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赤豆在辽宁省的地理分布及其与赤豆间的杂交试验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豆的野生型(第一基因库B)-野赤豆已发现于我国东北辽宁省境内。以往由于日本学者北川致夫将其命名为裂叶贼小豆,因而在我国植物学文献中无野赤豆的记载,导致学者们对赤豆是否起源于中国产生了误解。作者在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解剖学及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将二者建造交,其杂代是正常能育的。根据野赤豆在我国的分布,以及与赤豆杂交的结果,加上二者形态上的相似性等原因,作者认为野赤豆确系赤豆的野生型,其驯化发生于中国。
其他文献
对大豆皮水溶性多糖(SHWP)的组成及流变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为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先碱处理豆皮,再在酸性条件下提取SHWP,对提取的SHWP用气相色谱测定其单糖的组成,
<正> 在振动论、控制论等方面,方程+f(x,)+g(x)=p(t)都有很重要的应用.早在四、五十年代N.Lavinson,C.E.Langenhop和G.Siefert等人对此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就进行了研究
本文运用能量廷拓方法,讨论了一类描述有内部热耗散的杆中热传导问题的半线性积分微分方程初值问题之整体古典解的存在性,并附带证明了该问题之古典解的唯一性。
1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是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主要是一些不法分子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运输、储藏和餐饮烹制过
本文利用Lyapunov函数法讨论了大系统关于部分变元的指数稳定性,得到了一些定理.通过把高阶系统看作低阶关联子系统的复合,从而使独立子系统的部分变元指数稳定性反映了整个
试验在温光互作设计下,通过品种苗穗期(出苗-抽穗)对温光反应的变异分析看出,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温光组合下,不仅存在着最短与最长的苗穗期,而且不同类型品种,对温光反应类型不同,春性
本文研究一类抽象泛函微分方程。利用Massera在常微分方程中使用过的技巧了,建立了Liapunov型定理及其逆定理。
本研究从1982年开始,选用玉米ms_1、ms_2和ms_(10)三个雄性核不育基因以及易位断点与相应ms基因紧密连锁的T_(4-6b)、T_(9-10a)、T_(4-10f)和T_(6-10(5519)四个易位系作为基
<正>大豆是高蛋白和优质油料作物,自古以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对改善国民膳食营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但豆油的不稳定性以及豆制品具有的豆腥味,影响人们对大豆的更有效利用.大
地面(出苗前)或植株(幼苗分枝期)喷施Atrazine液后,从田间观测及考种结果看,未导入抗性基因的大豆对照株受害严重,或杜死严重减产;导入抗性基因的大豆植株后代F4,F5代基本不受影响,单株产量与未喷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