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南欧的西班牙,面积有50多万平方公里,按面积在欧洲排第4位。
中西建交至今已有33年。在这期间,中西关系发展平稳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西班牙更加重视发展对华关系。
据了解,目前旅居在西班牙的华侨华人有8万多人,中国留学人员有1500余人。在华人通过自己辛勤劳动,事业上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也出现了华人在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和谐的现象。
作为资深外交官,邱小琪的外交生涯与西语国家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先后在中国驻古巴、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大使馆任职。2003年出使西班牙前,邱小琪在中国外交部担任拉美司司长。
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西班牙王国大使邱小琪先生在大使馆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 ,就构建和谐的华人经济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华人经济要与所在国经济和谐共处”
《中国经济周刊》:到西班牙担任大使以来,您很好地协调了旅西华人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并为旅欧华人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您如何看待旅欧华人经济的现状?哪些问题最值得关注?
邱小琪:西班牙华人经济的发展是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我们旅西、旅欧的华人经济不可能得到改善和发展。
从我2003年到任至今,短短的几年内,我们的贸易额从35亿美元发展到现在的105亿美元,中西之间的贸易逆差,大大改善了我们原有的贸易条件。
尤其在纺织品、日用品、建材、装饰、家具等产品中,中国在贸易中占了绝对优势。但问题也不少,第一代旅西华人大部分是以经营中餐业起步的,这一代华人文化程度偏低,在完成了原始积累后,开始转入了进出口贸易。
他们把中国大量廉价、低端的鞋子、服装、日用百货,带入欧洲市场,短期内挤挎了欧洲许多轻纺日用品的民族工业。当数千家中国鞋类、服装类、日用品累聚成一条街,一个大社区,一个批发城时,多年来销售给欧洲老百姓的低劣产品,让许多问题都集中爆发了出来。
“西班牙烧鞋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西班牙大量百元店被查封,在华人商品集中的区域,当地政府设置种种路障,西班牙居民还集会游行向当地市政府示威,迫使当地政府关闭华人商铺。可见,华人经济在发展中,如与所在国经济发展有不和谐因素存在,必然会遭致大面积排斥、取缔等后果。
“华人经济也要转型”
《中国经济周刊》:“西班牙烧鞋事件”之后,大使馆和您作了哪些努力和工作?
邱小琪:改变华人经济现状,实施华人经济转型是我们实施中央提出的“外交为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首先从引导华人经济发展理念入手,分次、分批举办华人经济发展方面的座谈会,着力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情况,并且提供大量翔实的商贸变化信息,使华人充分了解到低端伪劣商品的聚集,不规范的经营行为,行业间相互压价的恶意竞争,这些行为大大降低了华人商品在欧洲人心目中的诚信度。
另外,行业的过度集中,行业的过度类同,产品的过度低端,也是导致欧洲消费者对华人商品抵制、排斥的重要因素。
“西班牙烧鞋事件”后,我们派出精干人员,进行相关协调的工作,在当地法律框架下及相关地方规定的基础上,规范、引导华人的经济行为,调整华人的商品结构,促使华人在深刻的教训面前实施转型。
我们协助华人组成行业社团,如中餐协会、鞋业协会、服装协会,让协会牵头,进行良好的规范,自律教育,加强华人之间的团结,尊重所在国的生活习惯,改变商品经营结构,改善商品经营条件,促使华人商品从低、次、劣向优、高、尖端的结构转型。中资企业、华侨企业一直比较分散,很难统起来,这也有历史原因,我们必须改变华人一盘散沙的局面,让这些企业管理从家族式的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转型。
“重塑华人经济形象”
《中国经济周刊》:烧鞋事件是一个深刻教训,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海外华人经济。请介绍一下目前在西班牙的华人经济主流情况。
邱小琪:华人的聪明和智慧,时刻体现在他们的经营行为里,西班牙中国商城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证。
中国商城以经营大量中国优质产品为主,以经营高附加值产品为基础,一改传统的销售模式,朝着商品的现代营销模式迈进,中国商城正在欧洲,在西班牙重塑华人经济形象。
还有如西非纳集团,实施品牌化经营中国商品,西非纳集团有多个商标,在欧洲主流市场,有良好的诚信和客户网络,并在劳保用品方面占有欧洲整个劳保用品市场很高的份额,销售价格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华人经济融入到西方主流社会,和西方经济和谐相处,成了华人经济转型的关键点,和谐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和谐华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西建交至今已有33年。在这期间,中西关系发展平稳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西班牙更加重视发展对华关系。
据了解,目前旅居在西班牙的华侨华人有8万多人,中国留学人员有1500余人。在华人通过自己辛勤劳动,事业上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也出现了华人在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和谐的现象。
作为资深外交官,邱小琪的外交生涯与西语国家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先后在中国驻古巴、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大使馆任职。2003年出使西班牙前,邱小琪在中国外交部担任拉美司司长。
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西班牙王国大使邱小琪先生在大使馆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 ,就构建和谐的华人经济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华人经济要与所在国经济和谐共处”
《中国经济周刊》:到西班牙担任大使以来,您很好地协调了旅西华人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并为旅欧华人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您如何看待旅欧华人经济的现状?哪些问题最值得关注?
邱小琪:西班牙华人经济的发展是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我们旅西、旅欧的华人经济不可能得到改善和发展。
从我2003年到任至今,短短的几年内,我们的贸易额从35亿美元发展到现在的105亿美元,中西之间的贸易逆差,大大改善了我们原有的贸易条件。
尤其在纺织品、日用品、建材、装饰、家具等产品中,中国在贸易中占了绝对优势。但问题也不少,第一代旅西华人大部分是以经营中餐业起步的,这一代华人文化程度偏低,在完成了原始积累后,开始转入了进出口贸易。
他们把中国大量廉价、低端的鞋子、服装、日用百货,带入欧洲市场,短期内挤挎了欧洲许多轻纺日用品的民族工业。当数千家中国鞋类、服装类、日用品累聚成一条街,一个大社区,一个批发城时,多年来销售给欧洲老百姓的低劣产品,让许多问题都集中爆发了出来。
“西班牙烧鞋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西班牙大量百元店被查封,在华人商品集中的区域,当地政府设置种种路障,西班牙居民还集会游行向当地市政府示威,迫使当地政府关闭华人商铺。可见,华人经济在发展中,如与所在国经济发展有不和谐因素存在,必然会遭致大面积排斥、取缔等后果。
“华人经济也要转型”
《中国经济周刊》:“西班牙烧鞋事件”之后,大使馆和您作了哪些努力和工作?
邱小琪:改变华人经济现状,实施华人经济转型是我们实施中央提出的“外交为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首先从引导华人经济发展理念入手,分次、分批举办华人经济发展方面的座谈会,着力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情况,并且提供大量翔实的商贸变化信息,使华人充分了解到低端伪劣商品的聚集,不规范的经营行为,行业间相互压价的恶意竞争,这些行为大大降低了华人商品在欧洲人心目中的诚信度。
另外,行业的过度集中,行业的过度类同,产品的过度低端,也是导致欧洲消费者对华人商品抵制、排斥的重要因素。
“西班牙烧鞋事件”后,我们派出精干人员,进行相关协调的工作,在当地法律框架下及相关地方规定的基础上,规范、引导华人的经济行为,调整华人的商品结构,促使华人在深刻的教训面前实施转型。
我们协助华人组成行业社团,如中餐协会、鞋业协会、服装协会,让协会牵头,进行良好的规范,自律教育,加强华人之间的团结,尊重所在国的生活习惯,改变商品经营结构,改善商品经营条件,促使华人商品从低、次、劣向优、高、尖端的结构转型。中资企业、华侨企业一直比较分散,很难统起来,这也有历史原因,我们必须改变华人一盘散沙的局面,让这些企业管理从家族式的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转型。
“重塑华人经济形象”
《中国经济周刊》:烧鞋事件是一个深刻教训,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海外华人经济。请介绍一下目前在西班牙的华人经济主流情况。
邱小琪:华人的聪明和智慧,时刻体现在他们的经营行为里,西班牙中国商城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证。
中国商城以经营大量中国优质产品为主,以经营高附加值产品为基础,一改传统的销售模式,朝着商品的现代营销模式迈进,中国商城正在欧洲,在西班牙重塑华人经济形象。
还有如西非纳集团,实施品牌化经营中国商品,西非纳集团有多个商标,在欧洲主流市场,有良好的诚信和客户网络,并在劳保用品方面占有欧洲整个劳保用品市场很高的份额,销售价格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华人经济融入到西方主流社会,和西方经济和谐相处,成了华人经济转型的关键点,和谐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和谐华人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