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到《诗囚》一书的时候,距离许永璋先生鹤归道山已是五年多时间了,距离许永璋先生给我们这一届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同学开“杜诗赏析”课程已是二十多个年头了。
二十多年的时间不算短,而先生当年在课堂上那浓重的桐城口音,那激情澎湃的诵讲杜诗的情形,仍宛在眼前。犹记得先生讲课讲到兴处,当场给我们表演“吟诗”,他闭着双目,摇头晃脑的吟诵着杜诗,那一种陶醉,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同学。
我曾将这一幕描述给许结老师听。许老师说,我们这一届89年毕业的学生,大约是先生带的最后一届。
我与许家算是有缘。二十多年前,有幸聆听了一学期许永璋先生最后一次开设的杜诗赏析课;十多年前,考研回到南大,又从许结老师学习古代文学。平时和许老师聊天时,零星会听他聊起父母一代当年的种种经历,但多是一带而过,似乎许老师有意无意间,并不想深入下去。
去年许老师临行韩国前,曾提过一句,要为父亲写一本传记。没想到从韩国回来不久,书就出来了。许老师在书的“尾声”中说:“从3月30日开笔到5月4日收束,仅用了三十六天,而且还要除掉每周十课时教务花费的时间。”二十多万字,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且“书罢修饰,竟无更改”,真下笔如有神,这也是父子间心灵的一种呼应契合吧。
许老师称此书为“诗传”,诚然。综观全书,通篇以诗证史,以史证诗。先生人生轨迹大抵分为三段:新中国成立前,在战乱颠沛流离;新中国成立后,从反“右”到“文革”,过着二十多年凄苦惨痛的非人生活;改革开放后,先生应匡亚明先生力邀,执教南大,才过上平和温馨的晚年生活。这三个阶段,特别是前两个阶段,先生留有大量诗作,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慨。“抗建新咏”、“三断集”等,均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之作。这些诗作,不仅仅反映了先生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世情世貌。读过杜诗的人,一定会自然而然联想到,先生这样的创作内容和创作特色,是来自于杜甫的影响。如《西征》一诗作于抗战时期,正值国难当头,民不聊生。先生从家乡出发,徒步五百多公里,翻越大别山,前往当时的安徽省会立煌县(今金寨县)。一路历经艰险,也体察了山河破碎、民生艰苦的时局:
战伐越五载,事事难逢吉。此生实不辰,焉能安其室?前年近虎狼,驰驱日复日。今岁抗病魔,炎夏卧衡荜,倏忽惊秋风,两月足不出……东夷势正狂,寸衷独悲切。人事怅浮沉,惟恍复惟惚。哀哉反复场,何时艰难毕?幽怀靡可申,寒风来瑟瑟,江介杂腥膻,三边日喋血。缱绻聊咏歌,兴酣万虑灭。
……
全诗一百三十八句,六百九十字,用杜甫《北征》韵,家国之感,与杜甫何其相似。
《三断集》百阕“望江南”是先生在贤妻去世后的悼亡之作。所谓“三断”,即“断弦、断腿、断肠”。1960年,妻子疏梅心因白血病辞世。当时先生还囚禁于南京大连山劳改农场,七个弱儿小女还未成人,最小的孩子许结不满三岁。诗集是手抄在一小学生作文本上的。读来字字是血,句句是泪。下面选摘三首:
其一
君去后,日日望君归。老眼已穿云冥漠,梦魂相伴月依稀,徒剩泪横颐。(自注:归后,无日不望君,无夜不梦君,望穿梦断,惟泪横颐。)
其二
无穷泪,夜夜海山平。同地同天同穴愿,断弦断腿断肠声,儿女那知情?(自注:无边黑夜,无穷苦泪,每念三同之愿,辄兴三断之悲。众雏熟睡,谁识予情!)
其三
床头望,注视小儿眠。无息无声情脉脉,似真似幻蝶翩翩,梦里杂悲欢。(自注:床头遗像,似注视小儿眠。常于无声息中相对入梦。)
绿衣之叹,词浅情深。古往今来,悼亡之词皆情真情深之词。这是历代悼亡诗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百阕“望江南”把先生内心最本色、最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悼亡,更是先生用心灵写就的一部“贫贱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爱情史。其体制之大,叙事之细,用情之深,古今悼亡诗无过之。
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被一首诗,或一个细节描写感动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这些细节许多都是许结老师亲历亲为,所以描写得那么真切感人。如妻子下葬时先生的嚎啕大哭;如“无夜不梦,无梦不啼,时或放声长啸,震惊四邻”;如被押着游街时正被放学的许结看到。因腿残,游到半途瘫倒,仍被架着游;如在家乡被折磨得蓬发纷披,长须覆面,当许结深夜偷偷探望时,竟拿出遗书作最后的托付……
读到这些时,我的眼前总不断浮现当年课堂上那个瘦弱的、面目平和的老人。谁能想象,这么一个瘦弱的、面目平和的老人,却拥有如此坎坷悲苦的人生经历。这需要怎样的一种境界和胸怀啊!先生一生读杜、讲杜、研杜,而其数十年坎坷悲苦的人生境遇,竟也和杜甫何其相似。《诗囚》一书中多处提到“日者”之言。先生对命运的认可,你可以理解,先生和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人一样,头脑中拥有“顺应天时”“天命难违”的传统理念;但我更倾向认为,那是在那么一种严酷社会背景下生存的人们无奈或迫不得已的心理选择。据许结老师言,即在先生自由解放后的晚年,也常有深夜睡梦中“放声长啸”之举,由此可见这种伤害之深,岂是岁月可以轻易平复的。我在想,那一声长啸中,饱含了多少压抑不住的诗情啊!
古人云,诗穷而后工。先生大半生悲困的人生境遇,从个人来说,诚不幸之事也。但当我们读着先生的诗作,当我们被先生诗作沉郁的风格、沧桑的诗境所感动时,我们不得不说,恰恰是这种经历成就了先生作为近现代旧体诗创作大家的地位。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无论是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流逝,还是记忆的流逝,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流水无情人有情。从另一角度讲,人的情感甚至是超时空的。诚如先生诗云:“我自何处来?来自茫茫情海波涛冲突之曲隈。我在何处住?住在浩浩太空雨露滋润之悲怀。”仅以此薄文,作为我对先生迟到但永远的纪念。
(《诗囚——父亲的诗与人生》,许结著,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二十多年的时间不算短,而先生当年在课堂上那浓重的桐城口音,那激情澎湃的诵讲杜诗的情形,仍宛在眼前。犹记得先生讲课讲到兴处,当场给我们表演“吟诗”,他闭着双目,摇头晃脑的吟诵着杜诗,那一种陶醉,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同学。
我曾将这一幕描述给许结老师听。许老师说,我们这一届89年毕业的学生,大约是先生带的最后一届。
我与许家算是有缘。二十多年前,有幸聆听了一学期许永璋先生最后一次开设的杜诗赏析课;十多年前,考研回到南大,又从许结老师学习古代文学。平时和许老师聊天时,零星会听他聊起父母一代当年的种种经历,但多是一带而过,似乎许老师有意无意间,并不想深入下去。
去年许老师临行韩国前,曾提过一句,要为父亲写一本传记。没想到从韩国回来不久,书就出来了。许老师在书的“尾声”中说:“从3月30日开笔到5月4日收束,仅用了三十六天,而且还要除掉每周十课时教务花费的时间。”二十多万字,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且“书罢修饰,竟无更改”,真下笔如有神,这也是父子间心灵的一种呼应契合吧。
许老师称此书为“诗传”,诚然。综观全书,通篇以诗证史,以史证诗。先生人生轨迹大抵分为三段:新中国成立前,在战乱颠沛流离;新中国成立后,从反“右”到“文革”,过着二十多年凄苦惨痛的非人生活;改革开放后,先生应匡亚明先生力邀,执教南大,才过上平和温馨的晚年生活。这三个阶段,特别是前两个阶段,先生留有大量诗作,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慨。“抗建新咏”、“三断集”等,均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之作。这些诗作,不仅仅反映了先生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世情世貌。读过杜诗的人,一定会自然而然联想到,先生这样的创作内容和创作特色,是来自于杜甫的影响。如《西征》一诗作于抗战时期,正值国难当头,民不聊生。先生从家乡出发,徒步五百多公里,翻越大别山,前往当时的安徽省会立煌县(今金寨县)。一路历经艰险,也体察了山河破碎、民生艰苦的时局:
战伐越五载,事事难逢吉。此生实不辰,焉能安其室?前年近虎狼,驰驱日复日。今岁抗病魔,炎夏卧衡荜,倏忽惊秋风,两月足不出……东夷势正狂,寸衷独悲切。人事怅浮沉,惟恍复惟惚。哀哉反复场,何时艰难毕?幽怀靡可申,寒风来瑟瑟,江介杂腥膻,三边日喋血。缱绻聊咏歌,兴酣万虑灭。
……
全诗一百三十八句,六百九十字,用杜甫《北征》韵,家国之感,与杜甫何其相似。
《三断集》百阕“望江南”是先生在贤妻去世后的悼亡之作。所谓“三断”,即“断弦、断腿、断肠”。1960年,妻子疏梅心因白血病辞世。当时先生还囚禁于南京大连山劳改农场,七个弱儿小女还未成人,最小的孩子许结不满三岁。诗集是手抄在一小学生作文本上的。读来字字是血,句句是泪。下面选摘三首:
其一
君去后,日日望君归。老眼已穿云冥漠,梦魂相伴月依稀,徒剩泪横颐。(自注:归后,无日不望君,无夜不梦君,望穿梦断,惟泪横颐。)
其二
无穷泪,夜夜海山平。同地同天同穴愿,断弦断腿断肠声,儿女那知情?(自注:无边黑夜,无穷苦泪,每念三同之愿,辄兴三断之悲。众雏熟睡,谁识予情!)
其三
床头望,注视小儿眠。无息无声情脉脉,似真似幻蝶翩翩,梦里杂悲欢。(自注:床头遗像,似注视小儿眠。常于无声息中相对入梦。)
绿衣之叹,词浅情深。古往今来,悼亡之词皆情真情深之词。这是历代悼亡诗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百阕“望江南”把先生内心最本色、最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悼亡,更是先生用心灵写就的一部“贫贱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爱情史。其体制之大,叙事之细,用情之深,古今悼亡诗无过之。
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被一首诗,或一个细节描写感动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这些细节许多都是许结老师亲历亲为,所以描写得那么真切感人。如妻子下葬时先生的嚎啕大哭;如“无夜不梦,无梦不啼,时或放声长啸,震惊四邻”;如被押着游街时正被放学的许结看到。因腿残,游到半途瘫倒,仍被架着游;如在家乡被折磨得蓬发纷披,长须覆面,当许结深夜偷偷探望时,竟拿出遗书作最后的托付……
读到这些时,我的眼前总不断浮现当年课堂上那个瘦弱的、面目平和的老人。谁能想象,这么一个瘦弱的、面目平和的老人,却拥有如此坎坷悲苦的人生经历。这需要怎样的一种境界和胸怀啊!先生一生读杜、讲杜、研杜,而其数十年坎坷悲苦的人生境遇,竟也和杜甫何其相似。《诗囚》一书中多处提到“日者”之言。先生对命运的认可,你可以理解,先生和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人一样,头脑中拥有“顺应天时”“天命难违”的传统理念;但我更倾向认为,那是在那么一种严酷社会背景下生存的人们无奈或迫不得已的心理选择。据许结老师言,即在先生自由解放后的晚年,也常有深夜睡梦中“放声长啸”之举,由此可见这种伤害之深,岂是岁月可以轻易平复的。我在想,那一声长啸中,饱含了多少压抑不住的诗情啊!
古人云,诗穷而后工。先生大半生悲困的人生境遇,从个人来说,诚不幸之事也。但当我们读着先生的诗作,当我们被先生诗作沉郁的风格、沧桑的诗境所感动时,我们不得不说,恰恰是这种经历成就了先生作为近现代旧体诗创作大家的地位。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无论是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流逝,还是记忆的流逝,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流水无情人有情。从另一角度讲,人的情感甚至是超时空的。诚如先生诗云:“我自何处来?来自茫茫情海波涛冲突之曲隈。我在何处住?住在浩浩太空雨露滋润之悲怀。”仅以此薄文,作为我对先生迟到但永远的纪念。
(《诗囚——父亲的诗与人生》,许结著,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