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来源 :开心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本身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者,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己任,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利用反馈信息,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等方面着手,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创新落实在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
  众所周知,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一个教师不明确创新是什么,要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然是一番空话。许多人都以为,只有科学家、发明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创造性,才算得上创新,而忽略了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也是一种创新。就小学而言,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都可以理解为知识的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进行创新教育,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主观能动性
  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刚入学的儿童具有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的求知欲强,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喜欢研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我在“口算、笔算相结合”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一入学就把学具引入课堂,使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我首先教会他们如何操作。对于他们来说,小棒、图形不仅是一种学具和算具,还是一种“玩具”。当他们得知这些学具可以帮助学好数学,深深地为它们所吸引。课堂上的自由摆、集体摆、小组比赛摆,既具有游戏的色彩,又富有比赛的气氛,学生摆小棒、摆图形,行动迅速,兴趣很高。时而看数摆小棒,时而听数摆图形,时而动口陈述操作过程,眼、耳、手、口、脑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符合儿童单项注意力不易持久的心理特点,从而形成了广泛的信息通道,使其思维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同时,三种计算方式的结合,相互交替的学习、练习和运用,使儿童的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相互调节,学习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寓学于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心理要求,从而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我采用线段、图像、实物(自制教具)等直观形象教学。如,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在教学“34+28”时,我按以下步骤:
  (1)动手操作小棒练习,学生摆小棒;
  (2)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摆28根小棒,并注意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
  (3)启发学生,先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有12根小棒,把10根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这时还剩2根小棒。
  教学中由教师讲,再由学生跟着摆,小棒算式对照,使学生理解笔算竖式和计算法则,最后通过计算强化练习,形成计算技能。在这一过程中,由实物操作——揭示算理——巩固练习,促进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使学生容易接受。
  二、发挥语言、表情的积极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文伯特的“体态效应”研究表明:人获得信息7%来自文字,38%来自语言,55%来自面部的表情。由此可知,发挥语言及表情的积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加里宁也说过:“在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能捕捉一切细微的事情。”孩子对教师的语言举止的观察有其独特的敏感性。为此,有的教师一走进教室,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动作神态逼真传神,“咱班同学最喜欢动脑筋,发言积极,相信你们这节课一定会学得更好。比一比,看谁在这节课学得最好,最肯动脑筋!”教师一番满腔热情,充满激情的开场白激发学生相应的感情体验,恰倒好处的形态动作和富有“会说话”的脸部表情,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当学生圆满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有的教师用恳切的语言伴以赞许的目光注视:“真棒、很好,真会动脑筋”等口头表扬;当学生对文体紧锁双眉,困惑不解,或回答文体有困难时,有的老师则用“别急、慢慢想、明白了吗”等温柔体贴的话语鼓励并伴之以信任的眼神。根据课堂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奋、疑惑、沉思、惊讶等表情,教师做出赞许或一个会心的微笑,促使师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各种智力活动的展开。
  三、发重视课堂作业中的“异同”,让学生大胆地在异中求新
  每次课都有需要学生掌握的概念、公式和法则,我们通常会通过做课堂作业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全面地去分析。如果采用实物投影,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并且能让学生亲自到投影仪上去操作,动手动脑学好数学。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们可以把实物投影和课件结合起来应用,先在课件上让学生进行分析,列式计算或让学生根据情境编制各类应用题,既省时又直观生动。让学生大胆地发挥,把种种算法罗列出来后再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把学生作业当中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投影出来让其他学生当作“小医生”来批改。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训练,突破常规思维方式,组织学生对各种解法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等后,做出最佳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解法,不断地扩展思维空间,达到创新的要求。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注意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去从事教学活动,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愈来愈重视,尤其重视幼儿教育。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探索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我国也正在把中小学素质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头等大事提到日程上来。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对幼儿教育的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从幼儿园这个角度,对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来幼
期刊
2007年开始我省高考语文的试卷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增加了文化经典著作阅读和文学名著阅读两个部分。许多老师和学生觉得有点力不从心应接不暇,甚至惊慌失措。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有些教师只重视课本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近几年来,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遵循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教学规律,每周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系统地指导学生的阅读, 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取得
期刊
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地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到外地选择怎样的线路最便捷,选择怎样的线路风景区最多……就要先查查交通地图;到了旅游区,一般都会先看看本地旅游图;其次在地理试卷中,如果没有地图就不算一份满意的试卷。地图如此重要,那么在地理教学如何注重培养学生对图的认识和应用,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  1 利用地图,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注意力
期刊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和学生沟通呢,我觉得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一、语言方式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壳。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态度情感,教师应该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用鼓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学生回答正确时,应该用肯定性、赞扬性的语言;学生回答不对时,应该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二、动作方式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
期刊
知己:  别卿三年,此时可安?  思绪不断,萦绕心间,久久不散。不知是因你的忧郁,还是我的珍惜,我的回忆里一直有个你。  如梦花季,你轻轻地来了,在我耳边低语;似水年华,你无声地走了,留我在原地哭泣;过往春秋,你我重温往昔,才发现你给了我最难忘的回忆!  那一年我十八岁,阳光懒洋洋地投在走廊里。我迷离的眼睛无目的地找寻着,忽然碰到了你干净、忧郁的眼神。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窃喜,暗示自己:帮我打开诗情画
期刊
【摘 要】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怪圈,就得寻求让课堂变得高效的途径。语文教学高效的秘诀在哪里?笔者从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强化资源意识,广泛开展阅读,强化思维训练等方面做了一点探索。  【关键词】高效教学 整合资源 广泛阅读 训练思维  一、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趣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课能产生多大教学效果。现代
期刊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兴趣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对地理了解的越多,就越有兴趣。说句带有idealism色彩的话,“态度决定一切”。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摸索、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具体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我的看法,正确而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方法更基本、更重要。  (2)理解是关键。地理学的知识,即使是地理事实和现象,大多也是可以通过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来记住的。而
期刊
要适应新课程体系教学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但是,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首要的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树立良好的改革意识,更新观念,从我做起,努力做好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教育教学、教学方法和教育角色的转变,实现教育改革的内涵发展,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特长学生。  1 新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教
期刊
语文是对生活的浓缩,作文是对生活的概括。因此,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教学主要方法。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一点见解。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爱写作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的兴趣源。学生都是有思维,有个性、有感情的个体,他们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认知兴趣是不同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
期刊
刚上初一,所学的科目猛然多了起来,许多同学都觉得学得很吃力。尤其是历史,觉得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历史书上有文字、地图、照片、图片、文献资料等,也很让人头疼。其实,只要抓住重点,就毫不费力了。  第一,明确范围。同学们应该知道,历史学科考察范围是:课文中的正文(宋体字排印)和历史地图,这是前言里已经说明白的。其他的部分,了解即可,不在考试范围内。这样,历史学习的范围问题就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就清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