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国与印度两国贸易空间的不断扩展,印度第一大進口来源已经被中国位居,并且上升成为印度第三大出口市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迈向了一个新层次。为了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使两国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好更大的作用,理性认识中印贸易近况并且客观分析两国在双边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实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指数 中印贸易 进出口
一、产业内贸易指数
巴拉萨(B.Balassa)曾作过统计研究产业内贸易现象并提出测量产业内贸易的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简称IIT)表示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描述了两国在同一个产业中有着不同质的贸易往来。两国在该产业有互补性的贸易需求的表现为,在该类产品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其公式为:
(4)
测量两国同一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是该指标的主要功能,0≤IITi≤1。其中,Xi即一国某一产业的出口额,Mi即该国同一产业的进口额。该指数的经济含义是当Xi=0或者Mi=0时,IITi=0。当两国产业内贸易不存在时,即意味着产业仅有出口或仅有进口。当Xi=Mi时,IITi=1,那么就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当产业内贸易越发达时IITi越靠近1。综上,若IITi≥0那么就表明这产业内贸易是这两国双边贸易的主要方式;该指数小于0.5,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二、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一)中印产业内贸易水平
本文采用了2005~2015年的中印进出口商品贸易数据,总体上,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持续处于上升状态。
根据表2-1中数据可以得出,中印产业内贸易集中的主要产品是SITC0、SITC3、SITC5、SITC9,其他类型商品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根据第O、3类商品产业内指数逐年升高可知,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活动物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这两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很发达,中印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期望处于上升阶段。根据第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机电产品产业间贸易越来越发达,说明了在资源或者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情况。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中,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杂项制品在2015年都低于0.5,杂项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没有太大的波动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表明中印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相持程度,即存在很大的竞争性。由于第九类产品为未分类的其他产品,并不是国际贸易中的常规产品,这类产品的贸易份额很少所以在研究的时候忽略不计。
(二)中印主要商品贸易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据中印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分析,两国主要贸易产品有SITC2原料类产品、SITC5化工类产品、SITC6纺织类产品和SITC7机电类产品。通过对这些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析,可以探究两国主要出口商品的产业内互补水平及其发展空间。通过表中数据观察可知:
①对于原料类产品,中国向印度进口比重很大,在这之中初级产品占据主要地位,因此两国产业内贸易降低,产业间贸易较发达。近些年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成为主导地位,而初级产品伴随着逐年的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退其次;
②对化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近些年都较高,这说明了在化工类的技术上两国近些年水平相当,并且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两国的专业领域开始分化并且有自己的擅长优势领域,因此产业内贸易越来越发达;
③两国在纺织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极高,各自产品差异差距不断拉大。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纺织类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成本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由于两国各自专业领域侧重点不同,中国近些年纺织品面临着技术转型,与印度出口的产品类型有较大的差异;
④中国机电类产品的出口份额和比重近几年逐渐加强,中国机电类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相比印度的机械科技水平中国处于更高的地位,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印度处于经济迅速发展阶段,对设备机械类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生产技术水平低于中国,因此印度对中国机械产品的进口贸易越来越多。
综上,据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可得出中印商品贸易互补性以产业间互补贸易为主,产业内互补贸易为辅的结论。
三、结论
为了加强各自的贸易结构升级,中印两国专注于产品深加工。通过加强市场细分来是两国在产品种类、规格特色多样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扩大产品差异性来加快竞争性产业产品的专业化分工。中印的贸易额主要集中在低技术产品上,急需发展高科技产业,让中印在科技技术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技术差异,从而促进中印产业内的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月.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商业现代化,2015.
[2] 刘欢.中印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河北大学,2014.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指数 中印贸易 进出口
一、产业内贸易指数
巴拉萨(B.Balassa)曾作过统计研究产业内贸易现象并提出测量产业内贸易的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简称IIT)表示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描述了两国在同一个产业中有着不同质的贸易往来。两国在该产业有互补性的贸易需求的表现为,在该类产品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其公式为:
(4)
测量两国同一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是该指标的主要功能,0≤IITi≤1。其中,Xi即一国某一产业的出口额,Mi即该国同一产业的进口额。该指数的经济含义是当Xi=0或者Mi=0时,IITi=0。当两国产业内贸易不存在时,即意味着产业仅有出口或仅有进口。当Xi=Mi时,IITi=1,那么就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当产业内贸易越发达时IITi越靠近1。综上,若IITi≥0那么就表明这产业内贸易是这两国双边贸易的主要方式;该指数小于0.5,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二、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一)中印产业内贸易水平
本文采用了2005~2015年的中印进出口商品贸易数据,总体上,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持续处于上升状态。
根据表2-1中数据可以得出,中印产业内贸易集中的主要产品是SITC0、SITC3、SITC5、SITC9,其他类型商品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根据第O、3类商品产业内指数逐年升高可知,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活动物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这两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很发达,中印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期望处于上升阶段。根据第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机电产品产业间贸易越来越发达,说明了在资源或者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情况。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中,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杂项制品在2015年都低于0.5,杂项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没有太大的波动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表明中印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相持程度,即存在很大的竞争性。由于第九类产品为未分类的其他产品,并不是国际贸易中的常规产品,这类产品的贸易份额很少所以在研究的时候忽略不计。
(二)中印主要商品贸易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据中印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分析,两国主要贸易产品有SITC2原料类产品、SITC5化工类产品、SITC6纺织类产品和SITC7机电类产品。通过对这些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析,可以探究两国主要出口商品的产业内互补水平及其发展空间。通过表中数据观察可知:
①对于原料类产品,中国向印度进口比重很大,在这之中初级产品占据主要地位,因此两国产业内贸易降低,产业间贸易较发达。近些年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成为主导地位,而初级产品伴随着逐年的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退其次;
②对化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近些年都较高,这说明了在化工类的技术上两国近些年水平相当,并且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两国的专业领域开始分化并且有自己的擅长优势领域,因此产业内贸易越来越发达;
③两国在纺织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极高,各自产品差异差距不断拉大。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纺织类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成本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由于两国各自专业领域侧重点不同,中国近些年纺织品面临着技术转型,与印度出口的产品类型有较大的差异;
④中国机电类产品的出口份额和比重近几年逐渐加强,中国机电类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相比印度的机械科技水平中国处于更高的地位,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印度处于经济迅速发展阶段,对设备机械类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生产技术水平低于中国,因此印度对中国机械产品的进口贸易越来越多。
综上,据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可得出中印商品贸易互补性以产业间互补贸易为主,产业内互补贸易为辅的结论。
三、结论
为了加强各自的贸易结构升级,中印两国专注于产品深加工。通过加强市场细分来是两国在产品种类、规格特色多样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扩大产品差异性来加快竞争性产业产品的专业化分工。中印的贸易额主要集中在低技术产品上,急需发展高科技产业,让中印在科技技术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技术差异,从而促进中印产业内的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月.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商业现代化,2015.
[2] 刘欢.中印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河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