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我们介绍了发动机积碳的形成、危害及相关减控方法,同时我们还提到,积碳及油泥是发动机的两大杀手。在这里,我们将对发动机的另一大杀手——油泥进行解读,看看油泥是怎么产生的,油泥对发动机的工作存在怎样的影响以及减控方法。
发动机.jpg(某种意义上讲,积碳和油泥堪称发动机的两大杀手,这两大“杀手”对于普通车主来说相当隐秘,常常会杀害发动机于无形。)
油泥是怎样产生的?
资料显示,油泥问题的提出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欧美城市小轿车急剧增多,由于道路容量不足,引发了交通堵塞。在这样的行车环境下,汽车经常处于低速运转和停停开开的状态,发动机喷曲增多,轴箱内温度低,未完全燃烧的燃料进入曲轴箱增多。这些未完全燃烧的燃料主要包括了燃油和水蒸气,它们在进入曲轴箱后和机油发生共同作用,乳化形成油泥。
放在今日来看,交通堵塞依旧是产生油泥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现代发动机都配置了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将窜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回收使用,但并不能油泥的形成与这一系统功效的发挥关系密切。从化学的角度上讲,油泥的产生过程是这样的:是在燃油、润滑油氧化、硝化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在吸附了烟炱、冷凝水、金属颗粒等形成的黑色粘稠状的胶体。这种胶体集聚成较大颗粒,无法悬浮于机油中而沉淀,进而形成油泥。
油泥的形成,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机油粘度的增加,严重一点的,可能堵塞机油泵、油路等等,造成供油不足。另外,油泥经过高温加热后会变硬,这将导致部件磨损的增加,甚至出现卡咬现象,引发车辆心脏病。
正因为这些危害的存在,自油泥问题在上世纪50年代被提出后,工程师们一直不停在寻找更好地解决这一个问题的答案。机油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其中重要部分。
1. JPG(发动机中的油泥,触目惊心!)
2. Jpg(由现象成因来讲,油泥的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由化学成因来说,燃油、润滑油氧化、硝化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在吸附了烟炱、冷凝水、金属颗粒等形成的黑色粘稠状的胶体。这种胶体集聚成较大颗粒,无法悬浮于机油中而沉淀,进而形成油泥。)
先进.jpg(一些技术先进的发动机在油泥的预防方面不应放松。实际上,FSI等稀薄燃烧技术在燃烧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氮氧化合物,发生硝化反应。)
油泥预防之“机油等级很关键”
很大一部分车主对于机油作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润滑上。其实,除了润滑防锈,机油还具有另外三大功能,即密封、冷却以及清洁吸收。其中的清洁吸收,与油泥的形成密切相关。
机油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抗氧化剂、抗硝化剂、清净分散剂以及粘度改进剂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存在,可以减缓机油氧化、硝化的速度,预防油泥的沉淀聚集。很多人都知道机油有等级之分,如SL、SM、SN等,但对于机油等级的判定,不同等级机油的差异,并不了解。
SL、SM、SN是由美国石油协会(API)制定的润滑油质量标准中最高的三个等级。这些等级对润滑油的抗氧化特性、抗磨耗特性、环保性等做出了严格要求,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等级中第二个字母越靠后的质量等级越高,性能表现越出色。数据显示,API SM机油在减少凸轮磨损的能力上要比API SL级别的要求高25%,而氧化稳定性的要求几乎是API SL要求的两倍。另外,SM级别的硫以及磷含量也更低,可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说到这里,相信大部分读者也都知道了这么一点:SM级别的机油在预防油泥的生成上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实际上,汽油机机油规格从SA发展到SL、SM和SN规格,对油泥分散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规格的划分,通过严格的台架试验进行,而不同品牌同一质量等级的润滑油,质量不尽相同,换言之,不同品牌同一等级机油说具有的清洁作用,对油泥的防控作用不尽相同。另外,机油的等级与机油本身是矿物质油、半合成油还是全合成油无关。
等级.jpg(汽油机机油规格从SA发展到SL、SM和SN规格,对油泥分散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SN.jpg(当前SN是由美国石油协会(API)制定的润滑油质量标准中最高等级。图为拥有独有的动力清洁分散技术的壳牌超凡喜力机油。)
油泥预防之“保养有道”
在汽车的保养中,严格按照保养周期更换润滑油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机油在使用过程中防氧化、防硝化、清净剂等添加剂逐步被耗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当然,使用质量过关、使用合适粘度和等级的润滑油同样重要。要慎防假冒机油。假冒机油中的防氧化剂和清净剂等严重缺失。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更换润滑油时,记得机油滤清器也要做出更换。另外,换机油或平时用车过程中应注意发动机中机油的油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油量过多影响动力输出,同时还会增加油环的负担,增加机油窜入燃烧室的概率。万一遇到发动机烧机油,要尽快检查原因。
美孚1号.jpg(使用合适粘度和等级的润滑油对于预防油泥产生来说非常重要。另外,保养周期、机油油量同样也对油泥的产生具有影响。)
油泥预防之“该快时快”
和积碳一样,驾驶习惯对于油泥的形成同样也有影响:这主要指的是一些“不敢给油”的车友们。有不少车友有这样的习惯:道路通畅,但自己在行车过程中一直保持低转速行走,缓慢提速。我们由上文知道,持续的低转速运转,将加快油泥的产生。也正因此,从预防油泥的角度上讲,在合适的路况下,我们应当将车速提起来,让发动机转速往上提,让发动机充分运作起来,养成“该快的时候快起来”的驾驶习惯。
驾驶.jpg(一味想着省油不是好习惯,该快的时候就得快起来。)
油泥清洁之“清洁剂发力”
事实上,无论我们怎么防,驾驶习惯有多好,任凭科学家、工程师们怎么努力,依旧无法完全避免油泥的产生,至少在目前是这样的。那么,一旦不幸被油泥问题困扰,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和积碳一样,针对油泥问题,不少后市场的厂商都推出了清洗类产品。
以3M劲爽引擎油泥去除剂为例,该去除剂具有超强去污能力及高效清洁成分,能带走金属碎屑,清除油泥成分,提高润滑油道各处的通过性能。使用这种专业清洗剂清除油泥,能有效改善润滑系统的循环及润滑效果,机油可轻松到达需要润滑的表面,消除发动机异音,延长发动机寿命。另外,一些厂商还推出了保护类产品配合清洗类产品一起使用。这一类型产品主要含有抗磨、抗氧化等成分。以3M劲爽引擎内部保护剂为例,这种保护剂具有抗磨损、抗氧化、防锈蚀及高效清洁成分,能避免活塞、汽缸的过度磨损,防止机油氧化稠化,避免燃烧室因酸性物质而锈蚀,并去除油泥和残胶。使用之后,能有效延长机油使用寿命,保护发动机,令发动机工作平稳健康,增加动力性。
3M.jpg(一些专业清洗剂可清除油泥,有效改善润滑系统的循环及润滑效果。图为3M劲爽油泥去除剂。)
保护.jpg(一些专业厂商还推出了保护类产品,配合清洗类产品一起使用,效果更佳。图为3M劲爽引擎内部保护剂。)
发动机.jpg(某种意义上讲,积碳和油泥堪称发动机的两大杀手,这两大“杀手”对于普通车主来说相当隐秘,常常会杀害发动机于无形。)
油泥是怎样产生的?
资料显示,油泥问题的提出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欧美城市小轿车急剧增多,由于道路容量不足,引发了交通堵塞。在这样的行车环境下,汽车经常处于低速运转和停停开开的状态,发动机喷曲增多,轴箱内温度低,未完全燃烧的燃料进入曲轴箱增多。这些未完全燃烧的燃料主要包括了燃油和水蒸气,它们在进入曲轴箱后和机油发生共同作用,乳化形成油泥。
放在今日来看,交通堵塞依旧是产生油泥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现代发动机都配置了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将窜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回收使用,但并不能油泥的形成与这一系统功效的发挥关系密切。从化学的角度上讲,油泥的产生过程是这样的:是在燃油、润滑油氧化、硝化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在吸附了烟炱、冷凝水、金属颗粒等形成的黑色粘稠状的胶体。这种胶体集聚成较大颗粒,无法悬浮于机油中而沉淀,进而形成油泥。
油泥的形成,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机油粘度的增加,严重一点的,可能堵塞机油泵、油路等等,造成供油不足。另外,油泥经过高温加热后会变硬,这将导致部件磨损的增加,甚至出现卡咬现象,引发车辆心脏病。
正因为这些危害的存在,自油泥问题在上世纪50年代被提出后,工程师们一直不停在寻找更好地解决这一个问题的答案。机油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其中重要部分。
1. JPG(发动机中的油泥,触目惊心!)
2. Jpg(由现象成因来讲,油泥的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由化学成因来说,燃油、润滑油氧化、硝化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在吸附了烟炱、冷凝水、金属颗粒等形成的黑色粘稠状的胶体。这种胶体集聚成较大颗粒,无法悬浮于机油中而沉淀,进而形成油泥。)
先进.jpg(一些技术先进的发动机在油泥的预防方面不应放松。实际上,FSI等稀薄燃烧技术在燃烧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氮氧化合物,发生硝化反应。)
油泥预防之“机油等级很关键”
很大一部分车主对于机油作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润滑上。其实,除了润滑防锈,机油还具有另外三大功能,即密封、冷却以及清洁吸收。其中的清洁吸收,与油泥的形成密切相关。
机油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抗氧化剂、抗硝化剂、清净分散剂以及粘度改进剂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存在,可以减缓机油氧化、硝化的速度,预防油泥的沉淀聚集。很多人都知道机油有等级之分,如SL、SM、SN等,但对于机油等级的判定,不同等级机油的差异,并不了解。
SL、SM、SN是由美国石油协会(API)制定的润滑油质量标准中最高的三个等级。这些等级对润滑油的抗氧化特性、抗磨耗特性、环保性等做出了严格要求,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等级中第二个字母越靠后的质量等级越高,性能表现越出色。数据显示,API SM机油在减少凸轮磨损的能力上要比API SL级别的要求高25%,而氧化稳定性的要求几乎是API SL要求的两倍。另外,SM级别的硫以及磷含量也更低,可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说到这里,相信大部分读者也都知道了这么一点:SM级别的机油在预防油泥的生成上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实际上,汽油机机油规格从SA发展到SL、SM和SN规格,对油泥分散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规格的划分,通过严格的台架试验进行,而不同品牌同一质量等级的润滑油,质量不尽相同,换言之,不同品牌同一等级机油说具有的清洁作用,对油泥的防控作用不尽相同。另外,机油的等级与机油本身是矿物质油、半合成油还是全合成油无关。
等级.jpg(汽油机机油规格从SA发展到SL、SM和SN规格,对油泥分散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SN.jpg(当前SN是由美国石油协会(API)制定的润滑油质量标准中最高等级。图为拥有独有的动力清洁分散技术的壳牌超凡喜力机油。)
油泥预防之“保养有道”
在汽车的保养中,严格按照保养周期更换润滑油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机油在使用过程中防氧化、防硝化、清净剂等添加剂逐步被耗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当然,使用质量过关、使用合适粘度和等级的润滑油同样重要。要慎防假冒机油。假冒机油中的防氧化剂和清净剂等严重缺失。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更换润滑油时,记得机油滤清器也要做出更换。另外,换机油或平时用车过程中应注意发动机中机油的油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油量过多影响动力输出,同时还会增加油环的负担,增加机油窜入燃烧室的概率。万一遇到发动机烧机油,要尽快检查原因。
美孚1号.jpg(使用合适粘度和等级的润滑油对于预防油泥产生来说非常重要。另外,保养周期、机油油量同样也对油泥的产生具有影响。)
油泥预防之“该快时快”
和积碳一样,驾驶习惯对于油泥的形成同样也有影响:这主要指的是一些“不敢给油”的车友们。有不少车友有这样的习惯:道路通畅,但自己在行车过程中一直保持低转速行走,缓慢提速。我们由上文知道,持续的低转速运转,将加快油泥的产生。也正因此,从预防油泥的角度上讲,在合适的路况下,我们应当将车速提起来,让发动机转速往上提,让发动机充分运作起来,养成“该快的时候快起来”的驾驶习惯。
驾驶.jpg(一味想着省油不是好习惯,该快的时候就得快起来。)
油泥清洁之“清洁剂发力”
事实上,无论我们怎么防,驾驶习惯有多好,任凭科学家、工程师们怎么努力,依旧无法完全避免油泥的产生,至少在目前是这样的。那么,一旦不幸被油泥问题困扰,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和积碳一样,针对油泥问题,不少后市场的厂商都推出了清洗类产品。
以3M劲爽引擎油泥去除剂为例,该去除剂具有超强去污能力及高效清洁成分,能带走金属碎屑,清除油泥成分,提高润滑油道各处的通过性能。使用这种专业清洗剂清除油泥,能有效改善润滑系统的循环及润滑效果,机油可轻松到达需要润滑的表面,消除发动机异音,延长发动机寿命。另外,一些厂商还推出了保护类产品配合清洗类产品一起使用。这一类型产品主要含有抗磨、抗氧化等成分。以3M劲爽引擎内部保护剂为例,这种保护剂具有抗磨损、抗氧化、防锈蚀及高效清洁成分,能避免活塞、汽缸的过度磨损,防止机油氧化稠化,避免燃烧室因酸性物质而锈蚀,并去除油泥和残胶。使用之后,能有效延长机油使用寿命,保护发动机,令发动机工作平稳健康,增加动力性。
3M.jpg(一些专业清洗剂可清除油泥,有效改善润滑系统的循环及润滑效果。图为3M劲爽油泥去除剂。)
保护.jpg(一些专业厂商还推出了保护类产品,配合清洗类产品一起使用,效果更佳。图为3M劲爽引擎内部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