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细胞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19890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为神经胶质细胞的双光子荧光图像, 放大倍数为400倍。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两种细胞组成,其中胶质细胞主要扮演提供支撑、供给营养、维持环境及提供绝缘的角色。在人脑中,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比例估计约为10∶1。
  

其他文献
UFO历史上比较早的另一起航空公司飞行员遭遇UFO的事件,就是著名的东方航空查尔斯-怀特德(Chiles-Whitted)事件。当日,一架东方航空的DC-3客机从休斯敦飞往亚特兰大,凌晨2时45分,飞机飞经蒙哥马利附近,飞行高度为1500米左右。机长是克拉伦斯·查尔斯上尉,副驾驶是约翰·怀特德,目前两人都在东方航空公司驾驶喷气机,都有丰富的飞行经验(查尔斯当时的累计飞行时间是8500小时),而且两
期刊
另一起航空公司飞行员目击非常规空中设备的事件也跟前两起事件一样,在全国报纸上被广泛刊登(只是就那么一两天,之后就跟其他的一样被遗忘殆尽),这也是我亲自核查过的一起事件。通过查询气象信息得知,1951年1月20日那天苏城天气晴朗而寒冷。美国中部时间20时20分,中州航空公司的驾驶员劳伦斯·温瑟尔驾驶一架DC-3客机正准备起飞前往奥马哈和堪萨斯。民航管理局控制塔台的约翰·威廉姆斯在西北方向发现一个奇怪
期刊
在我们寻找神秘的 UFO 之时,常常会忽略出入于水中的 UFO,这类不明飞行物通常被称为 USO。它们具有进入水中、穿过水域以及跃出水面进入开放空间的能力。对它们更为贴切的表述应该是“不明水下物体”。  要调查这类物体,我们得将其与在湖面或海洋上空飞行的 UFO 和那些据称进入水中又浮出水面的物体区分开来。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在湖面与海洋上空飞行的物体不具备水下航行的能力,而是说那些据称进入和
期刊
银河系的中心要比我们预想的更加黑暗——这并不仅仅因为那里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在距离地球约25 000光年的地方,有一处非常神秘的所在。它是银河系被尘埃遮蔽的中心,那里挤满了横冲直撞的恒星。天文学家怀疑,在银河系的最中央潜伏着一个质量超过太阳400万倍的巨型黑洞——人马座A*。直到最近,我们才通过观测恒星围绕它的转动确认了它的存在。这个超大质量黑洞造成了时空结构的巨大扭曲,而这种扭曲正在撕裂恒星
期刊
英国生物学家杰克·霍尔丹斯曾认为,宇宙不仅比我们想象中怪异,而且其怪异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这句充满诗意的话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但是我不同意这一点,因为每当人们发现宇宙中的一些新奇现象时,这句话总会毫不费力地误导人们将其想象成外星人的杰作。  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被称为快速射电暴的奇怪现象。这个最新的天文发现吸引了天文学家和媒体的注意,而且被一些人贴上“外星智慧杰作”的标签。 
期刊
物理学家想找到一个可以描述整个宇宙的理论,但在此之前,他们必须解决一些科学上最难解决的问题。  电影《万有理论》讲述了史蒂芬·霍金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述史蒂芬·霍金与其前妻简的故事,但也挤出了一点儿时间解释了一下霍金在物理学上都做了些什么。  当然了,霍金绝不缺乏雄心壮志,他是众多试图提出一种万有理论的物理学家中的一员。万有理论是指能够解释我们所处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理论。阿尔
期刊
其他一些飞行员目击事件我都略过没看,而是翻看了一起我曾亲自核查过的事件。那起事件发生的时间离现在稍微近点,两位观察者中午时分近距离观察到一个圆顶的碟状物体。两位观察者中有一位名叫威廉·鲍威尔,来自宾夕法尼亚州拉德纳市,是一位拥有18 000小时超长飞行经验的飞行员。1966年5月21日下午,他载着穆里尔·麦克克拉夫小姐在他的庄园上空飞行时,看到了一个飞行器。刚开始,该物体似乎跟随一架海军飞机一起飞
期刊
我们注定在劫难逃,不会永存。为了繁衍、维持和生存,我们付出的一切努力必将付诸东流。我们或许能理清气候的变化,能解除核武器的威胁,能终结艾滋病的肆虐,但是,我们无法改变人类自身的命运,正如白天过后注定是黑夜一样。  一切都是宇宙的物理规律。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着固定的寿命。一切都注定毁灭,也许葬身火海,也许垂死挣扎直至命丧热寂。星球都将消亡,膨胀扩大的宇宙将成为一个浩瀚、黑暗并且冰冷的天地,毫无生气
期刊
目前的宇宙学界,又让黑洞成了新宠。黑洞究竟是什么,谁也没有见过,而且根本是看不到的。严格说来,它是一个理论上的产物。但现代科学相信它的存在,这是从它极强的引力效应中验证到的。  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实质上,这是一种新的引力理论,当时极为轰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物质文明,是建立在两大物理理论——相对论和量子论——基础上的。  就在广义相对论发表几个月后,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
期刊
1990年2月的寻常一天,在距离太阳60亿千米的地方,奔向广袤宇宙深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调转相机,打开窄视镜片,拍摄了一组快照。  传感器的微小像素点记录下了电荷的异常增高。就在太阳的眩影、衍射光线和电子噪音之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光点。它是茫茫宇宙中一个无足轻重、小之又小的光点,微微泛着淡蓝色的光。  这颗小小的尘埃,就是我们的地球,是宇宙40亿年复杂而混乱的历史进程中令人惊奇的意外成果。那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