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量兴建混凝土建筑。 虽然建筑物的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在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 裂缝问题不断影响着工程质量,并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笔者在本文中让对砼施工缝的质量控制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砼施工; 裂缝; 质量;
控制在混凝土建筑物施工过程中, 裂缝问题是比较复杂的, 它涉及到施工技术、 材料、地基基础、 结构设计、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建筑物的 “开裂” 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但是, 如果采取一定的设计和施工措施, 很多裂缝问题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因此, 裂缝控制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建筑物裂缝的认识, 本文将谈谈砼施工缝的质量控制, 以期抛砖引玉。
一、 砼裂缝产生的原因
出现砼裂缝的因素很多。如材料质量不佳、建筑和构造不良、 结构设计失误、地基变形、 施工工艺不当或质量差、 温度影响、 混凝土收
缩等等, 其中主要因素如下:
(一) 塑性收缩裂缝
因泵送砼水灰比较大,一般为 0.4~0.6,坍落度也大,一般为80~180mm。当砼捣实后, 表面是一层水泥浆。当砼仍处在塑性状态时, 没有及时覆盖, 受风吹日晒, 表面水分蒸发过快, 产生急剧的收
缩, 而此时砼强度甚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导致开裂。这类裂缝均在表面出现, 形状不规则, 类似干燥的泥浆面的裂缝。这类裂缝一般在砼浇筑后 4h左右产生。
(二) 砼骨料沉落裂缝
砼在振动器和重力作用下, 骨料下沉, 水泥浆上升, 并挤出部分水分和空气。这种沉落直到砼硬化时才停止。骨料沉落过程若受钢筋、 预埋件及模板表面阻力, 或两部件沉落不同而产生的一种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在砼浇筑后 1~3h, 尚处在塑性阶段。砼塌落度愈小,模板粗糙、不湿润, 钢筋排列过密、 振捣不实, 愈容易出现此类裂缝。 这类裂缝多产生在梁上面或楼板上面钢筋的位置;或在侧模板移动上表面; 或在结构的变截面处、 梁板交接处、 梁柱交接处及板肋交接处的表面。
(三)收缩裂缝
砼凝固过程中, 多余水份蒸发, 同时水泥和水起水化作用逐渐硬化而形成水泥骨架不断紧密, 体积缩小。砼收缩过程中, 表面和内部步聚不一致, 因而产生裂缝。这类裂缝发生在面层上, 浅而细; 对于梁板构件, 多沿短方向, 均匀地分布于相邻的两根钢筋之间并与钢筋平行; 大体积砼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侧面也常出现; 对于高度较大的钢筋砼梁, 由于腰筋放得过稀, 在腰部产生裂缝, 且多集中在构件中部, 裂缝中间宽两头细。
(四) 温度裂缝
钢筋砼结构随着温度变化会产生热胀冷缩变形,如果砼表面与内部温度变化不一致,此变形会受到约束, 在砼内部即会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 砼即会出现裂缝。随着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大气温度发生变化, 砼结构产生热膨冷缩, 如果气温突然起大变化, 极容易产生裂缝; 砼构件截面上下的温差也会产生裂缝; 截面内外温差会产生裂缝。
(五) 砼泵启动后, 先泵送适量的水湿润砼泵的料斗、 砼缸及输送管内部等直接与砼拌合物接融部位。经泵水检查, 确认砼泵和输送管中无导物后, 再泵送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使砼泵和输送管内壁润滑。 这
些水和砂浆如果泵在同一个地方, 这地方容易产生裂缝。
(六) 泵送结束时, 需清洗砼泵和输送管, 如果清洗用水排入了已浇筑的砼内, 此处也会产生裂缝。
二、 砼裂缝的控制措施
(一) 优化砼配合比, 提高砼抗拉性能
无论是现场拌制的小坍落度砼还是泵送砼,都应当在现有配合比的基础上,进一步试验研究高性能砼, 优选有利于抗裂性能的砼级配, 尽力减小水灰比, 减少坍落度, 降低砂率, 增加骨料粒径, 降低含泥量及杂质含量。
1.对泵送砼原材料采取“精料方针” 。 水泥质量必须合格, 粗、 细骨料的含泥量尽量减少 (1~1.5) 。要严格检查进场的粗集料、 细集料的级配, 按规程要求的级配曲线进行配制。
2.在泵送砼中同时掺加外加剂和粉煤灰。掺外加剂,可减少用水量, 减少砼的收缩裂缝; 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有利于裂缝的控制。泵送砼中掺用的外加剂,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泵送剂》 、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定》 、 《混凝土泵送剂》和《预拌混凝土》 中有关规定。
3.严格控制水灰比。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规定泵送砼的水灰比宜为 0.4~0.6; 实际工作中,最好控制为 0.45。每次拌制砼之前, 要现场实测砂、 石的含水率, 便于严格控制水灰比。
4.正确选择泵送砼的坍落度。按不同泵送高度, 分别选用不同的入泵砼坍落度。
5.限制最小水泥用量。 泵送砼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
6.确定砂率。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规定砂率宜为38%~45%。
7.严格按实验室配制的施工配合比施工。8.要保证砼
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离析, 并在初凝之前能顺利浇筑。
(二) 搞好外部环境, 防止泵送砼裂缝的产生
1.浇筑时, 对模板湿润, 并保证钢筋间的间距, 砼必须振捣密实,减少泵送砼沉降裂缝的产生。
2.防止砼表面層水份过早挥发: 泵送砼振捣完成后, 边收浆抹面, 同时立即覆盖塑料薄膜, 将塑料薄膜卷成卷, 后退法施工。 由于塑料膜不透气, 水份不易蒸发, 对砼养护有利。 在低温季节, 在塑料薄膜
外上层再覆盖 1~2 层草袋保温。
3.相对大块式厚壁的砼工程, 控制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水化热降温引起的拉应力, 所以必须尽可能减少入模温度, 薄层连续浇筑, 随后采取保温养护, 以减少内外温差。很重要的一环是缓慢降温, 越慢越好, 为砼创造充分应力松弛的条件, 与此同时还要使砼保持良好的潮湿状态。
4.对于薄壁结构, 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收缩, 所以应分层散热浇灌, 其后保温养护很重要。预防激烈的温度变化与湿度变化。如果气温突变,要有保温措施。
5.砼拆模时间根据工程具体条件, 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拆模后砼表面的温度不应下降 150以上,拆模时砼的现场试块强度不宜低于 50号。
6.对于地下工程, 拆模后及时回填土是控制早期、中期开裂的有利因素。
7.浇筑砼之前, 检查模板和支撑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防止模板支撑下沉产生的裂缝。
8..润滑砼泵的料斗、 砼缸及输送管内壁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应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
9.清洗砼泵和输送管的水严禁排入已浇筑的砼内。
10.砼抹平后至少 24 小时禁止上人, 在砼表面走动或搬动物品。
(三) 采用两次振捣技术
采用两次振捣技术, 改善砼强度, 提高抗裂性, 也是裂缝控制的重要措施。当砼浇筑后即将凝固时, 在适当的时间 (2 小时左右为宜)给予再振捣。第二次振捣的持续时间, 以砼表面翻浆为好。它的作用
是增加砼的密实度,减少内部微裂和提高砼的强度、提高抗渗性能等。要求掌握好两次振捣的时间间歇, 否则会破坏砼内部结构, 使强度等性能降低。
总之, 砼施工缝的控制需要设计、 监理、 施工及使用方等多方面的配合。 随着当今我们对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不断深入, 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砼施工缝的问题将会不断地得到解决。
关键词: 砼施工; 裂缝; 质量;
控制在混凝土建筑物施工过程中, 裂缝问题是比较复杂的, 它涉及到施工技术、 材料、地基基础、 结构设计、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建筑物的 “开裂” 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但是, 如果采取一定的设计和施工措施, 很多裂缝问题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因此, 裂缝控制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建筑物裂缝的认识, 本文将谈谈砼施工缝的质量控制, 以期抛砖引玉。
一、 砼裂缝产生的原因
出现砼裂缝的因素很多。如材料质量不佳、建筑和构造不良、 结构设计失误、地基变形、 施工工艺不当或质量差、 温度影响、 混凝土收
缩等等, 其中主要因素如下:
(一) 塑性收缩裂缝
因泵送砼水灰比较大,一般为 0.4~0.6,坍落度也大,一般为80~180mm。当砼捣实后, 表面是一层水泥浆。当砼仍处在塑性状态时, 没有及时覆盖, 受风吹日晒, 表面水分蒸发过快, 产生急剧的收
缩, 而此时砼强度甚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导致开裂。这类裂缝均在表面出现, 形状不规则, 类似干燥的泥浆面的裂缝。这类裂缝一般在砼浇筑后 4h左右产生。
(二) 砼骨料沉落裂缝
砼在振动器和重力作用下, 骨料下沉, 水泥浆上升, 并挤出部分水分和空气。这种沉落直到砼硬化时才停止。骨料沉落过程若受钢筋、 预埋件及模板表面阻力, 或两部件沉落不同而产生的一种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在砼浇筑后 1~3h, 尚处在塑性阶段。砼塌落度愈小,模板粗糙、不湿润, 钢筋排列过密、 振捣不实, 愈容易出现此类裂缝。 这类裂缝多产生在梁上面或楼板上面钢筋的位置;或在侧模板移动上表面; 或在结构的变截面处、 梁板交接处、 梁柱交接处及板肋交接处的表面。
(三)收缩裂缝
砼凝固过程中, 多余水份蒸发, 同时水泥和水起水化作用逐渐硬化而形成水泥骨架不断紧密, 体积缩小。砼收缩过程中, 表面和内部步聚不一致, 因而产生裂缝。这类裂缝发生在面层上, 浅而细; 对于梁板构件, 多沿短方向, 均匀地分布于相邻的两根钢筋之间并与钢筋平行; 大体积砼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侧面也常出现; 对于高度较大的钢筋砼梁, 由于腰筋放得过稀, 在腰部产生裂缝, 且多集中在构件中部, 裂缝中间宽两头细。
(四) 温度裂缝
钢筋砼结构随着温度变化会产生热胀冷缩变形,如果砼表面与内部温度变化不一致,此变形会受到约束, 在砼内部即会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 砼即会出现裂缝。随着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大气温度发生变化, 砼结构产生热膨冷缩, 如果气温突然起大变化, 极容易产生裂缝; 砼构件截面上下的温差也会产生裂缝; 截面内外温差会产生裂缝。
(五) 砼泵启动后, 先泵送适量的水湿润砼泵的料斗、 砼缸及输送管内部等直接与砼拌合物接融部位。经泵水检查, 确认砼泵和输送管中无导物后, 再泵送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使砼泵和输送管内壁润滑。 这
些水和砂浆如果泵在同一个地方, 这地方容易产生裂缝。
(六) 泵送结束时, 需清洗砼泵和输送管, 如果清洗用水排入了已浇筑的砼内, 此处也会产生裂缝。
二、 砼裂缝的控制措施
(一) 优化砼配合比, 提高砼抗拉性能
无论是现场拌制的小坍落度砼还是泵送砼,都应当在现有配合比的基础上,进一步试验研究高性能砼, 优选有利于抗裂性能的砼级配, 尽力减小水灰比, 减少坍落度, 降低砂率, 增加骨料粒径, 降低含泥量及杂质含量。
1.对泵送砼原材料采取“精料方针” 。 水泥质量必须合格, 粗、 细骨料的含泥量尽量减少 (1~1.5) 。要严格检查进场的粗集料、 细集料的级配, 按规程要求的级配曲线进行配制。
2.在泵送砼中同时掺加外加剂和粉煤灰。掺外加剂,可减少用水量, 减少砼的收缩裂缝; 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有利于裂缝的控制。泵送砼中掺用的外加剂,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泵送剂》 、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定》 、 《混凝土泵送剂》和《预拌混凝土》 中有关规定。
3.严格控制水灰比。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规定泵送砼的水灰比宜为 0.4~0.6; 实际工作中,最好控制为 0.45。每次拌制砼之前, 要现场实测砂、 石的含水率, 便于严格控制水灰比。
4.正确选择泵送砼的坍落度。按不同泵送高度, 分别选用不同的入泵砼坍落度。
5.限制最小水泥用量。 泵送砼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
6.确定砂率。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规定砂率宜为38%~45%。
7.严格按实验室配制的施工配合比施工。8.要保证砼
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离析, 并在初凝之前能顺利浇筑。
(二) 搞好外部环境, 防止泵送砼裂缝的产生
1.浇筑时, 对模板湿润, 并保证钢筋间的间距, 砼必须振捣密实,减少泵送砼沉降裂缝的产生。
2.防止砼表面層水份过早挥发: 泵送砼振捣完成后, 边收浆抹面, 同时立即覆盖塑料薄膜, 将塑料薄膜卷成卷, 后退法施工。 由于塑料膜不透气, 水份不易蒸发, 对砼养护有利。 在低温季节, 在塑料薄膜
外上层再覆盖 1~2 层草袋保温。
3.相对大块式厚壁的砼工程, 控制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水化热降温引起的拉应力, 所以必须尽可能减少入模温度, 薄层连续浇筑, 随后采取保温养护, 以减少内外温差。很重要的一环是缓慢降温, 越慢越好, 为砼创造充分应力松弛的条件, 与此同时还要使砼保持良好的潮湿状态。
4.对于薄壁结构, 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收缩, 所以应分层散热浇灌, 其后保温养护很重要。预防激烈的温度变化与湿度变化。如果气温突变,要有保温措施。
5.砼拆模时间根据工程具体条件, 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拆模后砼表面的温度不应下降 150以上,拆模时砼的现场试块强度不宜低于 50号。
6.对于地下工程, 拆模后及时回填土是控制早期、中期开裂的有利因素。
7.浇筑砼之前, 检查模板和支撑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防止模板支撑下沉产生的裂缝。
8..润滑砼泵的料斗、 砼缸及输送管内壁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应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
9.清洗砼泵和输送管的水严禁排入已浇筑的砼内。
10.砼抹平后至少 24 小时禁止上人, 在砼表面走动或搬动物品。
(三) 采用两次振捣技术
采用两次振捣技术, 改善砼强度, 提高抗裂性, 也是裂缝控制的重要措施。当砼浇筑后即将凝固时, 在适当的时间 (2 小时左右为宜)给予再振捣。第二次振捣的持续时间, 以砼表面翻浆为好。它的作用
是增加砼的密实度,减少内部微裂和提高砼的强度、提高抗渗性能等。要求掌握好两次振捣的时间间歇, 否则会破坏砼内部结构, 使强度等性能降低。
总之, 砼施工缝的控制需要设计、 监理、 施工及使用方等多方面的配合。 随着当今我们对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不断深入, 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砼施工缝的问题将会不断地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