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曾国藩的正面与反面及他的立功、立德、立言对我们的启示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ajxh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是举世皆知的名臣良将,他集各种优良传统文化于一身,在个人修养、政治、军事、艺术以及家庭教育方面,均有突出的成就和杰出的贡献,他一生立功、立德、立言,为我们现代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思想与文化财富。不过任何人都有两面,在谈及曾国藩的大多数时候,他都以正面光辉的形象示人,而透过历史这一块放大镜,以更加细致和学术的眼光研究曾国藩,就会发现他也有反面,即也有失败和不尽如人意的一面,综合曾国藩的正面与反面,才能对他形成更加深入和客观的认识。本文首先对曾国藩的正面与反面进行了介绍,然后就曾国藩立功、立德、立言对我们现代人带来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曾国藩;正面;正面;三不朽;启示
  《左氏春秋》将立功、立德、立言视作“三不朽”,其代表着一种对永恒的价值追求。古往今来,有意或无意达到“三不朽”标准的人并不多,而曾国藩绝对当属其中一人。晚清时期,我国整个社会都亟待变革、日益动荡,在这样的基本时代背景之下,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组建湘军、平定内乱、主办洋务、训教子弟,取得了不菲的功绩,帮助暂时稳定了晚清局势。经过了时代的淘沙,曾国藩一生的所学、所言、所为不断为人所熟知,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甚至有“中兴第一名臣”的誉称。曾国藩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思想与文化财富,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挖掘与学习。
  一、曾国藩的正面与反面
  曾国藩,汉族人,字伯涵,谥号文正。生于清朝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1872年3月12日)去世。他是晚清名臣,也是政治家、戰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曾组建湘军,为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发起洋务运动,留有《曾国藩家书》(书信集)、《治学论道之经》等,在个人修养、政治、军事、艺术以及家庭教育方面,均有突出的成就和杰出的贡献。但世人皆有两面,曾国藩亦是如此。
  (一)曾国藩的正面
  从正面来认识曾国藩的话,如上所述其成就涵盖个人修养、政治、军事、艺术以及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为止,依然有诸多的人专门研究曾国藩。
  1、政治方面
  康乾盛世之后,清朝政府就开始逐渐的衰败,尤其是到了晚清,皇家政府的统治,更是岌岌可危[1]。曾国藩凭借其自身敏锐的政治眼光,客观的认识到了这样的局势,他认为当时晚清社会贫穷还不足以为患,还有回旋的余地,但是民心涣散,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很大的隐患。为此,曾国藩在个人的政治前途规划上,坚持以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等为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重聚民心。他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对手下的官员,都严格的要求“廉正”,主张礼治、仁政,关注、尊重百姓的民生生活,反对扰民和暴政,严惩鱼肉百姓、贪赃枉法之徒。经济,是国家、政治和民生的命脉,对此曾国藩自然有所认识,他首先从最现实、最实际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农业在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当中的重要地位(至今农业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提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 [2]。并明确要求,当时的所有州县以重视和加强农业生产为第一要务,缓解民生困境,足以可见其政治眼光的博大与实际。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政治看法,曾国藩更有远见,他客观的承认失败,并分析原因,认为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训练新的士兵,于是其主办洋务,积极支持洋务运动,率先在我国引入了全新的技术和经济模式。
  2、军事方面
  在军事上曾国藩也有着诸多的过人之处,如他提出了兵贵精不贵多的理论,认为军队的战斗力并不一定体现在数量上,他还指出军队数量越多,国家的负担也就越重,这只会使得国家更加的贫穷。为了提高军队的质量,在没有能力生产武器的情况下,曾国藩只能向外买进洋船、洋炮、洋枪,这对推进我国武器近代化发展来说,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他组建了湘军,并对选将的标准尤为严格,对于他来说,一名好的将领固然要智勇双全,但却要将“德”放在首位,即要有“忠义血性”。曾国藩在建立湘军的同时,也改革了清朝的世兵制,采取募兵制,主张在乡农当中选取、招募士兵,因为乡农比市民,更能够吃苦、更能够适应艰苦的战争环境。在治军方面,曾国藩煞费苦心,他将儒家学说引入到了军事治理中来,对官兵进行伦理纲常教育,而并不是以为的操练身体和作战技巧,“仁、礼、忠、信”是曾国藩对麾下士兵的基本准则要求[3]。凭借治军之才,曾国藩为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重挫捻军,这些成就已经为人耳熟能详。但实际上,曾国藩在军事方面的成就,还影响了后来的好几代人,如黄兴、蔡锷、张之洞、袁世凯等人,都或多或少的采取了曾国藩在治军方面的办法。民国蒋方震在其著作《国防论》,直接将曾国藩尊为“军事天才家”,向所有的领军者,推崇曾国藩,号召向曾国藩效法。蒋介石、毛泽东在后来,同样重视曾国藩在治军方面的思想和方法,如“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这一点就非常受毛泽东的重视。
  3、个人修养及家庭教育等方面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学术、艺术以及家庭教育方面,也具有诸多正面的成就。如曾国藩学习、钻研程朱理学,不过他并不盲目的崇拜,而是择优而取。在文学上,他创立了“湘乡派”,倡导古文的写作,应当深宏骏迈,具有汉赋气象。他主持选编了《经史百家杂钞》,这在当时成为了文人学习作文的典范。后世之人,如梁启超、谭嗣同、林纾和严复等,都深受其文风的影响。在书法上,曾国藩的成就依然卓越,只是被其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成就所掩盖。他对于书法艺术,一方面是具有深厚、独到的理论认识,提出了关于书法的乾坤大源之说,相关学说散见于其个人日记、家书和其他的一些文章当中。在实践创作上,他的个人日记以130万字毛笔书法写成,绝对可以作为传世书法作品一观。至于在家庭教育方面,曾国藩则留有《曾国藩家书》,由近1500封书信集成,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至今依然被用于指导家庭教育。
  (二)曾国藩的反面
  要客观、全面的认识曾国藩,就必须要同时了解其方面,如他的失败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杀戮过重、剿捻失力
  在增压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下令杀人过多,被当时的百姓称为“曾剃头”。但即使是这样的大下狠手,曾国藩在剿捻的表现上,也不是非常的得力,于是剿捻的责任转移到了李鸿章身上[4]。李鸿章师出曾国藩,采取的剿捻方略也和曾国藩基本相同,可实际上剿灭捻军的功劳,应当归李鸿章所有,所以不论是世人来看,还是曾国藩自己来看,这都是令人失落的。
  2、天津教案处置不当、开“兵为将有”先例
  天津教案可以說是曾国藩生平最大的败笔,暂不论历史事件的真相如何,曾国藩答应法国方面的要求,下令处死当时的带头分子20人,并让其他25人充军流放,其中包括了当时的天津知府、知县,同时派特使向法国登门道歉,赔偿损失46万两银。这一决定最终让曾国藩身败名裂,被所有的百姓痛骂。对此曾国藩自身也反省到“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忍心害理,悔恨之至,萃六州之铁不能铸此一错”。再者是曾国藩对军队治理的改革,也显示出了其个人的私心,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兵为将有”的先例,间接导致了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二、曾国藩立功、立德、立言对我们的启示
  综合来看,虽然曾国藩的一生有所败笔,但是其也绝对称得上是“三不朽”,有立功、立德、也有立言。他的这些所有成就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精神、思想与文化财富,值得我们对此加以学习,从中获取启示。
  (一)曾国藩的立功及其启示
  曾国藩的一生功绩难以一一赘述,他虽然出身条件优越,生活宽裕,但是却毫不好逸恶劳,在祖父、父亲的指导下,勤奋好学,6岁入塾,8岁便能诵五经、读八股文。儿时的成绩不细说,道光十三年即1833年,曾国藩为秀才,道光十八年中贡士,殿试获同进士出身,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之后在京城的十年当中,他连升十级,成为了治国大官。他在43岁的时候,就开始组建湘军,并在54岁攻陷天京,为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发起洋务运动,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5]。从曾国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人都应当努力向学,并将国家和民生的建设,作为自身的责任,不论自身身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要恪尽职守、尽忠尽责,努力开创一番事业。
  (二)曾国藩的立德及其启示
  不论是在为人、为政还是治军方面,曾国藩都树立了良好的德行,他时时刻刻都将“德”字放在最首位,不论是对待自身,还是对待百姓、对待麾下的士兵,都以“德”为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是做官,也要“以德求官”。曾国藩深谙传统文化礼教,并用以严格约束自身的言行,虽然德高望重,却不故作姿态,另手下的官员、将军、士兵信服[6]。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物质和经济的丰富,淡化了一些人的道德观念,这是不利于整个社会、国家、民族建设、发展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习曾国藩,凡事先立德,用“德”来作为言行准则,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共建和谐社会。
  (三)曾国藩的立言及其启示
  立言方面,曾国藩留有《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曾国藩家书》、《经史百家杂钞》,集中体现了他对为人处世、治国理政、学术研究、家庭教育乃至养生的见解和理念。其中尤以《曾国藩家书》最为人所熟知,至今依然有很多人将其作为提升自我个人修养,或是家庭教育的指导。对于任何的现代人来说,应当仔细研读《曾国藩家书》,从曾国藩的“立言”中,去直接获取精神、思想与文化精髓,听取先贤的教导。
  三、结语
  作为晚清名臣良将,曾国藩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虽然其人生当中也有反面、也有败笔,但是这却掩盖不了他的光辉。作为现代人应当客观、全面的认识曾国藩,并从他的立功、立德、立言中获取启示,不断的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曾志诚.曾国藩修身治世的特征及其价值探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37(04):43-48.
  [2]黎晓娜,何远梅,王倩,龚少英,刘华山.曾国藩坚毅人格构成、养成路径及对教育的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1):92-95.
  [3]周接兵.曾国藩君子人格养成思想述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1):22-28.
  [4]张守涛.曾国藩的“不完美”[J].文史博览,2018,33(06):58-59.
  [5]彭昊,徐芳.论曾国藩、左宗棠家训的共同特征[J].湘南学院学报,2019,40(06):37-42.
  [6]张泽.《颜氏家训》与《曾国藩家书》中家教思想的异同[J].中国德育,2019,22(15):24-27.
  福建漳州市委党校科技文史教研室 363000
其他文献
摘要: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传播,并迅速蔓延至全国。新冠肺炎是目前传播最快、范围最广、最难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发动了人民防疫战争。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档案,客观、真实地保存了防疫一线的历史过程。因此,医院应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档案工作的通知,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以打好新冠肺炎
期刊
摘要:在钻井过程中,钻开产层,破坏了产层原有的平衡状态,使产层开始与外来工作液接触,这必然会给产层带来损害。由于钻井液接触的是处于原始状态的产层,因此对它产生损害的可能性很大,造成的损害也可能最严重,而且由于储层损害一旦发生,则极不易消除。因此,钻开储层时,防止储层损害的问题是储层保护技术的系统工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第一环节。然而,量化钻井液对储层各种损害的伤害程度,分清储层保护的主次,有针对性地采
期刊
摘要:基层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是有针对性计划、有党员不断探索的结果和伟大的成就。思想政治是党思想文化的结晶。长期以来,企业以思想政治为工作核心,带领职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呈现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企业发展。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建设,从而提高企业党员建设的标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创新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机制的不断改善,社会机构及经济构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最关键的组成,实施好此项工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一类全新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人性化管理能够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而使煤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煤矿企业 思政工作 人性化管理  引言:人性化管理主要是指在国有煤矿企业经营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在民航系统中的应用,民航系统网络的安全性对于维护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航系统网络上承载着各种航情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恶意窃取篡改,可能会对民航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网络安全技术在民航系统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民航通信网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技术  一 网络安全的本质  网络安全,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整个网络系统的软件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民以食为天,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一直以来都牵系着人们的心,提高农作物的产品与质量也一直是大家致力追求的事情。传统的农业都是将人和土地绑在一起,但是人力有时尽,一个人即使在田间如何花费时间精力,依然收效甚微,而如果能够将机械化技术引入农业种植当中便能进行高效种植,将人变为了机械工具的操作者,从而达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科学化。本文就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研究机械化体系如何
期刊
摘要:新时期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融合,进而使得协同育人的意义最大化。但当下有很多独立学院对于“主阵地”与“主渠道”的认知不够准确,在实践的过程中所运用协同育人的方式相对落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想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那么一定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主渠道”和“主阵地”形式实现交流和互动,并且将两者相互融合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独立学
期刊
摘要:在创新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体系中,构建立体就业指导网络体系,实现学生就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以此推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为高校学生全面就业提供保障。因此,本文主要对应用型本科立体就业指导网络构建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搭建完善的就业指导平台,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立体就业
期刊
摘要:2020年11月底,一个涉及农村未成年人婚宴的短视频在网络媒体上疯传。视频引起了媒体和社交平臺对于未成年人“结婚”的讨论。事件最终以当地政府对双方进行法制教育并“责令”男方家属让女方回归原生家庭而告一段落。但对于本次事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探讨却没有停止。笔者试图结合《民法典》、《婚姻法》相关司法解释以及《义务教育法》来对该事件的“结婚”进行定性,并阐释当地政府是否有权干涉这种“结婚”行为,进而
期刊
【摘要】我国古代的死刑复核与复奏制度分别从审判阶段和执行阶段限制了死刑的适用,该制度经过历朝不断发展,在清朝形成了一套制度完备、程序复杂的死刑核准制度。作为限制死刑适用的重要制度,死刑复核与复奏制度在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古代刑事司法制度乃至现代死刑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古代法制;死刑复核;死刑复奏;慎刑思想  一、死刑复核与复奏制度的历史嬗变  死刑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