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体系发展现状及建议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促进湖南省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发展,需要从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顶层设计、增强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获得感、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认同感以及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专业力等方面发力。
  2018年湖南65岁及以上人口773.0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1.41%,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4.41个百分点,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3个百分点。随着湖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机构养老投入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居家养老面临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社区嵌入式养老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有效途径。
  社区养老体系发展现状
  (一)出台政策,完善机制,政府高位推动
  湖南省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作为全省10项重点服务产业和6个重点消费热点,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先后出台《湖南省养老机构操作规范》《连锁养老机构管理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规范养老机构运营管理,从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方面不断完善政策文件。完善财政支持投入保障机制,全省福彩公益金65%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設,省财政逐年加大预算,2017年递增85.50%,2018年递增26.6%,有力支持了养老服务业发展。
  (二)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湖南模式”
  在全省10个市州通过改革试点的方式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其中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6个市被纳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通过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大资金资本资源投入,深化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布局,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长效发展机制,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湖南模式。在试点市的带动下,坚持以高位统筹为抓手,以完善设施为基础,以社会力量为主体,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三)社区养老供给体系逐渐完善
  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推动长沙市、湘潭市、岳阳市纳入全国医养融合试点。省本级先后在19个县市区、18所医养融合型机构、9所医养协作型机构、7所居家医养服务型机构开展试点示范,摸索出机构融合型、社区嵌入型和居家服务型医养融合模式,初步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三个层次医养融合的服务网络。实施“复合式社区小型养老机构”的养老事业发展计划,在居民家门口举办家庭化、小型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依托颐养在线打造养老湖南一张图,实施“互联网+”养老工程,搭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方便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和日间照料服务。
  社区养老体系存在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相对不足
  首先,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建立了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制度。总体来看,补助金额偏少,带动示范效果不强。例如,益阳市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每张床位100元)每人每月可获得100元的运营补贴,新建、改扩建可相应获得3000元、1500元建设补贴。财政资金投入总量偏少,引导示范作用有限。其次,获取补贴资金不足。在补贴标准方面,养老床位、运营面积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一般采取“轻资产”发展模式,养老床位、运营面积与其他模式养老机构相比处于劣势,这就导致大部分补贴资金流入“重资产”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获得的补贴资金相对不足。第三,价费减免政策落地难。根据国家、省级相关文件精神,针对养老服务落实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等享受居民价格政策。但是,供水、供气、供电等经营单位是市场主体,减免价费将影响到他们的利益;部分单位还是央企,地方政府难以协调,导致一些养老服务机构难以享受到相关减免政策。
  (二)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
  一方面,居家养老为主,“养儿防老”观念深。中国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老人渴望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如果被送到养老院,老人会觉得自己是被子女抛弃、无人要的人,甚至还会觉得自己教子无方,子女不孝,害怕被街坊邻居嘲笑。“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己的穷窝窝”,因此,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离家去养老机构。此外,子女如果将老人送去养老机构,可能会受到邻居的指点议论,甚至还会担心自己的父母在养老机构难以获得优质的护理,故而子女也不会将父母送到养老机构作为自己尽孝的首要选择。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忌讳,家门口的“死人院”。社区养老机构离居民小区近,既方便家人对老人的家庭关怀,也能借助社区的现有资源,在养老救助服务能力上比单独在远郊区建养老院有更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是家门口的养老院,部分业主介意社区变得“暮气沉沉”,甚至担心还有可能看到老人离世的情景,觉得会有不好的兆头,抵触情绪比较大。
  (三)行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
  首先,养老机构发展壮大过程存在融资壁垒。养老产业的前期投入巨大,社会资本在初期还需信贷支持。但是,社区养老机构的经营场所以租赁为主,缺乏有效担保资产,商业性金融机构几乎不接受养老机构的贷款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虽然有信贷支持,但是要求高且仅对公立性养老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把民营项目拒之门外。其次,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难以有效规避。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下降衰退,可能存在认知、感觉障碍或患有多种疾病,容易发生安全意外事故。老年人一旦出事,即使出事原因不是护理不当引起的,家属也有可能向养老机构索要赔偿,在具体诉讼过程中,法院一般判决养老机构方承担全部责任。第三,老旧小区运营场地存在“住改商”法律风险。社区养老机构属于盈利性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在小区建设养老机构应征得半数以上业主同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租赁老旧小区房屋需要小区全体业主过半数同意存在较大困难,如果未曾征得业主意向的情况下私自批准建设,容易带来法律风险。
  (四)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短缺   首先,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护理能力普遍偏低。社区养老从业人员工资收入低、照顾老人脏累,老人的进食、如厕、安全都需要特别注意。因此,养老机构服务人员主要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为主,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业务素质不高。其次,工作强度大、待遇低,收入与付出不对等。除了对老年人进行基本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兼顾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等,为老人提供“全程式”护理服务。不少社区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与老人的数量比例在1∶5左右,“三班倒”“睡在老人床位边上”“没有假期”等成为常态。第三,就业观念存在歧视,护理人员流动较大。老年人护理被认为是“伺候人”的行业,社会地位低。此外,针对养老服务人才的扶持政策不完善,教育、评价、激励和考核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养老服务人才职业自我认同度不高,人员流动较大,护理队伍不稳定。
  推进社区养老体系发展建议
  (一)强化政策精准支持力度
  首先,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根据湖南老年人口比重,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需要,逐年增大对健康养老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改变补贴方式,综合考虑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建设奖励补贴以及运行补贴,参考长沙等地的经验做法,对社区嵌入型养老机构,在其享受原建设运营补贴基础上,再给予一次性设施改造补贴;对于营利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非营利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对65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低保困难老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对五类特殊群体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其次,有效增加银行信贷支持。利用政府性投融资平台,采取贷款贴息与融资补贴直接支持和融资担保间接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更多信贷资金、保险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增加养老服务产业的有效信贷投入。第三,全面落实价费减免政策。建议省政府针对养老服务的收费减免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涉及调费权限属于中央单位的,出面进行协调,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减轻养老服务税费负担。第四,出台鼓励社区养老发展的文件。将社区养老服务纳入民生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在财政投入、运行体制和机制上予以保障,尤其是在场地运营租赁环节落实新建小区按比列预留老年人活动用房,老旧小区腾出部分场地用做老年人活动用房,并交由民政部门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管理。
  (二)加大社区养老宣传力度
  首先,转变居民传统的养老观念。政府、社会以及家庭要加大对老年人关心力度,更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与引导,通过一些更有利于老年人喜欢和乐于参与的老年活动,让他们在思想上慢慢接受新事物,从心理层面上接受社区养老的优势,更好、更全面、更优雅地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其次,消除养老社区业主的顾虑。部分业主反对在小区旁边建养老院,更多是出于信息不对称和心理层面的忌讳。政府、社区以及社区养老机构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明白社区养老院不会设太平间和临终关怀房间,不具备医疗功能,不会住满重病的老人。提倡最理想的养老院布局标准是“一碗汤的距离”,既方便子女探视和照顾,又能让老人们在晚年拥有更高的幸福指数。第三,提升从业人员自我认同感。社区养老在岗人员多为“4050”人员,学历低、年龄大、专业服务技能缺乏,对岗位的自我认同感低。既需要人们转变观念,提高对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地位作用的认可度和尊崇度,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等,嘉奖表扬优秀护理人员等,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专业化的人员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
  (三)提升养老行业自治水平
  首先,引入市场基因,提升专业水平。进一步推进连锁化、专业化运营,大力发展居住小区嵌入式小微型养老机构,引导养老机构延伸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以承接政府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和社区嵌入式养老为主要内容的“康樂年华”品牌、以家政服务转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万众和”品牌、以建立社区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普亲”品牌等为样板,把机构内专业服务模式、服务标准在全省推广。其次,明确行业标准,规范经营行为。应用护理风险评估量表,对入住老年人进行跌倒、窒息、坠床、走失、压疮等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评价和预测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严重程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护理服务中现有的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出前瞻性的预备方案。第三,成立行业协会,共担行业风险。根据湖南养老行业发展情况,成立湖南省老龄产业协会,研究制定湖南省老龄产业“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依法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行业整体利益;定期开展从业单位、社会组织间的合作交流活动,考察、借鉴先进经营模式及管理经验。
  (四)建设养老专业人才队伍
  首先,制定社区养老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力量,结合湖南养老产业发展需求,在老龄护理、家政服务和临终关怀等专业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适度减免学费,设立公益性岗位,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人才。其次,加大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制度,落实工资福利、社保待遇,稳定壮大养老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技术补贴、职务补贴制度,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第三,培育社区志愿者、义工队伍。加大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者注册、培训、服务评估制度建设,促进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沈峰.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需多管齐下[N].中国审计报,2020-08-31(006).
  [2]程欣.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基于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管理,2020,35(08):84-90.
  [3]李耸卓,张建英.城市民族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例[J].北方经贸,2020(08):141-143.
  [4]侯云峰.老龄化视角下黑龙江省养老模式概况及社区养老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20(21):35-36.
  [5]李长远,张会萍.欠发达地区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践模式、现实障碍及破解路径——基于宁夏三市的案例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20(04):105-113.
  [6]李云峰,匡立波等.湖南健康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9(05):79-85.
  [7]朱宽海.聚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湖南之策[J].社会福利,2019(04):10-13.
  作者简介
  喻 科 益阳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在城市工作与生活中,农民工可能受到来自城市居民的偏见和歧视,面临着就业困境、权益侵害、社会排斥、社会融入、心理健康等一系列问题,让农民工在城市中难以体会到有尊严地生活。提升农民工尊严感,让他们能够在城市中留下,乃至“扎根”,过上体面的生活,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市民共同努力,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方式迎接农民工进城,并为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社会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现实与传统的双重困境中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须用创新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才有可能使广西民族文化破解困境,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族文化遗产”作出重要论述。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中他指出:“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期刊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項重大举措。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
期刊
由西北大学主办,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国际汉唐学院及学校社科处、国际合作部、历史学院联合承办,西安沣东文创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国际玄奘论坛”,于2020年10月18日上午,在西安沣东新城新轴线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来自政界、中印学术界、宗教界的100多位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论坛。  玄奘是中印文明交往的杰出代表,为兩个文明古国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在两国古代文明互鉴与友好交往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期刊
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党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堅目标决心不动摇,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
期刊
“两山论”具有丰富科学的内涵,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绿色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要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可通过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转化,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同时,做到优化规划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期刊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日前发布《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今年1至9月,甘肃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5187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约154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52%和57%。值得注意的是,甘肃全省乡村旅游有3240万人次选择在旅游目的地“住一宿”,使甘肃夜间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活跃度大幅提升,夜游经济正在“点亮”甘肃乡村。  报告显示,甘肃乡村旅游游客整体消费潜力水平较高,面對相对优质
期刊
西藏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  在第七个“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拉萨举办西藏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有关情况。据悉,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之初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深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2019年底,西藏74
期刊
由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组织科研团队编写的《中國西部经济发展研究文库——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部大开发新格局(2020)》系列丛书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三五”期间,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凝聚全国专家智慧,以设立重大招标项目的形式,开展跨学科、跨地域联合攻关研究,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与智库产品,为国家及各级政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社近日共同发布《2020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报告》,对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排名。2020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10强依次为: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和无锡。分析指出,从总体格局看,大都市圈格局主导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