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观察记录的园市教研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对孩子进行观察记录已经五年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些老师没能很好地把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从而影响了观察的质量,为此,我园教研组开展了“关于幼儿观察记录的园本教研”,提高教师观察孩子、分析孩子的能力。
  
  一、集体探讨,发现问题
  
  教研组随机展示10份观察记录。组织教师进行分析讨论,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1 观察受主观性影响。有的观察记录过多地表达了教师对孩子的主观印象,记录的不是孩子的完整行为、语言,而是孩子某个动作或一句话,再加上教师主观的评价。例如:她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积极性、主动性也大了很多,今天中午,她吃完了所有的饭菜,而且是前几个吃完的呢!为此。我毫不犹豫地奖给了她一颗五角星。这样的记录无疑只是老师粗略的主观印象。
  
  2 观察不够仔细。没内容可记录,这是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讨论中,大家通过反思,总结出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平时没有仔细观察,为记录而记录。很多记录都是教师的回忆,这样的观察记录千篇一律,没有价值。
  
  3 观察的目的不明确。教师在观察任何一次活动时,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观察者应针对观察的目的,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有的教师目的意识不强,主要以笼统、简单的“客观描述”为主,让观察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例如,一份观察记录上这样记录:“××上课又没有举手发言。”可以说这是一次没有意义的观察。孩子为什么不举手发言?应采取怎样的对策?这才是教师观察记录的重点。
  
  4 观察偏重于结果。在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时,教师不自觉地记录下幼儿活动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如一份观察记录这样写:“××到美工区玩了一套儿。到了娃娃家想参与。被赶了出来。结果每天的活动区时间里,他就东摆摆、西弄弄。”教师只注意到操作的结果,对幼儿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视了。
  通过教研组的群体反思,教师们发现了问题,并学习了“怎样对孩子进行观察”等方法。提出了观察什么。记录什么,什么时候观察等问题进行重新讨论,并总结出观察的要点,比如:户外活动——重点观察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一物多玩时的创造性,和同伴的合作能力等。集体活动、区角活动——重点观察幼儿专注的时间、探究水平、智力发展。生活活动——重点观察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不断研究,尝试摸索
  
  经过一个月的实践,我们针对观察记录又一次进行教研。这次活动,我们让每一位教师向大家展示两篇自己认为最优秀的观察记录,并对这些观察记录进行集体剖析。教师的思路豁然开朗,纷纷认识到,只要用心观察孩子,该记录的和可记录的素材很多。
  
  1 点滴记录:教师随机记录孩子在某一自然场景中表现出的有趣的、有意义的行为和语言,而这些点滴的记录同时也是幼儿个性发展、兴趣爱好、知识面广泛与否的真实写照,它可以以小见大。例如:令天晨间我们在玩大型玩具时,宁宁小朋友匆匆忙忙地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学会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猜,好吗?”“一棵小树,五个权权,不长叶子,不开花儿。”宁宁流利地把谜面说完了,同伴们七嘴八舌地猜着,宁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解释。最后,一个孩子终于猜出来了。宁宁松了一口气,连连夸奖同伴:“对对对,你真棒!”
  
  2 连续记录:针对孩子某方面特点,进行连续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例如:××是一名大班插班的新生,比较怕生,下面是教师的观察记录。
  记录一:进行区角活动了,大家急不可待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XX像往常一样,看着同伴忙碌,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老师知道他是怕生,不敢去参加这些活动,也怕同伴不欢迎。于是,主动问他想参加什么活动,他摇摇头,当问到图书角时,××点头了。于是他去看书了,过一会,老师让他讲给老师听,发现他讲得很好。于是在结束活动的时候。老师表扬了他,××的眼神自信了很多。
  记录二:又是区角活动了。看着其他孩子早有准备地邀请同伴一起玩某个区角时,我特别注意观察××,看他夸天会不会接受别人的邀请或主动提出要求。他先是观察同伴的活动,迟迟没有行动。终于,他自己走向了图书角,我走过去和他一起看了一会,算是对他主动看书的奖励。结束时,我又让他为大家讲书中的内容。他显得非常高兴。
  
  3 作品记录:主要是记录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及数学课上的分类记录练习等。教师还采用摄影、录像的形式记录孩子们的作品与活动,如用彩泥装饰瓶子、各类点心盒子做的机器人、用枯树枝和皱纸做迎春花、桃花。
  此外,教师们还总结出一系列观察记录的方法,比如随机式的观察记录、叙述式的观察记录、原始口述式的观察记录等。
其他文献
大巴从黄土高坡上飞驰而过,坐在大巴内的我, 望着窗外飞扬的风沙,耳边轰响着风的咆哮,心里似乎也变得贫瘠。  下车,一阵西北风便呼啸而来,夹杂着沙尘,顿时令我睁不开眼。风似刀子般刮过我的每一寸肌肤,砂砾也如炮弹似的向我击来。我的内心不禁失望:这便是黄土高原上的风?  然而,等我走近九曲黄河时,一切都不一样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呈现在我眼前:一顷濁浪从西边奔涌而来,又奔涌而去,伴随着那独具特色的西北风,仿
百年岁月沧桑,百年风雨兼程,百年风华正茂。今天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们致敬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期许当代青年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百年风云变幻,不变的是精神;百年沧海桑田,不老的是青春。今天,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放射新的光芒。让我们紧蜜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释放青春激情、追
3月26日,在湖南常德市武陵区东江街道办事处附近,一辆18路公交车停在了新增设的公交临时停靠点。这个停靠点主要是为方便一个七岁的男孩小千上学放学而增设的。这也是该公交公司自1968年运营至今首次为个人增设公交临时停靠点。  7岁的小千自幼监护缺失,唯一照顾他的外婆生病后,上下学就成了小千的难题。小千家位于城乡结合部,离最近的公交车停靠点有400米左右。常德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得知小千的事后,
凭借在《知否》和《庆余年》中饰演老奶奶,她成了最火的“国民祖母”,可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剧中饰演心善目慈的老奶奶的她,现实中却无儿无女,将一生都献给了演艺事业。  1944年,她出生在上海一户普通人家,儿时她的梦想就是当演员,16岁那年,她如愿以偿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可是毕业后,她盼来的不是灿烂的舞台,而是“去农村种水稻”。郁闷、压抑时常困扰着她,但她从未想过要放弃梦想。  1973年,电影《南征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这次探月任务的关键来源于嫦娥四号的发现。嫦娥四号找到了月幔中的原生橄榄石,这能够载入月球起源演化的科学史,是嫦娥计划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嫦娥五号的目标是要把嫦娥四号发现的这些橄榄石带回中国。嫦娥五号经过地月和环月飞行、在月面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这歌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或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地的尽头。  一个契机,让我来到了外公在农村的老家。到处可见高大的别墅平地而起,漂亮的装饰引人注目。外公和儿女们平常在大城市居住,这个家虽已阔别多年,很少回来,但也已经翻修一新。那里,存放着一本发黄的相册,和外婆一同翻开它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陈旧的天地。照片中有着两百年前修建的房屋,土墙上被灶熏
【美文一】  四季的月亮皆有其美。像春月,有一種被露水洗过的娟然轻灵。冬月呢,有了寒气,看上去是薄薄的,好像是金属锤出来的,铆进湛蓝的深空里。夏月丰润,是属于少年的。只有秋月,外形肥美,宛如庄稼地里结出来的,看了会让人心底生出这样一些词语:富足、吉祥、如意……  忽忆起童年时候,陪母亲在中秋的晓月下行路的情景。那时候,母亲正是我现在这个年纪,做点儿小生意,贴补家用。  大清早,村子里的公鸡好像还没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题老学庵壁  【宋】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  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  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  煎茶扫地亦随缘。  【模拟演练】  1.《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具体分析。  2
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再细细地扫去浮尘,神秘的“宝贝”慢慢呈现全貌,欢乐也能因此双倍叠加……“考古盲盒”火了。前不久,有网友发帖直播“考古盲盒”开盒全过程,他先后挖出了青铜虎符和兔首印章,引起网友围观并纷纷表示“被种草”。  从这些“考古盲盒”的设计看,有关人员显然用了心:等级区分是盲盒产品吸引玩家的重要元素,考古盲盒就将盲盒内的藏物设置成传说级别、传承级别和史诗级别这三个等级。运气好
抬头,一枚枯叶徐徐飘落。  那枯黄的落叶上,刻画着清晰的脉络,这俨然是一封秋的信笺。山林如同一幅巨大的泼墨画,点染着我的眼眸,点缀了整个初秋。  秋,如一位不谙世事的二八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清澈的瞳孔里,满含的是诗意,是柔情,诉说着她那空灵的心,也许是懵懂无知,却又隐隐透露出几分成熟。不似春天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繁花似锦,秋的色彩显然更加质朴。而就是这份质朴,让秋天有一种不同于别人的美。静静聆听秋的