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师李泳麒通过《曾老漂流记》探讨了“Age Paradox”, 即“年龄的矛盾和困惑”。摄影师通过影像展现了这样一位住在英国伦敦“老人中心”的孤独老人,讲他的发明图纸和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这看似是一个“不正常”人的“荒唐事”,但摄影师从中看到了“双重现实”,一个曾老活着的世界,以及一个他构建出的、他所相信并存放其精神的“现实”世界。随着摄影师对曾老的多次探访,摄影师发现图像成为了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曾老的身上有各种元素符号:异国梦、年老、孤独。正如摄影师所说:“我们一直把梦想投在他乡……而我们83岁的时候又是如何?”不能不谈到的一点是,“证据”是摄影师拍摄的一大探索。这组照片展览时,摄影师不仅仅使用了影像,还将曾老的设计手稿及使用过的工具与影像一同展示。这种“跨界”的做法增加了照片的说服力和展览的震撼效果。可见,作者已跳出摄影单一表现手法的局限,利用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表达观点。
——编辑手记
《曾老漂流记》是我2009年在伦敦传播学院读硕士学位时的毕业作品。人在他乡,谁不想家?我们一直把梦想投放在他乡。孤身只影,远洋出海,不过落叶总是要归根的。
留英一年,学生如我每天都要跑到不同的地方寻找可供拍摄的故事。要找故事不难,你我他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可作报道用;但要找对真切的故事才是人生的意义罢,有如感情生活一样。对的不对的,真切的不真切的,眼睛骗得过的,心难存。
我从一个华人社区组织中认识曾老。1967年他从香港只身坐游轮来到英国的利物浦。那是梦的开始,华人故事总离不开中国餐馆、生儿育女、等待开花结果。但人生就是这样,你以为是开花结果,谁不知是黄叶落索。人口老化是每一个城市总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福利政府以为只要能够提供一口饭,一碗汤,一个休息的地方,就能解决问题的全部。曾老在伦敦北部这个老人中心经已蜗居12年,每天所面对的就是同一个房间、同一种空气、或是同一张餐单。
近两个月的时间,我每星期都会到访那个房间,希望了解曾老多一点。而每一次我都会留意到他那个未能关上的抽屉:一个不为人所理解的空間,一个塞满废纸的木盒儿。十月的某个星期二,我如常到访。曾老把抽屉打开,跟我分享一系列设计成果:过百张手绘图,军舰与及太空船设计。没有应当的比例,没有合理的数据,只有最真实的意图:想飞,要走。我要说一个故事,一个在暗室存活了12年的故事,一个你我他她心中最想知的故事。人走到了那一天,我们是如何活着。
彼得·弗雷泽(Peter Fraser) 是我在伦敦传播学院最敬重的老师。他的摄影风格有别于一般纪实摄影师。一年来,他对智性摄影的提倡,对色彩及静物的专注,以至他的风采人生观,他的导修课让我毕生受用,尤其是他所提倡的“诗一般的真实”(Poetic Truth)。纪实摄影可以是历史文本,也可以是如诗一样的描写。诗歌可以是豪情浪漫,也可以是具智性的清明探索。
我把曾老给我的第一张手稿交到复修专员手中,让他把手稿适当处理,并放置在一个素描用的手提箱中,成为展览的第一部。我把曾老给我的手稿用电脑素描好,将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帧(设计图、买卖合约及老人中心餐单等)装裱好作展览用。同时,我亦有28幅摄影作品把曾的故事从摄影中传译:从曾的面貌,到房间实境,以至他的梦。纪实摄影可以是诗的延伸,心的传译。我亦把这些影像作品辑成一部如护照一样的小书,让有兴趣的观众一层层地展开这个旅程。
到了展览当天,我把摄影作品挂在墙上,总是觉得有点缺失。我需要一点智慧平伏这个故事。最后我选了一段藏传佛教的隽语,跟摄影作品放在一起,让曾老的智慧开光。
《曾老漂流记》在伦敦及拉脱维亚展览过,我希望有一天能把曾老的点滴带到内地。蒲公英总要找到一片黄土地,休息,展开新一章。
而我知道总会有这一天,我很感谢曾老让年轻的我留下一条静谧的伏线。
摄影师简介:李泳麒,生于香港,在香港接受视觉艺术及西洋艺术史教育,徘徊在设计、艺术教育及书刊出版,最终发现纪实摄影才是心的全部。后获英国文化协会志奋领奖学金,于伦敦传播学院完成纪实及新闻摄影硕士学位课程,并在2010年有幸入选拉脱维亚国际摄影暑期学校(ISSP)摄影课程。现以摄影、写作及教育为生,正准备一个关于亚洲人与信念的摄影故事。
——编辑手记
《曾老漂流记》是我2009年在伦敦传播学院读硕士学位时的毕业作品。人在他乡,谁不想家?我们一直把梦想投放在他乡。孤身只影,远洋出海,不过落叶总是要归根的。
留英一年,学生如我每天都要跑到不同的地方寻找可供拍摄的故事。要找故事不难,你我他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可作报道用;但要找对真切的故事才是人生的意义罢,有如感情生活一样。对的不对的,真切的不真切的,眼睛骗得过的,心难存。
我从一个华人社区组织中认识曾老。1967年他从香港只身坐游轮来到英国的利物浦。那是梦的开始,华人故事总离不开中国餐馆、生儿育女、等待开花结果。但人生就是这样,你以为是开花结果,谁不知是黄叶落索。人口老化是每一个城市总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福利政府以为只要能够提供一口饭,一碗汤,一个休息的地方,就能解决问题的全部。曾老在伦敦北部这个老人中心经已蜗居12年,每天所面对的就是同一个房间、同一种空气、或是同一张餐单。
近两个月的时间,我每星期都会到访那个房间,希望了解曾老多一点。而每一次我都会留意到他那个未能关上的抽屉:一个不为人所理解的空間,一个塞满废纸的木盒儿。十月的某个星期二,我如常到访。曾老把抽屉打开,跟我分享一系列设计成果:过百张手绘图,军舰与及太空船设计。没有应当的比例,没有合理的数据,只有最真实的意图:想飞,要走。我要说一个故事,一个在暗室存活了12年的故事,一个你我他她心中最想知的故事。人走到了那一天,我们是如何活着。
彼得·弗雷泽(Peter Fraser) 是我在伦敦传播学院最敬重的老师。他的摄影风格有别于一般纪实摄影师。一年来,他对智性摄影的提倡,对色彩及静物的专注,以至他的风采人生观,他的导修课让我毕生受用,尤其是他所提倡的“诗一般的真实”(Poetic Truth)。纪实摄影可以是历史文本,也可以是如诗一样的描写。诗歌可以是豪情浪漫,也可以是具智性的清明探索。
我把曾老给我的第一张手稿交到复修专员手中,让他把手稿适当处理,并放置在一个素描用的手提箱中,成为展览的第一部。我把曾老给我的手稿用电脑素描好,将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帧(设计图、买卖合约及老人中心餐单等)装裱好作展览用。同时,我亦有28幅摄影作品把曾的故事从摄影中传译:从曾的面貌,到房间实境,以至他的梦。纪实摄影可以是诗的延伸,心的传译。我亦把这些影像作品辑成一部如护照一样的小书,让有兴趣的观众一层层地展开这个旅程。
到了展览当天,我把摄影作品挂在墙上,总是觉得有点缺失。我需要一点智慧平伏这个故事。最后我选了一段藏传佛教的隽语,跟摄影作品放在一起,让曾老的智慧开光。
《曾老漂流记》在伦敦及拉脱维亚展览过,我希望有一天能把曾老的点滴带到内地。蒲公英总要找到一片黄土地,休息,展开新一章。
而我知道总会有这一天,我很感谢曾老让年轻的我留下一条静谧的伏线。
摄影师简介:李泳麒,生于香港,在香港接受视觉艺术及西洋艺术史教育,徘徊在设计、艺术教育及书刊出版,最终发现纪实摄影才是心的全部。后获英国文化协会志奋领奖学金,于伦敦传播学院完成纪实及新闻摄影硕士学位课程,并在2010年有幸入选拉脱维亚国际摄影暑期学校(ISSP)摄影课程。现以摄影、写作及教育为生,正准备一个关于亚洲人与信念的摄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