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加以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该门学科的教学中,确保学生形成明辨是非、坚韧不拔、勇于承担等品格。本文就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展开论述,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德育;品德与社会;策略
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根本,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增强使命感。《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教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将德育有效地渗透到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理论与生活场景结合,提高学生认同感
教材的理论知识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单纯的文字教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作用有限。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材知识和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所传达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中华美食》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该采取生活中的场景作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食物,提问学生:同学们,大家最喜欢吃妈妈做的什么菜?可否详细描述一下这道菜呢?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让学生以妈妈做的饭菜为讨论点,展开论述学习,讨论范围一步步扩展到全国美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最后,教师还要以生活中的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教师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浪费粮食的行为正确吗?“粒粒皆辛苦”这句话,大家知道背后蕴藏了什么道理吗?在学习完教材内容后,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一种陋习,通过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认识到珍惜粮食是正确的行为习惯。此时,课堂教育能够达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德育教育才能够有效渗透入课堂教学。
二、开展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课堂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不在实践中运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知识永远都是死知识,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教师在课堂讲解完知识之后,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书本上所讲的道理,学以致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例如,在学习《我与家庭》时,为了让学生知道应该尊重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教师在讲授完课堂内容后,可以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帮助父母干一件家务。家务的形式不限,可以为洗衣服、洗碗、扫地等形式。要求学生在干完家务之后,写一段内心感受,在课堂上朗读分享。學生在帮助家长干家务的同时,可以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自己的肩膀上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同时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感受到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学生在实践活动完成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旁加以引导,教育学生要体谅家人的辛苦,感受到家庭亲情,要懂得感恩,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生在实践之后,对教师的教导理解地会更加深刻,教育意义也更加深远。
三、跳出教材限制,多种方式深入学习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应该跳出教材限制,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教学,全方位教育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一蹴而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主题辩论,主题以教材为依托,适度拓展。如“尊重父母”、“热爱祖国”、“摒弃生活陋习”,都能作为辩论主题,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深入讨论。
以“摒弃生活陋习”为例,教师可将班内的同学分为几个组,组内讨论生活中存在的陋习,比如,随手乱扔垃圾、不排队、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陋习。教师在学生讨论之后,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如何摒弃生活中的陋习,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学生在辩论时能够展开思考,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使道德教育深入学生心中。除了开展小组讨论辩论之外,还有很多形式可以用来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可积极思考不同的教学方式,跳出教材限制,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学习中,优化教学成果,达到教育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责任心,让学生成为有担当的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格。教师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探寻正确的价值观;教学活动开展要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起到《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真正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9,(50):116.
[2]王丽丽.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9,(3):238.
关键词:小学德育;品德与社会;策略
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根本,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增强使命感。《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教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将德育有效地渗透到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理论与生活场景结合,提高学生认同感
教材的理论知识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单纯的文字教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作用有限。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材知识和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所传达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中华美食》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该采取生活中的场景作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食物,提问学生:同学们,大家最喜欢吃妈妈做的什么菜?可否详细描述一下这道菜呢?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让学生以妈妈做的饭菜为讨论点,展开论述学习,讨论范围一步步扩展到全国美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最后,教师还要以生活中的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教师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浪费粮食的行为正确吗?“粒粒皆辛苦”这句话,大家知道背后蕴藏了什么道理吗?在学习完教材内容后,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一种陋习,通过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认识到珍惜粮食是正确的行为习惯。此时,课堂教育能够达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德育教育才能够有效渗透入课堂教学。
二、开展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课堂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不在实践中运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知识永远都是死知识,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教师在课堂讲解完知识之后,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书本上所讲的道理,学以致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例如,在学习《我与家庭》时,为了让学生知道应该尊重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教师在讲授完课堂内容后,可以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帮助父母干一件家务。家务的形式不限,可以为洗衣服、洗碗、扫地等形式。要求学生在干完家务之后,写一段内心感受,在课堂上朗读分享。學生在帮助家长干家务的同时,可以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自己的肩膀上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同时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感受到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学生在实践活动完成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旁加以引导,教育学生要体谅家人的辛苦,感受到家庭亲情,要懂得感恩,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生在实践之后,对教师的教导理解地会更加深刻,教育意义也更加深远。
三、跳出教材限制,多种方式深入学习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应该跳出教材限制,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教学,全方位教育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一蹴而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主题辩论,主题以教材为依托,适度拓展。如“尊重父母”、“热爱祖国”、“摒弃生活陋习”,都能作为辩论主题,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深入讨论。
以“摒弃生活陋习”为例,教师可将班内的同学分为几个组,组内讨论生活中存在的陋习,比如,随手乱扔垃圾、不排队、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陋习。教师在学生讨论之后,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如何摒弃生活中的陋习,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学生在辩论时能够展开思考,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使道德教育深入学生心中。除了开展小组讨论辩论之外,还有很多形式可以用来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可积极思考不同的教学方式,跳出教材限制,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学习中,优化教学成果,达到教育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责任心,让学生成为有担当的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格。教师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探寻正确的价值观;教学活动开展要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起到《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真正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9,(50):116.
[2]王丽丽.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9,(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