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针对管理活动中实施奖励手段的问题探讨。文章从奖励的重要作用着手,进而探讨了现阶段管理活动中奖励手段应用的不足之处,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管理活动 实施奖励 问题与对策
1、奖励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现代化心理学和伦理学等角度来看,奖励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首先,它它是一种道德教育方式。任何形式的奖励都需要以社会公德为基础,因此通过奖励可以使得受奖励者的美德广为流传,从而起到积极推广社会美德的作用,传递正能量。其次,奖励手段可以满足人性中对名利的追求目的。事实上,只要是采用合法以及合乎道德的行为来追求名利,都会被人们广泛认同,而奖励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给予人们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舞。另外,奖励还可以对群体纪律起到约束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仅仅采用口头的批评教育往往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而此时采用奖励措施,如对课堂纪律好的学生予以平时成绩加分,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约束力。
2、现阶段各类管理活动中奖励手段的不足之处
2.1、奖励标准设置问题
奖励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激励措施,因此其标准设置也就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也使得许多企业或学校在奖励标准设置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奖励的效果。如高校中针对奖学金的设置,其名额往往只有1个,而且只针对成绩第一的学生,这样就使得参与竞争的学生范围有了很大的限制,很大一部分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只能望而却步了。与此相对的是,有些奖励活动采用普遍撒网的方式,凡是参加竞赛的人都有获得奖励机会,而且奖品上又相差无几,这样便会使许多人对其失去兴趣,不能很好地起到鼓舞作用。
2.2、奖励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奖励手段其目的在于鼓励优秀,弘扬正气,但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徇私舞弊的作风,使得奖励在执行过程中有失公允。过去的国有企业管理中,凭借亲戚、朋友关系或者结党营私的作风非常盛行,而目前这中不正之风也已经浸入到各类高校中。如某高校的学生会主席竞选活动,参与最终竞选的三名候选人原本实力相当,但因其中一人贿赂了校方领导,使得竞选结果在内部早已成为定局,这样便给其他候选人以很大的心理打击,更容易扭曲高校大学生的淳朴心灵。
2.3、奖励的时效性问题
奖励的时效性与奖励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现阶段各类企业和高校中对于奖励的运用大多都不太规范,缺乏相应的心理学依据,只是管理人员凭借主观臆断来实施的。如企业中的奖金多是以年底统一发放为主,这样即便有员工在平时有积极的表现,也是年底统一算账,这样就使得奖励的执行和被奖励的原因有很大一段时间差,这种时间的滞后性会影响到员工的积极工作的心态,认为及时表现好了也不会马上得到奖励,倒不如年底的时候积极表现一番。
2.4、评奖标准问题
评奖的标准对奖励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如企业设置道德模范奖,便会带动企业内部员工积极注意完善自身道德修养;高校里设置不同阶段的成绩奖金,则会从正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而现阶段,许多管理活动中,对于评奖标准设置不规范,没有将管理活动中相对薄弱的地方和奖励制度联系起来,这样就导致奖励和管理相脱离,没能够有效地为管理活动服务。
3、完善奖励的对策分析
3.1、奖励标准兼顾周全
奖励的目的在于鼓舞全体员工(或学生)的积极性,并非是特意为了某个人或者某部分人而设置的。因此奖励的标准也应当做的兼顾周全,如在高校中可通过不同等级的奖学金设置,既能够鼓励后进差生,使得他们也有获得奖金的机会,也应当针对班上的尖子生群体设置奖励。但此时应当注意的是,高等级的奖金和低等级在金额上的差异应尽可能小,以便于在学生当中形成校方对优生和差生一视同仁的观念。
3.2、奖励措施紧密结合管理活动
奖励是管理活动中的一部分,因此奖励的效果和形式应当从为管理服务的角度出发。如学校教学活动中课堂纪律散漫,任课教师可通过奖励加分的形式来使得学生提高自我约束力;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及课外知识竞赛,并设置不同等级的奖金,鼓励学生积极拓展课外知识,提高其课外阅读兴趣。总之,奖励活动的开展和形式要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弥补管理活动中的不足。
3.3、广泛听取群体意见
奖励的对象是群体,因此奖励不能仅仅凭借于管理人员的想法来完成,而是应当广泛争取群体意见。为此,相关管理人员在制定奖励标准和执行过程时,可以先将自己的方案拿出来与众人进行分享,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不同人的需求,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应用好奖励手段。
3.4、注意奖励的客观性与时效性
首先,无论何种形式的奖励,哪怕只是口头的赞扬,也应当确保其公正与公平性,避免教师或企业领导人因一时的感情好恶而对奖励的结果产生影响,这也是开展其它管理活动必须遵守的原则。其次,奖励手段应保证其时效性,即针对具体的事件应当给予及时的奖励。例如,企业职工的好人好事,上级领导应当在事发后第一时间给予当事人以物质奖励,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当事人的期待心态,同时也使能给周围其他人以精神鼓舞。
4、结语
奖励是一个需要鼓励使用但又需要慎加使用的手段。各级管理人员唯有用心、唯有智慧,奖励的运用才适逢其时、恰到好处。能够使奖励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使其具有应有的教育意义,这才是我们探讨奖励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春华.中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6(11):123-124.
[2]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1.6(2):28-29.
[3]汪亚丽.奖励的运用:心理学的观点与建议[J].浙江教育科学,2009,10(3):25-26.
关键词:管理活动 实施奖励 问题与对策
1、奖励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现代化心理学和伦理学等角度来看,奖励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首先,它它是一种道德教育方式。任何形式的奖励都需要以社会公德为基础,因此通过奖励可以使得受奖励者的美德广为流传,从而起到积极推广社会美德的作用,传递正能量。其次,奖励手段可以满足人性中对名利的追求目的。事实上,只要是采用合法以及合乎道德的行为来追求名利,都会被人们广泛认同,而奖励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给予人们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舞。另外,奖励还可以对群体纪律起到约束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仅仅采用口头的批评教育往往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而此时采用奖励措施,如对课堂纪律好的学生予以平时成绩加分,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约束力。
2、现阶段各类管理活动中奖励手段的不足之处
2.1、奖励标准设置问题
奖励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激励措施,因此其标准设置也就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也使得许多企业或学校在奖励标准设置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奖励的效果。如高校中针对奖学金的设置,其名额往往只有1个,而且只针对成绩第一的学生,这样就使得参与竞争的学生范围有了很大的限制,很大一部分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只能望而却步了。与此相对的是,有些奖励活动采用普遍撒网的方式,凡是参加竞赛的人都有获得奖励机会,而且奖品上又相差无几,这样便会使许多人对其失去兴趣,不能很好地起到鼓舞作用。
2.2、奖励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奖励手段其目的在于鼓励优秀,弘扬正气,但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徇私舞弊的作风,使得奖励在执行过程中有失公允。过去的国有企业管理中,凭借亲戚、朋友关系或者结党营私的作风非常盛行,而目前这中不正之风也已经浸入到各类高校中。如某高校的学生会主席竞选活动,参与最终竞选的三名候选人原本实力相当,但因其中一人贿赂了校方领导,使得竞选结果在内部早已成为定局,这样便给其他候选人以很大的心理打击,更容易扭曲高校大学生的淳朴心灵。
2.3、奖励的时效性问题
奖励的时效性与奖励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现阶段各类企业和高校中对于奖励的运用大多都不太规范,缺乏相应的心理学依据,只是管理人员凭借主观臆断来实施的。如企业中的奖金多是以年底统一发放为主,这样即便有员工在平时有积极的表现,也是年底统一算账,这样就使得奖励的执行和被奖励的原因有很大一段时间差,这种时间的滞后性会影响到员工的积极工作的心态,认为及时表现好了也不会马上得到奖励,倒不如年底的时候积极表现一番。
2.4、评奖标准问题
评奖的标准对奖励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如企业设置道德模范奖,便会带动企业内部员工积极注意完善自身道德修养;高校里设置不同阶段的成绩奖金,则会从正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而现阶段,许多管理活动中,对于评奖标准设置不规范,没有将管理活动中相对薄弱的地方和奖励制度联系起来,这样就导致奖励和管理相脱离,没能够有效地为管理活动服务。
3、完善奖励的对策分析
3.1、奖励标准兼顾周全
奖励的目的在于鼓舞全体员工(或学生)的积极性,并非是特意为了某个人或者某部分人而设置的。因此奖励的标准也应当做的兼顾周全,如在高校中可通过不同等级的奖学金设置,既能够鼓励后进差生,使得他们也有获得奖金的机会,也应当针对班上的尖子生群体设置奖励。但此时应当注意的是,高等级的奖金和低等级在金额上的差异应尽可能小,以便于在学生当中形成校方对优生和差生一视同仁的观念。
3.2、奖励措施紧密结合管理活动
奖励是管理活动中的一部分,因此奖励的效果和形式应当从为管理服务的角度出发。如学校教学活动中课堂纪律散漫,任课教师可通过奖励加分的形式来使得学生提高自我约束力;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及课外知识竞赛,并设置不同等级的奖金,鼓励学生积极拓展课外知识,提高其课外阅读兴趣。总之,奖励活动的开展和形式要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弥补管理活动中的不足。
3.3、广泛听取群体意见
奖励的对象是群体,因此奖励不能仅仅凭借于管理人员的想法来完成,而是应当广泛争取群体意见。为此,相关管理人员在制定奖励标准和执行过程时,可以先将自己的方案拿出来与众人进行分享,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不同人的需求,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应用好奖励手段。
3.4、注意奖励的客观性与时效性
首先,无论何种形式的奖励,哪怕只是口头的赞扬,也应当确保其公正与公平性,避免教师或企业领导人因一时的感情好恶而对奖励的结果产生影响,这也是开展其它管理活动必须遵守的原则。其次,奖励手段应保证其时效性,即针对具体的事件应当给予及时的奖励。例如,企业职工的好人好事,上级领导应当在事发后第一时间给予当事人以物质奖励,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当事人的期待心态,同时也使能给周围其他人以精神鼓舞。
4、结语
奖励是一个需要鼓励使用但又需要慎加使用的手段。各级管理人员唯有用心、唯有智慧,奖励的运用才适逢其时、恰到好处。能够使奖励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使其具有应有的教育意义,这才是我们探讨奖励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春华.中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6(11):123-124.
[2]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1.6(2):28-29.
[3]汪亚丽.奖励的运用:心理学的观点与建议[J].浙江教育科学,2009,10(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