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进出口发展速度放缓,传统外贸增长乏力,同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一跃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也带动着跨境支付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然而,商品、贸易主体和管理政策的零散化,使得部分现行监管政策难以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外汇收支统计方面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亟待关注与解决。本文对跨境电子支付服务相关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规范跨境互联网支付业务、促进跨境支付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电子支付 外汇监管 对策
引 言
跨境支付是交易双方借助特定的结算工具和支付系统实现资金在两个国家或地区间的转移支付行为,包括跨境电子支付、跨境转账汇款和境外线下支付。其中,跨境电子支付以其“小、快、灵”的特点为跨境贸易赋予了新的动能,其在客户资源覆盖、支付交易安全、业务流程规范等方面的优势也更加适应新兴电商发展。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0多亿笔、金额105多万亿元,增速可观。伴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跨境支付作为支撑其顺利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亦成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一、跨境电子支付界定及法律关系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2015)的规定,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是指支付机构通过银行为电子商务(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交易双方提供跨境互联网支付所涉的外汇资金集中收付及相关结售汇服务。
涉及跨境电子支付的法律监管关系主要分为两类:首先,监管机构和交易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监管机构有责任规范交易双方的行为,防范和打击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下的虚假交易和洗钱犯罪。其次,监管机构有义务维护跨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保护其信息和资金安全。第二是监管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监管机构有责任对支付机构进行定期监督核查,提高外汇业务数据的收集质量,规避外汇风险。另外,以央行和外汇管理局为主的国内监管机构积极出台相应措施鼓励、引导跨境电商平稳有序运行,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清算业务提供了政策高地。
二、第三方跨境电子支付的外汇监管难点
(一)国际收支申报不规范
在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模式下,涉外收付数据通过银行国际收支申报数据采集系统进行结算,过程直接、单一,准确度较高。但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的模式下,除了申报手续和流程冗长繁琐,支付机构作为中介清算机构,还要面对众多的个人消费者,逐笔核对和录入信息成本高且工作量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漏报和迟报现象。加上缺乏对交易编码的明确规定,增加了业务录入的复杂度和错误率。
(二)交易主体难以界定
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中对于交易主体的认定存在分歧,若境外汇款人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汇入款项解付时,有的银行将该平台认定为公司主体,从而将该项业务界定为公对私交易,而有的银行则将其认定为收款方私人账户,直接予以结汇。
(三)货物流和资金流不匹配
由于跨境电商的特殊性,货物需频繁在各个境内外主体之间调转,且大多属于保税状态,在总量核查机制下的数据录入往往存在时间差。此外,B2C和C2C模式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多以邮递物品和快件形式申报出入境,不纳入海关统计。 这些造成了国际收支数据统计缺口及外汇监管上的漏洞。
三、完善第三方跨境电子支付外汇监管的建议
(一)建立外汇支付服务报告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收支的申报机制。规范同一类型业务所属的交易编码,保证结售汇信息的一致性;第二,明确结售汇管理方式。允许以非金融机构的名义在备付金存管银行集中办理结售汇,但其必须向备付金托管银行提供交易主体的明细信息,并定期向外管局报备结售汇情况。
(二)建立监管核查机制,提升真实性审核能力
第一,外汇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针对支付机构的专项核查,建立并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有效防控跨境电子交易的风险。第二,支付机构要建立自查机制、异常或大额交易报告机制、年度总结报告机制等,严格把控外汇资金的跨境流动。第三,加强银行与支付机构的管理协作,积极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提高对订单、物流和资金流三单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和跟踪的效率,实现资金清算的透明化、集中化运作。
結 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要不断加大对跨境电子支付的监管力度,保证外汇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利用法律提升行业规范化和自律度,加强产业链各方协同化发展,推动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升级。
【参考文献】
[1] 杨松,郭金良. 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电子支付服务监管的法律问题[J].法学,2015(3)
[2] 杨扬. 第三方跨境电子支付服务法律体系及监管问题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2016(2)
[3] 严圣阳. PayPal第三方跨境支付发展策略及借鉴[J]. 国际商贸,2017(12)
[4] 曾小桐. 探索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外汇管理方式[J]. 福建金融,2016(c00)
作者简介:徐畅(1995-),女,汉族,河南郑州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关键词】 跨境电子支付 外汇监管 对策
引 言
跨境支付是交易双方借助特定的结算工具和支付系统实现资金在两个国家或地区间的转移支付行为,包括跨境电子支付、跨境转账汇款和境外线下支付。其中,跨境电子支付以其“小、快、灵”的特点为跨境贸易赋予了新的动能,其在客户资源覆盖、支付交易安全、业务流程规范等方面的优势也更加适应新兴电商发展。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0多亿笔、金额105多万亿元,增速可观。伴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跨境支付作为支撑其顺利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亦成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一、跨境电子支付界定及法律关系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2015)的规定,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是指支付机构通过银行为电子商务(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交易双方提供跨境互联网支付所涉的外汇资金集中收付及相关结售汇服务。
涉及跨境电子支付的法律监管关系主要分为两类:首先,监管机构和交易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监管机构有责任规范交易双方的行为,防范和打击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下的虚假交易和洗钱犯罪。其次,监管机构有义务维护跨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保护其信息和资金安全。第二是监管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监管机构有责任对支付机构进行定期监督核查,提高外汇业务数据的收集质量,规避外汇风险。另外,以央行和外汇管理局为主的国内监管机构积极出台相应措施鼓励、引导跨境电商平稳有序运行,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清算业务提供了政策高地。
二、第三方跨境电子支付的外汇监管难点
(一)国际收支申报不规范
在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模式下,涉外收付数据通过银行国际收支申报数据采集系统进行结算,过程直接、单一,准确度较高。但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的模式下,除了申报手续和流程冗长繁琐,支付机构作为中介清算机构,还要面对众多的个人消费者,逐笔核对和录入信息成本高且工作量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漏报和迟报现象。加上缺乏对交易编码的明确规定,增加了业务录入的复杂度和错误率。
(二)交易主体难以界定
国际收支申报系统中对于交易主体的认定存在分歧,若境外汇款人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汇入款项解付时,有的银行将该平台认定为公司主体,从而将该项业务界定为公对私交易,而有的银行则将其认定为收款方私人账户,直接予以结汇。
(三)货物流和资金流不匹配
由于跨境电商的特殊性,货物需频繁在各个境内外主体之间调转,且大多属于保税状态,在总量核查机制下的数据录入往往存在时间差。此外,B2C和C2C模式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多以邮递物品和快件形式申报出入境,不纳入海关统计。 这些造成了国际收支数据统计缺口及外汇监管上的漏洞。
三、完善第三方跨境电子支付外汇监管的建议
(一)建立外汇支付服务报告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收支的申报机制。规范同一类型业务所属的交易编码,保证结售汇信息的一致性;第二,明确结售汇管理方式。允许以非金融机构的名义在备付金存管银行集中办理结售汇,但其必须向备付金托管银行提供交易主体的明细信息,并定期向外管局报备结售汇情况。
(二)建立监管核查机制,提升真实性审核能力
第一,外汇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针对支付机构的专项核查,建立并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有效防控跨境电子交易的风险。第二,支付机构要建立自查机制、异常或大额交易报告机制、年度总结报告机制等,严格把控外汇资金的跨境流动。第三,加强银行与支付机构的管理协作,积极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提高对订单、物流和资金流三单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和跟踪的效率,实现资金清算的透明化、集中化运作。
結 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要不断加大对跨境电子支付的监管力度,保证外汇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利用法律提升行业规范化和自律度,加强产业链各方协同化发展,推动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升级。
【参考文献】
[1] 杨松,郭金良. 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电子支付服务监管的法律问题[J].法学,2015(3)
[2] 杨扬. 第三方跨境电子支付服务法律体系及监管问题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2016(2)
[3] 严圣阳. PayPal第三方跨境支付发展策略及借鉴[J]. 国际商贸,2017(12)
[4] 曾小桐. 探索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外汇管理方式[J]. 福建金融,2016(c00)
作者简介:徐畅(1995-),女,汉族,河南郑州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