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政治研究机构和地区影响力分析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CSSCI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国际政治领域的研究从机构和地区两个角度进行了 分析评价,对读者了解我国的国际政治研究的现状和分布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际政治 CSSCI 分析评价 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4-0113-07
  
  引言
  
  本文拟从二级学科的角度出发,分析讨论研究机构和地区在国际政治学方面的学术影响,以 保证能够更加准确反映各研究机构和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学术地位。由于CSSCI的每篇文章的学科分类是以一级学科进行的,所以在进行分析前,我们利用每篇 文章的图书分类号与国际政治的学科进行对应,抽取国际政治研究论文8000多篇[ 7] ,根据CSSCI的统计数据,每年国际政治的发文量占整个政治学领域的30%左右[3.5 ],说明我国政 治学方面的学者越来越关注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的研究在整个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地位越来越 重要。本文将借助CSSCI提供的各类数据对国际政治研究2001—2005年的发展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较为准确地了解我国国际政治研究机构和地区的学术影响力,并把握国际政治研究的 热点和发展趋势。
  
  国际政治研究机构学术影响力分析
  
  2001—2005年间,每年发表国际政治研究论文的研究机构大约360个左右,我们首先考察不 同 类型的研究机构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学术影响。CSSCI对各个研究机构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形 成了研究机构 字典,主要有8个大类:高等院校、社科院系统、党政部门、党校系统、解放军系统、台港 澳作者、国外作者以及其他系统[1](详细数据参见表1)。
  表1给出了上述8类研究机构每年发表国际政治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其中,普通高等院校( 不 包括军队院校、党校)5年共发文4280篇,占据所有发文的46.9%左右;社会科学院系 统为2015篇,约占22.1%;党政部门为584篇,党校系统为440篇,分别约占6%和5% 左右;其他类型研究 机构发文相对较少,这里要注意的是有些作者没有发文研究机构的没有统计进来。相对于整 个政 治学领域的普通高等院校、党政部门和党校系统、社科院系统的发文量分别占据43%、11%、 10%[1],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社科院系统的发文比例明显增高,是该领域党政部 门和党校系统发文比例的两倍,这个数据预示了国际政治研究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
  
  从年增长率看,社科院系统、党政部门、党校系统、解放军系统、台港澳作者、其他类型研 究 机构的发文数量呈现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5年间没有明显的增长,基本保持在相对固定的 规模上。普通高等院校的发文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5年间发文量增加了69.4%,并且增 加的速度稳步提高。5年间CSSCI政治学来源期刊的数量仅增加了4种,在总量变化很小的情 况下,普通高等院校发文量的稳步增加表明普通高等院校在国际政治领域研究中的影响正在 逐步上升,并反映了我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研究队伍和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及研究成果的 增多,是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此外,国外作者的发文量虽然总量不多,但是增长迅速,五 年间增加了250%,到2005年已经达到了98篇,超过了党校系统排名第4位。虽然这些论文的 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的华裔学者,但是仍然说明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希望并且愿意在中国的 政治学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文章,寻求与中国政治学界的对话,也表明中国学者愿意进 行国际对话和交流,中国国际政治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互动日益增强。
  
  1.国际政治研究机构发文统计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国际政治领域论文的研究机构主要来自我国普通高校、党校系统、社科院系 统和一些专门研究所,特别是综合性大学以及拥有政治学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博士学位授 予权点的研究机构是我国国际政治论文的主要生产者。表2给出了2001—2005年间CSSCI发表 国际政治论文不少于60篇的30个研究机构。
  从表2可以看出在发文量最多的30个研究机构中,普通高等院校有17个(占56.7%),社科院 系统7 个,党政研究机构4个,党校系统1个,军队院校1个。这说明在国际政治领域中,最具影响 力的研究机构还是普通高等院校,但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社科院系统、党政研究机构、 党校 系统、解放军系统等非普通高等院校也占有相当的地位。这表明国际政治学研究的学者群分 布较为广泛,除普通高等院校以外,还有大量的国际政治学学者分布在党政研究机构、社科 院系统、党校系统等研究机构中,这与国际政治学的教学分布和人才培养是密切相联的。
  从表2的发文量来看,国际政治研究排在第1位的是北京大学,而在整个政治学研究领域中 排在第1位的中共中央党校只排在第6位,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和复旦大学三所普通高 等院校都超过了中共中央党校。排在前10名的研究机构中,有6个是普通高等院校,分别是 北京 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它们都是拥有政治 学一级学科或者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等院校。在院校中,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院校,研究力量较强,发文也较多 。值得关注的是,暨南大学后来者居上,在地区研究领域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2.国际政治研究机构被引统计分析
  国际政治研究机构被引是指国际政治论文所引用的论文作者的所在研究机构的被引。一般说 来,研究机构被引统计比研究机构发文更能反映一个研究机构的学术影响。表3给出了2001 —2005年国际政治研究论文被引用超过30次的研究机构。
  
  从表3可以看出,国际政治论文被引用超过30次的研究机构一共29个,其中,普通高等院校1 9个、 社科院系统5个、党政研究机构3个、其他2个。与研究机构发文表对照,普通高等院校增加 了两 个,并且被引前10位中有7个是高等院校,说明高等院校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较高。此外,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国际问题研 究所、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等党政军研究机构也进入表3,这表明,除社科院系统(包括中 央和地方社科院)和普通高校外,其他各个领域的研究机构也成为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重镇 ,并在学术界享有较好的影响。
  
  国际政治论文中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个高等教育或研究机构,均拥有本学科领域的一级学科 或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对比研究机构发文和研究机构被引表可以看出,北京大学 、中国人 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6所大学和研究机 构无 论是发文还是被引次数,都名列前10位,说明这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有 较强 的实力地位和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外交学院、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虽然发文量在10名以后 ,但是被引次数却进入前10名,说明这些研究机构的论文影响较大、声誉较高。
  
  3.国际政治研究机构篇均被引分析
  在表2和表3的统计分析中,那些规模较大的研究机构占有一定优势,而对一些人数少、规模 小的研究 机构,则较难有所反映。为了反映不同规模的研究机构的在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影响,我们对 各研究 机构的论文篇均被引进行了统计,表4给出了国际政治研究论文的篇均被引前46名的研究机构。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篇均被引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进入上表的中国社 科院下属研究机构达到7个,虽然这些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并不多,但较高的篇均被引率反映 出中国社 会科学院各研究所论文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第二, 8所高等院校排名前10位,相对于整个 政治学领域只有3所高校进入篇均被引的前10位(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1 ],高 校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论文质量还是较高的,并且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第三,一些研究 机构 不但发文多,而且篇均被引也很高,如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南开大学、中共中 央党校等,这说明了这些研究机构不但注重论文的数量,并且整体论文质量也较高,表现了 这些研究机构及其学者的学术素养和影响力。
  
  地区学术影响力分析
  
  虽然我们可以从国际政治研究机构的发文和被引统计了解地区的学术影响,但这是不全面的, 因为研究机构发文和统计只反映了该地区部分研究机构的影响力。这里我们通过CSSCI统计 分析某一 地区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发展程度、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考察该地区在国际政治研究领 域的影响力。
  
  1.地区发文统计
  地区发文统计是对不同地区所有研究机构的发文进行的统计,它提供了我国及世界各地区在 CSSC I的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国际政治研究论文的情况。表5给出了2001—2005年我国各地区发表的 国际政治学论文的统计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CSSCI来源期刊中没有包含台港澳期刊, 所以尽管表中包含了对台港澳地区的发文统计,但是这些数据仅仅是台港澳学者在内地期刊 的发文统计[2.5]。
  从表5的排名看,北京地区以发文3972篇排名第一,占全国国际政治学发文总数的51.5 %,北京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国际政治领域的研究中心。这也与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的地位相吻合,也与北京拥有中国国际政治研究领域最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地位 是一致的。与整个政治学(北京占41%)领域相比,北京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核心地位更为 突出,可视为我国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第一层次地区。发文量在200篇以上的其他5个地区, 分别是上海856篇,江苏460篇,广东445篇,湖北292篇,山东211篇,它们占发文总数的29 . 3%,可视为国际政治研究的第二层次地区。第三个层次是一些边远地区,如江西、贵州、内 蒙 古、新疆、海南、宁夏、西藏等地区发文均不到30篇,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成就和影响相 对较弱。
  
  2.地区被引统计
  地区被引统计是分析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地区学术影响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指标,因为它比 地区发文更能说明地区学术研究的质量和研究水平。
  
  
  对照表5和表6,可以看出,发文量排名前5的地区,被引篇次排名的位置没有变化,其中排 名第一位的北京的被引次数达到了1613次,占到了全部被引次数的42.5%,被引排名前 8名的 地区被引量均超过了100篇次,这8个地区的被引数占全部地区被引数的81.1%左右。可见这 些地区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学术影响。由于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的发文次数和被引次数都远远低于排名前六的地区,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的地区 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结 束 语
  
  本文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1—2005年的数据对国际政治研究领 域做了研究机构和地区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可以看出,国际政治学在整个政治学中占据了很 重要 的位置,其学术影响力和发展前景远远大于政治学下属的其他二级学科。其次,高等院校在 国内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党 政研究机构也在该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作用不容忽视。第三,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地区 差异特别明显,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几乎代表了整个中国 的国际政治研究。此外,统计数据还表明,各研究机构和各地区的年度发文的稳步增长,表 明中 国国际政治研究正在迅速发展之中,而且正通过相互的交流与对话,日益地融入国际学术界 。
  
  注释:
  [1]苏新宁.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 6.4
  [2]2000—2002年CSSCI来源期刊.http://cssci.nju.edu.cn/cssci .lyqk2000.htm
  [3]2003年CSSCI来源期刊.http://cssci.nju.edu.cn/cssci.lyqk2003.htm
  [4]2004年CSSCI来源期刊.http://cssci.nju.edu.cn/cssci.lyqk2004.htm
  [5]2005 年CSSCI来源期刊.http://cssci.nju.edu.cn/cssci.lyqk2005.htm
  (责任编辑:张晓薇)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2000—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来源,利用引文分 析法,对经济学论文引用图书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推出了经济学领域最具学术影响的11 4种国外学术著作,对这些著作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与来源文献的主题相结合,阐 述了它们在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  [关键词] 经济学 引文索引 国外学术著作 学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内容提要] 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茨、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因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被授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何设计机制为经济主体提供合理的激励已成为当代经济学的核心主题。1973年赫维茨在最富盛名的《美国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论文《资源分配的机制设计理论》,基本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赫维茨在考察了只有私人物品的环境下,提出了不可能定理,即不存在任何机制
期刊
[内容提要]东亚共同体是东亚国家谋求官方合作的构想之一。历经多年,时隐时现,既有 良好的构建基础,困难和挑战也十分明显。本文旨在分析东亚国家构建共同体所面临的有利 条件和困难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欧洲一体化建设的经验,提出构建东亚共同体所应 具备的理性思维。本文认为:东亚以经济领域的合作为先导,以政治、外交、安全合作为保 障,扩大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培育地区的积极正向认同,使得合作给各成员带来更
期刊
[内容提要] 由于环境问题在不同国家间的高度关联性,纯粹的国内环境问题的探讨显然不能满足变化了的环境现实。环境合作是国际国内双层次博弈的结果,达成的合作协议不仅要被谈判对手所接受,也要被国内各利益集团所接受。本文运用双层次博弈理论把环境合作的国际压力同国内因素糅合在一起,在双层次博弈的框架下,对多边气候变化谈判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以有助于把握国际环境合作的实质。  [关键词] 国际环境合作 双层次
期刊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博士是国内研究环境与国际关系问题的拓荒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对中国环境外交、东北亚环境合作、联合国与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张海滨博士撰写的专著《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最近面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期刊
[内容提要]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研究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型。20世纪60—70年代IPE诞生之初,学者们以政治学的研究视角,视国家为统一的整体,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解释变量,研究财富和权力的转换。从9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借用经济学的模型,以国家内部行为体的利益和偏好、国内政治结构为解释变量,强调国际市场和国际体制对国家政策的影响。IPE研究视角的转型,打通了国内政治研究
期刊
[内容提要] 自小约瑟夫·奈1990年提出“软权力"概念以来,国内学者对于软权力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但这些研究大多聚焦于或囿于小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论说。其实,小约瑟夫·奈只不过是软权力思想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如此受重视的原因在于他第一个将软权力理论化。而从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史来看,修昔底德的启示和葛兰西主义的思想传统对于软权力研究均极其重要。它们以及其他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从多边的层次探讨最近几年东盟对华政策的演变、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当前东盟对华政策的主要内容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全面接触、充分利用、加强制衡。今后,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与逐步强盛,东盟将继续奉行对华友好政策,但是,这种对华友好政策,绝对不是一边倒,而是在各个大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关键词]东盟对华政策全面接触  中图分类号:D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协整、VAR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在1980—2006年度经济数据基础 上,实证分析了以G7为代表的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如何通过对中国的FDI影响中国经济波动。 结 果表明,中国FDI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存有相关性;世界大国经济的波动是中国FDI和中 国经济波动的Granger原因,而中国FDI的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Granger原因;中国FDI方差 分解中由中国经济因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以盎格鲁.萨克逊模式和莱茵模式典型国家英美和德法为研究对象、以上世 纪80年代以来近30年为考察阶段,通过对其经济增长、物价、就业情况等反映宏观经济 表现指标的综合分析,深入剖析其经济表现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并 提出了这两大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  [关键词] 盎格鲁.萨克逊模式 莱茵模式 全球化 老龄化、福利制度  公司治理 劳工市场  中图分类号:F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