任去引导与关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建立正向的师生关系与同学间关系。班主任在班级有限的空间中,必须对于个性与风格多样化的学生们有责任去引导与关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建立正向的师生关系与同学间关系。小学生们往往会因为一个动机或因素而影响到日后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面对表面看似简单但内在却隐藏了许多的社会互动之班级,应该将过去以常规与秩序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转化为活动式或主题式的班级经营模式,并运用民主与开放的引导策略,关照于班级其中各种团体动力的因素,并关心团体成员们的心理需求,导引班级中各式各样的小团体共同凝聚对班级的向心力,如此将有助于教师的班级经营。将过去以常规与秩序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转化为活动式或主题式的班级经营模式,并运用民主与开放的引导策略,关照班级中各种团体动力的因素,并关心团体成员们的心理需求,导引班级中各式各样的小团体共同凝聚对班级的向心力,如此将有助于班主任的班级经营。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无论是玩具、点心还是父母宠爱都被他们独享。长期以来,"谦让"、"相爱"、"互助"等精神比较淡薄,从而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孤僻、自私的性格。这些孩子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班集体。
但是这种班级的形成并不等于班集体的真正形成,班集体的形成以班风建设为核心,班风建设的关键首先是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所谓班级的凝聚力,是指在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导下,经过师生的一致努力而形成的一种共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和育人性质,有益于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活动、工作积极性的整体力量,它是班集体得以维系的灵魂,是制约学生活动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强有力的班委队伍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队伍里最进步的孩子。"学生在同龄人组成的集体里,由于彼此有大致相同的思想基础和知识积累,因此容易获得情感的共鸣。班干部的良好作风,对形成集体的凝聚力至关重要。为这些学生的影响,往往大于老师的说教,他们对班集体的舆论,能起到导向的作用,爱学、愿学的学习气氛,遵守纪积极向上的作风等等,都需要他们的带动才能形成。因此,选班干部,就要选拔那些大公无私的为集体服务,是非观念明确,能严格要求自己,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组成班委,组成班集体的核心。
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所以,开学伊始,就要了解学生的入学材料,进行仔细地研读。初步掌握了哪些学生学习比较好,哪些学生工作能力比较强,哪些学生比较活泼,哪些学生比较腼腆。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然这进行都是侧面的了解。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则是对他们的全面了解。通过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对学生有了个更进一步的了解。最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从中选用出学习较好,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作为临时班委。并明确给他们交代任务,提出希望。只要准备充分,了解深入,所选出的临时班委在开学这段时间定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的各项工作必
将逐渐走上了正轨,井然有序,而他们也必会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选出了班委,就应十分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应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班干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班干将会从"班主任要我做"变为"我要班主任指导着做",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当然,对一些必须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必须亲自解决,而不能将一切重担全部工作都一古脑儿地推给班干部,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使班干的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二、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并且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一个集体要有奋斗目标,一个人亦是如此。再次,要使班级有凝聚力,重要的一点,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与需要,调整设置新的目标。
三、培养正确舆论,建设良好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惩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班内学风好转、凝聚力增强之后,学生有了较远大的理想,可是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卫生打扫不及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学生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讨论,列举分析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统一思想认识,还制定了班级奖惩办法。班风也称个体人格的集体化,在一个有良好的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的学生,会自然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班风越好,同学们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会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班风是无形的力量,她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四、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平等化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有经验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激发同学们的集体意识,确定分线管理制:班长统管、班委各负其责,实行轮值制度,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提高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自信心,让全体同学都感觉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多管是为了少管,少管是为了不管,实现教师指导、学生自治,是我们班主任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表明"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以诚相待,以诚换诚,以心交心",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
协作的关系,又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是信任我们的,班主任是可以信赖的贴心人。同时,信任和期待是一种激励,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五、精心组织活动,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
要使班级有凝聚力,还必须精心组织必要的有特色的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就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去。我国早期教育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记载。《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并提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故以虽离步辅而不及也"。要求学生学习与游憩相融合。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愉快,从而亲其师,乐其友,达到信其道坚定不移的目的。可见精心组织必要的活动是
多么的重要。
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开展时必须要有个整体的计划。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活动,并且通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与准备,最后顺利开展。提醒他们在注重知识的同时,也要发展多方面的才能,使得同学们真正做到知能并重、一专多能。
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相亲、相爱。使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舞台,提供了赛场,使他们能公平、合理、适度地竞争,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当家作主,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了加强,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六、善用正面教育,善用激励
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竞争进取的内驱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学生如果受到班主任的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内在潜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职高学生生源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班主任,我认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应该努力去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更加能够增加自己工作的信心。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差,但进步快,在某方面有突出进步的学生更应该给予奖励。鲁迅先生说得好:对于长跑运动员,第一个冲线的当然应给予热烈的掌声;然而他却给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以最热烈的掌声。因为该运动员具有"坚持到底"的可贵精神。所以,对于每一个学生,只要有所进步就应及时表扬和奖励。目的在于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正确的表扬是使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进行紧张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工作、劳动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样,一个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就会形成;一个人人关心集体,个个争着多为班集体做好事的局面就必然会出现。也就是说,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就随之而增强。
七、关注学生需要,进行和谐师生情感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这五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精神待遇的高低和满意度,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作为班级亲情化管理的首要策略,看成是做好班级一切工作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绝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浮于表面的交流,而是要善于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以心交心,以情导情,以诚待诚。尊重与欣赏学生是师生情感沟通的重要前提。尊重、理解、宽容、欣赏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精神需求的要素。"尊重"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人的这种渴望尊重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宽容学生的过失,欣赏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的需要,让每一名学生拥有归属感、安全感。信任是师生情感沟通的重要内容。如果信任出现问题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努力构建以信任为基础的师生关系,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真诚的温暖,进而激发其强大的学习热情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为班级的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动机和发展需求,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情感沟通的良好效果。
人是复杂的,管理、教育人的方法也就不能是单一的。因此,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擅长制度管理,而且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魅力感化学生,要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凝聚力,使学生爱老师,尊敬老师,从而影响学生性格,从对抗转为和谐。宽容,就是制度管理之外,最有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对学生宽容,是教师一种良好的教育心态。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社会中,人人都会犯错误,每个人犯了错误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宽容。老师是这样,学生也是这样。许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从不正视这一点,不能平等地体会学生的心理,在学生犯错误时,心态不平和,采取过激方法。其实,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希望得到宽容。学生犯错误,往往是无心的,有时甚至是不得已的,是青少年性格使然,很少有学生有意与学校、老师对抗的。如果学生有对抗情绪,很多也是教师的责任,即在最初的教育中,不能理解学生犯错误的客观因素,采取了过于严厉的教育手段,产生了逆反心理。因此,在犯错误时,学生也同样希望得到宽容。老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在教育的同时,采用宽容的心态,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性关怀,从情感上产生对老师信赖、依恋,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氛围,对于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班主任不仅要像韩愈在《师说》里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都能使得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提高自身人格魅力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不仅担负着教书的工作,更承担了育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品质将对学生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即是以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感召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树立起威信的首要前提。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能率先垂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入手:
1.注意仪表作风,言行举止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军人物,班主任的仪容仪表、工作作风,时刻面对着五十几双敏感学生眼睛的检阅,稍不留心,很可能就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不拘小节、生活懒散,精神萎靡的班主任很难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较高的威信,而仪表整洁、举止大方,精神振作的班主任,就能引起学生的敬重和好感。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身教重于言传",自己一定要从穿衣、说话、处事等等方面都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榜样作用。
2.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
班主任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对于文学影视作品、社会风俗人情、娱乐体育等等都具有一定的鉴赏力,这样当学生和我们谈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学识及内涵,从而得到他们由衷的信服。我们知道现在学生要么很喜欢读小说作品,要么很喜欢影视娱乐新闻,他们还很喜欢对这样那样的东西发表他们不成熟的见解,但是心理也希望和懂行的人多多交流,若是老师也可以和他们聊这些并有能让他们信服的见解,那他们会更信任你。怎么提高这种内涵呢,就是要在平时多阅读,阅读各种作品,也阅读报刊杂志,了解各种新闻,并多与别人交流,资源共享。
(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要建立在学生中的威信,教师一定要把课讲好。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主要是通过日复一日的每堂课逐渐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质量,每一堂课的水平,就成为衡量教师威信的尺度。马卡连柯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一个能在课堂上给学生美好享受又能让学生学到东西的老师怎么可能不受学生喜欢和钦佩呢?而一个上不好课的人,其他方面做得最好,还是成不了好老师,还是会被学生看轻。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个好老师,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钦佩你的上课能力,才有可能接受你的管理。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个班主任必须时刻督导自己的,多听课,多读有关专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书籍,多做教学设计,多反思,都有利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爱的能力
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从心底去关心学生,容易激发起学生由衷的信任。作为班主任,我们对学生爱的出发点是希望他们健康的成长,而不是他们考出好成绩给你争光。不同的出发点会导致班主任不同的教学态度,有些班主任总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学习,考出好成绩,而禁止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干脆仅可能多地侵占学生的课余自由时间,这样往往只会让学生不满意。有些班主任在找学生谈话时,说学生不好好学,影响了班级的平均分,这样的话怎么能让学生由衷地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呢?一个真正爱学生的老师会告诉学生他不好好学,对他的将来是不利的,青春的时光经不起浪费。所以要提高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爱的能力。要用心去爱他们,把他们的健康成长看成是我们教育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让学生能够被你说服,让他明白我们的苦心,而不要因为我们辞不达意而让学生误解我们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关心学生,不仅仅是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及心理情感。要以公正无私的爱心关怀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对学生的爱是班主任在履行职责中对教育对象产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因为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求。儿童还不成熟,因此渴望能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说:"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仅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还可以使他们从自身感受到的爱护中陶冶良好的情感,使他们从中学会应该怎样用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形成他们团结、友爱、互助等良好的品质,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培养爱人民、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心理上对教师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依赖,具有较强的"向师心理"。同时,学生的可塑性极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他们的评价和引导往往能逐步改变一个学生的世界观,逐步完善一个学生的心理品质。班主任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真心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教师对学生的爱,包含了对全体学生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这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用慈母般的爱去爱每个学生,温暖每颗童心。当学生损害了老师的自尊心时,我们不能"以牙还牙",在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坚持爱学生。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我国教育学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多少个学生,班主任就得平均分出多少分爱,不偏不倚。尤其是对后进生,对待"不守规矩的调皮学生",更应特别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价格和自尊心。从那一刻起,我们在孩子的心目中才更加高大、神圣。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天真坦荡的孩子不会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世界,而是用情感、直觉来体味真、善、美,去选择可亲近的人。所以,严慈有度、公正宽容,是孩子接受我们,欢迎我们的首要品质。
(四)永葆童心
童心是小学教师所特具的一种性格特征。教师为了深入了解儿童、教育儿童,就必须从生活到思想各方面和儿童完全打成一片。从教育角度看,童心实质上是对孩子心理世界的移情性理解,包括对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儿童的内心情绪体验和儿童的行为方式等等的理解。在理解后才能产生共鸣,实行教育。
许多孩子都调皮捣蛋,好玩喜欢搞恶作剧。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较低,支配和控制行为的意志力较差,道德行为习惯在四年级以后才逐步形成。他们的顽皮捣蛋是好奇心和表现欲推动的结果。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就没有创造。
无数实践证明,凡是具有一颗童心的教师,由于最能理解、体察孩子的心,因此,最能赢得孩子们的心。班主任保持向儿童那样的一颗天真无邪的纯洁的童心,技能透彻的了解和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有意成人的理智去引导学生,就能产生出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树立班主任形象的一个关键。
总而言之,一个好的班集体应是凝聚力强、积极向上的集体,班集体有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制止不良行为的强大力量。班主任要建设优秀班集体,其首要条件是做好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工作。学生只有在充满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班级里,在愉快的气氛和环境中才能迸发激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使班级成为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
[2]徐应隆:《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与教育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董永华《德育论新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4]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3月。
[5]温寒山:《论教师的素质》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6月。
[6]李学铭:《青少年心理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2002年5月。
[7]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8]Dolye,W.(1986).Classroom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InM.C.Wittrock(Ed.),Handbookofresearchonteaching(3rded).NewYork:Macmillan.
[9]Forsyth,D.R.(1999).Groupdynamics(3rded).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
[10]Gall,J.P.,&Gall,11)M.D.(1995).Groupdynamics.InL.W.Anderson(Ed.),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nded.Oxford,London:Pergamon.
[11]Johnson,A.G.(1995).TheBlackwelldictionaryofsociology:Auser'sguidetosociologicallan-guage.Cambridge,MA:Balckwell.
中小学时期,班级是一个暂时的群体,并不具备为所有成员为之共同奋斗的具体目标。维系群体的凝聚力是其成员之间的情感、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和群体的荣誉感。目前班级中普遍运用的分等排名次的作法,常常起到离心和涣散的作用,不利于培养群体凝聚力。因为他不能促进群体成员去合作解决问题,不能促使成员间互相采纳意见,不能促使群体成员互相沟通。这样,群体成员难以从与其他成员交往中获得满足。而一个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与其每个成员在群体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中,获得需要满足的程度密切相关。在班级中应该满足学生对自尊、自重、友谊,求知、升学的需要。而学生的同伴,比成年人对他们满足心理需要更为重要。把排名次,争名次作为班级工作的主要方法,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是违背的。学生不喜欢的事情,与教师的工作方法、态度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有效能的班级经营,将是学生们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有效能的班级经营,将是学生们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时代的脉动与社会的变迁,教师以行为约束与常规训练为主的传统式行为主义的班级经营模式,受到了后现代多元化社会的兴起,将转化为民主式与活动式的班级经营模式。然而,随着时代的脉动与社会的变迁,教师以行为约束与常规训练为主的传统式行为主义的班级经营模式,受到了现代民主与多元化社会兴起影响,将转化为民主式与活动式的班级经营模式。在后现代社会中的班级经营,更需要关照于团体动力的观点,从团体中激发学生们的动力,透过民主的模式、创意的设计、相互回馈的活动以及班级愿景的型塑,将使得班级经营更符合时代的精神。
教师是班级中重要的人物,具有导引班级成员之学习与成长的重要角色。班主任是班级中重要的人物,具有导引班级成员之学习与成长的重要角色。班主任教师在班级有限的空间中,必须对于个性与风格多样化的学生们有责任去引导与关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建立正向的师生关系与同学间关系。班主任在班级有限的空间中,必须对于个性与风格多样化的学生们有责任去引导与关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建立正向的师生关系与同学间关系。小学生们往往会因为一个动机或因素而影响到日后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面对表面看似简单但内在却隐藏了许多的社会互动之班级,应该将过去以常规与秩序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转化为活动式或主题式的班级经营模式,并运用民主与开放的引导策略,关照于班级其中各种团体动力的因素,并关心团体成员们的心理需求,导引班级中各式各样的小团体共同凝聚对班级的向心力,如此将有助于教师的班级经营。将过去以常规与秩序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转化为活动式或主题式的班级经营模式,并运用民主与开放的引导策略,关照班级中各种团体动力的因素,并关心团体成员们的心理需求,导引班级中各式各样的小团体共同凝聚对班级的向心力,如此将有助于班主任的班级经营。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无论是玩具、点心还是父母宠爱都被他们独享。长期以来,"谦让"、"相爱"、"互助"等精神比较淡薄,从而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孤僻、自私的性格。这些孩子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班集体。
但是这种班级的形成并不等于班集体的真正形成,班集体的形成以班风建设为核心,班风建设的关键首先是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所谓班级的凝聚力,是指在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导下,经过师生的一致努力而形成的一种共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和育人性质,有益于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活动、工作积极性的整体力量,它是班集体得以维系的灵魂,是制约学生活动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强有力的班委队伍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队伍里最进步的孩子。"学生在同龄人组成的集体里,由于彼此有大致相同的思想基础和知识积累,因此容易获得情感的共鸣。班干部的良好作风,对形成集体的凝聚力至关重要。为这些学生的影响,往往大于老师的说教,他们对班集体的舆论,能起到导向的作用,爱学、愿学的学习气氛,遵守纪积极向上的作风等等,都需要他们的带动才能形成。因此,选班干部,就要选拔那些大公无私的为集体服务,是非观念明确,能严格要求自己,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组成班委,组成班集体的核心。
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所以,开学伊始,就要了解学生的入学材料,进行仔细地研读。初步掌握了哪些学生学习比较好,哪些学生工作能力比较强,哪些学生比较活泼,哪些学生比较腼腆。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然这进行都是侧面的了解。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则是对他们的全面了解。通过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对学生有了个更进一步的了解。最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从中选用出学习较好,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作为临时班委。并明确给他们交代任务,提出希望。只要准备充分,了解深入,所选出的临时班委在开学这段时间定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的各项工作必
将逐渐走上了正轨,井然有序,而他们也必会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选出了班委,就应十分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应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班干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班干将会从"班主任要我做"变为"我要班主任指导着做",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当然,对一些必须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必须亲自解决,而不能将一切重担全部工作都一古脑儿地推给班干部,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使班干的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二、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并且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一个集体要有奋斗目标,一个人亦是如此。再次,要使班级有凝聚力,重要的一点,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与需要,调整设置新的目标。
三、培养正确舆论,建设良好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惩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班内学风好转、凝聚力增强之后,学生有了较远大的理想,可是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卫生打扫不及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学生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讨论,列举分析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统一思想认识,还制定了班级奖惩办法。班风也称个体人格的集体化,在一个有良好的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的学生,会自然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班风越好,同学们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会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班风是无形的力量,她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四、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平等化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有经验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激发同学们的集体意识,确定分线管理制:班长统管、班委各负其责,实行轮值制度,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提高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自信心,让全体同学都感觉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多管是为了少管,少管是为了不管,实现教师指导、学生自治,是我们班主任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表明"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以诚相待,以诚换诚,以心交心",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
协作的关系,又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是信任我们的,班主任是可以信赖的贴心人。同时,信任和期待是一种激励,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五、精心组织活动,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
要使班级有凝聚力,还必须精心组织必要的有特色的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就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去。我国早期教育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记载。《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并提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故以虽离步辅而不及也"。要求学生学习与游憩相融合。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愉快,从而亲其师,乐其友,达到信其道坚定不移的目的。可见精心组织必要的活动是
多么的重要。
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开展时必须要有个整体的计划。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活动,并且通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与准备,最后顺利开展。提醒他们在注重知识的同时,也要发展多方面的才能,使得同学们真正做到知能并重、一专多能。
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相亲、相爱。使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舞台,提供了赛场,使他们能公平、合理、适度地竞争,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当家作主,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了加强,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六、善用正面教育,善用激励
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竞争进取的内驱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学生如果受到班主任的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内在潜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职高学生生源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班主任,我认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应该努力去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更加能够增加自己工作的信心。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差,但进步快,在某方面有突出进步的学生更应该给予奖励。鲁迅先生说得好:对于长跑运动员,第一个冲线的当然应给予热烈的掌声;然而他却给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以最热烈的掌声。因为该运动员具有"坚持到底"的可贵精神。所以,对于每一个学生,只要有所进步就应及时表扬和奖励。目的在于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正确的表扬是使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进行紧张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工作、劳动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样,一个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就会形成;一个人人关心集体,个个争着多为班集体做好事的局面就必然会出现。也就是说,这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就随之而增强。
七、关注学生需要,进行和谐师生情感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这五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精神待遇的高低和满意度,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作为班级亲情化管理的首要策略,看成是做好班级一切工作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绝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浮于表面的交流,而是要善于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以心交心,以情导情,以诚待诚。尊重与欣赏学生是师生情感沟通的重要前提。尊重、理解、宽容、欣赏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精神需求的要素。"尊重"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人的这种渴望尊重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宽容学生的过失,欣赏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的需要,让每一名学生拥有归属感、安全感。信任是师生情感沟通的重要内容。如果信任出现问题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努力构建以信任为基础的师生关系,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真诚的温暖,进而激发其强大的学习热情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为班级的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动机和发展需求,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情感沟通的良好效果。
人是复杂的,管理、教育人的方法也就不能是单一的。因此,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擅长制度管理,而且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魅力感化学生,要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凝聚力,使学生爱老师,尊敬老师,从而影响学生性格,从对抗转为和谐。宽容,就是制度管理之外,最有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对学生宽容,是教师一种良好的教育心态。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社会中,人人都会犯错误,每个人犯了错误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宽容。老师是这样,学生也是这样。许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从不正视这一点,不能平等地体会学生的心理,在学生犯错误时,心态不平和,采取过激方法。其实,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希望得到宽容。学生犯错误,往往是无心的,有时甚至是不得已的,是青少年性格使然,很少有学生有意与学校、老师对抗的。如果学生有对抗情绪,很多也是教师的责任,即在最初的教育中,不能理解学生犯错误的客观因素,采取了过于严厉的教育手段,产生了逆反心理。因此,在犯错误时,学生也同样希望得到宽容。老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在教育的同时,采用宽容的心态,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性关怀,从情感上产生对老师信赖、依恋,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氛围,对于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班主任不仅要像韩愈在《师说》里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都能使得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提高自身人格魅力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不仅担负着教书的工作,更承担了育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品质将对学生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即是以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感召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树立起威信的首要前提。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能率先垂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入手:
1.注意仪表作风,言行举止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军人物,班主任的仪容仪表、工作作风,时刻面对着五十几双敏感学生眼睛的检阅,稍不留心,很可能就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不拘小节、生活懒散,精神萎靡的班主任很难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较高的威信,而仪表整洁、举止大方,精神振作的班主任,就能引起学生的敬重和好感。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身教重于言传",自己一定要从穿衣、说话、处事等等方面都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榜样作用。
2.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
班主任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对于文学影视作品、社会风俗人情、娱乐体育等等都具有一定的鉴赏力,这样当学生和我们谈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学识及内涵,从而得到他们由衷的信服。我们知道现在学生要么很喜欢读小说作品,要么很喜欢影视娱乐新闻,他们还很喜欢对这样那样的东西发表他们不成熟的见解,但是心理也希望和懂行的人多多交流,若是老师也可以和他们聊这些并有能让他们信服的见解,那他们会更信任你。怎么提高这种内涵呢,就是要在平时多阅读,阅读各种作品,也阅读报刊杂志,了解各种新闻,并多与别人交流,资源共享。
(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要建立在学生中的威信,教师一定要把课讲好。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主要是通过日复一日的每堂课逐渐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质量,每一堂课的水平,就成为衡量教师威信的尺度。马卡连柯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一个能在课堂上给学生美好享受又能让学生学到东西的老师怎么可能不受学生喜欢和钦佩呢?而一个上不好课的人,其他方面做得最好,还是成不了好老师,还是会被学生看轻。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个好老师,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钦佩你的上课能力,才有可能接受你的管理。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个班主任必须时刻督导自己的,多听课,多读有关专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书籍,多做教学设计,多反思,都有利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爱的能力
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从心底去关心学生,容易激发起学生由衷的信任。作为班主任,我们对学生爱的出发点是希望他们健康的成长,而不是他们考出好成绩给你争光。不同的出发点会导致班主任不同的教学态度,有些班主任总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学习,考出好成绩,而禁止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干脆仅可能多地侵占学生的课余自由时间,这样往往只会让学生不满意。有些班主任在找学生谈话时,说学生不好好学,影响了班级的平均分,这样的话怎么能让学生由衷地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呢?一个真正爱学生的老师会告诉学生他不好好学,对他的将来是不利的,青春的时光经不起浪费。所以要提高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爱的能力。要用心去爱他们,把他们的健康成长看成是我们教育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让学生能够被你说服,让他明白我们的苦心,而不要因为我们辞不达意而让学生误解我们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关心学生,不仅仅是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及心理情感。要以公正无私的爱心关怀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对学生的爱是班主任在履行职责中对教育对象产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因为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求。儿童还不成熟,因此渴望能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说:"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仅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还可以使他们从自身感受到的爱护中陶冶良好的情感,使他们从中学会应该怎样用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形成他们团结、友爱、互助等良好的品质,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培养爱人民、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心理上对教师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依赖,具有较强的"向师心理"。同时,学生的可塑性极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他们的评价和引导往往能逐步改变一个学生的世界观,逐步完善一个学生的心理品质。班主任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真心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教师对学生的爱,包含了对全体学生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这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用慈母般的爱去爱每个学生,温暖每颗童心。当学生损害了老师的自尊心时,我们不能"以牙还牙",在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坚持爱学生。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我国教育学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多少个学生,班主任就得平均分出多少分爱,不偏不倚。尤其是对后进生,对待"不守规矩的调皮学生",更应特别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价格和自尊心。从那一刻起,我们在孩子的心目中才更加高大、神圣。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天真坦荡的孩子不会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世界,而是用情感、直觉来体味真、善、美,去选择可亲近的人。所以,严慈有度、公正宽容,是孩子接受我们,欢迎我们的首要品质。
(四)永葆童心
童心是小学教师所特具的一种性格特征。教师为了深入了解儿童、教育儿童,就必须从生活到思想各方面和儿童完全打成一片。从教育角度看,童心实质上是对孩子心理世界的移情性理解,包括对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儿童的内心情绪体验和儿童的行为方式等等的理解。在理解后才能产生共鸣,实行教育。
许多孩子都调皮捣蛋,好玩喜欢搞恶作剧。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较低,支配和控制行为的意志力较差,道德行为习惯在四年级以后才逐步形成。他们的顽皮捣蛋是好奇心和表现欲推动的结果。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就没有创造。
无数实践证明,凡是具有一颗童心的教师,由于最能理解、体察孩子的心,因此,最能赢得孩子们的心。班主任保持向儿童那样的一颗天真无邪的纯洁的童心,技能透彻的了解和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有意成人的理智去引导学生,就能产生出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树立班主任形象的一个关键。
总而言之,一个好的班集体应是凝聚力强、积极向上的集体,班集体有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制止不良行为的强大力量。班主任要建设优秀班集体,其首要条件是做好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工作。学生只有在充满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班级里,在愉快的气氛和环境中才能迸发激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使班级成为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
[2]徐应隆:《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与教育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董永华《德育论新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4]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3月。
[5]温寒山:《论教师的素质》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6月。
[6]李学铭:《青少年心理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2002年5月。
[7]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8]Dolye,W.(1986).Classroom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InM.C.Wittrock(Ed.),Handbookofresearchonteaching(3rded).NewYork:Macmillan.
[9]Forsyth,D.R.(1999).Groupdynamics(3rded).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
[10]Gall,J.P.,&Gall,11)M.D.(1995).Groupdynamics.InL.W.Anderson(Ed.),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nded.Oxford,London:Pergamon.
[11]Johnson,A.G.(1995).TheBlackwelldictionaryofsociology:Auser'sguidetosociologicallan-guage.Cambridge,MA:Balck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