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中,强调“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目前针对语文作文课的教法已有了很大改进,但是农村教学水平、生活环境与城市的不同,语文作文教学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一味效仿优秀城市学校的做法,而是要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习作能力。如何破解这种困窘局面,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育理念,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各种教育现象的认识愈发深刻,愈加符合其内在的规律。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与学生的特点及规律,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教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写作教学的具体内容,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以期在一种较为和谐的氛围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
语文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别人共同“分享”,交流写作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传递的关注成功的理念为小学阶段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農村的小学生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创作意识相对比较淡薄。教师必须积极的鼓励学生去创作,培养他们进行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能较大幅度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
二、培养学生平时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为了能改变害怕作文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平时要多进行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篇,其义自见。”只有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意思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有如涌泉,滔滔不绝,内容充实有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在逐渐提升,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应主动带领孩子到一些风景名胜的地区游玩,到一些博物馆、文化馆参观。可以带着孩子去泰山观日出,去贵阳看瀑布,让孩子在领略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同时,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伟大祖国的深切热爱,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出他们的写作欲望。
三、学生应积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写作是有一定的技巧性的。许多小学生之所以出现写作困境,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才能较好地驾驭写作这个事情,同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情与信心。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积极进行配合,同时结合自身特点主动地去学习与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当然了,教师在传授学生有关写作技巧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通俗易懂;第二,实用性要强;第三,概括性要高。
四、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家长也应注意阅读适量的经典文学作品、报刊,同时通过电视等媒介关注时事,并及时把自己的感受与看法写下来,并积极与孩子进行交流。农村小学的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务工人员较多,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下,更要注重家长自身的提高,逐渐培养起读书看报等好习惯。更应该从特殊的生活角色中去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在文章中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真情实感。总之,家长要借助一切有效的途径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孩子树立一个热爱学习、乐于阅读的光辉形象,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与家长要通力协作,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最终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店塔第一小学
编辑 张晓楠
一、更新教育理念,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各种教育现象的认识愈发深刻,愈加符合其内在的规律。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与学生的特点及规律,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教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写作教学的具体内容,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以期在一种较为和谐的氛围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
语文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别人共同“分享”,交流写作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传递的关注成功的理念为小学阶段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農村的小学生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创作意识相对比较淡薄。教师必须积极的鼓励学生去创作,培养他们进行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能较大幅度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
二、培养学生平时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为了能改变害怕作文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平时要多进行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篇,其义自见。”只有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意思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有如涌泉,滔滔不绝,内容充实有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在逐渐提升,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应主动带领孩子到一些风景名胜的地区游玩,到一些博物馆、文化馆参观。可以带着孩子去泰山观日出,去贵阳看瀑布,让孩子在领略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同时,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伟大祖国的深切热爱,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出他们的写作欲望。
三、学生应积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写作是有一定的技巧性的。许多小学生之所以出现写作困境,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才能较好地驾驭写作这个事情,同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情与信心。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积极进行配合,同时结合自身特点主动地去学习与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当然了,教师在传授学生有关写作技巧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通俗易懂;第二,实用性要强;第三,概括性要高。
四、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家长也应注意阅读适量的经典文学作品、报刊,同时通过电视等媒介关注时事,并及时把自己的感受与看法写下来,并积极与孩子进行交流。农村小学的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务工人员较多,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下,更要注重家长自身的提高,逐渐培养起读书看报等好习惯。更应该从特殊的生活角色中去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在文章中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真情实感。总之,家长要借助一切有效的途径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孩子树立一个热爱学习、乐于阅读的光辉形象,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与家长要通力协作,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最终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店塔第一小学
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