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技能的重要科目。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有限,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小学生心理及生理发展的特点,活用情境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 课堂效率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我们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现在信息技术已经走进小学,成为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而信息技术又对小学生极具吸引力和诱惑力,因此如何打造一节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日益成为信息技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一些认识,即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成长发展的各方面特点,打造一个信息技术的教学情境,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将是十分有效的。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现状
信息技术课程走进小学已经多年,即使像我们这样处于农村的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家里也有了计算机。现在大部分小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已经非常熟练,经调查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熟悉的计算机操作,并逐渐能自主应对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计算机就是用来玩游戏的。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玩游戏?”他们对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并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将学生从想着玩游戏转化到投入知识的学习中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发挥好情境效应,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情境是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手段精心创设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学习氛围或生活场景,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学习情境。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是组织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
在教学“复制与粘贴”时,教师先播放音乐课本上学过的歌曲《劳动最光荣》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时所有学生都在跟唱,然后教师结合季节特点,出示一幅《丰收图》:图中有各种果树,很多果子都成熟了,也有部分掉在地上……教师适时引导:“农民伯伯太忙了,看那么多果实都成熟了,掉在地上多可惜!让我们一起来帮农民伯伯收果实,好不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跃跃欲试。该案例通过歌曲渲染气氛、结合季节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情境。用“劳动最光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制造心理上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由好奇而达到求知的目的。
在“设置动画效果”一课中,教师演示喜羊羊过马路的幻灯片,教师事先设置好动画先后次序,小汽车先由左到右穿过马路,喜羊羊再由上到下走过斑马线。学生看见动画效果很兴奋,立即自己尝试起来,可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喜羊羊与小汽车之间的先后顺序该怎样设置?接着大部分学生开始进一步自主尝试,经过学生自主操作,不断对动画效果进行修改,最终解决了问题,学会了设置动画的先后顺序。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和掌握知识形成过程及方法,亲身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学会”是我们的期望,使学生“会学”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热闹的场景下,是否真的达到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消化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实质,而不是流于形式、偏离重点,抑或是内容单一、枯燥无趣、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境创设,这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把握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
关键词 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 课堂效率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我们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现在信息技术已经走进小学,成为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而信息技术又对小学生极具吸引力和诱惑力,因此如何打造一节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日益成为信息技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一些认识,即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成长发展的各方面特点,打造一个信息技术的教学情境,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将是十分有效的。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现状
信息技术课程走进小学已经多年,即使像我们这样处于农村的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家里也有了计算机。现在大部分小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已经非常熟练,经调查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熟悉的计算机操作,并逐渐能自主应对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计算机就是用来玩游戏的。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玩游戏?”他们对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并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将学生从想着玩游戏转化到投入知识的学习中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发挥好情境效应,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情境是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手段精心创设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学习氛围或生活场景,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学习情境。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是组织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
在教学“复制与粘贴”时,教师先播放音乐课本上学过的歌曲《劳动最光荣》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时所有学生都在跟唱,然后教师结合季节特点,出示一幅《丰收图》:图中有各种果树,很多果子都成熟了,也有部分掉在地上……教师适时引导:“农民伯伯太忙了,看那么多果实都成熟了,掉在地上多可惜!让我们一起来帮农民伯伯收果实,好不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跃跃欲试。该案例通过歌曲渲染气氛、结合季节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情境。用“劳动最光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制造心理上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由好奇而达到求知的目的。
在“设置动画效果”一课中,教师演示喜羊羊过马路的幻灯片,教师事先设置好动画先后次序,小汽车先由左到右穿过马路,喜羊羊再由上到下走过斑马线。学生看见动画效果很兴奋,立即自己尝试起来,可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喜羊羊与小汽车之间的先后顺序该怎样设置?接着大部分学生开始进一步自主尝试,经过学生自主操作,不断对动画效果进行修改,最终解决了问题,学会了设置动画的先后顺序。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和掌握知识形成过程及方法,亲身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学会”是我们的期望,使学生“会学”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热闹的场景下,是否真的达到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消化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实质,而不是流于形式、偏离重点,抑或是内容单一、枯燥无趣、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境创设,这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把握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