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清末维新派学者中,有“南康北刘”之说。南康,即指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首领,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北刘,是指被誉为“西北先觉”的著名维新派教育家刘古愚。
刘光蕡幼年丧亲,家境清贫,白天卖大饼于市,夜间为人转磨,食麦屑,过着艰苦生活。然而,少有大志的刘古愚酷爱读书,好学不倦,他治经精透、论史谨严,除通晓经史之外,还通音韵、懂数理、知天文,是当时西北地区负有盛名的学者。
刘古愚从青少年时代起即对张载、冯从吾、李颙等关学先辈颇为敬仰,深受以“经世致用”为宗的关学思想熏陶。他曾入府学,肄业于关中学院,32岁始为乡试举人,后因会试进士不中,绝意仕途。
刘古愚在应考期间,从省城到京城,亲眼看到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以后中国腐败落后的现状,也开始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文明,思想起了一定的变化。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条约。18岁的刘古愚在应县试期间,看到“榜示于避”的不平等条约,深为触动,产生了唤醒民众,救亡图强的意念。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以后,他更是痛切感到“中国非变法不能图存”,学术改革主张和“教育救国”思想亦更加坚定。
刘古愚通过其门生陈涛、李岳瑞等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取得了联系;《新学伪经考》、《时务报》等鼓吹变法的书刊给他“救国图存”的理想带来了希望。于是,他倡议废八股,习算数,立新学,举实业,与全国维新变法运动相呼应,把自己的维新改革主张贯注于教育内容之中,积极投身于以倡导新学、实学为主的教育实践活动。起初,他与长安举人柏景伟等创办“求友斋”学社,并先后在陕西泾干、味经、崇实诸书院执教和主持达30年之久。
1898年,变法维新失败,刘古愚以“康梁新党”被革去味经书院山长和崇实书院院长职务。他退居陕西醴泉(今礼泉)九箆山下的“烟霞草堂”继续讲学。国势日蹙,他过度忧愤,长期痛哭,一度使他双目几乎失明。就在目疾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他仍坚持讲学,并且苦心思索,写出了妇孺易学的启蒙识字捷诀十余卷。鉴于他学识渊博,教学成效卓著,地方官吏曾先后以国子监学正、经济特科、晋五品衔等举荐,均被他拒绝。
1903年,甘肃总督崧锡侯聘请刘古愚赴甘肃讲学,他欣然应邀,任甘肃大学堂总教习。其间,为普及民众教育,开设地方学校、培养师资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又主张积极发展西北畜牧,兴办毛纺、制革业,以堵塞毛皮原料外流。他把全部心力用于甘肃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开发事业上,因过度疲劳,于当年9月病逝于兰州,享年61岁。
同一切改良主义者一样,刘古愚认为教育是改革社会的根本,变法图强必须从教育入手。他说:“今日中国之患,不在外人之富强,而在我国之贫弱。”而国家贫弱的原因“不在士人不工文,而在兵吏农工商不知学。此五等人皆知学,即尧舜之盛治也,而何外患之足云。”认为要改变国家贫弱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兴学。他兴办教育的目的,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全社会的风气为主。从化民成俗、救国图强的教育宗旨出发,刘古愚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见解和教育主张,并呕心沥血,身体力行。
他主张广开民智,遍设乡学,普及民众教育。提出教育要以兵吏、农、工、商为对象,不能把这些人摈弃于学校之外,主张“以大兴乡学为救国之本,以农工兼教为兴学之纲”,竭力倡导各乡设学,实行“官师合一”,校长即司乡,既教书又授农,使兵吏农工商各精其业。并且把各乡是否设学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主要内容。如有不设学及弟子不入学者则施以处罚。
刘古愚在书院执教外,又会同地方官吏,在关中各地设立许多义仓,储粮筹款,集资办学,在咸阳、扶风、礼泉等地设义学多处;更可贵的是他节衣缩食,将自己微薄的一部分薪俸积累起来,“涓滴济人,躬设义塾数百所”。
刘古愚自甲午战争后,特意注重研究西方学术思想,曾阅读了许多介绍西欧国家及其文化科学的著作,发现西学皆归实用,认为“空言无实用,为中国受病之因”,提出了“除虚文、修实学”的口号,得出了“学期实用,用在济人,科学者所以扩生利之具也”的正确认识。在他主持的各书院,除开设四书五经、《通志》、《通典》等必须课目外,还曾开了算学、天文、地理等课,并在“时务斋”、“励学社”等学社中,组织学员和校外有志之士学习机械、电器、外国史等新学。为了扩大西学影响,解决购书不易的问题,他还在味经书院门口设立“刊书处”和卖书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当时为了倡兴实业,在崇实书院试办了白蜡、蚕桑、轧花诸业,并派遣优秀学生赴上海等地学习机械制造技术,集资创办机器织布局,以得教养兼施,相辅相成之效。在当时的条件下,有这样新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活动,确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爱国教育家的刘古愚,他的教育救国理想在当时虽不可能实现,但也为社会造就了众多有用人才。他的弟子于右任、朱佛光、茹卓亭、李子逸、王授金、冯孝伯、杨西堂、张季鸾等,在我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界中起过一定的作用。
刘古愚从事讲学和社会教育30年如一日,他严于律己,生活简朴,黎明即起,勤于教务,终日端坐读书或批答诸生日记,以至深夜方休。他性格刚毅至诚,平易近人,乡人求教,无不满意而去;然权贵干犯,则严峻自持,是一位热诚爱国,思想开明,品学并重,值得纪念的教育家。
刘光蕡幼年丧亲,家境清贫,白天卖大饼于市,夜间为人转磨,食麦屑,过着艰苦生活。然而,少有大志的刘古愚酷爱读书,好学不倦,他治经精透、论史谨严,除通晓经史之外,还通音韵、懂数理、知天文,是当时西北地区负有盛名的学者。
刘古愚从青少年时代起即对张载、冯从吾、李颙等关学先辈颇为敬仰,深受以“经世致用”为宗的关学思想熏陶。他曾入府学,肄业于关中学院,32岁始为乡试举人,后因会试进士不中,绝意仕途。
刘古愚在应考期间,从省城到京城,亲眼看到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以后中国腐败落后的现状,也开始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文明,思想起了一定的变化。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条约。18岁的刘古愚在应县试期间,看到“榜示于避”的不平等条约,深为触动,产生了唤醒民众,救亡图强的意念。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以后,他更是痛切感到“中国非变法不能图存”,学术改革主张和“教育救国”思想亦更加坚定。
刘古愚通过其门生陈涛、李岳瑞等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取得了联系;《新学伪经考》、《时务报》等鼓吹变法的书刊给他“救国图存”的理想带来了希望。于是,他倡议废八股,习算数,立新学,举实业,与全国维新变法运动相呼应,把自己的维新改革主张贯注于教育内容之中,积极投身于以倡导新学、实学为主的教育实践活动。起初,他与长安举人柏景伟等创办“求友斋”学社,并先后在陕西泾干、味经、崇实诸书院执教和主持达30年之久。
1898年,变法维新失败,刘古愚以“康梁新党”被革去味经书院山长和崇实书院院长职务。他退居陕西醴泉(今礼泉)九箆山下的“烟霞草堂”继续讲学。国势日蹙,他过度忧愤,长期痛哭,一度使他双目几乎失明。就在目疾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他仍坚持讲学,并且苦心思索,写出了妇孺易学的启蒙识字捷诀十余卷。鉴于他学识渊博,教学成效卓著,地方官吏曾先后以国子监学正、经济特科、晋五品衔等举荐,均被他拒绝。
1903年,甘肃总督崧锡侯聘请刘古愚赴甘肃讲学,他欣然应邀,任甘肃大学堂总教习。其间,为普及民众教育,开设地方学校、培养师资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又主张积极发展西北畜牧,兴办毛纺、制革业,以堵塞毛皮原料外流。他把全部心力用于甘肃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开发事业上,因过度疲劳,于当年9月病逝于兰州,享年61岁。
同一切改良主义者一样,刘古愚认为教育是改革社会的根本,变法图强必须从教育入手。他说:“今日中国之患,不在外人之富强,而在我国之贫弱。”而国家贫弱的原因“不在士人不工文,而在兵吏农工商不知学。此五等人皆知学,即尧舜之盛治也,而何外患之足云。”认为要改变国家贫弱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兴学。他兴办教育的目的,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知识水平,改变全社会的风气为主。从化民成俗、救国图强的教育宗旨出发,刘古愚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见解和教育主张,并呕心沥血,身体力行。
他主张广开民智,遍设乡学,普及民众教育。提出教育要以兵吏、农、工、商为对象,不能把这些人摈弃于学校之外,主张“以大兴乡学为救国之本,以农工兼教为兴学之纲”,竭力倡导各乡设学,实行“官师合一”,校长即司乡,既教书又授农,使兵吏农工商各精其业。并且把各乡是否设学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主要内容。如有不设学及弟子不入学者则施以处罚。
刘古愚在书院执教外,又会同地方官吏,在关中各地设立许多义仓,储粮筹款,集资办学,在咸阳、扶风、礼泉等地设义学多处;更可贵的是他节衣缩食,将自己微薄的一部分薪俸积累起来,“涓滴济人,躬设义塾数百所”。
刘古愚自甲午战争后,特意注重研究西方学术思想,曾阅读了许多介绍西欧国家及其文化科学的著作,发现西学皆归实用,认为“空言无实用,为中国受病之因”,提出了“除虚文、修实学”的口号,得出了“学期实用,用在济人,科学者所以扩生利之具也”的正确认识。在他主持的各书院,除开设四书五经、《通志》、《通典》等必须课目外,还曾开了算学、天文、地理等课,并在“时务斋”、“励学社”等学社中,组织学员和校外有志之士学习机械、电器、外国史等新学。为了扩大西学影响,解决购书不易的问题,他还在味经书院门口设立“刊书处”和卖书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当时为了倡兴实业,在崇实书院试办了白蜡、蚕桑、轧花诸业,并派遣优秀学生赴上海等地学习机械制造技术,集资创办机器织布局,以得教养兼施,相辅相成之效。在当时的条件下,有这样新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活动,确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爱国教育家的刘古愚,他的教育救国理想在当时虽不可能实现,但也为社会造就了众多有用人才。他的弟子于右任、朱佛光、茹卓亭、李子逸、王授金、冯孝伯、杨西堂、张季鸾等,在我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界中起过一定的作用。
刘古愚从事讲学和社会教育30年如一日,他严于律己,生活简朴,黎明即起,勤于教务,终日端坐读书或批答诸生日记,以至深夜方休。他性格刚毅至诚,平易近人,乡人求教,无不满意而去;然权贵干犯,则严峻自持,是一位热诚爱国,思想开明,品学并重,值得纪念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