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应变值,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比较两种技术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组32例,冠状动脉狭窄组39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狭窄组心肌节段分为缺血节段和非缺血节段,经胸采集左室二维及全容积三维动态图像,进行脱机分析,3D-STI指标包括:三维长轴应变(3D-LS)、三维圆周应变(3D-CS)、三维径向应变(3D-RS)、三维面积应变(3D-AS)、三维整体长轴应变(3D-GLS)、三维整体圆周应变(3D-GCS)、三维整体径向应变(3D-GRS)、三维整体面积应变(3D-GAS);2D-STI指标包括:二维长轴应变(2D-LS)、二维圆周应变(2D-CS)、二维径向应变(2D-RS)、二维整体长轴应变(2D-GLS)、二维整体圆周应变(2D-GCS)、二维整体径向应变(2D-GRS).比较二维和三维在冠状动脉狭窄组缺血节段和非缺血节段中的节段性应变均值及在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狭窄组中的整体应变均值.并对2DSTI和3D-STI的整体应变值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组缺血节段和非缺血节段的2D-LS、2D-CS、3D-LS、3D-CS、3D-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血节段的2D-LS、3D-LS、3D-AS较非缺血节段明显减低(P<0.001),ROC曲线表明2D-LS、3D-LS、3D-AS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分别为60.1%、64.2%、74.0%,特异度分别为60.0%、61.0%、63.1%.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狭窄组的2D-GCS、2D-G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狭窄组的2D-GLS、3D-GLS、3D-GCS、3D-GRS、3D-GA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表明2D-GLS、3D-GLS、3DGAS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61.3%、73.3%、79.3%,特异度分别为65.4%、66.0%、70.8%.3D-GAS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2D-GLS、2D-GCS、2D-GRS与LVEF相关(r1=-0.668,P<0.001;r2--0.551,P<0.001;r3-0.310,P<0.05),而3D-GLS、3D-GCS、3D-GRS、3D-GAS与LVEF亦相关(r1=-0.634,P1<0.001;r2=-0.672,P2 <0.001;r3=0.698,P3 <0.001;r4=-0.707,P4 <0.001),其中3D-GAS与LVEF的相关性相对较高.结论 3D-STI较2D-STI能更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早期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而来源于3D-STI的面积应变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