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药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区域医药产业的发展,药学实训教学则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关键因素。如何设置高效合理的实训课程是达到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就业为根本目标,以产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为背景,本校充分利用现有实训资源,改革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创新实训内容,研究对接区域医药产业岗位能力的综合实训方案,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又对今后的实践教学起到指引作用。
关键词:高职药学教育;综合实训;崗位职业能力
2014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崛起与迅速发展,确立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药学人才培养应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于药学行业,利于用药水平的提高。根据医药产业中的岗位能力要求,寻找教学定位,明确办学理念,培养实用型人才。本校在综合实训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按照单一课程设置的实训项目,改变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训项目设置,探索开放性综合实训项目对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
一、高职药学综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对策研究
通过广泛调研和资料研究,建立药学专业课程实训平台。以与行业一线高度仿真的符合GMP要求的生产车间和符合GSP要求的模拟药房为依托,加快打造符合行业要求的一线“双师型”教师团队,设计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的项目化实训内容,开展综合实训教学改革,努力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更新实训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校内实训基地,改革原有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出新的实训课程内容,科学安排实训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理实合一”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综合知识的培训,重点突出行业岗位技能要求。统计分析实习生和毕业生就业去向,分解岗位职业能力,以此指导、规范综合实训课程设置。
高职药学专业是一个就业口径很宽的专业,以广泛调研和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对药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进行了拆解分析。高职药学专业主要面向医药产业,通过对本校学生实习、就业情况的调研分析,学生去向主要有:药品生产方向(各类型制药厂),药品经营方向(医药公司、连锁药店、零售药店),药品使用方向(各级医院药剂科、社会药房)。优秀药学专业学生具备的素质包括以下几点:合格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出色的岗位适应能力。就此分析我们做出了以下药学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探索。
1.设计综合实训平台内容。根据药学专业的岗位要求,确定以典型剂型——片剂为载体,共设计了3个模块的学习,分别为“阿司匹林片的制备、质量分析及解热镇痛作用试验”“GSP模拟药房实训”以及“医院药学服务”,可以分解为多项工作任务,使之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制定各个实验模块的教学内容。以模块一为例(阿司匹林片的制备、质量分析及解热镇痛作用试验实训),包括教学内容:阿司匹林的化学合成,阿司匹林片的制备,阿司匹林片的质量分析、药理实验。教学重点:湿法制粒压片,阿司匹林的鉴别,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教学难点: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阿司匹林的化学合成。各个模块的内容相互联系,知识点可以串联,让学生在一次综合实训中同时学会几门药学课程的实践技能。与以往单一的实训模式比较,既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又能整合不同科目的实训资源,教学效果有较大提升。
2.完善实训考核方式。通过相关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具体实训项目开展情况,制定全面反映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方式: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训过程中的操作、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评定。
3.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是教学的核心点,对职业技能的考核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制定技能大赛实施方案,通过各种项目的技能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颁发相应的获奖证书,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技能的重要性,也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就业能力。
二、结语
在本次教改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围绕地方医药产业发展与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某些方面做出了创新。例如,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就业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有着密切联系。为使他们在校期间达到职业技能的标准,设计实践教学平台需考虑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我校药学专业部分学生可通过中药调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的培训考核取得中药调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职业资格证。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取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使得近年来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所提升,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目前我们只是停留在初步的尝试与探索中,药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涉及内容广,牵涉人员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缺乏科学的测试标准,教师的师资力量与科研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学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邕,江舟.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91-92.
[2]王益玲,陈思东,李卫东.地方医药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有效对接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7.
[3]沈萍.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对接途径探索[J].读写算(教师版),2012(9).
[4]王英姿,林锐.对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6,22(6):56-57.
关键词:高职药学教育;综合实训;崗位职业能力
2014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崛起与迅速发展,确立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药学人才培养应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于药学行业,利于用药水平的提高。根据医药产业中的岗位能力要求,寻找教学定位,明确办学理念,培养实用型人才。本校在综合实训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按照单一课程设置的实训项目,改变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训项目设置,探索开放性综合实训项目对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
一、高职药学综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对策研究
通过广泛调研和资料研究,建立药学专业课程实训平台。以与行业一线高度仿真的符合GMP要求的生产车间和符合GSP要求的模拟药房为依托,加快打造符合行业要求的一线“双师型”教师团队,设计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的项目化实训内容,开展综合实训教学改革,努力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更新实训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校内实训基地,改革原有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出新的实训课程内容,科学安排实训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理实合一”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综合知识的培训,重点突出行业岗位技能要求。统计分析实习生和毕业生就业去向,分解岗位职业能力,以此指导、规范综合实训课程设置。
高职药学专业是一个就业口径很宽的专业,以广泛调研和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对药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进行了拆解分析。高职药学专业主要面向医药产业,通过对本校学生实习、就业情况的调研分析,学生去向主要有:药品生产方向(各类型制药厂),药品经营方向(医药公司、连锁药店、零售药店),药品使用方向(各级医院药剂科、社会药房)。优秀药学专业学生具备的素质包括以下几点:合格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出色的岗位适应能力。就此分析我们做出了以下药学综合实训课程的改革探索。
1.设计综合实训平台内容。根据药学专业的岗位要求,确定以典型剂型——片剂为载体,共设计了3个模块的学习,分别为“阿司匹林片的制备、质量分析及解热镇痛作用试验”“GSP模拟药房实训”以及“医院药学服务”,可以分解为多项工作任务,使之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制定各个实验模块的教学内容。以模块一为例(阿司匹林片的制备、质量分析及解热镇痛作用试验实训),包括教学内容:阿司匹林的化学合成,阿司匹林片的制备,阿司匹林片的质量分析、药理实验。教学重点:湿法制粒压片,阿司匹林的鉴别,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教学难点: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阿司匹林的化学合成。各个模块的内容相互联系,知识点可以串联,让学生在一次综合实训中同时学会几门药学课程的实践技能。与以往单一的实训模式比较,既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又能整合不同科目的实训资源,教学效果有较大提升。
2.完善实训考核方式。通过相关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具体实训项目开展情况,制定全面反映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方式: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训过程中的操作、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评定。
3.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是教学的核心点,对职业技能的考核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制定技能大赛实施方案,通过各种项目的技能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颁发相应的获奖证书,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技能的重要性,也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就业能力。
二、结语
在本次教改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围绕地方医药产业发展与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某些方面做出了创新。例如,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就业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有着密切联系。为使他们在校期间达到职业技能的标准,设计实践教学平台需考虑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我校药学专业部分学生可通过中药调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的培训考核取得中药调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职业资格证。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取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使得近年来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所提升,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目前我们只是停留在初步的尝试与探索中,药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涉及内容广,牵涉人员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缺乏科学的测试标准,教师的师资力量与科研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学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邕,江舟.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91-92.
[2]王益玲,陈思东,李卫东.地方医药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有效对接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7.
[3]沈萍.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对接途径探索[J].读写算(教师版),2012(9).
[4]王英姿,林锐.对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6,22(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