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非常大。佛教大概是汉明帝时代传进来的吧,到了唐宋,中国的文学作品起了很大的变化,观察这些变化的人指出来,到处可以发现佛教的成分。
胡适写《白话文学史》,他说中国文学一向是白话文学,从诗经开始就是白话文学,白话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正统。我现在谈的是中国现代的白话文学,也就是文学革命、白话文学运动以后的文学,中国文学受了欧风美雨的影响,又起了一次很大的变化,这时候,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人思想观念的一部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文学革命家没办法把它革掉,佛教也就成了新文学内容的一部分,有时候也是文学形式的一部分。
佛教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的影响,我至少可以举出三点来:
一、佛典使文学语言更丰富
增加词汇:如世界、演说、究竟、因果、律师、道具等等。
增加成语:如单刀直入、一丝不挂、聚沙成塔、作茧自缚等。
二、增加作家的想象力
如轮回、无量世界、缘起不灭、真空妙有等。
三、增加文学作品的原型
古典的故事框架,供后世作家变奏或重新诠释。
先说语言,中文翻译的佛经给中文增加了很多新词,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句法,我搜集了一部分,很多名词、很多成语,我们经常使用,也许认为这是中国的土产,现在一看,发现是取经取来的,是进口货。
词汇增加、句法增加,也就增加了中文的表现力,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文采。
佛经伟大的想象力
我要赞叹佛经伟大的想象力,它说宇宙无限大,除了咱们大千世界,还有三千世界、无量世界。过去有无量劫,未来有无量劫,无始无终。它规画出地狱、西方乐土的具体面貌,有大量的细部描写。它的神话是那样的丰富壮丽!文学创作非常需要想象,中国作家阅读佛典,进一步释放了想象力,发展了想象力。
有一次,释迦牟尼和他的学生对话。老师问:“恒河里的沙是不是很多?”学生说:“是的,很多。”老师说:“如果恒河里的每一粒沙都变成一条恒河,所有恒河里的沙加在一起,是不是很多?”学生说:“是的,很多。”老师说:“如果每一粒沙都变成一尊佛……”那一段对话,听起来好像是文学创作的教室里对想象力的训练。
佛典以它非常的想象力重新设计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咱们中国,儒家注意人与人的关系,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似乎相反,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忽略人与人的关系。不管人与人的关系也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好,他们也都看得太简单。至于人与超自然的关系,儒家、道家好像都没有认真面对,这对诗歌小说戏剧的创作都不利。
因果关系对文学的影响
佛家强调因果,强调“法不孤起”、缘起不灭」,他又设计了三世轮回,人跟人的关系突然紧密起来、复杂起来,人和人紧紧纠缠在一起,大家是拴在一根在线的蚂蚱。
这个发现对作家的诱惑太大了,作家笔下的情节,也就有了无穷的变化。老天不下雨,一棵绛珠草快要枯萎了,一个男孩子来给它浇水,因生果、果又生因,居然发展出一部《红楼梦》来。一个农夫捉到一条蛇,一个男孩子买了这条蛇,带到野外放生,因生果、果又生因,居然发展出一部《白蛇传》来。牛郎织女眉来眼去,因果相生没完没了,居然做了七世夫妻。学者说,幸亏有白话文,小说才可以写得那么长,他的话很对,不过白话毕竟是工具,咱们还得加一句:幸亏有佛教,小说家才有那么多情节可以写。
增加文学作品的原型
文学有个术语叫「原型」。中国古代有一个神话,它说有一个人,一个巨人,一个大力士,他跟太阳赛跑,几乎追上太阳,可是终于追不上,他累死了,渴死了,他倒下去的时候,整个大地都震动,这是一个原型。后来作家描写英雄人物。写他本领很大,意志坚强,一定要怎样怎样,可是形势比人强,人不能胜天,后来还是惊天动地的失败了,这就是使用那个追太阳的原型。原型是非常重要的文学遗产。
佛经给中国作家提供了很多原型。释迦牟尼出来散步,看见人生的痛苦,他就出家了,这是一个原型,现在证严法师成立功德会,是因为看见一滩血;圣严法师出家,是因为看见天灾,可以说都出于这个原型。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就是天河,沿着黄河一直往上游走,找到黄河发源的地方,也就找到天国。有一个人去找天河源,他花了好几年的功夫,千辛万苦,最后到了河水的尽头,那地方天有多大地有多大,一眼看不到边际,但是一片荒凉,河道也不见了,到处是水。他迷了路,找来找去看见有个女孩子在洗衣服,他上去问路,洗衣服的女孩子不说话,举起洗衣服用的棒槌来,劈头给他一棒。他睁眼一看,已经回到家乡,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这个故事的原型,应该是「当头棒喝」。
有一个女孩子对她的丈夫不满意,心里烦闷,到酒吧里去喝酒,正好碰见从前的男朋友也在那儿喝酒。女孩子向他诉苦,男人听了半天,叫酒保开香槟,香槟用冰镇过,很冷。男人拿整瓶香槟浇在女孩子头顶上,女孩子一动不动,两个人好像有默契。香槟酒从她头上流下来,流到脸上,流过脖子,流进衬衫里,她承受了这瓶香槟以后,脸上露出笑容,愁云惨雾一扫而空。这个情节的原型,应该就是「醍醐灌顶」。
释迦牟尼佛讲过一个故事:森林起了大火,飞禽走兽都逃走了,有一只鸟飞出来,找到一条小河,牠用河水把羽毛弄湿了,飞回去,把身上的水抖落下来救火,牠不停的这样做,要把大火扑灭。中国古代也有一个故事,有一只鸟,用牠的小嘴衔一块小石子,丢进海里,牠来回不停的这样做,立下志愿要把大海填平。到了现代,有一个作家说,他的痛苦像一座山,这座山是一粒米、一粒米堆成的,他埋在这座「米山」底下,他也努力把自己从痛苦中解救出来,他的努力不过像一只飞鸟从「米山」衔走一粒米。这三件作品彼此之间有没有甚么因缘?我不能说先出现的是后出现的原型,我们谈论原型,可以把它们一起摆出来。
结语
佛经里到底有多少原型?中国的白话文作家用过几个?不知道哪位学者做过研究?「舍身饲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也都是原型,有人估计总数大约有一千个,中国作家用得着的很少。
胡适写《白话文学史》,他说中国文学一向是白话文学,从诗经开始就是白话文学,白话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正统。我现在谈的是中国现代的白话文学,也就是文学革命、白话文学运动以后的文学,中国文学受了欧风美雨的影响,又起了一次很大的变化,这时候,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人思想观念的一部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文学革命家没办法把它革掉,佛教也就成了新文学内容的一部分,有时候也是文学形式的一部分。
佛教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的影响,我至少可以举出三点来:
一、佛典使文学语言更丰富
增加词汇:如世界、演说、究竟、因果、律师、道具等等。
增加成语:如单刀直入、一丝不挂、聚沙成塔、作茧自缚等。
二、增加作家的想象力
如轮回、无量世界、缘起不灭、真空妙有等。
三、增加文学作品的原型
古典的故事框架,供后世作家变奏或重新诠释。
先说语言,中文翻译的佛经给中文增加了很多新词,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句法,我搜集了一部分,很多名词、很多成语,我们经常使用,也许认为这是中国的土产,现在一看,发现是取经取来的,是进口货。
词汇增加、句法增加,也就增加了中文的表现力,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文采。
佛经伟大的想象力
我要赞叹佛经伟大的想象力,它说宇宙无限大,除了咱们大千世界,还有三千世界、无量世界。过去有无量劫,未来有无量劫,无始无终。它规画出地狱、西方乐土的具体面貌,有大量的细部描写。它的神话是那样的丰富壮丽!文学创作非常需要想象,中国作家阅读佛典,进一步释放了想象力,发展了想象力。
有一次,释迦牟尼和他的学生对话。老师问:“恒河里的沙是不是很多?”学生说:“是的,很多。”老师说:“如果恒河里的每一粒沙都变成一条恒河,所有恒河里的沙加在一起,是不是很多?”学生说:“是的,很多。”老师说:“如果每一粒沙都变成一尊佛……”那一段对话,听起来好像是文学创作的教室里对想象力的训练。
佛典以它非常的想象力重新设计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咱们中国,儒家注意人与人的关系,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似乎相反,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忽略人与人的关系。不管人与人的关系也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好,他们也都看得太简单。至于人与超自然的关系,儒家、道家好像都没有认真面对,这对诗歌小说戏剧的创作都不利。
因果关系对文学的影响
佛家强调因果,强调“法不孤起”、缘起不灭」,他又设计了三世轮回,人跟人的关系突然紧密起来、复杂起来,人和人紧紧纠缠在一起,大家是拴在一根在线的蚂蚱。
这个发现对作家的诱惑太大了,作家笔下的情节,也就有了无穷的变化。老天不下雨,一棵绛珠草快要枯萎了,一个男孩子来给它浇水,因生果、果又生因,居然发展出一部《红楼梦》来。一个农夫捉到一条蛇,一个男孩子买了这条蛇,带到野外放生,因生果、果又生因,居然发展出一部《白蛇传》来。牛郎织女眉来眼去,因果相生没完没了,居然做了七世夫妻。学者说,幸亏有白话文,小说才可以写得那么长,他的话很对,不过白话毕竟是工具,咱们还得加一句:幸亏有佛教,小说家才有那么多情节可以写。
增加文学作品的原型
文学有个术语叫「原型」。中国古代有一个神话,它说有一个人,一个巨人,一个大力士,他跟太阳赛跑,几乎追上太阳,可是终于追不上,他累死了,渴死了,他倒下去的时候,整个大地都震动,这是一个原型。后来作家描写英雄人物。写他本领很大,意志坚强,一定要怎样怎样,可是形势比人强,人不能胜天,后来还是惊天动地的失败了,这就是使用那个追太阳的原型。原型是非常重要的文学遗产。
佛经给中国作家提供了很多原型。释迦牟尼出来散步,看见人生的痛苦,他就出家了,这是一个原型,现在证严法师成立功德会,是因为看见一滩血;圣严法师出家,是因为看见天灾,可以说都出于这个原型。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就是天河,沿着黄河一直往上游走,找到黄河发源的地方,也就找到天国。有一个人去找天河源,他花了好几年的功夫,千辛万苦,最后到了河水的尽头,那地方天有多大地有多大,一眼看不到边际,但是一片荒凉,河道也不见了,到处是水。他迷了路,找来找去看见有个女孩子在洗衣服,他上去问路,洗衣服的女孩子不说话,举起洗衣服用的棒槌来,劈头给他一棒。他睁眼一看,已经回到家乡,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这个故事的原型,应该是「当头棒喝」。
有一个女孩子对她的丈夫不满意,心里烦闷,到酒吧里去喝酒,正好碰见从前的男朋友也在那儿喝酒。女孩子向他诉苦,男人听了半天,叫酒保开香槟,香槟用冰镇过,很冷。男人拿整瓶香槟浇在女孩子头顶上,女孩子一动不动,两个人好像有默契。香槟酒从她头上流下来,流到脸上,流过脖子,流进衬衫里,她承受了这瓶香槟以后,脸上露出笑容,愁云惨雾一扫而空。这个情节的原型,应该就是「醍醐灌顶」。
释迦牟尼佛讲过一个故事:森林起了大火,飞禽走兽都逃走了,有一只鸟飞出来,找到一条小河,牠用河水把羽毛弄湿了,飞回去,把身上的水抖落下来救火,牠不停的这样做,要把大火扑灭。中国古代也有一个故事,有一只鸟,用牠的小嘴衔一块小石子,丢进海里,牠来回不停的这样做,立下志愿要把大海填平。到了现代,有一个作家说,他的痛苦像一座山,这座山是一粒米、一粒米堆成的,他埋在这座「米山」底下,他也努力把自己从痛苦中解救出来,他的努力不过像一只飞鸟从「米山」衔走一粒米。这三件作品彼此之间有没有甚么因缘?我不能说先出现的是后出现的原型,我们谈论原型,可以把它们一起摆出来。
结语
佛经里到底有多少原型?中国的白话文作家用过几个?不知道哪位学者做过研究?「舍身饲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也都是原型,有人估计总数大约有一千个,中国作家用得着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