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一个“你最想窥探”职业排行榜的话,设计师估计多半会排在这个榜单中,而且很可能还在Top 10里面。知乎上关于设计师的提问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知乎的设计师是不是左撇子”、“设计师的一天都是怎么过的”等等。
吕奇晃试图在知乎上回答后一个问题,但他写一半又删掉了。他觉得每天都不一样,很难去定义“典型”的一个工作日。他是IDEO上海的交互设计师。这是一个业内比较出名的国际性设计咨询公司,在中国约有40个员工,中国籍和外籍员工各占一半。同事们也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比如数字技术、社会学研究、视觉设计、商业咨询、生物学家、记者、产品与工业设计等,也正是这种多元化吸引了Gregory Perez、Ducan Turner、徐楠茜和赵彦君的加入,他们都认为多元意味着新鲜和启 发。
你可以从《第一财经周刊》这次采访的5个设计师身上看到他们做设计的价值观,和对灵感的定义。而徐楠茜和赵彦君在不同阶段对设计的不同理解,Turner从创业回归到产品设计师之后对于成就感的体会,也会让你看到一个设计师的“进化”。
之前没想到的一点是,当被问及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时,几个人都没有太多想法。如果硬要说的话,那就是比现在做得更好。或许对于设计师来说,一切都最好别提前规划。
吕奇晃:灵感出现得越来越有效率
吕奇晃觉得,在这个时代身为设计师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不管是商业、技术还是生活,都被设计深深影响和改变着。“5年前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只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
在2010年加入上海IDEO之前,吕奇晃在台湾、旧金山以及洛杉矶都担任过设计师。“和现在相比,原来做的还蛮传统的。”他觉得自己以前只能算是个平面设计师,但对于转做交互设计,他却并不觉得很突兀。他一直都对技术感兴趣,也有编码的能力,在技术和设计之间,他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不同的是之前他追求做追赶技术潮流的设计师,现在他更懂得问自己“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才是技术。因为交互设计的目的是好的用户体验,而不是多高的技术含量。
在IDEO工作的4年时间里,他最喜欢的案例是为华为的一款企业通讯与协作软件产品做设计。“从产品策略开始,很多决策都是我们和客户一起做的。”他很喜欢那种参与感。不过他最得意的是2012年在IDEO办公室为复旦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上的10堂课,他设计了一个Pecha Kucha的环节,这是一种创意分享模式,要求每个人在6分40秒的时间内通过PPT讲完自己的Idea。“我要分享给年轻人的是,作为设计师,清楚而高效地传达信息很重要。”
吕奇晃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产生灵感的方式。受一个同事影响,在养成随时随地把自己看的和想的都画出来的习惯之后,他觉得灵感出现得越来越有效率。“看上去是突然之间出现的,但它一定跟你的生活经验相关。”他觉得身为设计师应该、也必须要体验很多东 西。
Gregory Perez:从记者到设计师
3年前,Gregory Perez还是IDEO的甲方—他当时是微软中国上海公司的产品设计师,负责搜索引擎和移动平台产品的交互设计。“IDEO里背景相差很大的人也能做同一个项目,我觉得这很有趣。”
他在微软工作了差不多8年,曾担任美国MSNBC. com的艺术总监。在此之前,他在硅谷多家创业公司做过网站设计。你可能想不到的是,他最初还是一个记者,从1996年开始在《芝加哥论坛报》、《迈阿密先驱报》等多家纸媒工作过。“当发现我不能在写作上有更大作为之后,我就转到设计上了。”Perez的设计生涯其实是从美编开始的,之后就越来越跨界了。“不过我的兴趣点一直在于人们是如何基于信息做决定的。”
Perez对设计的理解就是用创意去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是基于沟通。记者的工作让他对此驾轻就熟,因为他原本就是一个Story Teller。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创作技能和手法,他觉得这是他自己的竞争力。
Perez最得意的案例就是帮助美国一个牛仔品牌在印度重新定位,让品牌形象从和Cowboy的关联转变为摩托车男孩。他为此在印度待了2个月,“印度没有Cowboy文化,但到处都是骑摩托车耍酷的人。”这就是Perez觉得设计的迷人之处:你可以看到你做的,然后秀给别人。
生活了5年之后,他已经把上海当做第二个家乡,和西雅图相比,他认为两个城市的相似之处是有很多有想法的年轻人都试图做些什么。业余时间里,Perez爱好写歌和摄影,吉他、贝斯、钢琴、架子鼓都会玩两下。当被问及是否梦想有一天成为一个音乐家时,他说“我就是个音乐家”。
Ducan Turner:设计最终是改变生活
“我希望找到的一个平台是让我之前创业时经历的所有环节经验都能产生价值。”这就是Ducan Turner在2011年加入IDEO的理由。
在来中国之前,Turner在家乡伦敦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公司,出售自己设计的生活类消费品。但他要兼顾从概念、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我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得放到设计之外,我不是很喜欢那种状态。”Turner最感兴趣的还是设计本身,而他又不想浪费掉创业所积累的经验。“IDEO的设计理念和工作范围很大,我觉得很适合我。”
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Turner觉得他的工作就是把创意用很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客户带来价值,改变人们的生活。他创业时的成就感很多都来自于“看到仓库里堆满自己设计并生产出来的产品,和一堆包装盒”,现在他却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棒的地方在于“看到自己设计的产品最终能够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 对于自己独特的灵感瞬间,Turner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曾经有一个项目是帮助医院设计一种肝脏手术流程,到现场后他发现那个过程其实比想像中要乱,他很快想到了赛车现场修车的过程,两者的相似之处是都要快,而且要准确找出问题并解决掉。他后来就是在这个灵感基础上帮客户重新优化了工作流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也是一次很好的工作经验。”
和Perez一样,吸引Turner加入上海IDEO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身边的同事们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大家都各有所长,与他们交流能够带给他很多新鲜的东西。而在来到上海之前,Turner在厦门生活了3年左右的时间,和上海相比,他觉得厦门更Country Life一点。
Turner平时很喜欢烧菜和铁人三项运动。“前者让我放松,后者让我工作之外有了另一个追求目标。”
徐楠茜:问对的问题
徐楠茜很喜欢听别人的故事,这恰好是她现在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她觉得设计工作最迷人之处。
她名片上的英文Title是Human Factor,就是通过访谈和调研发掘人们的需求,这属于设计工作的前端,“最重要的就是要问对的问题,然后从访谈对象的言语之中去发掘有趣的东西。”
徐楠茜大学读的是产品设计专业,当时她更想知道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这也是她去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大学读设计研究生的动力—发掘设计背后的原因,行业术语就叫设计思维。
回国后,徐楠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三星做产品策划和研究,“在甲方的好处是你可以看到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但徐楠茜后来想把视野扩展得更大,看到设计思维在不同产品上的影响。在伊利诺理工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她就对IDEO有了解,认为彼此的思维方式很接近,“1年前我也有机会加入了IDEO,所以其实是一个蛮自然的过程”。
徐楠茜总结自己对设计的理解是一个追根溯源的过程。读大学的时候她觉得设计是不用重复一样东西,读研究生的时候她认为设计不应该只是为了好看或者好玩,工作之后她发现所有设计其实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商业驱动、技术上的可执行性等。
对于灵感的产生,她觉得有点像庖丁解牛,“对方说的可能是1+2,但你要把1和2分开来理解。”而且她觉得谦虚和同理心很重要,还有就是肯试错,也许100个Idea里有99个都是不够好的。而关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她想把“设计思维发扬光大”—她是认真的。
赵彦君:啊哈Moment!
同样是Human Factor,赵彦君习惯用“消费者洞察”来定义自己的工作内容。从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到现在,尽管在不同的公司顶着不同的头衔,赵彦君认为自己其实做了9年的“消费者洞察”。
“它应该是你一旦讲出来,会被大部分人认同的东西。”赵彦君是这么理解“洞察”的。“在IDEO,我们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Aha Moment!”也就是你把你得到的洞察讲给客户听的时候,应该会出现这个Moment。她例举了曾为The North Face做的一个项目,最后给出的洞察是“中国人对大自然是崇拜的心态,不是去征服,而是去体会,去接近以获得新的能量”—她们获得了那个Moment,也帮助客户以这个洞察为基础,制订了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赵彦君在香港读大学的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更感兴趣、也更擅长的部分是设计前端。她毕业后先在一个香港的创业公司做设计洞察,回上海之后在市场调研公司Synovate以及一个英国的创新咨询公司做的都是这方面的积累,直到加入IDEO。
赵彦君对设计的定义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不同理解。高考选设计专业是她觉得可以不用课本了(因为她听说设计没有课本),大学毕业后她才了解设计是解决问题的,现在,她对设计的理解是一种影响力。
在设计的世界里,赵彦君认为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讲完你的故事,得到别人的认同,那就是好的设计。”赵彦君说,“当然,也要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吕奇晃试图在知乎上回答后一个问题,但他写一半又删掉了。他觉得每天都不一样,很难去定义“典型”的一个工作日。他是IDEO上海的交互设计师。这是一个业内比较出名的国际性设计咨询公司,在中国约有40个员工,中国籍和外籍员工各占一半。同事们也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比如数字技术、社会学研究、视觉设计、商业咨询、生物学家、记者、产品与工业设计等,也正是这种多元化吸引了Gregory Perez、Ducan Turner、徐楠茜和赵彦君的加入,他们都认为多元意味着新鲜和启 发。
你可以从《第一财经周刊》这次采访的5个设计师身上看到他们做设计的价值观,和对灵感的定义。而徐楠茜和赵彦君在不同阶段对设计的不同理解,Turner从创业回归到产品设计师之后对于成就感的体会,也会让你看到一个设计师的“进化”。
之前没想到的一点是,当被问及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时,几个人都没有太多想法。如果硬要说的话,那就是比现在做得更好。或许对于设计师来说,一切都最好别提前规划。
吕奇晃:灵感出现得越来越有效率
吕奇晃觉得,在这个时代身为设计师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不管是商业、技术还是生活,都被设计深深影响和改变着。“5年前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只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
在2010年加入上海IDEO之前,吕奇晃在台湾、旧金山以及洛杉矶都担任过设计师。“和现在相比,原来做的还蛮传统的。”他觉得自己以前只能算是个平面设计师,但对于转做交互设计,他却并不觉得很突兀。他一直都对技术感兴趣,也有编码的能力,在技术和设计之间,他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不同的是之前他追求做追赶技术潮流的设计师,现在他更懂得问自己“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才是技术。因为交互设计的目的是好的用户体验,而不是多高的技术含量。
在IDEO工作的4年时间里,他最喜欢的案例是为华为的一款企业通讯与协作软件产品做设计。“从产品策略开始,很多决策都是我们和客户一起做的。”他很喜欢那种参与感。不过他最得意的是2012年在IDEO办公室为复旦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上的10堂课,他设计了一个Pecha Kucha的环节,这是一种创意分享模式,要求每个人在6分40秒的时间内通过PPT讲完自己的Idea。“我要分享给年轻人的是,作为设计师,清楚而高效地传达信息很重要。”
吕奇晃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产生灵感的方式。受一个同事影响,在养成随时随地把自己看的和想的都画出来的习惯之后,他觉得灵感出现得越来越有效率。“看上去是突然之间出现的,但它一定跟你的生活经验相关。”他觉得身为设计师应该、也必须要体验很多东 西。
Gregory Perez:从记者到设计师
3年前,Gregory Perez还是IDEO的甲方—他当时是微软中国上海公司的产品设计师,负责搜索引擎和移动平台产品的交互设计。“IDEO里背景相差很大的人也能做同一个项目,我觉得这很有趣。”
他在微软工作了差不多8年,曾担任美国MSNBC. com的艺术总监。在此之前,他在硅谷多家创业公司做过网站设计。你可能想不到的是,他最初还是一个记者,从1996年开始在《芝加哥论坛报》、《迈阿密先驱报》等多家纸媒工作过。“当发现我不能在写作上有更大作为之后,我就转到设计上了。”Perez的设计生涯其实是从美编开始的,之后就越来越跨界了。“不过我的兴趣点一直在于人们是如何基于信息做决定的。”
Perez对设计的理解就是用创意去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是基于沟通。记者的工作让他对此驾轻就熟,因为他原本就是一个Story Teller。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创作技能和手法,他觉得这是他自己的竞争力。
Perez最得意的案例就是帮助美国一个牛仔品牌在印度重新定位,让品牌形象从和Cowboy的关联转变为摩托车男孩。他为此在印度待了2个月,“印度没有Cowboy文化,但到处都是骑摩托车耍酷的人。”这就是Perez觉得设计的迷人之处:你可以看到你做的,然后秀给别人。
生活了5年之后,他已经把上海当做第二个家乡,和西雅图相比,他认为两个城市的相似之处是有很多有想法的年轻人都试图做些什么。业余时间里,Perez爱好写歌和摄影,吉他、贝斯、钢琴、架子鼓都会玩两下。当被问及是否梦想有一天成为一个音乐家时,他说“我就是个音乐家”。
Ducan Turner:设计最终是改变生活
“我希望找到的一个平台是让我之前创业时经历的所有环节经验都能产生价值。”这就是Ducan Turner在2011年加入IDEO的理由。
在来中国之前,Turner在家乡伦敦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公司,出售自己设计的生活类消费品。但他要兼顾从概念、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我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得放到设计之外,我不是很喜欢那种状态。”Turner最感兴趣的还是设计本身,而他又不想浪费掉创业所积累的经验。“IDEO的设计理念和工作范围很大,我觉得很适合我。”
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Turner觉得他的工作就是把创意用很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客户带来价值,改变人们的生活。他创业时的成就感很多都来自于“看到仓库里堆满自己设计并生产出来的产品,和一堆包装盒”,现在他却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棒的地方在于“看到自己设计的产品最终能够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 对于自己独特的灵感瞬间,Turner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曾经有一个项目是帮助医院设计一种肝脏手术流程,到现场后他发现那个过程其实比想像中要乱,他很快想到了赛车现场修车的过程,两者的相似之处是都要快,而且要准确找出问题并解决掉。他后来就是在这个灵感基础上帮客户重新优化了工作流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也是一次很好的工作经验。”
和Perez一样,吸引Turner加入上海IDEO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身边的同事们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大家都各有所长,与他们交流能够带给他很多新鲜的东西。而在来到上海之前,Turner在厦门生活了3年左右的时间,和上海相比,他觉得厦门更Country Life一点。
Turner平时很喜欢烧菜和铁人三项运动。“前者让我放松,后者让我工作之外有了另一个追求目标。”
徐楠茜:问对的问题
徐楠茜很喜欢听别人的故事,这恰好是她现在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她觉得设计工作最迷人之处。
她名片上的英文Title是Human Factor,就是通过访谈和调研发掘人们的需求,这属于设计工作的前端,“最重要的就是要问对的问题,然后从访谈对象的言语之中去发掘有趣的东西。”
徐楠茜大学读的是产品设计专业,当时她更想知道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这也是她去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大学读设计研究生的动力—发掘设计背后的原因,行业术语就叫设计思维。
回国后,徐楠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三星做产品策划和研究,“在甲方的好处是你可以看到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但徐楠茜后来想把视野扩展得更大,看到设计思维在不同产品上的影响。在伊利诺理工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她就对IDEO有了解,认为彼此的思维方式很接近,“1年前我也有机会加入了IDEO,所以其实是一个蛮自然的过程”。
徐楠茜总结自己对设计的理解是一个追根溯源的过程。读大学的时候她觉得设计是不用重复一样东西,读研究生的时候她认为设计不应该只是为了好看或者好玩,工作之后她发现所有设计其实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商业驱动、技术上的可执行性等。
对于灵感的产生,她觉得有点像庖丁解牛,“对方说的可能是1+2,但你要把1和2分开来理解。”而且她觉得谦虚和同理心很重要,还有就是肯试错,也许100个Idea里有99个都是不够好的。而关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她想把“设计思维发扬光大”—她是认真的。
赵彦君:啊哈Moment!
同样是Human Factor,赵彦君习惯用“消费者洞察”来定义自己的工作内容。从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到现在,尽管在不同的公司顶着不同的头衔,赵彦君认为自己其实做了9年的“消费者洞察”。
“它应该是你一旦讲出来,会被大部分人认同的东西。”赵彦君是这么理解“洞察”的。“在IDEO,我们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Aha Moment!”也就是你把你得到的洞察讲给客户听的时候,应该会出现这个Moment。她例举了曾为The North Face做的一个项目,最后给出的洞察是“中国人对大自然是崇拜的心态,不是去征服,而是去体会,去接近以获得新的能量”—她们获得了那个Moment,也帮助客户以这个洞察为基础,制订了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赵彦君在香港读大学的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更感兴趣、也更擅长的部分是设计前端。她毕业后先在一个香港的创业公司做设计洞察,回上海之后在市场调研公司Synovate以及一个英国的创新咨询公司做的都是这方面的积累,直到加入IDEO。
赵彦君对设计的定义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不同理解。高考选设计专业是她觉得可以不用课本了(因为她听说设计没有课本),大学毕业后她才了解设计是解决问题的,现在,她对设计的理解是一种影响力。
在设计的世界里,赵彦君认为并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讲完你的故事,得到别人的认同,那就是好的设计。”赵彦君说,“当然,也要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