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放式习作教学浅议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ox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过程,又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教学也一直是困扰我们一线教师的一个棘手问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开放的繁荣景象,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作文教学科学化的问题。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习作教学没有关注人类的交际活动,脱离了社会的需要;习作教学没有关注儿童在各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和心理特点,脱离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习作教学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训练体系,习作训练起步晚,训练量不足,学生难以形成习作能力。
  小学习作教学一直处于“高消耗,低效益”的状态,学生写得没趣,老师教得没劲,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幅度微乎其微。这种现状,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在想:怎样教才能把孩子教活,教出悟性来,教出能力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我自己现有的能力,我在五年级大胆实施了“多渠道双开放”习作教学模式,家长、教师、学生、社会多元素有机整合,教师习作教法开放、学生学习习作方法开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为主线”的原则,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超越思维定势,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写作爱好及创新能力。
  一、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多元化开放
  1.自读——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根据这一阅读目标,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我坚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内容不限,思想内容必须是健康的。
  每天早自习必须读20分钟,有摘抄笔记即可,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严格认真,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课外读书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认识,活跃思维,培养情趣,从而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不断的提高。
  2.自悟——读中有悟,悟之以理,形成能力。吕叔湘指出:“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教给学生的宝贵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找东西。”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对阅读已经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可以在阅读文章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及对某些事的评价等,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体现个性化。并在每周举行一次《读后感言之说》,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3.自创——体验生活用心写作培养创新。叶圣陶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在学生课外学习过程中,引导他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使学生眼看耳听,亲自实践,学生在接触社会、认识自然中变得更加聪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形成课堂的多元化开放
  1.教师教法的开放。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并给学生带来快乐。”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要创造新意,特别是习作教学这一块。课堂要高效率的引领学生,必须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须下一番苦功,吃透习作,吃透学生。
  为此,我采取了“理清思路——放手写作——体现个性——培养创新”的教学思路,放手让学生大胆的习作,指导学生习作中要有自己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要有写作创新。根据习作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多角度立意,在作文中吐真意,发真情,放飞自己的心灵。
  2.学生习作过程的开放。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的场面,而是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是心灵的碰撞和交流。在学生习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写作,也可以小组合作式写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学生主体的展现,教师主导的引领,这样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便会越来越广阔。
  3.学生习作评价的开放。自评找缺点。在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读中求改”,分四步进行:一读看选材,二读定增删,三读改病句,四读改标点与错字。互评共提升。一是优劣互改,把优生习作给后进生改,让后进生学有榜样,有经可取;把后进生习作给优生改,为优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二是四人为一组,一人读自己的习作,三人听后提修改意见。这样逐步悟出修改习作的方法,不断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
  班评引创新。全班选出一优一劣两类的典型文章共四篇,找其优点,大家共借鉴;指其不足,大家共避免。在这样一个习作评价过程中,课堂成为一个情怀敞开的课堂,情趣盎然的课堂。
  三、家长、教师、学生与社会多元素的有机整合
  家长与教师、学生之间密切配合,形成三维纽带,根据社会现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的作文与做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有限的环境中开发学生无限的潜力,在开放的课堂放飞学生无限宽广的心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创新意识是值得我去继续探索的道路。整个小学开放式习作教学的探究,体现着智慧的绽放,情感的交流,资源的共享。
  (河北省大名县铺上乡郝马庄小学)
其他文献
要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就语文教育教学而言,主要有三个通道:(1)实施个性化阅读;(2)实施个性化写作;(3)实施语文个性化活动。本人就自己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作了反思,并对改进措施作了探究,现将反思探究成果展示如下,以供同仁分享。    一、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遇到的挑战    个性化阅读,强调教师、学生、文本、生活本身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学
期刊
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依据具体的形象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是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幼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主要培养他们的悟性和兴趣。  因此,以上两者都是以情境为核心,符合了幼儿的心智发展规律,借助具体情景来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由此可见,情境设计是幼儿美术教学的首要环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具体创设以下几种情境: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
期刊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  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
期刊
一、政治课难上的主要原因:    1.社会方面。第一,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因此,对政治课表现出不感兴趣。  第二,腐败、不正之风的存在和影响。使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
期刊
物理学科由于其知识的深度、广度,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我们天天用的电,汽车的运动,白天黑夜的交替变化,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等等,没有一个不涉及到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涉及面广又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这些往往使教师急于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满腹经纶”注入学生的大脑,因此“应试教育”成为不得已而为之,而“素质教育”则只能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了,于是乎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加深知识的深广度,加长学生的学
期刊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传授知识,培养技艺,一旦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智慧的火花也会迸发出来。老师要竭尽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千方百计撩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语文教学中常用以下几招激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诱导激发”。常言说,不设诱饵,鱼儿不会上钩。又说,请将不如激将。要使你的讲授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俘虏,使他们情思躁动,“马达”运转,“诱导激发”这一招是
期刊
当前,许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还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这离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难以适应今后教育发展的要求。  当前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部分。有些地方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三一式配备(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老师也只是讲讲课文、语法、翻译,再讲讲练习。结果众多的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仍然听不懂,说不出,不会用。  另外,课堂上,由于学生人数多,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老
期刊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没有兴趣,那么,如何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困惑,我一直在探寻思索,寻求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次晚自习的偶然发现:学生齐读课文时的热情很高,声音很亮。让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这不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吗?那天晚自习学生刚刚考试结束,没有任何的作
期刊
中学政治课历来以其德育功能而成为各年级的必修课。今天,其德育功能仍需加强,它要发挥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的作用。但是中学政治课又不是纯粹的只讲政治道理的学科;如果只顾及这一点,那它就会显得干瘪、不丰满,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现实。  高中政治课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  高一:第一,学习构建课本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按一寂线索串联起来,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准确地把握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
期刊
随着高科技不断涌入生活,人们的各种需求也不断提高,适应社会是各行各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解放思想成为我们体育教师适应社会发展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  在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中,不允许我们目光短浅、头脑僵化。如果体育教师还没有这种与时俱进的想法的话,那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学生所抛弃,成为社会的弃儿。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拓宽自身视野,才是我们体育教师立足于教育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